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下黄宗羲,归庄等人跟着宋应星编写书籍,赵无忌带着顾炎武等人,前去临淄县,一来查探矿产,二来也要为即将在这里建设的工坊找个合适的地方。

    一路行来,盯着面前坑洼不平的道路,赵无忌皱眉不止,这条路实在太破了,虽然是官道,却也是走三步一个小坑,走五步一个大坑这样的惨状,官道尚且如此,那些普通道路更不知损坏成什么样子了,看来修路之事也是迫在眉睫了。

    因为道路情况不好,不敢策马飞驰,担心折损了马蹄子,只得勒马慢慢而行,原本预料一个多时辰能到,结果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方才来到临淄县,远远的便看到县城门口有一群人在那里等候。

    离得近了,为首一个三十多岁的胖胖官员拱手喊道:“前面可是青州知府赵大人?下官连元,在此迎接赵大人。”

第四百三十二章连元献计() 
连元,崇祯七年进士,今年三十七岁,去年刚刚上任临淄知县,官声尚好,虽然上任不过仅仅一年,施政却是颇有法度,为人也比较精明能干,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错。

    回忆了一下杜红儿给自己的资料,赵无忌随即也是翻身下马,随手把缰绳递给身后的李定国,含笑看向连元:“本官正是赵无忌,有劳连知县远迎了。”

    连元脸上带笑,微微躬身小意说道:“有请赵大人进县,大人远道而来,下官早已备上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要在临淄建设工坊,开挖矿产,少不得需要这位知县的大力配合,赵无忌有心笼络于他,便也轻轻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只是辛苦连大人了。”

    连元一张胖脸带着笑,急忙地摆手不迭:“哪里哪里,哪有什么辛苦,赵大人太客气了,请下官为大人领路。”

    赵无忌笑了笑,便弃了马,一路步行,跟随连元进了临淄县,一路上见这县城内街道整洁有序,行人熙熙攘攘,两旁商铺也十分热闹,百姓们一副安居乐业的样子,心里不由得对这连知县的评价高了几分。

    片刻之后,临淄县的吉庆阁酒楼,二楼的一处雅间内,众人团团而坐,赵无忌坐在上首,连元坐在下首,夏允彝,李定国等人也在席中,此外还有此地的县丞和主簿,一个姓李,一个姓王,俱在席间作陪。

    赵无忌打量了一眼桌上的菜肴,没有太过贵重的熊掌燕窝之类,却也不刻意显得寒酸朴素,一共十个菜,有荤有素,大方得体,显然这个连知县是下过一番心思的,不是那种追求奢侈豪华的官员,也不假装朴素节俭,心中不禁对眼前这个胖子又起了几分好感。

    连元席间谈笑风生,话语中处处围绕赵无忌为中心,又不时谈起临淄的风土人情,来历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听得赵无忌连连点头,觉得此人当真是个人才,不是那种不通世事的腐儒,有能力又能机变,不由得隐隐起了爱才之心。

    酒过三巡之后,连元暗中给一旁县丞和主簿递了个眼色,两人会意,不久便纷纷起身告辞,赵无忌看在眼中,晓得连元是有话想和自己单独说,却也不说破,笑眯眯地冲着二人点头,目送二人身影逐渐离去。

    连元三十六岁方才进士及第,这个年龄,在知县这一级官员里,已经有点偏大了,他又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眼看赵无忌甫一来此,便轻松干掉了架空了前任知府张祥的王廷锡和他的把兄弟高煜,既显示了过人的才干,又显示了深厚的圣眷,很想有一番作为的连元,自然希望能得到知府赵无忌的赏识,从而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连元斟酌了一番,抬头举杯,笑着对赵无忌说道:“不知大人来此,可是有何贵干?若是有下官能效力之处,请大人尽管吩咐。”他也听说过赵无忌在西北的事迹,暗自猜测莫非赵大人相中了这里,打算在这里开发商业。

    “本官打算在这边建几个工坊,所以就过来看看。”赵无忌直言不讳。

    “大人的商才,有目共睹,若是来此开办工坊的话,想必临淄县的百姓也会受益匪浅,大人此举,实乃利国利民的行为。”果然猜中了赵无忌的来意,连元心中有些得意,急忙一记马屁送上。

    “不知连知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本官?”赵无忌对他已有欣赏之意,于是打算考较考较他。

    连元何等聪明,早已明白赵无忌之意,他想了一想,便说道:“下官以为大人的当务之急,应是尽快修缮道路,青州至临淄的这条官道,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车马坎坷难行,将来道路修好之后,大人工坊生产出的各类物品,才能方便运往我大明各地,只有道路畅通,方便商贾来往,商业方能发达,属下建议大人可以下令,命青州各地府县,于此农闲之时,募集人手,趁机修缮各地破败的道路。”

    “哦。”赵无忌没有想到他竟然有此等见识,居然还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对他更是刮目相看,“连知县有心了,此番见识,恰与本官不谋而合。”

    连元受到鼓励,心中更添了几分自信,“此外,下官听说大人一手创建了和记商行,还负有为皇上赚钱,解决财政缺口的任务?”

    赵无忌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怎么,连知县对商业一道,也有研究?”

