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的战斗力你也远不如上次那么强力,反而有点后继无力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曹营士兵的错觉。
紧接着,这种形式化的攻城又持续了五天,五天之后袁军全营再也没有的动静,其实夏侯渊是想袭营的,只是曹操并没有批准,现在局面对曹操大有优势,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保存兵力,等到袁营士兵受不了的时候再直接反攻冀州,趁着这个机会尽可能多的将袁军的地盘收入囊中。
现在天下人普遍都还是认为袁军的胜面要大于曹军,但是只有极少数知情人已经知道了此战曹军必胜,只是看袁军伤亡到什么程度罢了,看他们还能不能依靠剩下的兵力守住黄河,而他们能剩多少兵力不是由袁绍说了算的,而是由粮草说了算,说白了也就是看乌巢一战的成果究竟有多大。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推移,乌巢之战的成果很明确的摆在众人面前,袁军士兵开始每天攻城,后来三天一次,而后来十天一次,攻城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少,攻城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敷衍,看袁军将士中不少人都已经被饿的颧骨突出,浑身无力了,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要依靠简陋的攻城兵器前往攻城,把他们当成弃子的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了,不少袁军士兵也看出来了这一点,攻城时候能不上就不上,能拖就拖,甚至有些士兵将自己胳膊或者腿直接打断,以求不上战场。
这个时候已经距袁军大举过河一个半月有余了,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天气就要入冬了,曹操也发觉了袁绍的用意,袁绍就是想用这些士兵将天气拖到冬季,只要一到冬季曹操铁定无法攻城,这样袁绍的地盘就保住了,起码要到明年开春的时候再反攻黄河,这样一来自己又获得了一个冬天的喘息机会,以后还有无限可能。
可是曹操真的会让袁绍得逞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干了一件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曹操在自己驻守的并未遭受袁军攻打的郡中大肆施粥,只要来此处不管你是谁,早中晚各一碗稠粥,虽然肯定吃不饱,但是也能顶住一天的饥饿了。
袁军士兵开始认为这种政策肯定不会向自己开方,但是在士兵们实在饿的受不了之后,跑到城池之下领粥的时候,曹军士兵根本没有问任何问题就递给他们一碗粥,这一碗粥中的米饭简直要比他们一天三顿饭中的米饭都要多,喝下去胃里暖洋洋的,连身上的伤疤好像都好了不少。
开始袁军士兵还只是一个两个穿着自己想方设法拿到的便装来领粥,但是后来就是成群结队的袁军成编制的穿着军装来领粥,领粥之后他们自然就不能再回到袁营之中了,就算他们有心再回去也会被当做逃兵处理,所以这些士兵干脆一天什么都不做,就躺在城墙之下等着曹军给自己施粥,总比在另一处卖命还吃不饱来的要好。
半个月之后,逃跑的袁军已经多达一万多人,曹操驻守的城墙之下已经乌压压的全是人了,最开始的士兵也习惯了这种生活,甚至还有点享受,不过他们的好日子却在今日结束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官渡!官渡!!!(24)()
倒不是曹军不给他们施粥了,而是袁军他们曾经的队友大兵压境,直接向此处逼了过来,此时袁军数量已经从刚开始的八万锐减到四万余人,而且都是食不饱力不足之辈,战斗力大不如从前,现在到了曹操城墙之下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之前并肩作战的兄弟。
这些逃兵有些是有武器的,但是更多是则是手无寸铁,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眼前自己从前的战友,等着他们发布命令。
进攻过来袁军的首领乃是文丑,文丑有意直接宽恕这些逃兵,但是法不容情,要是宽恕这些逃兵之后自己还怎么带队?队伍一旦遇到难关肯定会出现大批的逃兵,但是不宽恕这些士兵又能怎么办?难道当真先和他们打上一仗?
文丑心里清楚自己的任务最多再拖一个半月自己就完美的完成任务了,所以就地扎营,也不打算攻城,只是在城墙五公里之外的地方驻扎了起来。
曹营却没打算这么轻松的放过袁军,当即发出布告因为袁军的攻城,所以暂停施粥,什么时候袁军撤退了,什么时候再开始施粥。
其实现在曹操要招募这些士兵的话其实很容易,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就可以了,但是曹操并没有这么做,一是这些士兵扎根在河北,招募到手下不好控制,二便是让他们手足相残对曹军来说比多一万多不受控制的士兵有用多了,也不能怪曹操心狠,毕竟战争就是这样一招落于人下招招就受制于人。
当晚,一整天没吃饭的袁军逃兵在几个领头人的带领之下来到文丑大营,纷纷要求文丑撤退。
文丑也是一肚子火气,我念着旧情没有下屠杀你们的命令你们反倒是要求我来撤退了?面对这些逃兵其实文丑也是讨厌的紧,尤其是晚上又来了这么一出之后,顿时整个人都在怒火中燃烧。文丑当即下令,让这些逃兵在一炷香之内立刻离开,否则格杀勿论。
别说一炷香的时间了,一个时辰之后这些士兵都还在静静的站在大营之外,文丑顿时觉得脸面挂不住,都这样的话自己以后还怎么统兵作战?当即派了几百人的小分队试图驱散这些逃兵,没想到这小分队却被打杀了不少。
这下文丑是真的要动手了,当即集合所有军队想要将这些逃兵驱散出去,要知道这些逃兵都是之前袁营之上的士卒,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或者乡党,要让他们自相残杀这怎么可能,不过上司下令,总是要打的,每个人就挑着自己不熟的或者平日和自己有矛盾的打,这样一来整个局面顿时不受文丑控制了,五万士兵战作一团,谁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些什么东西,纷纷将两个月来的怒火发泄到身旁不认识或者和自己有矛盾的人身上。
这种情况其实有个专有的名词,叫啸营,不过这种情况还不是典型的啸营,啸营还有可能被打压下去,但是这种情况文丑是根本控制不住了。
本来文丑还想再努力一下,但是却只见五里之外的曹军城中亮起大片火把,一直以来曹军都没有出过城,以至于文丑都有点忘记了曹军城中还有五六万人马。文丑顿时慌了神,看着眼前乱成一团的袁军士兵顿时咬咬牙,下令撤退,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听自己的命令,但是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在看到曹军士兵出城之后,大多数袁军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管等会能不能活,现在先把仇报了再说。
也有一部分袁军跟着文丑一路向北方跑去,向着黄河跑去,只要跑到黄河彼岸就安全了,就有大部队前来接应了。
让文丑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部队越跑越大,短短半个时辰之内自己身后的士兵足足有两万多人,文丑在心中估计了下。这个数字应该也差不多,毕竟爱惜自己生命的人还是多数。
而曹军就跟在袁军十几里之后的地方,看人数应该在六万左右,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镇守的城池都派了人来,也就是说今夜的这种情况完全是曹军意料之内的事情。
两个时辰之后,文丑带着两万以上的士兵来到黄河边上,面前是滔滔黄河,身后隐约还能看见追赶自己的曹营士兵,对岸则是袁绍驻扎的地方,回去吧,已经牺牲了六万人了,剩下的人粮草应该够了,待到明年春天,再卷土重来!
