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可法与五国使臣早两刻钟便在殿外等候,天子巳时传召,正常来说不会提前也不会退后。

    “宣史可法、诸国使臣觐见。”

    巳时刚至,殿外侍立的小太监便按照韩总管的吩咐扯起嗓子叫唤,这种事是他的专职,熟的很。

    五国使臣原本平复的心情顿时又有些紧张起来,马上要面对的可是大明的帝君,是统治万里疆域亿万子民的雄主,更是民间传闻的在世神圣!几人都曾在脑海里幻想过圣武大帝的容貌,差不多结论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挥手弹斥方遒,一副霸凌天下的雄主模样

    然而

    五位使臣依礼行了跪拜大礼,脸上不敢表露什么,可方才匆匆一眼还是将大明天子看了一个真真切切。

    盖世雄主圣武大帝尽然真的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甚至眉宇之间还能隐隐看到未能脱尽的稚气,这样的少年郎居然能在登基之初,便以雷霆手段驱逐外敌平定内乱?甚至于这两年几番大手笔,将大明天下治理的旧貌彻底换新颜?要知道,三年前,圣武天子不过十五岁啊,五位使者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明的百姓会认定他们的皇帝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

    不是仙人降世,何以解释如今大明发生的一切!

    “都坐吧。”御书房现在差不多就是朱慈炯的宴客室,内阁五老的锦凳更是常备。

    “诸位使臣此番前来大明朝贡,朕已安排礼部准备好回礼物品,待诸位返国之时,朕会让近卫军一直护送诸位至大明边境,如今大明内乱虽平,可匪贼还未能彻底肃清”

    五位使臣听的一头雾水,他们进入明境以后,一路所见所闻,大明处处皆是一副欣欣向荣之像,何来的半点匪迹,大明天子说这话是自谦还是自贬?

    朱慈炯笑了笑,直接开门见山道:“诸位使臣的来意除了朝贡,想必也是与如今张献忠在东吁国肆掠有关,诸国王室担心本国同样会遭受东吁之殃,故而想让大明遣军南下,扫平大明逆匪张献忠,还南方诸国一个太平是吧。”

    爪哇使臣哪里还能坐的住,噗通跪倒在地,哭诉道:“启禀大明天子,张献忠那恶贼派遣三万大军登上爪哇岛,爪哇只是小国,如何能抵挡数万跟恶鬼一样的悍匪,如今张匪大军已然攻入塞脱维亚,本国国主只是暂避兵锋,乘船出海,真要论起来,爪哇比起东吁还要惨上数倍啊!”

    朱慈炯皱了皱眉,张献忠已经打到爪哇了?看了看韩赞周也是一脸茫然,天眼的势力毕竟有限,爪哇远在万里之外的海上,国内巨变天眼探查不到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以前朱慈炯就对张献忠的南下攻略进行过推演,张献忠经过四川两战惨败以后,对于大明的新军力量不可能不产生恐惧心理,将其赶去东南祸乱,西贼的胆量足够,毕竟张献忠就是流匪出身,这种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不会存在太大的难度。

    可不要忘了,张献忠可是已经在四川立了国的巨匪,拥有一套完整的朝堂班子和一系列的政治举措,将其打回原形,让张献忠继续去过曾经朝不保夕,惨的时候甚至是亡命天下的日子,张献忠肯定不甘心,不甘心就一定要找一块立足之地,建国成邦!

