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六晚,三万蒙军弃清北归!七万汉军哗变,多铎、阿济格连同十余名满清权贵被俘,大清西征十七万大军至此烟消云散

    三月初八,太原宣告天下反清降明,降表递往大同,林森旋即派三营新军接管太原防务

    三月初九,祈州、阳泉降明

    三月十一,朔州、长治降明

    三月十二三月十三三月十八山西全境宣布反清降明

    坏消息可说是接连不断,得到大清西路大军尽没消息的各降清府州,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向明廷递上降表,河北、山东全境但凡被清廷占领之地尽数倒戈降明,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大清便只剩下北京一座孤城

    三月底林森之逐日军进驻潼关,驻守保定的备武军南下进抵洛阳,洛阳守军不战而降,驻守扬州的英武军全军拔营朝淮南、合肥迈进,各路大军虽未与李自成主力接触,但看局势已是将李自成死死按在湖北、陕西境内,大战一触即发!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大清孤悬在外的最后一支力量,郑亲王部两万兵马终于趁着大明兵马四下调动,李自成退守的机会回到北京,五万大军折损过半,好在驻守东直门的神武军没有异动,否则济尔哈朗能否安然回到北京城内还真难说的很

第两百零一章定北(8)() 
圣武元年四月初二,北京摄政王府一片愁云惨雾,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在得知西征大军全军覆没,两个同胞兄弟被俘的消息后吐血三升,一口气没上来终于一命呜呼,死时双目圆瞪尽是不甘。

    好在郑亲王济尔哈朗回转北京主持大局,如今的大清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关键时期,用生死存亡来形容都不为过,圣母皇太后和顺治皇帝还在敌手,一向以铁腕治国治军的摄政王多尔衮又因伤病含恨而死,济尔哈朗虽与多尔衮同为叔王,但他在强势的多尔衮治国时期一向谨小慎微,夺权的念头连想都没敢想过,可如今北京城中以他为尊,千钧重担压在身上,济尔哈朗很清楚当务之急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保住大清的国怍。

    现在的北京满蒙汉三族守军加起来都不到五万,六七千蒙兵一心只想离开北京这座死地,三万汉军难为倚仗,若是明军强攻北京,真正能够依靠的只有不到一万五千的八旗兵,这也是大清最后的资本,日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全部希望,所以济尔哈朗绝不打算这支最后的力量白白消耗在北京城头上,否则大清便是真的完了。

    城外神武军大营内,石传风和黄得功等几位军中将领饮酒正酣,黄得功和石传风相处一个多月,一开始对于皇帝安排一个道士来主持大局,心里很是不爽,可现在观感早已大变,如今石传风在几名军中高级将领的眼里根本就不能算是个道士,喝酒赌钱无一不精,黄得功相信如果这城外有窑子,这个假道士喝花酒谈风月的本事绝不会输给他们这些个大老粗,这样的人居然能深受当今天子的宠幸,简直就是没天理啊。

    不过这一想法很快便被黄得功自己推翻了,石传风如果只会这些,那在众将眼里最多也就是个一时蒙蔽天子得以幸进的小人,可接触的时间越久,众将心里便越是震撼,这个假道士每次谈判的时候似乎总能猜透满清大臣的心思和底线,敲诈勒索的手段层出不穷,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每闲谈之时,石传风对于天下形势的分析以及天子接下来会有那些改革措施,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尤其说今上现在准备大力发展工商业,将亿万百姓从土地当中解脱出来的说法更让众将震撼不以,至于什么工业革命他们虽然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几人对石传风见识之广深深赞叹。

    不过黄得功现在也郁闷的一塌糊涂,天子命他北上夺取帝都,可到如今他驻扎他北京城下两月有余,却连北京的城墙都没摸上一次,虽然有房山之战和擒获满清太后皇帝的大功在手,但黄得功多少还是觉得有点遗憾,身为军人,攻城掠地本就份属应当,如今北京人心惶惶,正是一举拿下的大好时机,黄得功急的抓耳挠腮却遇上一个无动于衷的石传风。

    大明以文制武乃是祖制,身为武臣骨子里面都是畏惧文官的,否则当年身为一品武臣的毛文龙也不会在自己的大营里面被一个二品的文官砍了脑袋,石传风虽不是文官但却深得今上信任,破天荒的给了国师的官身,而且他还是钦差拥有节制北上兵马的权力,地位和督师比起来也不相上下,黄得功虽是一军主将,可也不敢自作主张越过石传风命令大军强攻北京城。

    但是北京最新传回来的消息让黄得功再也坐不住了,多尔衮死了!赶回北京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地位虽尊,然而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一时半会都难以服众,现在北京城里暗流涌动,蒙古的巴达礼亲王在得知三万西征蒙军退回草原的消息后不可能不做好随时撤离北京的准备,他手里的六七千勇士可是他在科尔沁各部当中说话的本钱,怎么也不会为了满清死守北京消耗自己本就不多的力量。

    至于那三万汉军早就被下破了胆子,黄得功相信只要神武军兵临城下,作出即将攻城的架势,甚至都用不着炸药包去摧毁城墙,负责守卫的汉军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开城投降,毕竟一万五千八旗兵根本不足以守卫整座城池。

    战机稍纵即逝啊!偏偏石传风没有半点夺取北京建立不世功勋的念头都没有,黄得功心急如焚只能把石传风请来喝酒,打定主意也要石传风松口,实在不行也要把石传风灌醉然后不顾一切开始攻城,事后就推说石传风喝多了同意他攻打北京,只要拿下了帝都,想来就算石传风再怎么不满也不会多说什么。

