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零一章治世之能臣() 
骆养性闻言一怔,霎时便明白了原因,他急忙狠狠磕了两个响头,说道:“皇上,此捷报乃是锦衣卫百户喻文州,自神木县发来的八百里加急,绝无虚假,皇上便是不相信臣,也该相信赵大人罢?”

    “两千乡勇,击破八千流贼?骆指挥使,你去给朕击破一个看看?你以为朕不懂兵事吗?”

    “皇上,是臣过于兴奋,语无伦次了,具体应是两千老兵为首,还有四千新兵一旁协助,赵大人手中共计六千兵马,以此击溃了流贼,此外还斩首贼人首领钻天鹞,有首级为证。”

    “有首级,看来不是杀良冒功,难道是真的?那个朕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秀才,如今都这么厉害了?”崇祯暗自想道。

    “骆爱卿,你起来罢,把折子给朕看看。”

    骆养性闻言,这才站起身来,轻轻擦了擦脑门的汗,心想皇上都被一直以来的坏消息给弄得麻木了,以至于连好消息都不敢相信了。

    崇祯一目十行地匆匆看完报捷文书,啪的一声,右手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面,起身说道:“若是朕的大明再多几个赵无忌,何患流贼不平!好!好一个赵无忌!为朕分忧!”

    骆养性垂首说道:“好叫皇上得知,赵大人击破流贼的乡勇,并未花费朝廷一分一毫,兵饷俱是来自于贤明乡绅与百姓募捐的银钱,并且据臣所知,去岁,赵大人担任知县的神木县,乃是西北唯一一个超额完成秋粮与商税的府县。”

    “为朕分忧,人才难得,朕、朕要大用他!”

    片刻之后,气喘吁吁的兵部右侍郎魏云中进了御书房,看到一脸得色的骆养性,这才知道又被这个老家伙给抢了先,不过好话人人爱听,再报一次捷,想必皇上也是很开心的。

    “皇上,大喜啊!赵无忌在葭州击破李过,孙可望联军八千人,斩首贼人头领钻天鹞!这是刚刚收到的赵大人的报捷文书。”

    “好,好,骆指挥使刚刚已经禀报朕了,只可惜跑了李过和孙可望,听说这两人也都是有名的悍匪……”

    “皇上,赵无忌赵大人还在文书中,替手下三将请功,李定国,慕容先,韩勇三人身先士卒,杀贼甚为得力。”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如此良将,统统授予其千总一职,朕一向有功必赏!”

    次日上午,建极殿平台之上,几位阁老,六部尚书肃然而立,崇祯皇帝神采奕奕,说道:“今日,便议一议赵无忌罢,赵爱卿击破李过,孙可望大军,立下汗马功劳,诸位爱卿,朕该如何奖赏他呢?”

    “哈哈哈哈哈哈,大喜啊大喜,老臣谨为陛下贺咳咳咳咳……”听闻此等喜讯,今日破例抱病上朝的兵部老尚书张凤翼,没说两句话就咳得不轻。

    “快来人,张阁老病体未愈,把张阁老送回家中静养罢。”崇祯说道。

    “老臣谢陛下天恩咳咳咳咳咳……”

    于是便有几个小太监上前,小心地扶着张凤翼慢慢走出了建极殿。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心想这老尚书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看来这兵部尚书一职看来也要另选他人了,他撇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杨嗣昌,心想杨爱卿倒是个合适人选,只是资历有些浅,怕是不能服众。

    崇祯想了想,便出言说道:“如今洪承畴正在西北征讨闯贼高迎祥,赵无忌通晓兵事,手下士卒又皆都是骁勇敢战之辈,携新胜之威,朕有意遣他与洪爱卿合兵一处,共讨闯贼,不知各位卿家有何看法?”