    但在张献忠自认没有实力对抗明军之前,就算他把东南小国王室全部灭了,百姓毫不排斥的情况下迎立张献忠为东南新主,张献忠也不可能有胆量在东南地界上立国,因为这块地盘朱慈炯志在必得,也是朱慈炯给他张献忠一条生路的底线!张献忠若是想要鸠占鹊巢,最后的下场一定是自掘坟墓。

    朱慈炯最终推算的结果是张献忠最后选择的落脚建国之地,必然是在海外,而且距离大明一定很遥远,毕竟后世的印度尼西亚海岛多的是,张献忠若是跑的足够远,朱慈炯还真没兴趣去寻他的晦气,当然朱慈炯更希望张献忠能跑去澳大利亚。

    现在的澳大利亚是个什么情况朱慈炯不清楚,但朱慈炯真心希望张献忠能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然后发挥华人超强的繁殖能力,彻底让澳大利亚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分支

第五百一十八章使臣(6)() 
本月努力保持四更,对于只有七八章存稿的我来说,亚历山大

    朱慈炯、韩赞周现在基本可以肯定张献忠的主力现在肯定还在缅甸,这个时候派遣三万兵马直接出兵爪哇?中间还隔了一个大岛苏门答腊?爪哇使者不可能说谎,那么只要稍稍推测一下就能得出结论!

    张献忠的定下立国地点就是爪哇!

    爪哇毕竟对大明臣服,朱慈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这个小岛国其实就是一个穆斯林的聚集地,不大的地盘上倒是出现了好几个穆斯林王国,这个所谓的爪哇国使臣应该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朱慈炯如果没记错的话,自从上个世纪末,荷兰东印度公司进驻爪哇以后,通过几十年的分化蚕食,一直到这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依靠强大的海上武力优势彻底彻底控制了所有的穆斯林王国,并且进行殖民统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现在这段时间尽管荷兰还没能全盘掌控爪哇,但荷兰至今为止进驻爪哇也已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么一块对于荷兰这个霸主国来说极其重要的海上中转国,居然轻而易举的被张献忠的几万先锋军占领,荷兰能接受?

    可惜朱慈炯并不知道的是,荷兰确实不甘心,而且还派遣了一千精锐步军,最后却被张定国率领的大刀长矛给砍了个落花流水,这说起来也怪荷兰运气太背,若是换做一年前,西军没与明军接触之前,张定国就算再怎么用兵如神,初次接触威力远在鸟统之上的新式火器,必然也会在猝不及防之下吃上一个猛亏,最后就算能全歼荷兰的这支千人分队,最终自己也必定损失惨重。

    可今时不同往日,张定国虽然没有和明军正面大战过,可私下已经不止一次分析过艾能奇和刘文秀二人之所以惨败的根本原因,然后推己及人盘算过若是自己遇上火器军该如何应对。

    荷兰的火器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自然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往常不要说是一千人的火器营,就算三百都能灭杀十倍之敌,一个有轻视之心,一个又是慎重对待,存心验证自己的战术构想,荷兰惨败似乎也就不算稀奇了。

    爪哇国使者跪在地上哭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堂堂使节居然这般不顾国家形象倒是让朱慈炯很是惊奇,一国使节难道不应该是那种不卑不亢、谈笑风生乃至处处展示气节的人才能胜任的吗?看这家伙哭的,便是朱慈炯都要掬上一把心酸泪,本打算直接一口回绝的话到了嘴边愣是说不出口

    “爪哇国的遭遇朕深表同情啊!”朱慈炯叹息一声道:“但想来诸位也知道,爪哇国离大明何止万里,大明也没有强盛的海军可以远渡重洋、浮海作战,朕就算有心替贵国国主复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样吧,朕倒是有一个提议,贵国国王不用漂亡海外,先来大明京师,朕会赐他一座府邸暂时闲居,待大明海军初成,再从长计议不晚。”

    爪哇使臣哭声顿止,他方才哭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可委实与爪哇的国祚亡不亡没什么太大关系,他只是担心一起逃亡的家人,若是自己出使不利会不会遭了爪哇王的毒手,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在心底对于大明会派兵下海没抱什么希望。

