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正典刑,小贪罢官夺职而已,官员再怎么贪,只要没有切身损害到百姓的利益,搞的民间乌烟瘴气甚至民不聊生,那么大明的江山自然可以千秋万代永世相传。

    但假币不一样,这已经触及了朱慈炯的底线!

    假币破坏的是大明正在逐步完善的金融系统,破坏的是朱慈炯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帝国信用,最重要的是,如果这种假币泛滥,必然使朱慈炯个人的利益损失惨重!

    后世银行发现假币,通常的做法是直接没收,蒙受损失的是百姓,数额巨大还有可能被追责,银行的底气就在于完善的金融信用已经在老百姓的心里完全建立,纸币已然成为市面上流通不受任何阻碍的唯一货币。

    这也是一直以来朱慈炯致力追求的终极目标,但现在不行啊!纸币信用刚刚建立,民间市面上纸币并不是唯一流通的货币,黄金、白银、铜钱到目前为止至少还占有三成左右的市场,如果因为假币泛滥,银行又不愿意自己蒙受太大损失,而是将这一块的损失转嫁到百姓头上,那么用不了多久,纸币的信用必然越来越低,百姓自然而然的会继续相信去使用真金白银,慢慢将新币挤出市面,最终彻底沦为和宝钞一样的废纸。

    大明的百姓尽管已经消除了对宝钞的恐惧,慢慢接受了新币的存在,尽管这其中有朱慈炯种种措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朱慈炯本人的人格魅力也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其说百姓相信新币的信用,不如准确点说是相信朱慈炯个人的信用,相信爱民如子的圣武皇帝绝对不可能干出损害百姓利益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后世截然相反,现在发现假币,银行上报财政部以后,只要确定持有假币的百姓不是制假人并与假币没有任何牵连的情况下,那么银行会用真币兑换掉百姓手中持有的假币,接着才会寻找蛛丝马迹将制假窝点一举端掉。

    换句话说,假币的损失是由银行的所有股东集体承担的,当然朱慈炯是大股东,收到的假币越多,他的损失自然就越大。

    一直以来,朱慈炯也没怎么将假币屡杀不绝的事情放在心上,公安部捉住制假人,甚至都不用请示天子,只要法院审判以后证据确凿,推出去便可就地格杀,但这一次与往常的制假案完全不同,假币的真实度越高,对于真币的危害就越大,朱慈炯蒙受的损失就越大,可以想象,如果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假币超过两成,对于真币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朱慈炯的金库再足,只要不愿意看到纸币信用崩溃,那么他很大可能就要面临破产!

    如此明目张胆的来搜刮朱慈炯的钱袋子,朱慈炯如何能忍!

    御书房内的气氛沉闷而压抑,韩赞周与蒋伸两人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只有牙牙学语的太子殿下在御书房的地上乱爬,时不时发出两声没心没肺的笑声,让几乎快要凝结出冰的御书房来多出些许生气。

    “这种假币如今发现了多少?”沉默了半响,朱慈炯终于开口问了一句,声音听不出半点异样,但深知朱慈炯秉性的韩赞周知道,这是万岁爷已经到了愤怒的极限,随时随地都会爆发的前兆!

第六百零四章大案(下)()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血流漂杵!

    万岁爷平静的背后,隐藏的必然是滔天的怒火,否则以万岁爷的个性,此刻定然是一脸笑意的与蒋伸说说商业上的琐碎之事,浑身上下洋溢着这个月除去全部开支以后,自己的商业帝国又为他净赚了多少票子。

    “启禀陛下,如今南京城里仅仅只发现这十张假钞,微臣”

    蒋伸早已经被赐了荣官,可以一介商贾之身,在天子的面前自称微臣还是不太适应。

    “微臣这两天安排银行彻夜清查现钞,并未发现其它假钞存在,微臣可以肯定,这种假钞现在刚刚出现于世,应该还没有大量流通,至于各地分行是不是也有,这个微臣已经通过电报让给各分行总柜清查,想要得到确切消息只怕还要三五天的时间”

    朱慈炯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如此看来,这批假钞应该刚刚面世,目前银行乃至他本人还不算蒙受什么损失。

    “让银行将最新识别伪钞的方法公布于众,任何人发现假币皆可前往银行说明假币来源查证无误以后便可进行兑换,另外对于举告制造伪钞的个人,实施重奖!”

    蒋伸应是,心里确多少有些担心,如此一来会不会引起民间对于新币的恐慌,谁的心里都没底,不过天子吩咐他怎么做,他只管照办,自然不会有错。

    “民穷则思乱,民富则思变呐。”朱慈炯叹息道:“看来朕仁慈的时间太久了一点,不好好杀上一批,何以正国法朝纲!”

    韩赞周、蒋伸身躯一震,心下凝然。

    “如今查到什么地步了?”

    “回万岁爷的话。”韩赞周立即答道:“存这十张伪钞的是京城里一家酒楼的店主,据他陈述,说是当天有七八个商贾在酒楼饮酒,还叫了几位秦淮歌姬助兴,前前后后花费了三百四十九元新钞,结账的是一位浙江做棉布生意的商贾,这位浙商乃是酒楼的常客,店主说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些伪钞应该皆是出自于这名浙商之手”

    “此人抓到了没?”

