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三爷的传奇人生-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包青格勒一直惦记着巴彦老头儿和他的家人,胡子头儿被孙二爷打死了。这会给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带来什么呢?惹祸的人一走了之,留下的是不是祸端?这些担心一直困扰着这个性情秉直的蒙古汉子。

    这天早上,包青格勒找到孙建清和他说了心里的想法。孙二爷这些天也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两个人一商量,去鸡冠子山看看巴彦老头儿!

    第二天一早,准备了一些食盐和粮食,两个人骑上马向鸡冠子山出发了。就在离开小城子的时候,迎面遇到了大哥刘继业。知道二弟的想法,大哥也很支持,并决定一起去鸡冠子山。就这样,三个人一行奔鸡冠子山去了。

    巴彦老头儿家就住在鸡冠子山西边的一个小山包上,与鸡冠子山相隔两座大山。北边是一个大草甸子,南面是高山。

    三个人没敢走蒙古屯,是从蒙古屯的北边进入一个山沟,然后绕过蒙古屯,进入鸡冠子山的。去巴彦老头儿家从鸡冠子山的沟里通过,这是最近,也是最好走的路。穿过这道沟,翻过两座山就到了。

    几个人走进鸡冠子山,路过那个流水洞的时候,没敢走沟底,是在沟的南侧山坡上偷偷的过去的。穿过鸡冠子山沟的时候,孙建清站住了。他起了好奇心,想去胡大彪的胡子窝看看。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了,剩下的胡子是不是又回到了这里。无论大哥和包青格勒怎么劝说,孙二爷就是不听。没办法,大哥只好答应,不放心二弟,就把马交给包青格勒,两个人偷偷的来到了胡大彪住的木刻楞房子的后山坡。两个人躲在离房子不远的一块大岩石的后边,向房子这边观察。

    过了好一会儿,里边真就走出一个人,穿着伪军的服装,嘴里哼着小曲儿,站在房子后边解手。这小子刚完事,正想提上裤子。后腰上被一个冷冰冰的东西给顶上了:“别动,小城子孙二爷知道不,只要不吱声,二爷就不杀你!”

    孙建清哥俩抓了一个俘虏。

    这房子里就住着五个伪军,是侯鬼子的一个伪军小队,在这里主要是上山打猎,专门给驻扎在蒙古屯侯鬼子的伪军,提供山里的“野味儿”的。

    提到这个伪军小队长的时候,孙二爷差点被吓的坐在地上。谁呀?胡大彪!能不吓人吗?

    胡大彪不是被孙二爷给踩死了吗?其实,当时就是给踩没气了。那只是昏过去了,也叫“假死”。被扔到山坡上,过了一会儿就缓过来了。这些人离开巴彦老头儿家的时候,这小子已经跑了。

    侯鬼子不敢轻举妄动,他也怕李三爷这伙人,立即向日本人报告了这里的情况。第二天的晚上,连鬼子带伪军百十多人来到了巴彦老头儿的家。家里只有老头儿一个人,还有这群马。日本人带走了巴彦老头儿,也赶走了这群马。后来,巴彦老头儿被日本人送回了蒙古屯,现在就关在蒙古屯的何庆先家的下房里。

    孙二爷把这个伪军绑在树上,嘴里塞进一块石头。和大哥绕过房子,来到了房门前。

    胡大彪正和几个伪军赌呢!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克星孙二爷进来了。这小子一看见孙二爷,魂儿都吓飞了!