找到藏好的船只之后,文丑命令士兵分批次乘船过河,一次只能度过五千人,所以文丑来回跑了五次才将士兵们全部运送到黄河彼岸,就在文丑长舒一口气,眼睛盯着曹静渐渐明亮的火把的时候,却只感觉整个天旋地转,天地似乎在不停的翻转,一会看到天,一会看到地。
终于,文丑意识到了,自己这是头颅落地了,这也是文丑最后一个念头了。
只见文丑身后站立一身高八尺,面如重枣的将军,其手持一把青龙偃月长刀,刀刃上正滴落了文丑脖颈上最后一滴鲜血,好一柄杀人不见血的长刀。
此人正是关羽,放眼望去,周围一片一片的士兵倒下,甚至他们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为什么一同逃出生天的兄弟回向自己动手?哪有那么多袁军听到文丑的命令?听到命令的都是曹军罢了,曹军一共有一万七千人搞到了袁军的兵服,其中有收缴的也有自己加紧定做出来的,为了这一天曹军已经准备已久。
河岸那头,夏侯渊、夏侯惇、于禁三位将军统统领兵出发,过河的船只甚至有一部分都是袁军之前用的,本来袁绍以为文丑带回来的士兵好歹能组织半个时辰曹军,所以虽然下令迎敌了,但是并没有用尽所有速度,等袁绍反应过来的时候曹军已经完成一次渡河了,也就是是说足足两万多曹营士兵已经过河成功,等袁绍下令迎敌的时候已经丢了黄河这道天险了,接下来就是硬碰硬的战斗力对抗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官渡!官渡!!!(最终章)()
但是要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袁军一直让士兵维持一个吃不饱的状态,现在又是深夜刚刚醒过来,战斗力恐怕连巅峰时候的五成都不到,加上曹营之中足足有一万七千多人是穿着自己衣服的,自己要打什么人都不太清楚,两方刚一接触袁军就被打蒙了,连自己要打谁都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
相比之下曹军则有几率的多,这次曹军出动了共计七万人,而袁营之中应该是八万人左右,按道理来讲曹营是打不过的,但是重重因素叠加起来,此时却是曹军追着袁军士兵在屠杀,甚至于禁一部两万人并未参与正面战场,而是直接向右侧出发,准备从右侧突袭敌阵,彻底打乱敌军的布置。
士兵们的胆气一旦被打没了那就彻底失败了,不管多少人都没有用,现在袁军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状态,袁绍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的士兵两个月前还能稳压曹军,但今晚却连正面有序的撤退都做不到。
曹军之中还有一小撮士兵,专门盯着指挥的中层将领来杀,中层将领一死一小片的士兵都陷入了混乱之中,面对着穿着自己军服的曹营士兵更是毫无还手之力,想比较之下曹军简直就是在进行杀人比赛。
半个时辰之后,于禁仅凭两万人从侧翼杀入,将袁军阵容从中间撕开一个口子,千里连营火光四起,袁军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跑。
这两万人也压碎了袁绍最后的反攻希望,只能弃营而逃,只是能逃出去多少人就不知道了,不过袁绍的号召力自然比文丑要强,鸣锣一响无数士兵紧跟着袁绍的身影向邺城方向跑去。
曹军得势不饶人径直追了上去,对于袁军来说这不是战争,而是再玩神庙逃亡,被追上了自己就是个死。
白马之上,袁绍偶尔回头,之间身后火光冲天,惨叫连连,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碎掉了,眼中也弥进了风沙,脑海中又回想起洛阳城中那个黝黑结实的胖子,不知道他现在又是什么心情。
曹操现在是什么心情?曹操已经杀红眼了,这么重要的战役以曹操的性格又怎么不会亲自上场?于禁突袭右翼的做法也是曹操临场指挥的,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想到正面战场会胜利的这么容易。曹操本以为会是一场鏖战,甚至连后备力量都准备好了,万万没想到袁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