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问鼎三国-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甘宁的千余水师达到了皖口大营,随着甘宁军的千余生力军的加入,江东水师渐渐地落入下风。

    蒋钦见自己的水师不是甘宁他们的对手,马上调聚五百弓箭手加入战场。五百弓箭手虽是步卒,不能下水作战,但万箭齐发给甘宁他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在码头上又调了一千精锐防守。

    然而就在这时,战事又发生了变化。

    刘基脸色铁青,三千步卒经过急行军达到离皖口两里的树林中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就是他的亲卫虎鹰卫除了一百铁骑外,也有百人掉队。

    太史慈道:“主公,将士们都疲劳不堪,是不是先休息一下。”

    刘基点点头,这样的军队不要说去和江东军战斗,就连自保都有问题,于是道:“传令就地消息。”

    命令刚下达,刘基就发现皖口方向火光冲天,他知道甘宁凌操他们已经攻击了,但看了看后面的士卒,刘基没有下达向皖口进攻丢掉命令。

    一刻钟后,刘基站起来,传令道:“全军聚集!刘峰,你带五百步卒,伪装成一万大军的样子,其他人随我攻入皖口。”

    “是。”

    随着刘基的命令,一千五百步卒加上他的四百虎鹰卫直奔皖口而去。

    两里之地顷刻就到,刘基让太史慈、魏延各带五百步卒从两翼发动攻击,自己带着剩下的五百步卒和虎鹰卫正面发动攻击。

    “杀!”

    来到皖口大营前,刘基大喝一声,将长刀一引,策马冲了上去,率先入营。等皖口大营军营里的江东军反应过来,乱哄哄地向他们杀过来的时候,一百虎鹰卫铁骑已经漫卷成无可阻挡的铁流,带着席卷一切的声势碾压过来

    凌操身上又添几处箭伤,一条手臂还被射了个对穿,连番重创之下实力大减,这会正被三个江东军小兵打得左支右绌、险象环生。

    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啊,换作平时,这三个小兵还不够他一刀砍的,可是现在,他却随时都可能被他们砍掉脑袋。

    凌操正想奋起余力、拼着身首异处也要将这三名可恶的小兵斩杀时,只听见皖口大营的另一边隐隐有杀声传来,莫非是主公的兵马到了?是了,一定是了!

    想到这里,凌操不禁精神一振,厉声喝道:“弟兄们,我们的援军来啦,主公带大军杀来了!大伙杀呀”

    蒋钦正指挥士兵对付甘宁他们,突如其来的变化着实让他措手不及,他没想到有人会攻他的陆营,看大营后放尘土飞扬,蒋钦估计来袭击大营的敌军有万余左右。

    刚才他为了对付甘宁他们,调来了五百弓箭手,而且刚才甘宁他们几次攻上码头,他又调了一千精锐,现在陆营只剩下一千五百步卒。

    以一千五百步卒抵挡一万大军,不用想也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局面。

    叩哒哒叩哒哒”

    沉重地马蹄声发出富有节奏地沉闷交响,在这曲死亡地交响乐中,刘基率领的一百铁骑冲入还未结阵的江东军中。

    骑兵是步兵的天敌,一百铁骑虽少,但在战马缺少的江东来说也是一支不可小瞧的力气,而且现在江东军突遭袭击,毫无防备,面对这支精锐铁骑大部分人脸色苍白,地喉笼深处响起嘶嘶地吸气声。

    呼噜噜

    沉重地马蹄声中,战马地响鼻声再度清晰的响起,倏忽间。骑士手中那一支支直刺云宵的长矛已经平压下来,直直的指向江东军。

    霎时汇聚成一排冰冷地矛林,锋利地矛刃上闪烁着幽冷的寒芒,死亡正在向所有地江东军将士招手。

    轰

    一百铁骑像潮水般席卷而至,与江东军轰然相撞。如同百余柄利剑,瞬息之间就冲入江东军之中。

    顷刻间,江东军人仰马翻、惨嚎声响成一片。

    “嗷吼!”

    刘基一声虎吼,手中长刀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猛劈而下,将一名试图顽抗的江东军小校斩杀当场,尔后嗔目欲裂,厉声大吼道:“放下兵器!”

    “放下兵器!”

    目睹刘基如此声势,跟着他的虎鹰卫铁骑振臂怒嚎,有的甚至连蓬乱的头发都根根竖起,状极狰狞。他们声嘶力竭地挥舞着手中钢刀,狼嚎响应。

    面对强大的铁骑,和后面滚滚而来的敌军,江东军生不出反抗意识,随着刘基军的呐喊声,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太史慈、魏延两人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江东军大营,宛如两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在太史慈和魏延的猛攻之下,江东军抵抗越来越薄弱。

    重重围困中,蒋钦脸色苍白,目光散乱,脸上一片血污,早已经没了平时气度。蒋钦身边,数百江东兵个个体如筛糠、心胆俱寒,以前的绵羊现在变成恶狼了,世道真的变了。

    败了,想不到五千大军就这么没了。

    蒋钦猛地感到眼前一阵发黑,气血翻涌下一头从马背上栽落下来。

    “当!”

