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七章 朝鲜李氏想复国()
休息了一下的东北第九、十军就马上朝着安州地区直扑而去,兵贵神速,他们进攻的消息应该传到第十八师团的本部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一路上东北军并没有太过顺利,每到一个城镇的时候都会有日本扶植的朝鲜土著小型军队拼死地阻挠他们,这些朝鲜土著军队就相当于东北的地方团练一样,没有什么战斗力,所用的武器和甲午战争时期的满清军队使用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架不住他们飞蛾扑火般地阻挠,还是让东北军队前进的速度放缓了不少。
朝鲜在日本十几年的殖民下已经诞生了一大批死忠于日本的朝奸,他们掌管着朝鲜那些中小型的城镇,尽力的剥削自己的同胞。底下的民众现在很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奴性,和当初满清入关奴役汉族人的情况一样,他们已经对天朝不报什么希望了,而且也是天朝把他们给输了,所以对于天朝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感。
一路上的朝奸可是铁了心要跟日本人的,华夏帝国的军队进入这里就代表着他们很可能会失去现在的地位和权力,而且他们无作为的话,以后日军收回这些地方时候就是他们的末日,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按照日本人的命令去阻挠一下华夏军队。
本来他们还想煽动普通的民众去抵抗华夏军队的,但是华夏军队根本就没有进入那些密集的城镇,即使进入了也是派遣军队破坏了日本的工厂之类的东西就走了,就没有睁眼瞧过他们一眼。
一路上不断地遇到朝鲜土著的零星阻击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麻烦,但是让冯德麟很是烦躁,如果不是帝国不许他们乱来的话他早就让人把那些敢于反抗的土著全部歼灭了。
冯德麟看到这些朝鲜土著军队不要命地拦截他们后就让军队尽量避开那些城镇,如果城镇里面有着情报部门之前给他的日本人重要的工厂的话他才会让人去进攻,没有的看都不看一眼。
此时的朝鲜可是非常的贫穷的,日军十几年的剥削已经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家穷得一塌糊涂,两极分化比清末时期的华夏还要厉害,那些个城镇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掠夺的。
十多个小时前,安州地区,日军第十八师团本部,神尾光臣中将,满脸狰狞地看着三个联队发来的电报在咆哮。
“该死的支那人,竟敢偷袭伟大的帝国陆军,驻守在边境的三个联队已经玉碎了,这是耻辱!”
“情报部门的人是怎么工作的,冯德麟的军队进攻了都没有发现,让帝国损失了三个精良的联队!三个联队就这样被冯德麟那群杂兵给灭了,难道帝国的勇士们已经变得这么差了?”
“冯德麟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进攻,难道他们得到了帝国增兵朝鲜歼灭他们的消息了,不可能啊,首相阁下才下达增兵的命令没几天,不应该啊?难道是巧合?”
半个小时之后他才停了下来,第十八师团的一干军官都已经来到了师团部的作战室,也听了十几分钟的咆哮。
“支那人冯德麟已经带着军队朝着这里赶来了,马上电报沿途的朝鲜土著们拖延一下支那人的行军速度,我们要赶紧布置好战场,如今朝鲜只有我们这一个师团,而且还损失了三个联队了,接下来将会很难打。”神尾光臣板着脸严肃地说道。
这个时候他们第十八师团还有一万五不到的军队,而东北军却有将近十万,实力就算再渣也能耗死他们,所以不得不严正地对待。
“中将阁下,冯德麟的军队我们的情报早就已经分析过了,不可能会太大,他们只是在深夜里偷袭了师团的三个联队才成功的,相信他们的损失也很大,帝国的勇士可是亚洲第一的,如果是正面的话我们根本就不用惧怕他们。”一个年轻的军官站出来一脸骄傲地分析道。
不少的军官听了之后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帝国的陆军确实是亚洲第一强的,正面对付弱小不堪的东北杂牌军他们完全做到一个顶五个甚至是更多,这也是他们的骄傲。
“情报部门的消息不能全信,不是我不相信情报部门,而是我怕冯德麟暗中隐藏了实力,他们敢于进入朝鲜如果没有一点信心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东北的军队并不是以前的杂牌军了,看看帝国在吉林战场上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了,东北军队虽然各方面都比我们差,但也不可小觑,真拼个你死我活的不见得师团会胜利。”
几个老兵军官明显就没有那些年轻军官那样轻浮小看敌人,东北军敢于进攻他们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实力想必不会差到那里去,再用满清时期的眼光去看他们就有点短视了。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支那军队是要来朝鲜搞破坏的,他们知道帝国会全面进攻东北的,而朝鲜就会成为我们征服东北的跳板,所以就想趁着帝国在朝鲜力量虚弱的时候来进攻我们,还好帝国在边境那里没有多少重要的工厂等。”神尾光臣想了一下就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解决掉冯德麟的军队,不能让他们继续南下。”
很快他们就开始进行各种布置,很多在东北军队前进路上的日本工矿产业也都把自己的机器和物资等等紧急地藏匿了起来,而那些个平时嚣张无比的日本人也统统躲在家里或者逃离那里。
……………………
汉城,德寿宫内,朝鲜高宗李熙和他的儿子纯宗李坧被日本软禁在这里,不许他们接触外面的消息。
