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考虑到王庆玩家身份,和元阳上院有点人手不足,还没来得及离开的随风就被抓了壮丁,负责和王庆一起筹备分院。
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些不是免费的,坑了王庆4000门贡,真是欲哭无泪。
终于,该花的花了,该拿的拿了。天一亮,王庆带着两个徒弟,还有个一脸不情愿的百里随风,四人坐上马车,赶往犬牙岛。
这一路,随风絮叨的王庆快疯了。
小伙也是快崩溃了,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没事杀杀人,陪陪澜雪。突然就被一脚踢出十万八千里,这比充军发配好不到哪去啊。
没办法,王庆只得答应他,以后想办法把澜雪也忽悠过来,才算安抚住他。
不过毕竟是年轻人,随风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对王庆的伪装身份感起了兴趣。尤其在知道薛磊是北方黑帝后,他愉快的接受了东方青帝的封号,然后自己去商城挑选服饰了。
马车转舟船,一路奔波,几人终于回到了犬牙岛。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王庆才放下心来。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这几个小头目,虽然能力一般,但是管理这几百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听取了手下的汇报,就几天时间,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安排王荡寇和李索接管起来,王庆就考虑起了分院的事。
这犬牙岛是洪湖中最大的岛,包括周边的几个小岛,都是已经计划好用途的。这里将来都是藏剑的地盘。
把分院建在这里,王庆本能的觉得不对。这就像朋友关系再好,偶尔借住还好,但是把家安在朋友家就说不过去了。
就算是临时应急之举,但毕竟是自己开宗立派的大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王庆不能容忍容忍自己的分院从出生就先天不足,以后万一呢?谁还没点野心啦,说不定以后自己需要大开山门,扩大势力呢。
交通便利,地方够大,离的不能近了,但也不能远了,王庆抱着地图发起愁来。
洪湖周边看了一圈,最后不得不把目光转向长江。洪湖虽大,但对一个门派来说,还是小了,即使是藏剑这样的小型家族式门派。
最终,王庆把目光聚焦在了洪湖和长江交叉口地带的一个巨岛。
那里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岛,太大了。细长的岛身竖在长江中央,把长江一分为二。当地人称南门洲,用以和岛做区别。
但是那里太大了,就算天王也不能完全控制。水匪,朝廷,江湖人齐聚,是块著名的三不管地带。洲上甚至建起了三座大城,和无数小村镇。
分别是水匪控制的巨鲸城,天王控制的望北城和朝廷控制的南门城。
这里占据着长江的黄金水道,是东来西往的重要中转与仓储要地。
王庆之前就打过那里的主意,对于藏剑来说实在是块风水宝地。可惜势力太过复杂,王庆不想节外生枝,只能退而选择相对单一的洪湖。
但是分院的话,貌似可以试试。
王庆决定先去逛逛,探一探虚实。
第六十一章 登岛
南门洲的情报,王庆知道的并不多。毕竟只是江湖一隅,无论是昆仑方面的情报,还是天王方面的资料,提到的并不多。
当然,天王方面肯定有详细情报,毕竟那里有他们控制的一座城。但是这种情报的密级就超出合作的范畴了,王庆根本拿不到。
既然如此,王庆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亲自前往侦查了。
但是以什么身份前往呢?王庆陷入沉思。
王晨的身份现在有点敏感,无论是水匪势力,还是朝廷势力,对这个身份都没有好感。
但是如果用真实身份,太受掣肘。上院弟子在外行走,必须维护昆仑派的威仪,很多时候行事并不方便。
犹豫再三,王庆还是决定用王晨的身份上岛。