    石传风确实有点醉了,这年头的酒虽然没有后世经过高温蒸馏出来的酒那么烈性,但度数也绝低不到哪去,就好像石传风能喝五十二度的白酒喝个一斤半,现在喝三十度的喝两斤半三斤也就到了极限,何况这顿酒,黄得功本身打定的注意就是要把石传风给放倒。

    眼看石传风醉意越来越浓,黄得功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举起酒碗呵呵笑道:“国师真是海量,来干了这碗。”

    石传风打了个酒嗝,睁开醉眼摆了摆手道:“不能喝了,再喝就要吐了,黄老弟今天不停灌老道酒,看来是想去打北京了啊。”

    帐内众将皆是一愣,喝酒喝到现在,众将可是只字未提攻城的事,聊的都是些风花雪月奇闻逸事,这老道士是怎么断定他们也攻打北京的?这未免精明的过份了些吧!

    石传风嘿嘿笑了两声道:“你们也不用瞒着老道,从早上到现在大营里面的动静老道可都看在眼里,你们不想攻城,弄几百包炸药出来做什么?”

    黄得功心里隐隐生出一股怒气,敢情扯了这么久,这个假道士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简直岂有此理!当即不悦道:“国师说的没错!本侯确实打算今日午后攻打北京,天子命本侯北上夺取帝都,本侯却在这北京城下耽搁两月有余,今日攻城若能一鼓破之,首功当归国师,若是未能破城致使城中百姓遭受满清屠戮,所有罪责本侯当一肩扛之!”

第两百零二章定北(9)() 
石传风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黄将军身为统兵大将,却到现在都没能明白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也不能体会今上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黄得功神色微微一变,身为一军主帅统领数万精锐,他一直都坚定不移的认定,为当今圣明天子开疆拓土收复失地乃是本份,大明九路强军,神武军又是唯一一个旧将统领的军队,论资历他不如尤世威等老将,但今上依旧将这支兵马交到他手上,还让他北上夺取帝都建立殊天功勋,在他心里早就存了誓死报效君王的宏愿,可现在石传风竟然说他不懂今上的用心?简直岂有此理,难道今上不想早日夺回祖宗陵寝之地,移宫北都为先帝重敛遗骸修建帝陵吗!

    石传风正色道:“战争是什么?战争的意义又是什么?今上曾经和老道说过,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政治服务!按老道对今上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战争是为了让大明获取最大的利益,一场战争如果胜了,可最终却是损害了大明的利益,那么这场战争就算歼敌十万也毫无意义,今上为什么会让老道北上找大清谈判?目的又是什么?黄将军可有了解?”

    “黄某愿闻其详。”黄得功抱了抱拳。

    “黄将军有此一问,在老道看来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弄明白大明的利益是什么?今上要的又是什么?”

    石传风笑道:“北京乃是帝都,权贵云集豪绅遍地,虽迭经战乱之苦,可底蕴深厚无比,先帝殉国前曾经说过‘文武百官皆可杀,勿伤百姓一人’的话,这城中降了顺又降了清的文武官员有多少?黄将军攻下北京之后,这些人当如何处置可曾想过?”

    “按今上的意思当然是尽数诛杀抄家灭族才能解了心头之恨,可现今天下内乱未平,要想用最小的代价剿灭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今上就不能不考虑地方豪强以及整个利益阶层的感受,所以北京城内的官员就算要杀也绝不是现在。”

    “现在老道勒索满清,借满清的手去收拾这些贰臣,大明不但可以得到白花花的银子,所有的罪过也只会落在满清的头上,不要说满清或是别的异族这辈子都别想再入关,就算有机会能再次兵临城下,看看还会不会有人与他们里应外合。”

    黄得功沉声道:“国师的意思本侯明白,无非就是今上想杀北京城内的贰臣,可为了天下大势却不得不放他们一马,如今国师是要借满清的手来铲除他们,可北都被李自成追赃助饷杀掉的官员数百上千,这次被国师勒索,满清的那个范文程先后又杀了数百索银,现在大鱼几乎死绝,剩下的那些小鱼已经根本勒索不出银子,杀与不杀都无关紧要,这个时候拿下北京岂不是正合时机,对大明乃至今上的利益不会再有一丝损害了吗!”

    石传风道:“借勒索银子杀灭城中官员只是看得见的利益,今上最看重的可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天下的全盘攻略。”

    黄得功一怔,他身为武夫最恨的就是这些弯弯绕,现在听石传风这么一说,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想想实在是让人头疼的很。

    石传风看了看帐内诸将道:“大明十几年来内乱不止,民生疲敝万业凋零,社稷险些论入异族之手,重蹈四百年前蒙元入主中原之祸,今上圣心独具深知大明积弊之所在,故在未登基之前便暗中编练强军,意图扫清妖氛重整河山,如今大明坐拥数十万强军,驱逐鞑虏平定内乱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但各位以为今上的志向仅止于此吗?当然不是!今上的志向是开疆拓土!”

    “凭大明如今的军力拓土万里也是等闲,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去得到最大的战果才是今上一直以来考虑的症结之所在,今上令神武、逐日两军北上夺回帝都,为的是瓦解满清在中原的腹心政权,让满清在外征战的几路大军不攻自乱,可满清一战丧胆,太后皇帝更是落入我大明之手,西路大军土崩瓦解,山西山东各府州相继归附,如今只剩下北京这一座孤城,就像是釜底游鱼,灭了固然不费什么力气,留着非但不会对大明再有半点威胁甚至对大明还有利,或者说有满清这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