    连元脸上一片谦卑之态,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不敢说有什么研究,不过偶然之间,替大人想出了一个赚钱的生意,不知大人可有兴趣。”

    看着连元那张圆圆的胖脸,赵无忌内心深处当真是十分惊讶,大明的官僚,一向以商人为贱业,文人以经商为耻,本以为自己经营商业,已经算是大明读书人中的异类了,没想到在这临淄县,居然碰到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异类。

    这家伙,当真是儒家教育的进士出身吗?赵无忌暗暗想着,嘴上却说:“连知县既然有所得,不妨说来听听,本官向来赏罚分明,若是这生意当真赚钱,本官不会吝惜银钱,定会重金买下你的创意。”

    连元微微一笑,不说那生意,却说起了报纸,“据下官所知,京城晚报和万达茶楼都是大人的产业,这临淄县内,也有京城晚报的驻点,每日从自京师运来一批报纸,在此地售卖,下官想来,这运送报纸的成本,不低罢?”

    赵无忌心想这成本何止是不低,简直是很高,临淄一地,大约一千份报纸,需两匹快马驮运,自京师到此,每天一趟,成本可想而知。

    “下官的意思,反正也是做了,不如就做个大的,如今大明境内,谁不知道和记商行是皇家的商行,有这层背景在,大人大可利用报纸的运输网络,开拓出一条通达大明全境的运输网络出来,不仅仅运送报纸,还可以将山东的特产,运往京师售卖,再将京师的特产,运来山东,异地交易本就利润惊人,和记有皇家背景,一路之上,谁敢对皇上的商行收税收费?如此一来,成本较其他商家更是低了一半有余,这节省下来的成本,岂不全都是利润?”

    赵无忌听了,大喜过望,急忙起身指着连元道:“不错,利润绝对惊人,连知县,你这个建议,非常好!”

    如今吏治败坏,贪官污吏一路设卡收费收税者多如牛毛,大大增添了商品运输的成本,因此在山东卖一文钱的东西,到了京师,售价往往就能翻上好几倍,若是能省下这些苛捐杂税,将其全部转化成利润,那显然不是一笔小数。

    此外,如今世道颇不太平,商队出行通常都要雇佣保镖,也就是镖行,这又是一大笔成本,若是运气不好碰上大股贼人,丢失了货物还算是最好结局,最怕就是有心狠手辣的贼人,杀人灭口,人财两空,如此种种,导致商品运输的成本更是惊人。

    运输安全对赵无忌来说,却也不是问题,他手下自有大批精兵强将,正好可以派出人手,充作免费的护卫,兼以练兵,此外,一般的贼人也不敢轻易动皇上的商行,李自成,高迎祥那样的悍匪除外,闯王高迎祥连崇祯的祖坟都敢刨,打劫个崇祯的商行一点压力都没有。

    而普通的贼人就不同了,他们平时打劫商人商队,官府一般不爱管,也不敢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但要是劫了皇上的商行货物,那性质可就是完全不同,到时他们便是拼着两败俱伤,也一定要打掉这群匪人的。

    这是为何?和记是皇家产业,可轻易上达天听,若是这和记的掌柜,过年过节进宫时,无意中在皇上提一嘴,“某某地治安不好,和记的商队在那里经常遇袭。”之类的话,那当地的官员基本就要凉凉了,连地方的治安都搞不好,可见当地官吏之昏庸无能,皇上要你何用?罢官都是轻的,重者还要入罪呢。

    所以只要不是脑子不清醒的山贼,就不会去袭击皇商,除非他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了。

    连元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第四百三十三章办学() 
赵无忌看着眼前的连元,暗自赞许,不错,是个人才,有想法,有才干,这样的人,可以重用。

    “你这个建议,本官很喜欢,作为回报,本官会赏赐你两千两银子,作为你献上良策的报酬。”赵无忌笑眯眯地看着连元。

    “下官为大人效力,已经是难得的荣幸,哪里还敢让大人破费。”连元依旧是一副很恭敬的样子。

    嗯,不但有能力,还很谦虚,“这个建议对本官很有用,连知县就不必推脱了,这是你应得的酬劳,两千两银子,稍后本官便会送到你的府中。”

    “连知县,好好干吧,朝廷如今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勉励下级,却又像是隐晦地封官许愿。

    连元似是心领神会,满脸的激动之色:“下官惶恐,还望大人多多栽培。”

    如愿得到知府大人的赏识,升迁有望,又得了两千两银子的奖赏,连元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酒宴之后,他立即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一面派人前去县衙,将县衙内的县志取出,供顾炎武查阅临淄县矿藏的线索,一面又派了两个小吏和十多个衙役跟随顾炎武一起行动,为他勘探矿藏提供方便。

    工坊的选址要在确定了矿藏的位置之后才能确定,总是要选在离矿藏近一些的地方,这样运输也方便,顾炎武带着一群工匠前去找矿,赵无忌眼看已无事可做,便辞别了连元,带人返回了青州府。

    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者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后者说明教育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本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赵无忌打算尽快把学校建立起来,于是第二天,整个青州府都在流传着一则消息,江南有名的大豪商庆记商行,将建立一所免费教学的学院,由青州知府赵无忌赵大人亲自担任学院院长,学院招收八岁到十五岁的孩童入学,免费提供食宿,每月还有五百文钱的补贴,唯一的条件是学业结束后,必须与庆记商行或和记商行签订一份长达二十年的长约,为两家商行工作。

    青州府的万达茶楼全面开动起来,每个茶楼都在传播着这条消息,并且特意说明,外地的小孩也可以入学,不限男女,无需任何条件,这也意味着,为那些家中有孩子的难民提供了一条生路。

    学校选址在青州城的南阳河畔,所以赵无忌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