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人坐定以后。

    杨七轻咳了一声,郑重道:“这一次之所以请诸位过来,其目的,我已经写信告知各位了。在这里我也就不重复了。

    现在,我想听一听大家的一件。”

    杨洪很果断,当即就开口道:“我不赞同。军卒们的服役年限,绝对不能低于二十年。”

    穆羽点头道:“我赞同杨副山长的话。”

    折御勋沉吟道:“大战在即,突然对军制提出变革,会橫生出许多的变数。以如今的状况来看,一动不如一静。”

    “哼!”

    老杨冷哼了一声,鄙夷的看着杨七,“老夫看,你小子就是在作死……”

    杨七皱眉,问道:“那么你们谁能告诉我,如何解决这些军卒们传宗接代的问题。我们总不可能,丧心病狂的在军营里设置营妓吧?

    而且,军卒们为了保卫疆土,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我们总不能一直把他们留在军营里,让他们连传宗接代的资格都没有了吧。

    那么,以后还有谁会为我们卖命。”

    老杨挑了挑眉,想说话,却没说出口。

    折御勋郑重道:“孩子,你的想法我能理解,可是悍卒难练。训练一批精兵悍将,需要的时日可不是两三年就能完成的。

    军卒们,只有通过了不断的战争磨练,才能一步一步的蜕变成悍卒。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有战事的时候还好,没战事的时候,也许练一支精兵出来,就得六七年。”

    老杨接话,沉声道:“只有真正经历过战火煅烧,依然临危不惧的精兵,才能称之为悍卒。练兵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如果真有那么容易的话,当年老夫麾下的火山军,就不止八千人了。”

    杨七郑重道:“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梦想着一辈子当悍卒。也许有些人,只想着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出来帮一把手。国家安定的时候,他们就卸甲归田。

    在我的军营里,已经开始出现了逃兵了。

    我不希望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最后变的愈演愈烈。”

    折御勋、老杨、杨洪、穆羽,四人对视了一眼。

    杨洪开口道:“七郎,逃兵的事情,这是每一个军中都存在的问题。即便是大宋最严苛的禁军中,每年逃脱的逃兵,也有上千人。

    近些年,大宋各地的土匪层出不穷。这些土匪那里来的?

    就是从各军中逃出来的逃兵建立的。”

    折御勋点点头,道:“有关于逃兵的问题,可以用严苛的军法约束。”

    杨七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是觉得,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不能因为我们的问题,就忽视了将士们的感受。

    严苛的军法固然能够约束军卒,可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出现大面积的叛逃。

    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给他们一丝希望,让他们不至于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更绝望的那一条路上走。”

    老杨不满的皱起眉头。

    折御勋苦笑道:“你明着说是让我们过来商量的,其实你心里已经决定了,那你叫我们过来做什么?”

    杨洪、穆羽不说话,看向了杨七。

    很明显,折御勋的话也代表了四人的意思。

    杨七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招呼大家过来,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给出建议。依照你们带兵的经验,多少年的兵役制度合适。”

    “胡闹。”

    老杨一拍桌子,站起身,果断离席。

    其他三人皆是苦笑。

    在这种场面上,敢掀杨七桌子,给杨七使脸色的,也唯有老杨。

    老杨一走,杨七哭笑不得的看向了其他三人。

    杨洪坚定的说道:“我的答案从没有改变,二十年。”

    杨七摇头,道:“二十年不行,太长。”

    穆羽沉吟道:“如果你麾下的兵马人数能够翻倍的话。那么十年也可以。毕竟有足够的军队替换,即便是有什么差池,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杨七低头计算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正在这个时候,杜金娥从门外走了进来,咳嗽了一声,小声道:“我只是负责帮忙传话的,杨伯伯说,如果你能保证麾下所有的校尉、都头、部头、伙头们服役年限超过二十年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五年为限。

    杨伯伯还说,替换的规模不能太大。最好能做到一年征一次兵。

    就拿大同军来说,一年征兵的数量保持在一万。

    每年替换掉大同军内的一万人。

    这样就能保证,每一什麾下,有一个老兵,两个五年兵,两个四年兵,两个三年兵,两个两年兵,两个一年兵。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麾下兵马的战斗力不会大减,同样也能满足你的条件。”

    杜金娥这话一出,杨洪三人眼前一亮。

    折御勋惊奇道:“以老带新,层层不绝,连绵不断。每一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能保持在最强,但是也不会最弱……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第0588章 为辽国准备的贸易战() 
四人又商量了一轮,最终,在老杨给出的建议上,删删减减,商定出了一个合理的服兵役制度。