    “快跑!孙二爷,我死了,你……”胡大彪都蒙圈了,语无伦次不会说话了。几个伪军也都听说过孙二爷的大名,乖乖的站在地上没人敢动。

    哥俩缴了四个人的枪,挨着个儿的绑个结结实实。又把外边的伪军推进来,一共五个伪军,全齐了。

    胡大彪这个气呀,他又一次万万没有想到,孙二爷只来了两个人。

    胡大彪这次是真的服了孙二爷了,不服也不行啊!不服就没命了。

    从胡大彪的口中得知,侯鬼子在巴彦老头儿家的周围埋伏了二十几个伪军,头儿是一个叫郭江的伪军小队长,就等着你们来呢!这是日本人的命令。侯鬼子嫌山里的日子苦,留在了蒙古屯,他的身边就剩下六个伪军了。

    孙二爷给胡大彪留下一条生路,条件就是今晚帮他杀死侯鬼子,救出巴彦老头儿。 

第三十九回 蒙古屯刘继业枪杀胡大彪() 
第040章,天气变凉了。巴彦老头儿天没亮就起身放马,是想让马吃些露水草,这个时节的露水草不但可以让马“长膘”,还可以给马“去火”。养马的在这个季节都要放夜马。“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中的“夜草”就是说的这个。

    太阳还没有出来,天有点凉,巴彦老头和两个伪军点燃了一堆干柴。然后,带着两个伪军走进了玉米地,打算掰几棒玉米烧着吃,这是几天来两个伪军最喜欢做的事。

    天刚蒙蒙亮,玉米地里还很难看清对面人的面目。

    两个伪军稀里糊涂的被孙二爷和刘继业给按倒在地,绑了个结结实实。

    包青格勒和巴彦老头一家人赶着马群翻过山梁,消失深山老林……

    孙建清和刘继业留在这里观察着鬼子这边的情况,为的是掩护马群顺利离开,等马群走远,两个人再离开这里。这一切极为顺利的营救行动,被一个藏在玉米地里的人看的清清楚楚。谁?胡大彪!这些天,他也一直在蒙古屯附近转悠,跟踪孙二爷他们好几天了,就等着找机会报仇呢。这家伙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回又有投靠日本人的机会了。抓到孙二爷,抢回马群,在日本人那里,他就是首功一件。

    这小子从玉米地里钻出来,躲过孙二爷的视线,直奔蒙古屯。

    天刚亮的时候,胡大彪带着一队日本鬼子骑兵向后山奔来。

    孙建清很是纳闷,守护马群的伪军还没发现丢马的事呢,日本人怎么出来了?会是知道马群被抢了?怎么知道的?日本人怎么可能这样准确的判断马群的去向的?并且,反应速度这样的快!

    明白了,孙二爷看见了跑在队伍最前面的胡大彪,肯定是这小子搞的鬼。他是怎么知道的不清楚,不过,看这小子的架势肯定是胸有成竹了。

    孙建清很明智,知道自己的枪法不咋地,急忙叫过大哥:“看见没?最前边的就是胡大彪,这小子一定看见马群的去向了,打死他,咱俩向东跑,上山,鬼子骑兵干瞅着,上不来。”

    胡大彪咋咋呼呼的正喊呢,“快,快,就向这边跑了,快追。”啪的一枪,胡大彪这回没那么幸运,大头儿朝下载落马下,滚到山脚,结束了自己窝窝囊囊的一生…… 

第四十回 李三爷二次娶亲() 
第四十回李三爷二次娶亲

    孙建清和大哥刘继业打死胡大彪后,逃进了山后的松树林,很快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四天后,刘继业和孙建清在东北沟的北沟里,帮巴彦老头儿围了个马圈。又在旁边搭起了一个临时的窝棚,这就是巴彦老头儿的家了。

    深秋的一个早上,景兴县城的日本鬼子来了。在东北沟这个小屯子里折腾了半天,抢了些粮食,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日本鬼子被里三店的“五团”(东北抗联的一支队伍)打了伏击,损失惨重,狼狈不堪的逃回了景兴县城,给当地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没过多久,日本鬼子又回来了。在小城子和东北沟之间修了一个炮楼,一队鬼子兵驻扎在这里。

    这里的人们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整天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中,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日本鬼子驻进东北沟后,李三爷和韩敬天就没再回来。孙建清和刘继业也离开了小城子。四个人都在石鹰沟,一起生活在周伟的小木屋里。