    蒋钦人未落地,手中的宝剑率先着地,撞在坚硬的青石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眼巴巴等着主将下令的江东军将士们长出一口气,然后忙不迭地扔掉了手中兵刃。

    赢了,终于赢了!凌操长长地舒了口气,骤然感到眼前一阵发黑,早已经不堪摧残的身躯立刻就像散了架一般软瘫下来,双腿一软仆的一声栽倒在地。

    刘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虽然损失惨重,但总算拿下了孙策军的皖口大营。随着皖口大营的拿下,庐江已是他的瓮中之鳖。

    只是现在还要防备丹阳的江东军反扑,他也没有多余的兵力攻略庐江各地,只希望这个时候黄忠能拿下皖县,否则袁术一旦知道他拿下皖口,必定会发兵拿下,到时候他的努力只为袁术作嫁衣裳了。

第9章 少年陆逊() 
皖县北连寿春,东与秣陵隔江相望,西接江夏,南连豫章,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也是孙策击江东的根据地。

    为防备北方的袁术,孙策除了在皖口对于布置了两万大军外,在皖县还驻扎了一千精锐。

    这一千精锐除了防备北方的袁术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大乔小乔。如果不是现在吴郡没有平定,孙策周瑜早就迎娶大乔小乔了。

    孙策周瑜娶大乔小乔不仅因为她们国色流离、资貌绝伦,而且还是因为她们是乔国老的女儿,在江东士族中乔家有很高的名望。迎娶她们可以让江东士族归心。

    黄忠带着两千五百步卒和三百铁骑经过半个月的攻城拔寨,终于到达了皖城城外,此时皖城守军已得知黄忠兵犯皖城之事。

    皖城城墙高固,外有护城河,城墙上更是有箭楼、闸楼、城楼、角楼、敌台、敌楼、堞墙、垛口、吊桥等城墙附属建筑,其防御系统是如何之强大!

    黄忠知道自己的步卒加上骑兵不过三千之众,以三千兵马攻打他千兵马守卫的城池就算能拿下,己方也会损失惨重。

    “传令,在城外五里扎营。”黄忠看了皖城一眼下令道。

    “是。”

    皖城城府,皖城守将吕范、庐江太守孙河正在商量黄忠来袭之事。

    孙河本姓俞氏,吴郡人士。与吕范一起投靠孙策,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加上孙河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跟孙策平定会稽后就任庐江太守。

    对于庐江的重要,孙河非常清楚,为此在上任后不敢有一丝怠慢,现在黄忠领军兵临城下,孙河第一时间召集吕范商量对敌之策。

    孙河对吕范道:“子衡兄,主公南征吴郡,刘基却来攻庐江,你说对方是不是有备而来?”

    吕范道:“今天在城楼上观看敌兵,发现刘基的兵马不像其父刘繇一遍老弱不堪,可以称得上兵强马壮,如果是刘基手下大将太史慈领兵,我们想打败他有些难度,但现在领兵的黄忠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想打败他并非难事。”

    吕范作为江东军大将,可谓身经百战,避乱寿春,孙策起兵之时,吕范毛遂自荐,率家将百人和孙河投靠孙策。后从孙策攻破庐江,并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丹阳、芜湖。在孙策定秣陵、曲阿后,增吕范兵一千,骑百匹,命其守卫皖城。

    孙河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刘基的兵马不过是在豫章新招募的新军,和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江东军根本不能相比,虽看起来兵强马壮,但可能只是虚有其表。现皖城有子衡兄的一千精锐,守城毫无问题。”

    吕范摇摇头道:“不,我打算今晚偷袭敌营。”

    “偷袭敌营?”孙河一愣。

    “不错,敌军远来,军士疲劳,今晚防御必定松懈,到时我军就可一举破敌。”吕范眼中精光闪烁。

    皖城,陆府

    陆家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上任家主陆康更是庐江太守,后来孙策出兵攻陷庐江,陆康战死,陆家的大部分人被孙策屠杀,可以说现在陆家对孙策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庞大的陆家经过孙策的屠杀后年仅十三岁的陆逊担任家主,陆逊聪明伶俐,他知道,面对孙策这样的对手,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人之力所能应付的了。没有足够的实力力,要想战而胜之,只能是痴心妄想。而要获取实力,道路只有养势,养势较为保险安全,但耗时日久,或许要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

    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借势,借天下其他诸侯打败孙策,一旦失败,就身死族灭。

    年轻的陆逊选择的是第二条,为此,从一年前开始陆逊开始收集各地诸侯的情报,但通过他的观察,发现能和孙策对抗的只有刘表、袁术两人,至于曹操、吕布等人虽然强大,但他们的眼光只放在中原,短时间内不能对抗孙策。

    刘表、袁术两人中陆逊一个也不看好,袁术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可以说,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前期占领了南阳等地,拥兵十万,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诸侯。但他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大失人心,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刘表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而且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

    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以陆逊的眼光来看,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抵抗孙策还可以,但想消灭孙策是不可能的。

    由于第二条行不通,在陆逊失望之际,准备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表面上臣服于孙策,暗中积累实力,准备为祖叔报仇时,刘基横空出世,给了陆逊一丝希望。

    不同意刘表等人,对于刘基陆逊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刘繇的儿子,等得知黄忠兵临城下时,年少气盛的他毅然放弃了第一条,准备投靠刘基,对抗孙策。

    陆逊对老管家陆伟道:“你去准备一下,今天我要去见黄忠。”

    陆伟作为陆家的老人,自然知道陆逊的打算,但听到陆逊要去见黄忠,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家主,不如让老奴去见那黄忠。”

    陆逊摇摇头道:“我必须亲自去,否则黄忠是不会相信的。”

    陆伟一想要对,也不在反对,只是问道:“家主带多少人去?”

    “就我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