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里,德国、日本、意大利都在加紧扩张军力,从34年到36年,日本的军费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从加到70,而德国从21增加到67,意大利则从20增加到52。
正是有这样几个对苏联持敌对态度的国家,特别是日本已经开始与苏联发生直接碰撞,斯大林才为即将发动的新、蒙作战担忧起来。对于人民军,斯大林相信他们不会是苏军的对手,可若苏军同人民军激战时,日本再插一脚呢?若再引发德国的行动呢?这些都是斯大林无法忽略的问题。
针对斯大林提出的关于苏军解决人民军需要的时间和付出的代价,以及能否同时应对日军可能发动的攻击等问题,苏军总参谋长叶戈罗夫毫不隐瞒地回答道:“若要击败新疆、蒙西境内现有的人民军,以我军目前出动兵力看,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我军将付出几万人员伤亡的代价;至于能否同时应对日军的攻击,那要看日军介入的程度。若是象这次涩各支队的规模,我军不难应对,但若是关东军几个师团都压上来,我军恐怕是难以应对的。”
“对付人民军需要3个月?”斯大林有些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从中国传回来的消息,人民军总兵力应该不下30万,部署在新疆、蒙西的就至少有10万,甚至可能会达到15万左右。而我军这次抽调来对人民军作战的,也只有15万兵力。兵力对比上我们优势不大。”叶戈罗夫解释道,“从上次中亚军区派到新疆的部队所传回来的消息看,人民军作战方式多样,火力也并不差,不好打。”
“兵力不足就增派火力不足就增加争取一个月内解决掉人民军”斯大林沉着脸,断然说道。
“斯大林同志,请您相信,作为总参谋长我同样渴望我军的胜利,但您说的现在我们无法实现。”叶戈罗夫深深地吸了口气,鼓足勇气迎着斯大林逼人的目光继续说道,“人民军与我军敌对区域多为山地,我军就是调集再多的兵力也难以展开。而且,我军总兵力现在是130万,抽调15万对付人民军已经不少了。若再抽调,势必会影响到欧洲、远东等地部署,也会增加德、日介入的可能性。”
到5月底,关东军将达到6个师团,近13万兵力,若加上满洲军队至少能达到16万。这样一股兵力,最低也会吸引远东苏军对等的兵力。而欧洲方向,虽然德国和苏联之间还隔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可波兰同样对苏联仇结深重。
若在苏军与人民军陷入旷日持久的激战,日军又在远东攻击,那西方世界推动德国、波兰联合向苏联进攻也不是不可能的。出于对日本人、波兰人的品性及其对苏联仇视的了解,斯大林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日本、波兰肯定会象疯狗一样跳出来咬苏联一口的。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通过这些年的纵容、扶持,使德国变成了反苏前沿,只要能有打击、削弱苏联的机会,它们是不会放过的。
摆在斯大林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苏军总兵力不足以在攻击人民军的同时,还与日本、德国等敌对势力进行全面对抗并取得胜利;二是受地势影响,同人民军作战时,苏军一线兵力无法投入过多。这两个问题都是非常棘手的。
在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开始扩张兵力。33年底,苏军总兵力为53万多,34年底为94万,35年底为130万。两年多点时间,苏军总兵力翻了一倍还多,这样的扩军速度已足够惊人了而如此惊人的扩军速度,也带来了一个恶果:新兵充斥,部队战斗力大幅降低
在原本历史上,为了解决新兵过多,部队战斗力降低的问题,苏联在36年里没有再扩充兵力,依然保持130万的规模。而到其后的37年底,苏军总兵力为143万多;到38年底,总兵力为151万。增长幅度已明显降低。
就眼下来说,斯大林即便想扩军也不容易。一来苏联正在加紧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再大规模的扩军势必会打乱原来的计划,不利于苏联将来同帝国主义列强对抗;二来经过两年多连续扩军后,西方世界已对苏联充满了警惕,再象原来那样扩军,势必会引发并加速周边的军备竞赛,这同样对苏联不利。
不增加兵力,苏联现在难以同时应对几方敌对势力;而增加兵力,却又要引发一系列新问题,对苏联未来不利。这似乎是个两难问题。
在苏联当局的计划中,是要尽可能的延后苏联与西方世界全面战争爆发的时间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凭苏联现在各方面的发展建设速度,将来肯定无惧于西方世界。这也是苏联这几年一直谋求与西方——哪怕是德国和日本——缓和的目的所在。
“作战部署和兵力上的问题我知道了。”斯大林长长地喷了一口烟雾,又道,“好了,你去把图哈切夫叫来,我同他谈谈。”
叶戈罗夫向斯大林敬了个礼转身离去。很快,图哈切夫斯基便走了进来。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新式装备的生产情况”斯大林示意图哈切夫在对面坐下后,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如果我们在今年同时与人民军、日军,以及波兰和德**队发生战争,在装备上我们能否满足作战需要?你对作战前景怎么看?”