    但大明天子这话一出,爪哇使臣立即意识到他能取得这样的出使结果完全足够回去交差了,现在自家国王虽不像另外两个倒霉蛋一样做了西贼的俘虏,可毕竟过的也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一不小心没准连命都丢了,可大明天子邀请国王来帝都闲住,这待遇远非在苏门答腊岛上可比啊,而且大明的发展他这半个月可是历历在目,相信只要回去再夸大几分,等国王来了大明一定会乐不思蜀,而且等他的家人也一起到了大明,那同样会受到保护,就算国王想要随便处置都不太可能了。

    这一想,爪哇使臣泪水顿止,恭恭敬敬的磕头道:“下臣替国主谢过陛下容留之恩,回去之后便立即向国王禀明陛下的圣德无量”

    “起来吧。”朱慈炯呵呵一笑道:“爪哇国这些年以来对大明倒还算恭敬,若是如那东吁,朕便是连其使臣都懒的见上一面,张献忠在缅甸肆掠也好灭其国也罢,与朕又有什么关系。”

    几位使臣深以为然,东吁国真叫自作孽,不可活,以弹丸之地居然敢不知死活的挑衅大明,当初那个莽应里多半是被猪油蒙了心窍,最终连累的却是后世君王,活该!

    朱慈炯看向吕宋使臣道:“吕宋国一直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国内更是诸多这几十上百年间前往南洋寻找机遇的汉人,与大明说是同气连枝亦不为过啊,韩赞周。”

    “老奴在。”

    “着礼部将吕宋的回礼提升一倍,以示大明与吕宋世代交好之谊。”

    “老奴记下了。”韩赞周心里真叫一个无语,回礼提升一倍?那是多少,五十辆自行车变成一百辆,两百瓶香水变成四百瓶,圣武贡酒、圣武御酒不说市场价,但说成本价超过一千两没有?

    大明立国以来,但凡外邦使臣朝贡,大明历代天子谁不是几倍的回礼,现在这五国使臣,送来的贡品其价值少说也得有二三十万两银子,万岁爷不愧是一代明主、商道奇才啊,轻轻松松便赚了几百倍,还让几国使臣感恩戴德

    果然,吕宋使臣一听大喜,连忙磕头谢恩,他可不是向大明求救来的,张献忠南下会造成什么变故,说起来离吕宋还很遥远,退一万步说,就算张献忠有意入侵吕宋,可至少现在还没有付出形动,这种级别的大事,他一个使臣可不敢擅自做主,万一求救以后,大明真的出兵吕宋,张献忠却没来,那这个责任谁来背?

    大明出兵光是开拨费都上百万两之巨,何况还要远渡海外,吕宋国力哪能经得起这般折腾,最后他若是为此被降罪,岂不是冤枉至极

第五百一十九章使臣(终)() 
朱慈炯如今的心态是越早把这五位使臣打发回国越好,现在摆平了爪哇料理了吕宋,剩下的安南、暹罗和寮国的使臣就没那么好打发了,因为这三国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张献忠匪军的威胁,前来大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求救,朱慈炯有必须要出兵的道义,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出兵的理由,因为这本身就是他一手促成,同样是他愿意看到的结果。

    朱慈炯幽幽叹息道:“张献忠兵锋南指,东南诸国如芒刺在背,这一点朕也是感同身受啊,只是诸位又可知大明的难处,朕的难处?”

    三国使臣知道这话是对他们三个说的,却没法开口,只能一个扑倒在地,以此来表明各过各国的态度。

    “先帝在世之时,大明内有遍地流匪,外有强敌环伺,朕继位之初真可谓处处如履薄冰啊”

    史可法眉毛情不自禁的跳了跳,没继位之前,你就设计坑了自己亲王叔,为了银子一个恶迹不多的盐商被你满门抄斩,这叫如履薄冰?登基之处,为了震慑天下,愣是诛灭四镇,玄武门外到如今都还阴风阵阵,那一段官道修建都没人肯承包,最后只能工部自己招募劳工,这也叫如履薄冰?

    “朕费心费力,无数个日日夜夜通宵难眠,最终也只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