    杨七麾下,四支兵马,除铁骑军外,剩下的兵马具施行新制。

    新兵役制度规定,游骑军、大同军、复兴军,三军所属兵马,其普通军卒,服兵役年限以五年为准,战时可适当延长服兵役年限,但不超过十年。

    班正,以及副班正,服役年限为十年,到了十年以后,愿意留在军中的,可以申请延长兵役年限。

    班正以上,至将军衔,兵役年限,并没有规定。但是却规定了退役时间,以六十岁为限,年龄到达六十岁的与已退役。

    同时,团级以上的将官,在退役后,可申请至复兴武院任教。

    且,无论在任职期间,又或者任教期间,只要是无战事,将官们都有回家探亲的时间。

    为了方便将官们回家探亲,一应将官的家属,会被就近的安置在驻扎营地最近的城镇。

    ……

    同时,新兵役制度还规定了征兵的数量,以及替换老卒的时间。大致上和老杨给出的建议相当,只是多加了一条,军卒可以按照自己的自身情况,申请延长兵役。

    新的兵役制度,还算是比较完善。

    在敲定了所有细节以后,杨七派人誊抄了两份,一份送到了复兴府衙门,交由寇准审阅,审阅无误后,会昭告给两府内的百姓。

    之所以交给寇准审阅,就是为了让寇准在里面找出与之目前施政的政策冲突的地方,然后予以修改。

    这么做,也是为了谨慎起见。

    比如,杨七在新兵役制度内规定,凡是班正以上将官的家眷,全部都搬到了驻地营区附近的城镇。万一寇准的政令是,各地方所属的将官家眷需搬到各府城内居住。

    那么,两条政令就冲突了。

    虽然不至于闹出什么大矛盾,但是一些个小矛盾,也会影响寇准施政的公信力。

    寇准在拿到了新兵役制度以后,仔细阅览了一遍,虽然嘴上各种嫌弃,但是心里却暗自称奇。

    他仔细盘算了以下,杨七新订立的兵役制度,远比大宋的兵役制度要好。

    首先,杨七新订立的兵役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军队的战斗力,但其好处却是长远的。

    军卒们在这种兵役制度的管束下,始终会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不会像是大宋的大多军队,十年二十年以后就开始糜烂。

    其次,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一些兵变的发生。

    在这种兵役制度下,私兵将不复存在。

    而没有了私兵,将领统御的,也只有手下的将官,想要拉起一大票人马兵变或者造反,很难。

    寇准捏着新订立的兵役制度,心里莫名其妙的冒出了一个念头。

    貌似,这兵役制度,更适用于大宋这个庞然大物身上。

    这个念头刚起,就被寇准给掐死了。

    他苦笑着摇头,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多余了。

    现如今,他已经算不得上是纯正的宋臣了,他为大宋所考虑的一切,大宋也都不会采用。

    想了也是白想,索性不想。

    认真的研读过了新兵役制度以后,寇准挥舞朱笔,在上面写下了两个殷弘的大字。

    核准!

    核准以后,寇准立马召集了衙门里的人手,开始逐个的誊抄新兵役制度,然后快速的下发往两府的各个衙门。

    同时,原版的送到了杨七手里。

    杨七见到了上面的‘核准’二字以后,也迅速的通过了稻草人,将新的兵制传达到了每一军的每一个军卒耳中。

    军制的改革,会出现什么变化,难以预料。

    但是能肯定的是,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好的变化。

    有关于军制的问题处理过了以后,杨七在复兴府内也就没有其他事情了。

    折御勋在制定了新兵役制度以后的第二日,就离开了复兴武院。

    他心里惦记着党项,自然不可能悠闲的在复兴武院里过活。

    反观老杨,却一点儿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似乎是在家里闲的太久,一有机会让他训人,他就抓着不放。

    复兴武院。

    教室。

    老杨强势的剥夺了杨洪传授兵法的课程,在学子们欢呼声中,霸占了整个课堂。

    老杨是个粗人,讲话的时候总喜欢直来直去,没有那么多之乎者也。

    又因为他经理的战事多,所以总能通过一些战场上的实例,阐释兵书上的一些谋略。

    杨七在去观看老杨讲课的时候,老杨正在讲一场经典的战役。

    雁门关战役。

    “你们这些娃娃,大多都是两府境内的孩子,你们应该有人听说过雁门关一战,甚至也有人看到过。那么就拿雁门关一战来说。

    当时的辽军,有十万。而我们这边,仅有八千兵卒,和上万民夫。

    实力悬殊,十几倍之差。

    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打?”

    老杨环顾了一下台下的学子,见没人回答,他就握紧了拳头,坚定的道:“死战!但是这个死战,也不是一味的蛮横的跟人家硬碰硬。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硬碰硬的都是傻蛋。

    之前老夫给你们讲过,兵法奇正相辅的道理。

    那么,在我们兵力多于敌方的时候,我们就要以正制胜。堂皇正大的打过去,粉碎一切挡在我们面前的敌人。

    但是,在这种我们兵力少于地方的时候,就要出奇制胜。

    ……

    老夫在雁门关,和敌人鏖战了几天几夜。

    一直处于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老夫麾下有一位将军,说了。

    能不能去偷袭敌军粮草?

    老夫当时一想,觉得可行,就派出去了一千精兵,偷袭敌军粮草大营。

    ……

    战况到了最后,杨延嗣的出现,以及他鲁莽的作法,是整个战事最大的败笔。

    作为一个主将,抛下了大军,单枪匹马的去擒王,这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

    老杨在教室里面讲的滔滔不绝。

    由于老杨本身的眼界远比学子们高,所以他能够更透彻的把整个战局里面的所有细节,都给学子们分析到位。

    学子们听的如痴如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