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二月初七北京一战大清惨败的消息传来,多铎料到事态严重,但却不敢贸然撤军,西安雄城千年古都,没有两三万兵马防御根本起不了作用,而且不光是防守一座西安就完事的,就算留下三万兵马守城,一旦被李自成大军围城,要不了三个月西安必定不攻自溃,可要是放弃西安或者说是放弃整个陕西,多铎又实在是不甘心的很,这可是大清西征大军激战李自成数月才有的成果啊。

    “撤军!”军议上,多铎最终只能做出这个决定,决定放弃陕西退往潼关,派军驻守潼关要塞以便随时可以杀回来,然后纵兵洗劫城内富户豪族,不伤士子百姓分毫,二月初八回师北京,然而大军还未到潼关,便收到多尔衮紧急军令,放弃关内所有即占之地,全军回师准备撤回关外

第一百八十二章大局(11)() 
五阁老请斩洪承畴以儆效尤

    军部侍郎王应熊请斩洪承畴以谢天下

    定国公徐允祯魏国公徐文爵礼部侍郎钱谦益军部侍郎吕大器淮安巡抚路振飞山东按察使雷縯祚礼部员外郎周镳都御史唐世济请斩洪承畴震慑天下不臣

    二月初十,洪承畴被押至南京,朝堂上下数百王侯高官纷纷上折请圣武皇帝斩杀洪承畴!

    朱慈炯心里冷笑,洪承畴还真是众望所归啊,满朝文武竟然连一个为其求情的都没有,做人可真是失败到了极点,史可法、高弘图一些人也就算了,王铎、钱谦益、唐世济等数十人可是在满清杀进南京的时候果断剃头了的,这些货色也好意思说别人失节愧对先帝?

    对此朱慈炯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让韩赞周将所有请斩洪承畴的折子全部挑出来,然后扔进箱子里权当没看见

    “洪承畴最近如何了?”

    “回万岁爷的话,洪承畴一直被妥善安置在鸿胪会馆,饮食起居都有人照应着。”

    韩赞周小心翼翼的回了一句,一向自认把握朱慈炯心思不在苗宣之下的他,这一次也不例外,一开始他也认为以洪承畴犯下的罪过,这次被押回南京多半只有去万民祠跪着的份,可朱慈炯听到洪承畴已被押入南京投进刑部大牢的消息时,当即说了一句‘洪承畴功过尚未盖棺认定,何以以有罪论之,提出来好生安置’的话以后,就断定朱慈炯不打算让洪承畴死,甚至打算为其脱罪,这个有明一朝最大的叛臣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是以立即从刑部将人提了出来,不仅妥善安置在鸿胪会馆,还让两个丫鬟贴身服侍,现在朱慈炯又如此对待请斩洪承畴的折子,更加坐实了他的判断。

    “人都接来了?”朱慈炯没头没脑的又问了一句。

    “回万岁爷的话,傅氏母子三人已达扬州。”韩赞周知道朱慈炯问的是谁,心里更加疑惑,一个月前差不多正月三四的样子,朱慈炯突然让他派人去将洪承畴远在福建泉州的家人接来南京,韩赞周原本以为朱慈炯是想用洪承畴家人为质,逼迫洪承畴叛清,没想到的是房山一战洪承畴被活捉,心道这颗劝降的棋子多半是用不上了,没想到原本对接洪承畴家人一直不闻不问的朱慈炯,知晓洪承畴被俘的消息后反倒每天都要问一遍洪承畴家人行踪,这让韩赞周实在不知道朱慈炯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了。

    朱慈炯放下手中奏章,看向韩赞周问道:“依你之见,朕当如何处置洪承畴。”

    韩赞周噗通跪倒,脑门上沁出虚汗:“奴婢只是宫内阉人,不敢妄言朝事。”

    “起来吧,朕赦你无罪便是。”朱慈炯笑道:“天下虽大,可能与朕时时说些知心话的又有几人,苗伴伴不在朕身边,丽嫔又有孕在身,朕不找你说还能找谁。”

    韩赞周‘感动’的那叫一个涕泪交流,宫里净了身的公公谁不羡慕刘瑾?谁不想做魏忠贤?就算他们死的忒惨,但好歹也风光了好多年不是,但想要做到那种地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韩赞周一直都以朱慈炯心腹自居,但还没有狂妄到敢说得到了朱慈炯的绝对信任,要不然为什么好几次天子都让他到御书房十丈以外呆着?但现在天子现在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推心置腹还是仅仅随口一说,韩赞周觉得很难肯定,不能确定的话只能当三分真,这是宫里生存的重要法则!

    韩赞周哼哼唧唧的从地上趴起来,道:“奴婢不懂国事,可也知道洪承畴当年甚得先帝倚重,这些年来也确实立了不少大功,只是可惜松山一战为清廷俘虏,贪生怕死投降了鞑虏,其虽投降鞑虏,但这三年来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大明的事情,所以奴婢以为洪承畴至少罪不至死。”

    “可满朝大臣都想他死。”朱慈炯笑眯眯得说了一句,洪承畴现在的确还没做什么对不起大明的事,可按照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来看,满清最终消灭南明,洪承畴可是立下的汗马功劳,如今历史已经改变,洪承畴自然也再无机会给满清卖命了。

    韩赞周小心翼翼得说道:“奴婢以为洪承畴是死是活,就是万岁爷的一句话,万岁爷想让他死,谁也救不了他,可如果万岁爷不想让洪承畴死,奴婢可以放出风去,保管会有不少大臣见风使舵提议赦免了洪承畴。”

    朱慈炯内心暗叹,难怪古来帝王不少都亲近太监,凭把握帝王心思察言观色这一点,满朝大臣又有谁能比得过宫里太监。

    “洪承畴背叛大明背叛民族罪在不赦!”朱慈炯冷冰冰得说道:“但他也的确有大功于社稷,可就算再大的功劳难道就能抵消他枉顾圣恩投靠异族之罪?不能!但朕还不想杀他,至少不想现在杀了他,这样的人即便不用去万民祠,可不死实不足以谢天下!”

