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献忠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东吁无辜百姓的命在这阿瓦城下堆出一条登城通途,一旦堆完,必然就是西军总攻之时。

    屠杀自己的子民,似乎对于如今的他隆来说已经成了唯一选择,东吁城内尚有精锐缅军一万三千,城中这段时间囤积的粮草,兵甲弓弩箭矢的存量,只要能顶住西军的攻击,那么足够支撑西军猛扑半年有余!

    他隆是一位很得民心的君主,一直被誉为东吁王朝百年以来最有作为的君主,他相信哪怕面对城外十倍之敌,以阿瓦城的城防力量也一定能够耗到张献忠出现无法承受的代价,因为他有整座城池的百姓作为坚强的后备力量。

    几个月来,西贼的残暴几乎让每一个缅民都深有感触,如果阿瓦城破了,那么城里的几十万百姓必然遭受灭顶之灾,东吁王室也必将彻底覆灭,他隆这位原本雄心勃勃想要将东吁王朝推向巅峰的雄主自然也就成了亡国之主被永载史册。

    他隆不甘心啊,几次手抬起来想要命令城防军射杀城下百姓,这些百姓虽是被胁迫,但既然已为西贼所用,实际上等于是背叛了东吁王朝,他就算是尽数射杀,最多也就是在史书上沾染些许污点,与王朝的存续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但他隆就是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哪怕明知道奇迹已经不可能出现,早在两个多月前,他便派遣使臣前往大明求救,毕竟东吁王朝名义上还是向大明称臣的,尽管这么些年以来大明军力衰弱,国内更是内乱不止,东吁的朝贡早已断绝多年,可谁都知道大明皇帝爱面子,横空出世的圣武帝更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张献忠本就是其手下败将,他如果肯发天兵援救东吁,张献忠必定望风而逃,东吁王朝的危机立刻便能解除。

    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大明驻扎在边境的军队没有半点风吹草动,可以想象,大明已然决定对东吁见死不救了,这似乎也怪不得大明,谁让大半个世纪以前,第四代东吁国王莽应里自诩国力日盛,发动了对大明的入侵战争,最终损兵折将,东吁用了数十年才渐渐恢复了元气。

    大明没来收拾东吁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自己还指望大明的天兵来援,当真是奢望。

    最让他隆王绝望不甘的是,东吁在他的治下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军力更是比半个世纪前更加强盛,拥有常备军队十五万,这样的军力居然在一个被大明赶出境内的流匪面前不堪一击,十万大军正面野战一触即溃,几番大战更是损失惨重,如今仅存的一万多兵力也只能龟缩在阿瓦城里苟延残喘,等待西军攻城的最后时刻

第五百一十二章他隆() 
“准备吧。”他隆闭上眼,对身边的东吁军统帅莽内果说道:“希望先祖在天有灵能够庇佑东吁国祚不灭吧。”

    莽内果乃是东吁皇族旁支,原本在东吁国内威望也是仅次于国王他隆的存在,只可惜连番惨败,在国内早已引起大臣的一片质疑,要求他隆换帅的呼声空前激烈,只不过他隆很清楚临阵换帅乃是大忌,是以一直顶住压力直到今天,如今要在应对大西匪军攻城之前屠杀自己的百姓,这个罪责总要有人来扛,如果东吁城破自然一切休提,可若是侥幸逃过一劫,莽内果自然便是最佳的替罪羔羊,用来平息国内怒火高涨的民众之火,自是最合适不过。

    莽内果也知道这一战不论胜败,他都不会有好下场,但他是东吁王族,兵败被俘死的必定还不如猪狗,可若是能胜没准还能安度后半生,就算是死也能有一个体面的死法,所以这一战对于他来说已是别无选择。

    “放箭!”莽内果得到命令,等到他隆下了城头,根本没有半点犹豫,直接下令弓箭手射杀正在搬运沙袋的缅民。

    箭矢如雨,数百缅民死于箭雨,城下数千缅民尽管早对自己的命运心知肚明,可当死神降临,终归还是爆发出了骚乱,数不清的缅民半途丢掉肩上的沙袋,哭喊着四散奔逃,迎接他们的自然只有西军手里寒光闪闪的利刃