1907年7月,日本外相林董和朝鲜总理大臣李完用等人逼迫李熙退位,然后李熙禅位给皇太子李坧,李坧登基,是为纯宗。
李熙被迫退位后,称太上皇,被日军监视居住于庆云宫(改名德寿宫)内。1910年日韩合并,韩国皇帝、太上皇和皇太子被授予日本皇族的身份,高宗的封号降为“德寿宫李太王”与李坧一起生活在德寿宫。
此时一干朝鲜李氏皇族的核心成员正聚集在德寿宫,义亲王妃德仁金也用探望自己父亲李熙为理由来了。德寿宫内的李氏皇族还是很自由的,日本只是软禁了他们而已,并没有时刻都去监督他们。
吃了晚餐后的李熙等人支开那些下人之后就秘密地聚在一起,义亲王妃德仁金给他们带来了外面的消息。这是他们经常干的,刚开始他们故意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只是谈一些宫外的消息,没有什么逾越的,多次之后日本人就没有耐心去听了,慢慢地监视他们的日本人也就习惯了,并没有过多地去监听。
“父王,华夏帝国的军队已经跨过了边境,日军此时在我国只有一个师团,而且昨晚被华夏帝国的军队给歼灭了三个联队,损失严重。”义亲王妃德仁金轻声地说道,“王爷托人告诉我说这是一个机会,或许可以利用华夏帝国来复国,华夏帝国正在和日本战争,相信他们会帮助我们的。”
李熙和儿子李坧对看了一眼之后很是震惊,他们一直都被困在德寿宫,华夏帝国是哪个国家他们都不知道,而义亲王妃德仁金之前为了不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并没有这两人提及,毕竟她也没有多少机会来探望他们,义亲王逃亡后她也受到了日军的监视。
“华夏帝国,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李熙疑惑地问义亲王妃德仁金道,他不知道这个国家是怎么冒出来的。
“华夏帝国就是之前的天朝,清廷被华夏的汉族人在去年初推翻了,现在的天朝皇帝姓秦,他一手建立了华夏帝国,曾打败英**队收回了英国施加在华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然后又陆续地收回各种列强在华夏的权力,实力非常强大。
华夏帝国还获得德国等同盟国的支持,前不久还把沙俄数十万军队给歼灭了,占领了沙俄大量的领土,现在还在和沙俄战斗着,已经占据上风。
日本此时正在进攻华夏帝国的东北地区,所以华夏帝国是和日本对上了,终有一天华日会进行大决战的,我比较看好华夏帝国。”义亲王妃德仁金简单地把自己得到的关于华夏帝国的消息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华夏帝国到时比清廷时期要强上很多,不过我对外面的消息不怎么清楚,复国的事情不能着急,日本现在太强势了!复国的事情就交给你们来全权处理吧,不管如何都要拼搏一番,我可不想老死宫中,我也没有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李熙叹了一口气说道。
至于纯宗李坧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他知道复国是基本不可能的,但是也不好去打击自己的父亲他们。
“是,父王,王爷一定不负您的重望,不日他就就会秘密面见天朝皇帝陛下让他帮助我们复国,王爷还说需要父王和兄长的圣旨,这样才能证明他的身份。”义亲王妃德仁金贴在李熙和李坧的耳边轻轻地说道,这才是他此次的真正目的。
“虽然印章都被日本人把持住了,但是我们早就留下了不少改了章的空白圣旨,等一下我拿几个给你用做复国使用,里面的内容让堈儿自己填写吧,模仿一下我们的笔迹就可以了。”
不一会儿义亲王妃德仁金就把几个空白的圣旨偷偷地携带了出去,回去后马上交给义亲王留在汉城的联络人员,然后由联络人带着圣旨赶往华夏帝国帝都交给义亲王李堈。
李堈,朝鲜义亲王,李熙的第五子,一直致力于复国运动,和安昌浩、郑在宽等人建立复国组织,于1910年日韩合邦时,亡命上海,华夏帝国成立后转移到了华夏帝都。
第八十八章 李堈的决定()
“陛下,朝鲜的义亲王李堈最近在帝都很是活跃,还接触了不少的官员,好像是想见陛下,但是却又在等什么,要不要派人监视一下他们。”情报部门的情报负责人影子说道,情报部门很都不用真是名字的,而影子是秦宇亲手培养起来的,忠心绝对满分。
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的秦宇说道:“看来冯德麟的军队成功进入朝鲜了,让他们攻入汉城之后把朝鲜李氏给我抢回来,在朝鲜的情报人员全部尽力帮助他们。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朝鲜人,但是我的胸怀还是可以容纳他们的,黄海都是帝国的海域!我大概可以猜到他在等什么,他还缺一个足以代表朝鲜和我们谈判的身份证明,看来当初他逃出来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华夏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满清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们。”
“我会让在朝鲜的人员全力地帮助冯司令的,现在朝鲜李氏一族基本都被囚禁在德寿宫,大量的日军把守,想要抢人很难,不过我们会成功的。”
“嗯,尽力就好,如果抢不到的直接让他们消失吧,有个李堈也差不多了。对了,日本愚公计划准备得怎么样了,德国那边没有什么问题吧?”秦宇在空白的稿纸上画了个三角符号表示山峰说道。
“愚公计划现在已经基本布置完了,德国方面在国丈的帮助下,他们愿意配合帝国,就等陛下您的命令了。”
“不错,今晚就早点下班回去陪陪德妃,你去安排朝鲜的事情吧。”秦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微笑着说道。
帝都某个普通的居民房里,李堈和安昌浩等人满脸兴奋地在拥抱,一看还以为是在搞龙阳呢。
“殿下,等圣旨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