    首辅温体仁听了,暗自递个眼色,吏部尚书李长庚会意,当即出列说道:“皇上,赵无忌号称江南第一才子,文采斐然,然其并非武将,此番当是占据坚城,以逸待劳,应对得法以至取胜,若是加入洪大人麾下,与高贼野战,只怕非其所长,兵危战凶,若是有个意外,岂不是白白折损一名干臣?”

    赵无忌乃是崇祯一手提拔,崇祯对其寄予厚望,曾有将其当做又一个张居正培养的想法,一听野战危险,崇祯心下不由踌躇起来,思忖道:“此人大才,朕今后还要大用他的,若是在野战中折损,岂不是因小失大?”

    眼看崇祯皇帝已经有所动摇,李长庚趁热打铁又说道:“再者,老臣听闻赵无忌手下精锐,乃是缙绅与百姓募捐银钱而得,并非朝廷官兵,若是皇上要征调此军,粮饷可是要依样给付,否则岂不是与民争利?”

    崇祯一听‘与民争利’这四个字就头疼,没办法,他实在让朝中诸臣给搞怕了,每次想加收一些商税,矿税,这四个字就会被群臣反复念叨,说什么皇上富有四海,万万不可与民争利,不劝说到皇上打消念头,他们是万万不肯善罢甘休的,当然他们每次都能如愿以偿。

    “粮饷?总不会比关宁铁骑还高罢?”

    “陛下所言极是,老臣听闻,赵无忌手下的乡勇,饷银似乎是比关宁铁骑的饷银还要高那么一点点。”李长庚一脸‘耿直’之色地说道。

    崇祯听了,立刻就打消了调赵无忌剿匪的念头,没办法,崇祯如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钱。

    崇祯转念一想,又说道:“上次延安府马懋才去职,朕命吴炳接任,吴炳以老病为由,推辞不肯上任,赵无忌才干过人,而又新近立下大功,似可接替延安府知府一职。”

    “陛下不可,”这次出言的是礼部尚书何吾驺,只见他出列说道:“赵无忌年方二十出头,出任葭州知州已属天恩浩荡,破格提拔,而今距他新任知州才几个月,再升任一级,老臣以为不妥。”

    崇祯听了,顿时面露不愉之色,说道:“资历?年纪?你们总把这些挂在嘴上,但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那些资历老,年纪大的臣子,哪个能像赵无忌那般替朕分忧,能文能武?选拔官员的原则难道不应该是才干吗!”

    眼看崇祯皇帝发了火,何吾驺顿时便不敢作声,李长庚急在心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阻止皇帝。

    前延安府知府马懋才是李长庚的女婿,因屡次针对赵无忌而被崇祯免职,李长庚不敢记恨皇帝,自然而然便把怒火倾向了赵无忌,他早就想收拾赵无忌了,若是此人再接替了自己女婿的位置,让朝中诸臣看了,自己一张老脸可往哪里搁?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首辅温体仁,开口说道:“何尚书此言差矣,选官用官,自然首重才干,赵无忌文武双全,是我朝罕见的年轻才俊,老臣以为,假以时日,赵无忌必成我朝治世之能臣!”

    此言一出,崇祯先是一喜,随后便是一惊:“治世之能臣,老首辅话中有话啊,其后一句可是‘乱世之奸雄’啊!”他扫了温体仁一眼,心中顿时狐疑不定。

第三百零二章崇祯的猜忌() 
三国时期的名士许劭许子将,素有识人之明,为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

    曹操没出名的时候,曾经很谦逊地置办了厚重的礼物前去拜访许劭,希望他能为自己看相,品评自己的才能,然而许劭看不上曹操,拒绝了曹操的请求。

    曹操一代人杰,岂会轻易半途而废?其后便想方设法以种种手段暗中威胁许劭,许劭被他缠不过,只好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了,非常高兴。

    温体仁故意只说了前半句,崇祯皇帝立刻就想起了后半句,赵无忌年纪轻轻,又是崇祯将他自一个秀才破格提拔起来的,崇祯自认为,虽然赵无忌才华横溢,但是自己这个贤君,还是能驾驭的住他的。