    “鸣金!”几乎就在莽内果下令放箭的同时,艾能奇出了中军大帐,顿时喝了一声,倒不是觉得喊的慢了会死更多人,而是因为他和张献忠一样,觉得现在死的不是人,而是不想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鸣金声传遍战场,西军将勇好不容易将已渐显混乱的缅民聚集在一起,至于那些还在如无头苍蝇一般乱窜的,上去就是一刀,就好像被捅死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只牲口。

    艾能奇唤来几个正在耀武扬威的缅奸道:“去城下喊话,就说大西王不愿多造杀孽,如果东吁王愿意赔偿大西军两千万两军费,大西军即刻撤军并保证不会再对东吁王朝发动灭国之战,若是不知好歹,大西军将于三日后全力攻城,届时必让阿瓦满城涂炭,生灵灭绝!”

    几名缅奸点头哈腰表示立即去喊话,哪个民族都不会缺乏这种对待自己族人酷厉无比,对待敌人却奉为亲爹的蠕虫。

    “两千万?”他隆看着眼前的莽内果眉头一皱,似是不确定的重复了一遍,刚才莽内果下令放箭射杀缅民的时候他便下了城楼,城外喊杀声四起,他本以为是西军开始攻城,没想到仅仅小半个时辰之后,莽内果就直奔王宫说出了西贼的条件。

    说实话,这个条件很有诱惑力,至少他隆找不到半点拒绝的理由,因为哪怕是拒绝,非要和西贼来个鱼死网破,东吁国祚断绝的可能性也很大,王朝都灭了,再多的财富最后也只会便宜西贼,张献忠这么要求显然也是不愿意西军在攻灭东吁的战争当中折损太大,至于勒索,完全是因为张献忠从来没将缅甸当成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入缅以来,才只知烧杀抢掠而不是征服。

    大西国力不弱,但大明恢复以后实力更是远胜从前,乌蒙山之战就是这个艾能奇被明军揍的跟狗一样逃入了缅甸,听说还有一处战场,西军死伤更是惨重,张献忠逼不得已才选择南下逃亡。

    然而缅甸距离大明实在太近了,张献忠若是想占缅甸恢复元气,就要时时刻刻面对随时有可能南下的大明天兵,到时候还是只有逃亡一途,所以西军所过以抢为主,东吁应该只是他南下逃亡之路上的第一条线,缅甸也绝不会是唯一一个遭受西军兵灾的国度。

    当然他隆非常乐意看见南方的其它小国与东吁一样被西军的铁蹄肆虐,现在东吁王朝国力大伤,其它如安南、暹罗这些小国若是毫发无损,必然会对缅土起了觊觎之心,到了那个时候,东吁将真的是前门送走了猛虎,后门却涌进了群狼

    莽内果目光炯炯的看着他隆,实在搞不清国王到了如今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值得考虑的,难不成要为了两千万两银子,就要冒着玉石俱焚的风险去和大西国死战,还是担心大西国拿了银子却依旧不肯退兵?

    玉石俱焚几乎是不可能的,整个东吁王朝,他是直面西军次数最多的统帅,对西军的战力已经从心底产生了绝望,按照他的估算,以阿瓦城的戍卫力量,只要西军全力攻城,阿瓦城最多坚持十天!他隆所认为的以全城之力对抗,死守待援完全就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至于第二种可能性按理也不太可能,谁都知道如果张献忠下定决心攻破阿瓦城,东吁如果被灭,财富自然尽属张献忠所有,张献忠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张献忠给的期限是三天?”他隆抬起头问了一句。

    莽内果应了声是又道:“不过汉人一向狡诈,臣这三天内一定不眠不休加固城防,就算是张献忠想以索银来麻痹我军松懈,以便突然袭击,臣也会让他碰个头破血流,绝不予西贼半点可乘之机!”

