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壮对高杨岗有几个同党,这些逆贼是死是活都不关心,他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

    先崇祯帝后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活着!

    陈子壮深吸一口气道:“你的供状里称,甲申国变之日,李匪入京杀入禁宫,为了日后能有手段要挟南方官场军队,故而未残害崇祯帝君,而是李代桃僵欺瞒了天下人,此言是真还是假,若是真,为何时至今日四年已过,却无半点风声传出,若是为了保住性命假传消息,你可知有多少人因你之言而要枉送性命!”

    高杨岗呵呵笑了笑道:“是真还是假,我自然没有办法证实,你们信则信,不信我也没办法。”

    “好,好,好!”陈子壮肃然道:“既如此,你且将前后细细说与本官知晓,本官自会分辨真假,再禀明圣上定夺!”

    高杨岗斜靠在牢房墙壁上,双目微垂,似是在回想,片刻后说道:“当年大王率领大军杀进北京城,我身为大王的亲卫,追随大王一起进入紫禁城,当时皇宫里面一片混乱,处处都是四下奔逃的太监,宫女”

    “说重点!”陈子壮皱了皱眉。

    “可是你让我将前前后后细细说一遍的”高杨岗冷笑道:“当时大王带着我们杀入乾清宫正殿的时候,崇祯老儿端坐在龙椅上面,御阶下面有几具被泼了猛火油的尸体,据说是太子和永王,王承恩持了一根火把站在旁边,见到大王进殿以后,崇祯老儿说了几句废话便让王承恩烧了阶前尸身,然后便要挥剑自尽”

第五百五十章国本() 
陈子壮很有耐心的听着,没有继续插嘴。

    “大王见崇祯要自尽,只是说了一句话便让崇祯彻底打消了自尽殉国的念头,并且心甘情愿的去配合大王欺瞒天下人!”

    “哪句话!”陈子壮的脸色已经阴沉的似是要滴出水来,甲申国难,崇祯帝殉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是‘大明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短短的一句话道尽了一个民族的气节,现在若是崇祯未死那么必然是做了俘虏,大明的历史上已经出了一个俘虏,再来一个,这句话岂非成了笑话,从理性角度去说,死了的崇祯远比活着的崇祯价值要大的多!

    但身为儒家臣子,盼望君父去死?此乃万恶不赦之罪!

    “大王当着崇祯的面说,如果你自尽,朕便遣大军挖掘皇陵,异日南下,必将发掘孝陵,弃大明太祖皇帝尸骨于野!”

    陈子壮悚然,李自成此言何其毒辣,崇祯帝即便有心殉国,这剑也是无论如何都割不下去的了,难怪李自成在北都追赃助饷,那么酷厉却未动皇陵分毫,原来这其中竟有如此隐情。

    高杨岗嗤笑道:“大王此话一出,崇祯老儿如何还敢自杀,于是素手就擒,当时殿中除了大王、刘统领和丞相、军师四人以外,只有我与另外一名大王的贴身亲卫,崇祯老儿的龙袍还是我给扒拉下来换上太监的衣服偷送出宫的呢!”

    “皇后呢?”

    “皇后啊,这个我可不太清楚,不过听兄弟们说,那天入了宫以后,负责搜查各宫的兄弟发现皇后已经在坤宁宫的横梁上自尽,殿里的太监宫女全都服毒殉了葬,只剩下一个女娃,也就是昭仁公主在嗷嗷大哭,皇后被放下来以后,已经是气若游丝,不过终归还没死,被救活以后一起送出了宫和崇祯老儿一起秘密安置,还有懿安皇后则是命大,同样是悬梁自尽,不过白绫断了以后,摔在地上晕了过去”

    陈子壮沉声道:“按你所言,知道帝后未亡之人不在少数,可这些年来大明俘虏的顺逆和抓捕的细作不在少数,何以没有半点消息!”

    “很简单,当时入宫以后知道这些的,除了大顺国的大臣大将以外,除了我以外的小卒子全部被秘密处死,我若不是与高一功是族内至亲,恐怕也休想逃过这一劫。”

    “高一功在襄阳一战已经死了,你身上背负这么大的隐秘,李自成竟然会派你到金陵做细作?”

    “我那兄弟虽然死了,可他生前对待下属还算宽厚,也有一些过命交情的弟兄,我作为他的族弟,受这些将军的庇护又有什么稀奇?至于我为什么会在金陵,其实也很简单,他们怕我被大王灭口,故而将我安排在了这里,时间久了,大王又岂能想起我这么个无名小卒来。”

    陈子壮对高杨岗的话未必尽信,毕竟细想这其中未必没有破绽可寻,但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要确认崇祯帝到底是活着还是殉国了!

    “帝后既然未亡,那么如今身在何处?”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大王从陕西退走以前,崇祯帝后便被安排与大顺的文武大臣一同撤往甘肃,之后什么情况无人知晓,因为我可以确定大顺朝内知道崇祯帝后以及懿安皇后身份的人绝对不多,否则这个秘密也轮不到我来说了。”

    “你现在可还能走动?”

    高杨岗嗤笑道:“天牢的滋味确实够劲,不过区区几十道酷刑又岂能让我动弹不得,若非不想死的太憋屈,你以为就凭这些酷刑就能让我爆出此等惊天秘闻?说到底,自从大王将知道这秘密的老弟兄灭口之后,我便对大顺心灰意冷,既然如此,我以此买命,又何来愧疚之心?”

    “那好。”陈子壮起身吩咐道:“将此人移出大牢,好生医治悉心照料,换身装束,明日随本官入宫面圣!”

