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等敬陛下!”

    朱慈炯第四次将酒杯放下,目光看向殿顶,缓缓说道:“话说回来了,大明兴新学,至今已有五年,成效可谓斐然,两京十三省如今新校何止上千,然除两京十三省以外,辽东、朝鲜、东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乃至哈萨克等地之百姓何曾享有中原腹地之条件,百姓之子难入学堂,民风彪悍多因不识圣人微义之故,不仅如此,这些地域官员更是匮乏,一府正印所辖之地,换在内地几近半省甚至一省,朕也知道急切不得,操之过急只恐适得其反,然终究心结郁于胸中,今日不吐当真是好不难受啊。”

    天子之忧乃臣子之过,金銮殿内不管是朝臣还是新科进士尽皆低头,平心静气,一时间落针可闻,史可法等人则要想的更加深远一些,天子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今天这番话,意中所指又是什么?

    “新科进士也好,落第士子也罢,乃至已经身在仕途的官员,可愿为朕分忧?”

    殿内所有人尽皆跪倒,齐声道:“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平身吧,天寒地冻的着了风寒可是朕之失也。”待群臣起身,朱慈炯道:“会试之后,便是吏部选官分官之时,朕希望新科进士能够主动要求前往偏僻之地为官一任,体验偏远之地民生之艰苦,当然,此纯属自愿,吏部官员不得强行委任,偏远之地乃至乡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不论到那里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另外,广大的士子群体,乃至在新学即将毕业的读书人,都是学有所成的知识人才,朕以为知识人才到偏远地区去体验很有必要,他们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面学到很多无法在书本里面学到的知识,也更能体会百姓维持生计之不易,以后执掌正印,方能更好的去治理一府一县乃至天下啊。”

    殿内再次默然,朝臣有自己的考量,新进士子更是心中了然,天子给出了选择,这或许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日后的仕途能否走得更加顺畅。

    朱慈炯该说的也已经说了,他相信只要不是弱智,自能体会他的一片良苦用心,说是自愿,何尝不是强迫

第六百六十一章祭陵() 
圣武七年正月十六,整座金陵城旌旗蔽日,数不清的近卫军、禁卫军出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紫禁城通往孝陵的官道防卫的如铁桶一般。

    礼部官员更是忙的不可开交,天子不按常规出牌,将原本定在圣武六年冬至日祭祖的日子愣是延迟到了今天,害的他们几乎年都没过好,礼部尚书钱谦益于皇宫夜宴之后正是致仕告老,新任的礼部尚书冯国治原本是礼部左侍郎,熟悉一切规制,倒也没有忙中出错,不过话又说话来了,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若是祭奠孝陵这样的大事都能出差错,只怕他这个刚上任的礼部尚书,也该下野去喝西北风了。

    巳时,紫禁城城内缓缓使出一行车马,上皇、上后车驾位于最前,天子銮驾紧随其后,銮驾内,圣武帝后携太子端坐其中,至于后面的车驾则是皇子、皇女以及诸子女之母妃。

    孝陵乃大明开国太祖洪武皇帝与孝慈高皇后的合葬陵,位于金陵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南邻梅花山,气势雄伟,远超历代。

    圣武皇帝乃民间公认之神圣临凡,大明社稷中兴圣主,此番祭奠孝陵,祈盼大明永绝天灾,天下风调雨顺,大明气运千秋不绝,国祚万代不灭,意义自是非凡。

    洪武皇帝驱逐蒙元,复汉家河山,武功可比秦皇汉武,功绩不输唐宗宋祖分毫,乃五百年难得一出的盖世圣君,即使魂归苍穹,阴灵亦庇护大明世世代代,故而方有圣武大帝末世而出,拯救大明将倾之大厦!

    孝陵卫原本也有五千兵马,不过自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孝陵卫兵马便逐渐递减,兵力最少时已然不过千,即便这千余人马也和其它卫所如出一辙,早已经沦落为在紫金山下耕地的农夫。

    朱慈炯继位之后,裁掉屯兵,废除兵籍,孝陵卫自然不会幸免,如今的孝陵卫已经更名为孝陵驻防营,直属近卫军管辖,共计四营兵马,分驻孝陵四方,大越两千人马,几乎都是由各野战军退役的士兵组成,皆为一时之悍勇!

    “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紫金山山下,朱慈炯携皇室成员下了车驾,朱慈炯搀着崇祯上皇,徐后则搀着周上后,太子殿下自有大伴抱着,一步迈上黑毯。

    整座紫金山仿佛随着这一步都变的肃穆了三分。

    过下马坊不久便看到一块石碑,名为‘神烈禁约碑’,乃崇祯十四年所立,上刻碑文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九条禁约,随后便是大金门,又称四方门,大金门正北二十余丈处有碑亭,亭内有神功圣德碑,乃是永乐十一年成祖皇帝为太祖撰述的歌功颂德之圣碑!

    过了御河便是神道,神道两两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

    狮为百兽之王,显帝王的威严,乃皇权之象征!

    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以示刑罚!

    骆驼乃是沙漠之象征,寓意大明疆域辽阔,君王威镇四方!

    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

    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立在御道,宣示太祖皇帝赫赫武功!

    六种石兽每种两对,每种石兽两跪两立,夹道迎侍拜祭孝陵之人。

    石兽尽头,神道折向正北,便是棂星门,两侧置石望柱和石人,望柱之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望柱之后便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两对,共有八尊!