    不过,此时不像治世,更似乱世……

    北方的异族屡次入侵,官军却只能固守城池噤若寒蝉,不敢出战,异族烧杀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帝国西北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饥民们甚至人人相食,贼军四起,危害四方,甚至连开国皇帝的皇陵都给烧了,帝国龙兴之地,惨遭战火荼毒;

    官吏腐败,政令不畅,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关宁铁骑俨然国中之国,祖大寿,吴襄听调不听宣,各地军阀暗怀鬼胎,拥兵自重,只顾自保实力,不愿出力剿匪;

    百姓背负苛捐杂税,苦不堪言,甚至暗暗期盼陈胜吴广之流的出现……

    这,这和三国时期,东汉末年相比,似乎也强不了多少了……

    赵无忌已经很低调地在捷报中,刻意将击破的贼军数目由一万三,压到了八千,就是为了避免战功太过辉煌,引起崇祯的猜忌,然而温体仁的一句话,却还是成功地挑动了崇祯那颗多疑的帝王之心。

    身为皇上,首要的任务便是平衡,制衡,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并不是越能干越好,若是臣子能力太过强悍,功高震主,那迟早都是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韩信,岳飞,当朝的徐达都是典型的例子。

    前两者下场都很凄惨,徐达更是在身患背疽的情况下,被朱元璋赐食蒸鹅(据说得了背疽后,吃蒸鹅容易加重病情。),徐达含泪吃下蒸鹅后,当晚就去世了。

    赵无忌治政有方,成绩出色,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府县兴旺发达;他还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之一,察哈尔部的摄政王,可谓有强援在外;而今他又显示了自己的赫赫武功,以六千乡勇,击破八千精锐贼骑……

    这样一个逆天的存在,目前需要的已经不是提拔,而是适当的打压,否则,这样一个耀眼的臣子,对每个帝王来说,已经不再是助力,反而是威胁。

    崇祯一直以贤明君王自诩,他相信,自己不是那些昏君,手下臣子,越有能力越好,不过,赵无忌如今羽翼已丰,势力已成,确实是不宜再提拔他了,否则再过个几年,恐怕他又是一个朝廷差遣不动的辽东李成梁!

    想到这里,崇祯顿时沉吟不语,温体仁见状,知道自己的言语已经奏效,于是又说道:“赵无忌人才难得,不过年纪尚轻,老臣明白皇上对他的爱护之意,老臣以为,不妨让他在知州之位多加打磨几年,对他本人是大有好处的。”

    崇祯听了,当即就坡下驴,说道:“老首辅所言极是,年轻人还需多多磨炼,这笔功劳,朕记在心中,早晚定有封赏!”

    不过有功将士不能没有封赏,赵无忌立下大功,若是安抚不住他,那也是要出事的,如今既不能给他升官,国库空虚,也拿不出太多钱奖赏他,崇祯一时犯了愁。

    最后还是礼部尚书何吾驺拿出了解决办法,赵无忌本是五品知州,加授他从四品散阶朝列大夫,赵无忌的正妻叶婉儿已经有了五品诰命,再往上封,妻子的品级可要比丈夫都要高了,无法再封,只得破格给了赵无忌的侍妾陈圆圆一个六品诰命身份。

    封赏的事情有些敷衍,崇祯初始的兴奋心情也荡然无存,他意兴索然地遣散了众臣,只留下了他最信任的杨嗣昌。

    众人走后,杨嗣昌迫不及待地说道:“赵无忌升迁太快,皇上此次没有再升他的官,实属明智之举。”

    崇祯言不由衷地说道:“可惜他还是太年轻了一些,且让他在西北历练一番,明后年,朕打算将他调来京师。”

    杨嗣昌说道:“看来皇上是打算大用他了?”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赵无忌理财有术,政务精熟,朕打算慢慢培养他入阁,如今户部的收入越来越难看了,年年都是入不敷出,如此下去,如何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