    入冬后的一个晚上,李三爷和孙二爷回来了。两个人偷偷的走进李神炮的小土房。

    李三爷是回来看望老父亲的,年过七十的老父亲精神状态很差。父亲拉着儿子的手,老泪横流:“场子,你整天的东躲xizàng,不着家。让人不放心啊!前些天我托人给你保了个媒,就是屯子里的于**。”于**李三爷认识,前年死了丈夫,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人心地善良,还挺能干。娘家是“泰来”的,叫杨秀英。

    李三爷自从安小姐死后,就没了有再娶妻的想法。可是,面对老人的眼泪,他又不能拒绝。只好安慰几句父亲:“过了年再说,不急。”李神炮知道儿子的心思:“爹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个重情义的人,你忘不了安小姐。可你也不能就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咱家几代单传,不能在你这儿断了咱老李家的香火呀!”李神炮见儿子不说话,一时又找不到劝说儿子的语言,只是一个劲儿的流着眼泪。

    老人的眼泪打动了二爷孙建清。

    “三弟,老人说的对,不能在你这里断了李家的香火。你对安小姐的这份感情我们都理解,你也不能一辈子不娶了!也不能不顾老父亲的这份心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门亲事你应该答应。”孙建清很坚决的说。这**,哥俩唠到天亮。

    李三爷的第二次婚姻很简单,新房就是这个不大的小土房。没有摆酒席,没有结婚仪式。孙建清和李神炮在山坡上临时搭了一个小窝棚,为的是随时注意日本鬼子的动向。

    李三爷娶回于**的第三天,日本鬼子又闯进了东北沟。

    李三爷不敢呆在家里,和孙建清进入北沟里,天黑的时候,两个人回到家。李三爷是回来是和家人告别的,他们决定当晚离开这里,回石鹰沟。

    两个人在走出沟口的时候,和日本鬼子遭遇了。

    两个人不敢恋战,打死几个鬼子,窜到公里上向东跑去。他们逃跑的方向是李三店。那里驻扎着抗联的五团,是日本人和胡子的禁区。

    果然,在跑到关家街的时候,日本人又一次被五团打得落花流水。李三爷跑了,日本人也跑了。

    回到石鹰沟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高东北一直没有音讯,欢子也人间蒸发了。怎么回事呢?

    四兄弟在石鹰沟有三件事:一是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抓捕,二是为了找到高东北,三是杀死那只独耳狼。

    杀独耳狼,李三爷不支持也没明确的反对。

    大哥刘继业和六弟韩敬天整天在山里转悠,一边打猎,一边寻找那只独耳狼。

    李三爷和孙建清住进了鸽子洞,到处寻找高东北的下落。

    这天早上,李三爷和孙建清怀里揣着“王八盒子”,来到了蘑菇气镇。

    好久没来镇上了,两个人在街上转悠了半天,不知不觉到了吃饭的时间。找了个小饭馆,坐下来,孙建清点了两个菜,要了两壶“老白干”,哥俩坐在那儿喝上了。突然,街上传来一阵sāo动,有人大声喊胡子来了。李三爷心一动,这一带的胡子就应该是欢子。找到欢子,他肯定会知道高东北的下落。两个人放下酒杯,起身来到街上。

    三十几个人的胡子马队,在街上没有停留,向南跑出镇子,应该是回石鹰沟了。

    胡子马队里有一个高大魁梧的胡子,李三爷认识,这人是景兴县城南一个叫头站的屯子里的人。他和于大河有些关系,是个抗日队伍里的人,叫邓山。这样的人怎么会和欢子走到一起呢?

    邓山的确是一支抗日队伍里的人,是个地方武装。因为在一次和日本人的战斗里当了逃兵,扔下自己的战友,跑到石鹰沟里当了胡子。后来这小子干了不少的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