    “好,你做的很好。”他隆叹息道:“城内哪些鼠目寸光之辈,一直认为大帅接连失利乃是能力不足,殊不知东吁安定日久,军卒血勇之气已消磨殆尽,遇上这些年一直在厮杀中度过的西贼,如何能是对手,此非战之罪啊,不过这次也算是一个教训,好叫东吁大军日后能痛定思痛,本王总会给他们复仇雪耻的机会。”

    “莽内果谢大王不罪之恩!”莽内果单膝跪地,内心激动。

    “国库存银只有一千多万两,值此国难之际。”他隆眼中射出寒光道:“让户部拨银一千万两,剩下一千万两由城内富户官员认捐、摊派,若有对抗,大帅尽管杀之!三天内将两千万白银筹措到位送出城外,让西贼离我东吁越远越好!”

第五百一十三章使臣(1)() 
“他隆王赔偿张献忠两千万军费换取西贼撤军?”朱慈炯怀里抱着朱和堽,时不时逗弄几下,小家伙倒也乖巧,在朱慈炯身边几乎没哭过,不过倒是尿了皇帝老爹好几身。

    “回万岁爷的话。”韩赞周答道:“阿瓦城内的天眼细作已经确认了消息,原本张献忠已经兵临城下,破城之战已经一触急发,张献忠甚至已经让裹挟的四五万缅民开始堆磊沙袋,只不过突然收军开出了条件,东吁王他隆为了支付两千万两赔偿银,甚至还要东吁军统帅莽内果屠杀了阿瓦城内的十几家富户,这才在三天内将银子送出城外,换取张献忠的退兵,不过由此一来,他隆在国内的声望已经跌到了谷底,好几个颇有实力的皇族已经在蠢蠢欲动,想要染指王座了。”

    朱慈炯将昏昏欲睡的皇长子交到乳娘手里叹道:“看来李张定国终归还是没能说服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义父啊。”

    韩赞周默然,自从万岁爷下令进攻四川以后,所有的情报事无巨细他都一清二楚,万岁爷放张献忠一条生路,根本目的就是让这十几万流匪去祸乱东南小国,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张献忠买命的本钱,张定国肆掠完四省以后,万岁爷让其去和张献忠汇合,目的也是督促张献忠覆灭各国王室,达成出兵东南,拯救各国百姓于水火的战略构想。

    因为只有各国王室灭绝,大明出兵收复才算得上是师出有名,而且东南百姓因为遭受张献忠的淫虐,面对能拯救他们出水火的大明天军自然不会产生排斥心理,万岁爷可以说是用最小的代价便能获得东南的大片领土,一如现在的朝鲜。

    但如果各国王室依旧存在,那么各国的百姓多多少少对王室还会存在归属感,也就是万岁爷所说的精神寄托,大明出兵去征服,哪怕师出有名,也会遭到底层心向王室的百姓强烈抵触,没有十几二十年的镇压、怀柔之功,想要让各国真正成为大明的国土,难度显而易见。

    这个结果显然也是万岁爷最不愿意见到的。

    “安排下去,让天眼的人暗中资助东吁国内有野心的皇族,朕不要他们一定能够取代他隆成为新主,但一定要让东吁内乱不止,让缅甸的百姓对东吁王室深恶痛绝,时机一到,朕自会发大军解救万民与水火之中。”

    “老奴记下了。”

    “张献忠的用意很明显。”朱慈炯冷笑道:“想要利用朕给他的三年时间,在东南诸国不断抢掠财富,积累原始资本,最后远渡重洋,觅地建国,至于南方被其肆掠的这些个小国,就是他用来牵制朕的筹码,朕在东南这块泥潭里面陷的越久陷的越深,自然对他就越是有利。”

    韩赞周小心翼翼得问了一句:“万岁爷莫非是打算发兵剿灭这个不听话的老贼?”

    “剿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