    朱慈炯一行缓步神道,过棂星门踏御河桥,过御河桥,便是孝陵的朱红色大门,门口有朱慈炯亲笔手书雕刻而成的‘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弘扬太祖皇帝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过享殿入明楼,再往里深入便是孝陵宝顶,乃太祖帝后安寝之地,只不过祭奠只需在明楼举行,倒无需继续深入。

    明楼内,一众皇室成员满面肃穆,祭奠仪式自有规制,只不过在大明历史上上皇与当今天子同祭尚属第一次,自然不能照搬仪程。

    但也无需大改,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当今天子并不注重形式,礼部只要不出明显的纰漏导致圣心不悦,就绝无问题。

    午时,日上三竿,正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之时,礼部尚书冯国治亲读祭文,待祭词念完投入预备好的方鼎之中,大声道:“祭!子孙叩首!”

    崇祯跪于最前排,朱慈炯落后半个身子,身侧是太子朱和域,小家伙平日里古灵精怪,此时或是受气氛感染,倒也跪的中规中矩,再往后便是以大皇子带领的皇族子嗣,明楼之外则是由上后领头,携徐后及后宫妃嫔、皇女祭奠。

    等众人行了大礼,冯国治再次大声道:“进香。”

    崇祯皇帝上前,接过礼部官员手里的祭香,躬身三拜,然后插在香炉里,祭案上设爵三件、祭帛三份,崇祯端起一爵,肃声道:“后世子孙朱由检祭太祖皇帝,祈盼太祖庇佑大明千秋万代,社稷永传!”说完,将爵中之酒倾倒于地。

    参祭官员身着朝服排班肃立,行一跪三叩首大礼。

    朱慈炯随后上前,一如崇祯所行后,很是庄严道:“后世子孙朱慈炯克继大统,祈盼太祖英灵护佑大明风调雨顺、天灾永绝!”

    参祭官员再行一跪三叩首大礼。

    随后太子朱和域脆生生上前,这套仪式已然铭记于心,学着皇祖、父皇模样进香,只不过个子不够,还要礼部官员抱着才将祭香插入香炉道:“后世子孙朱和域祭太祖皇帝,祈盼父祖身体康健,天下万民永享太平。”

    随祭官员再拜

    至此祭奠主体已终,随后便是奏哀乐等一应随祭仪式正式开展

第六百六十二章修陵() 
祭奠孝陵一直持续到申时过后,待到朱慈炯等人下了紫金山,只见车驾旁恭恭敬敬跪着四人

    赫然是被发配到孝陵四大亲王!

    吉王等人苦啊,身为高高在上的亲王,原本打算通过哭陵逼迫朱慈炯妥协,谁能想到朱慈炯那么狠,那么不顾及血缘之亲,更是不管天下人会如何看待,直接将他们四位亲王死死按在了这紫金山上!

    名为守陵,实为囚禁呐!

    作为尊贵的亲王,他们何曾过过这种日日夜夜受人监视的日子,即便用生不如死也不为过啊!

    自从被囚在孝陵以后,四大亲王日日夜夜想的都是如何能早一天出去,他们敢拿性命打赌,出去以后一定老实做人,绝不给冷血无情的圣武大帝添堵!

    然而悲剧的是,三年了!他们根本没有面见圣颜的机会!自从被囚孝陵之后,朱慈炯祭奠孝陵连这次已经三次,前两次他们就想跪在这求情,然而祭陵那一天他们连出去的机会都没有,很显然朱慈炯根本不想见他们,看守的近卫军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他们若是敢摆出王爷之尊,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揍!

    不会被揍死也不会被揍残,甚至不会揍伤,但是一枪托砸肚子上,也绝非常人所能承受!

    四位亲王也好,十三郡王也罢,这几年已经被揍怕了,近卫军敢如此对待他们,毫无疑问必是得自天子授意

    今天这些皇族能有机会跪在御驾之前,自是朱慈炯允许,这岂能不让饱受折磨的四大亲王心中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按照朱慈炯的意思,以四位亲王所犯之过,他没有剥夺四人爵位已然是网开一面,既然守陵自然要守满期限,只是崇祯上皇念及族亲,亲口劝说,朱慈炯才决定网开一面,毕竟父皇自从闲居之后,还从未开口要求过他什么,这点面子他不能不给。

    由此可见,崇祯虽身为帝王,手段终归还是太软,否则当初也不会在老福王死后,那么善待朱由崧那个废物,国难之际更是没有酷掠满朝,致使大明陷入无银困境。

    看着四位亲王,朱慈炯寒声道:“守陵三载,你四人日日面对孝陵,心里可曾有过悔意?”

    “臣等知错了。”四大亲王同时哭诉道:“还望陛下开恩,赦免我等之罪!”

    “吾等之罪,本是罪在不赦!”朱慈炯冷哼道:“依朕之意,你四人本应在这孝陵再呆上数年,只是上皇仁慈,不忍同宗受苦,这才与朕分说,朕今日放尔等离去,若是以后还敢鱼肉百姓,为祸一方,必有牢狱之灾,今日所言,勿谓朕言之不预!”

    “臣谢上皇!谢陛下!”

    “滚!”

    四大亲王若脱升天,哪敢再多说一个字废话,对于朱慈炯,他们四人已经是印刻在骨子里的恐惧。

    “便选在梅花山吧。”朱慈炯叹了一声道:“梅花山毗邻紫金山,朕千秋之后,也能与太祖、父皇隔山而望。”

    “臣遵旨。”冯国治连忙应道:“臣回去以后便去找陈阁老,让工部择日选好陵址,勘测风水等事宜。”

    朱慈炯点点头,圣武三年时,内阁便已奏请修建皇陵,只不过那个时候天下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