图哈切夫斯基现在是苏联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对有关装备的事情自然清楚。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生产了一些新式装备,但不足以应付同时与多股敌对势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图哈切夫斯基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真的同时发生您说的战争,那我们的战士将不得不拿着老式装备作战,我认为这是没有胜算的。”
按照苏联原本计划,要等到3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军才会大规模换装新式装备。现在斯大林提前两年想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不现实的。
“坦率地说,我认为我们可以将对人民军的作战推后几年。只要过上几年,等我军全部换装新式装备,就是面对德军、日军都没问题,更别说人民军了。”图哈切夫斯基建议道,“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对我们有利,而现在发动会对我们很不利。”
“难道没有新装备,英勇的红军将士就不能打仗了吗?”斯大林不满地问道。
“当然能打”图哈切夫斯基肯定道,“但我们的损失会很大,而且很可能会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各方面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得不偿失的。”
图哈切夫斯基确实有才华,他的分析也很有道理,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观点还和斯大林不谋而合。但不知为何,斯大林对图哈切夫斯基却一直无法象对叶戈罗夫、伏罗希洛夫等人那样信任,或许这和图哈切夫斯基总是对斯大林直言不讳有关,也或许这与斯大林出身于贫贱的鞋匠之家而图哈切夫斯基出身于贵族有关。
“我会考虑的。”斯大林点点头,又道,“你去忙吧,顺便把李维诺夫叫来。”
李维诺夫到来后,心中还是有几分忐忑的,不知道是否要承受斯大林的怒火。毕竟,上次新疆领事馆的事情还没有结果,现在中国国内又出现了反苏浪潮,而日本、德国反苏**的声音也持续不断。
向李维诺夫了解他对眼下国际局势的看法,以及中、德、日等国内反苏情况后,斯大林问道:“如果我们现在谋求同德国、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你认为会需要多长时间?”
既然同时应对几个敌对势力,兵力和装备都显得不充裕,但如果先稳住两个主要敌人,用眼下苏联的兵力和装备对付人民军却是足够了。
李维诺夫一呆,实在有些跟不上斯大林思维的跳跃。德国、日本眼下正反苏**叫嚣得厉害,苏联却要谋求与两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不靠谱。
“我们可以尽量去试一下。”李维诺夫斟酌着说道,“但这两国现在都以反苏**名义获取西方世界的支持,短期内恐怕是很难有结果的,至少一两年内难以实现。”
一、两年?那什么菜都凉了打发走李维诺夫后,斯大林叹了口气,思量起眼下的困局来。凭苏军眼下的力量对付人民军还是不成问题的,但让人为难的是,这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在几个月的持续作战中,日本是一大变数。日俄间历史仇怨并没有彻底解决,日本至今还占据着库页岛南部,而那是苏联所主张的领土。加上涩各支队现在又吃了那么大的亏,以及日本国内反苏情绪的鼓噪,日本届时很可能见机咬苏联一口。而日本介入了,很可能会引发西方世界反苏的新浪潮,特别是可能会激化德国的反应。
衡量下来,斯大林也承认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有道理,现在和人民军全面开打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可若是就此放过对方,斯大林又委实有些不甘心。不过,通过各种斗争获得了眼下地位,斯大林会被自己情绪所左右的情况已经微乎其微了,更多考虑的是个中利害。
经过一天时间考量后,4月7日,斯大林给新、蒙前线的苏军下达命令:“作战行动停止除留下足够的兵力进行警戒外,其他部队撤回原各自防区”
对外蒙当局因苏军撤离而产生的疑问,苏联外长李维诺夫明白表示:“《苏蒙友好互助条约》是3月12日签定的,而人民军是在2月份就控制了蒙古西部,条约里并没有涉及溯及力的内容,苏联撤军并没有违反互助条约。”
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则是这样向外蒙当局的乔巴山等人解释的:“现在攻击人民军,将会陷入帝国主义的阴谋之中,会给苏联带来极大危机。现在撤军不等于放弃蒙西,等时机成熟苏联是会帮助蒙古同志收复领土的。”
虽然心中有微词,可乔巴山等人也明白,外蒙当局已经彻底同苏联绑在一起,苏联的决定是他们只能接受而不能改变的,也只好将希望寄托在莫洛托夫所说的几年后了。
不过,乔巴山和莫洛托夫等人绝想不到,此番撤离后,在其后几年里,苏军因大清洗而遭到自宫式的重创,竟再无主动同人民军争夺蒙西的机会。而当未来人民军和苏军之间战端再起时,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库伦当局从那以后也再无掌控外蒙的机会
苏军撤离的消息传到海原后,正抱着5个月大的儿子在逗弄的赵振中乐道:“守得云开见日出啊我还以为要打上一仗,要顶到夏天才见结果呢。没想到老毛子这么快就退了,这实在是个大好消息,漫天乌云散啊”
赵振中实在有理由高兴,原本带有冒险性质的战略意图得以实现,不但奠定了西北今后的格局、确定了人民军控制区域的纵深,为将要到来的抗战打下牢固基础,还通过与苏联的对抗,确立了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给国人带来振奋和希望,为今后民众党领导民众抗战、建国打下了基础。
“你就先别乐了。”周安舒从赵振中手里接过儿子,又提醒道,“你还是想想怎么应对南洋那边要过来的人吧。”
“估计他们现在已经猜到了西北是我们的手笔了。不过,这样也好,也该是我们民众党亮相的时候了。”赵振中笑了笑,“只是,南洋来人现在想进西北可不容易,按路程怎么也得再等两天。”
尽管西北政府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