    “昨日晚间已经在鸿泸酒店抓获,此人身上携带的现钞足有三万余元,其中约有一万经过鉴定,可以确定为伪钞,据其交代,身上的现钞都是贩卖布匹时,一位四川籍的客户所付,现如今此人已经被公安部收押,阎部长已经亲自前往四川追查此人下落,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确切的消息递送回京”

    朱慈炯寒声道:“此案必须要清查到底,不论是谁牵扯其内,不管尊爵只要证据确凿一概锁拿,此伪钞既然能采用电镀技术,梅山方面也要清查,是谁泄的密,一经查实绝不姑息!”

    “老奴记下了。”

    “嗯。”朱慈炯点头道:“制此伪钞之祸首,绝非寻常之人,够资格跪在万民祠前的不是巨恶就是祸国殃民之辈,朕本以为圣武一朝有三人跪于前已经足以震慑天下,看来还是不够啊。”

    韩赞周脸色一连数变,磨体炼魂!此等酷刑,对于大奸大恶之辈的震慑力堪称恐怖,但也正如万岁爷所言,此刑已许久未施,民间认为李自成必然会获得磨体炼魂的下场,然而李自成不过被判了绞刑,可以想象,此刑如今存在的震慑意义已经远大于实际意义,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此刑的酷烈之处!

    此番伪钞案,万岁爷显然是动了真怒!

    “至于胁从之主犯,凌迟!夷三族!”

    简简单单几句话已然决定了制造伪钞主犯从犯的最终命运,至于如何将这些人缉拿归案,那是公安部和天眼的事,韩赞周心里很清楚,不管天眼往常做出的贡献有多大,此事若是做的不能令万岁爷满意,那么他的好日子只怕也要到头了。

    朱慈炯缓缓说道:“如今大明的经济枢纽就是银行,乃是大明的命脉之所系,容不得半点差错,朕当初开办银行,拉浙商、晋商、徽商入股,为的是借助他们这些商贾在民间多年建立起来的信用,如今大明信用已然恢复,也是时候改一改如今的格局了。”

    蒋伸心脏突突直跳,天子这是何意?难不成哪些商贾在天子眼里的利用价值已经榨干净了?莫非是要卸磨杀驴似的强行收回联合银行哪些股东手里的股份,将联合银行彻底掌控在皇室的手里?

    如果真如他所猜测的这样,哪些股东只怕连哭都没地方哭了,银行如今的股价比几年前刚立的时候增长了起码五倍,天子若是要收回,是按现在的股价还是当时的股价,或者折中,但不管那一种,这些股东都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损失惨重!

    但蒋伸对于天子兴商始末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天子大力扶持商业,此事可谓天下人有目共睹。

    如果天子真要玩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把戏,大明的巨商巨贾必然深受打击,大明正在蓬勃发展的商业原本已经远远超越大宋,却会因为各大商贾的暴损而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这对于大明的商业发展显然极其不利,天子乃英主,怎么想也不太可能会干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

    因此蒋伸内心不大相信,却又一时想不透天子说这话的原因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否则篮子落地,很有可能所有的鸡蛋都会破碎,大明如今的经济就像是鸡蛋,放在银行这一个篮子里面,如果银行出了大问题,朕可不想面对鸡飞蛋打的局面。”

    鸡蛋和经济,银行和篮子之间能扯上什么关系,蒋伸不明白,但蒋伸已经从这话里面听出了一点别的意思,不由紧张了些许,紧张里还带着一丝郁闷,天子莫非是对他一人掌控皇室所有的产业感到不放心,所以想要再扶植一个人出来分他的权?若果真如此,他就算不甘也只能接受,毕竟严格说起来,他只是天子手里一个大掌柜罢了。

第六百零五章完善() 
朱慈炯点了点桌面道:“要想大明的商业兴盛,就不能有垄断经济,不能一家独大,而需要竞争,哪怕这种竞争有可能会让朕损失一部分利益,但是从长远看,终归还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联合银行如今已经成长到了足以垄断一切存储的地步,原本的私人钱庄已经完全没了竞争生存的空间,因此有些投机取巧之辈,会改变经营策略,诸如提高存储利息,高一点的话也正常,但若是高的太多就是恶性竞争,利用高额的存储利息来吸引哪些喜欢贪图蝇头小利而不顾风险的百姓!”

    “这些私人钱庄、银行没有约束,没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手段,一旦资金流转不灵或是遇上挤兑风潮,瞬间就有破产的可能,有良心的商贾还能尽量弥补百姓所受的损失,纯粹做空包买卖的多半卷款潜逃,最后倒了血霉的自然还是百姓。”

    “而这些私人钱庄,经营方式老旧,因为付出远比银行要高的利息,他们想要赚取不让自身亏本的利润,便只能靠放贷,且放贷的利息还要远远超过存储付出的利息,民间有些实力的商贾都能在银行贷到款,即便是家无余粮的百姓,只要有田地资产都能贷的到周转银,那么私人钱庄唯一的出路就是放高利贷,给哪些不学无术的刁民、无赖、赌徒,然后陷入恶性循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们可以拿着借条光明正大的榨干陷入高利贷的百姓之家最后一口余粮,让他们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高利贷是祸国之源之一,其危害朕就不多说了,蒋卿心知肚明,但为什么高利贷在民间还有生存空间呢?有的是逼不得已,有的则是想要不劳而获,还有的是因为被银行拒贷没的选择,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朱慈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此刻他不仅仅想到历史上哪些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借贷,最终还不起而卖田卖地的失产农民,这是一个庞大无比的群体,根源是土地兼并,但现在圣武朝的土改政策已经算是绝了土地兼并的生存空间,哪些喜欢用放贷来吞并农民土地的大地主已经不太可能这么做,因为土地越多承受的赋税越狠,不要说兼并土地了,便是土地太多的大地主都低价抛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