    韩赞周那叫一个汗呐,天子话风转的用扑朔迷离来形容也不为过吧,第一句话他以为洪承畴死定了,第二句又以为死不了了,脑筋还没转回来,天子的第三句话又把洪承畴拉上了死路,第四句又活了,第五句还是一个死字

    “朕听闻洪承畴之母傅氏素有节烈之名,他的两个弟弟洪承畹和洪承畯也一向以忠孝自居,传闻傅氏听说洪承畴未死投靠满清的消息后,曾绝食数日,若非乡邻所救只怕早已死去多时,两个弟弟也绝不承认洪承畴是其兄,甚至要求族里将之除名,既如此,朕就将洪承畴交给她们母子?,是生是死全在她们一念之间,洪承畴若死就好生安葬,但要在万民祠前铸一跪像以示朕赏罚分明,若活就让他去军校任职,传授军略还是别的到时候再说吧。”

    韩赞周浑身一颤,天子这一手委实毒辣,把洪承畴交给他娘处置?洪承畴死了天随人愿,活着其全家岂不就是沽名钓誉?当今天子真的只有十六岁?

第一百八十三章言商(1)() 
乾清宫外管事太监嗓门拉的老高喊道:“宣范永斗、王登库、黄云发常安平觐见。”

    十一名千里跋涉的巨商头也不敢抬,战战兢兢的走上石阶,这里可是天子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他们作为商户就算是富可敌国,也从未指望有一天能到皇宫面见天颜,心中忐忑比起惊喜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草民范永斗常安平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进了御书房旁边改成的小型议政厅,众商只看见御案后面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便慌忙跪倒叩头。

    “都平身吧。”朱慈炯淡淡说了一句却并未赐座。

    “谢陛下。”众商声音整齐划一,显然来之前已被教授过皇家礼仪,十一人站成两排垂手肃立,仔细看去有几个双腿还在微微颤抖。

    “各位不必拘礼。”朱慈炯轻笑道:“朕说过商业就是大明的枝叶,枝叶是否茂盛是衡量大明是否兴盛的标杆,但朕希望大明治下商人做生意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顾及到大明的利益,双赢才是赢,损害大明利益为自己谋私利,最后的结果想必各位心里也都明白。”

    “草民明白。”众商再次跪倒,不住的去擦额头上的冷汗,天子的话听起来客气的很,其实暗藏杀机,商人一无兵二无权,天子真要杀了他们不会比杀鸡费事。

    朱慈炯摇了摇头道:“你们未必明白,远的不说,就说这十几年来你们为了谋取家族利益做了多少里通外邦祸国殃民的事,你们心里都清楚的很,大明这些年来天灾频频,尤其是河南、湖北、陕西等地受灾最重,千里赤野颗粒无收,如果是有良知的商人就应该千里转粮救治灾民,而有的人反而趁天灾之机囤积居奇大发难民之财,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只能揭竿造反,天下糜烂不堪固然与各地官府不作为有关,但你们商人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银子什么时候赚不是赚,什么时候能赚的完,如果你们心里能装点百姓,为朝廷分忧一二,朝廷又岂会不看在眼里?”

    “草民该死”

    “朕不杀你们,不是你们不该杀,是朕觉得应该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你们不是为了弥补过失,也向朕的内库捐了资吗。”

    众商很是郁闷,他们十一家商户原本的打算是每家认罚一百万两,可最后想想还是没敢,圣武皇帝对商户有多狠,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了家族的长远计,最终每家追加了一百万两,一共两千二百万两银子,各家已派人回去传讯,让人交到逐日军林将军手里。

    两百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对介休范家这样巨商来说也是两三成的财富,说不肉疼那也是不可能的,可是没办法,当今天子的胃口可不小,要是一百万让他老人家不满意,张嘴来个三百万,他们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明军突然崛起两战打的满清一败涂地,照这个情形下去,恢复山河就是早晚的事,他们只要还想在大明的治下做生意,这笔银子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否则天子有的是理由把他们抄家灭族,那银子再多也是毫无意义。

    朱慈炯得到林森传回来的消息后心情很不错,他现在的内库原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可开支也不小,最近这段时间就陆陆续续花出去近三千万两,这次晋商‘认捐’两千二百万两,等于是让他的内库再次充盈了起来,银子对于一个人甚至大明来说有多重要,他爹崇祯皇帝最是深有体会,只要手上有足够的银子,那么他就可以去做很多准备去做却一时半会做不了的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银子,这个步伐也许会推迟很多年。

    但是弄银子有很多办法,抄家灭族又或是勒索富绅豪商只能是竭泽而渔,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炯是没办法才那么干,所以熊仓才会成为他的刀下鬼,可若是老这么干,搞的人人自危,那效果只会适得而反,这十一个巨商论罪杀上一百次都够了,杀了他们抄出个七八千万两银子绝不存在任何问题,可以后呢?大明如果再诞生这样的巨商,恐怕只要有富余银子就会想办法弄去大明境外,大明境内现银流通越来越少,不进行货币改革经济就有可能面临崩溃,十年八年内或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后呢?就连朱慈炯都不敢保证货币改革一定能成功。

    “都起来吧。”朱慈炯说道:“朕既然让你们能够活着来到这里,就表示对你们以往的过失既往不咎,但是包括你们在内的天下各大商人以后再为富不仁,为了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