    牢头连声应是,对于高杨岗他是满肚子的赞叹,这几天内刘栓林对其严刑拷打,这家伙熬过四十六道酷刑愣是一声未吭,熬到七十九道方才俯首认罪,全身上下已经难见几块好肉,若不是所供之言太过惊世骇俗,牢头本打算让其有个体面的死法,只不过牢头也知道轻重,知道此人供状送上去以后,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必定会被上头重新提审,故而安排郎中施救,这家伙也是命硬,不但全没断气的意思,现在看起来精神居然还不错

    朱慈炯的脸色很难看,御书房内,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内阁排在前三的阁臣加上礼部尚书钱谦益如今跪在前面已经足有一刻钟,大有天子不松口,就绝不起身的架势!

    正国本!

    嫡皇子已经降世三月有余,储君之位尚且空悬,这对于儒家大臣来说绝对算的上是一等一的大事,立储关系大明国祚延绵,储君之位一日未定,就难免让朝野不安,后宫妃嫔心生野望,时间久了,社稷动荡

    总之废话说了一箩筐,听的朱慈炯头大无比

    朕说过不立储君了吗!

    朕又什么时候说过不立中宫嫡皇子了!

    朕如今年富力强,议确定储君之位何须操之过急!

    皇后都没在朕耳边唠叨,你们急个什么劲!

    和域现在才三个月大,依朕的意思不如到十岁的时候再行册封,如何?

    四位大臣跪在跟前一声不吭

    朱慈炯叹了口气,史可法身为首辅前来劝谏多半是身不由己,至于其他三位,其实用意朱慈炯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钱谦益最老,眼看就要致仕,自然希望在礼部任上荣退之前,了结掉国本这样的大事,高弘图和姜曰广也一样,都是老臣,眼看内阁大选再即,若是两人不能继续呆在内阁,那么不管是高弘图的财政部、税务部部长一职还是姜曰广的左都御史之位都用不了多久就要卸任交接,自然想在这一届内阁任上完成正国本这样的大事来为自己的仕途划上圆满的句号

第五百五十一章立储() 
朱慈炯完全可以理解老臣们的心情,换做是他没准一样希望自己致仕之前能多捞一点政绩荣归故里,就好像他希望在圣武一朝能够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目标,然后将一个铁桶一般的江山交到后世之君手上一样。

    但理解不代表支持,最重要的是朱慈炯心里很膈应,他今年二十都没到,只要不出意外,在皇位上面待着的时间没准比康熙都要长,正国本立储君何必急于一时,难不成这些鸟大臣就那么担心他会早挂了不成

    国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儒家大臣最为重视的原则性问题,这一点在大明尤其突出,太祖皇帝在懿文太子死后不立儿子为太子,而是立建文帝为皇太孙,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朱允炆是皇位的顺位继承人,是国本!雄才大略的成祖爷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立痴肥的仁宗为帝,以至于号称‘类他’的汉王朱高煦叛乱,最终被亲侄子活活烧死,神宗皇帝欲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群臣一致反对,国本之争迁延长达十五年之久

    圣武朝按理来说,中宫徐后产子,大明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已经出现,圣武大帝有什么可犹犹豫豫,还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难不成天子想要立皇长子朱和堽?

    难不成圣武朝还要来一出国本之争?神宗皇帝与大臣犟了十五年,最后依旧以妥协告终,可圣武大帝满朝大臣没一个有信心能战而胜之

    话又说回来了,高敬妃确实艳绝后宫,可并没有听说天子有多么宠爱敬妃啊,与之相比,天子似乎更加宠爱卞氏姐妹才对。

    所以朝内诸多大臣根本想不通天子为何迟迟不肯立储

    “也罢”朱慈炯无奈叹息道:“朕便立和域为太子,择日昭告天下,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立储对于大臣来说关系到社稷兴亡,是原则性大于天的头等大事,但对于朱慈炯来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太子正位若是不贤,不足以担社稷之重的话,他难道不能学康熙,人家还废了两次

    当然他选择妥协的原因同样是不希望诸庶出皇子长大以后对皇位心生野望,最终逼迫他不得不父子相残,更要顾及一点徐后的感受,他与徐丹如今也算得上是夫妻恩爱、琴瑟和鸣,迁延的时日越长,徐后如何能不心生愤懑,以至于让他的后宫不宁,无故生出嫌隙。

    四位大臣相顾愕然,天子这是同意了?这似乎也太容易了吧,他们原本以为这一两个月不往宫里跑上几十趟,不把脑门磕出血来,天子都不大可能松口呢

    高弘图长长出了一口气,储君之位不立,朝里担受压力最大的就是他,谁让他孙女生了大明的皇长子呢?若说谁对中宫嫡皇子的威胁最大,毫无疑问必是朱和堽无疑,若是因此让敬妃引起皇后的不满甚至敌视,岂非要祸起宫闱,他高弘图勤勉一生,最后岂不是要因徇私让自己孙女入宫,而让满朝诟病,以至留下青史污点!

    四人当中唯有史可法能够理解朱慈炯的心思,天子好说话?那是因为天子根本没把立储当做一回事,所以才会絮絮叨叨的找了那么多看似无稽的理由,换做内心已然有了决定的事情看看,不要说是他们四个,就是满朝大臣尽数在场,一如土改请命当日,七百多大臣差不多都要以辞官相要挟了,天子什么态度?还不是疾声厉语直接轰走

    所以,立储,与其说是天子选择向他们妥协,倒不如说是天子给他们一个面子,最终原因还是觉得不值得在这样的事情上面与大臣较劲罢了。

    似乎生怕天子会突然改变主意似的,高弘图打蛇随棍上,当即请求天子拟诏,朱慈炯无奈亲笔手书立储大诏,用印交给史可法,内阁行文昭告天下!

    当日午时过后,承天门外张贴皇榜: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朕承皇天之眷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