没好感?行走江湖从来靠的不是好感,是掌中剑,兜中银。
南门洲是座枣核型的典型冲击性内岛,东西尖尖的,中间大肚。
虽然看似一个大岛,实则中间部位有条细细的水道分开,分成了东西两个大岛。
天王势大,独占了西岛。而水匪和朝廷的势力只能瓜分剩下的东岛。
其实以水匪那一盘散沙的组织模式,明面上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
但是有个拉偏手的天王在,水匪们以一种联盟的形式,很滋润的生存下来了。
天王帮名义上还是忠于大宋朝廷的,只是不听调也不听宣,实质上已划地为王。
但是面子上总要过得去,不但不能把朝廷势力赶出去,还要避免明面上的冲突。
于是就有了水匪联盟这个第三方存在,天王居中调停,自然腾挪的空间就宽松许多。
王庆驾着自己的小船,登上了一个繁忙的大码头。
他自然不会去西岛找不自在,占了洪湖就有点踩到天王的底线了,但那毕竟是朝廷的地盘,还能忽悠过去。他要敢在西岛惹事生非,天王可不会顾忌他昆仑的背景。都是十大,无理还搅三分呢,更何况占理。
王庆登上的是南门城的主码头,也就是朝廷的势力范围。
他为了不惹眼,可没穿那套臭名昭著的鬼脸套装,换了一身考究的江湖装扮。打扮成了一个江湖豪客,这样不报名的话,还是比较方便的。
南门城府衙内,一名身着便装的中年文人,就着一小碟炸小鱼,唉声叹气的喝着闷酒。
南门洲再大也不过是个岛,常住人口也有限,原本最多算个县。
可是大宋南迁后,长江水道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这里作为重要的一个关卡,被破格提升为了州。
按理说从县丞的从八品,破格提为从五品的州刺史,甚至挂了个正五品的文散官中散大夫的品阶,怎么也算高官得坐,大喜之事。
但是中年文人明白,自己这是得罪人了。
这南门州刺史是好干的么?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换了三任主官了,且个个没有落得好下场。
大宋不杀文官,所谓刑不上大夫。一般来说得罪人了,大不了就是贬官,最多请辞不干了。
但是事无绝对,这南门洲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绝地。
别看那帮对头笑眯眯的给自己加官进爵,但实则是想要自己的命啊。
在这里为官,但凡想做点事,必然得罪周遭水匪,几任主官死的不明不白,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就算碌碌无为混日子,也不好过。好点的,朝廷政敌参你个勾结匪患,图谋不轨,好歹能落个全身而退。狠点的,赖好花点钱,有的是亡命之徒拿钱办事。
你敢信?堂堂州府,除了百多名小吏,一没军队,二没捕快。除了州刺史以外,连一名正式官员都没有。
即便如此,朝廷每月还有巨额的赋税任务下发,简直就不给人活路。
刺史姓范,刚刚上任不过一周。
来的时候就知道这里形势糜烂,有心辞官不理这腌渍事,无奈对头势大,连辞呈都能压下,还用家人胁迫。范刺史被逼无奈,怀着必死之心,独身赴任。
来到这里才知道,那里只是糜烂啊。这南门城完全就是天王和水匪联手养的面子工程,就是给朝廷的一块遮羞布。手头一点武力都没有,外边却是一群群的亡命徒。自己就是砧板上的一块肉,何时宰割完全看别人的心情。
王庆一登上码头,就察觉了异样。
大城小镇他也没少跑,眼前繁华的码头,却总有一股虚假的味道。
经商也是分档次的,在这战乱年月,军火贸易无疑是收益最高的。差一点的,南方富庶,一些奢饰品体积小,价值高,也是不错的选择。最次的运点粮食,虽说体积大,收益小,但水运毕竟便宜,能运到扬州,转大运河运往北方,还是有点赚头的。
但王庆在码头看到的都是什么。粗布,水产,原木,这些既不值钱,又不耐储存,还极耗人工,场地的货物。
货物不值钱就算了,最大的蹊跷就是码头井井有条,却看不到一个官面上的人,无论小吏还是军卒。
王庆登岸并没引起他人的关注,这里每天来来往往的江湖人多了去的。搭帮结伙的,孤身一人的,都见怪不怪了。
王庆按照小说的套路,找了家热闹的酒楼,在大厅要了桌酒菜。一边慢条斯理的吃着,一边竖起耳朵偷听着周围的谈话,希望从中了解到这里的情况。
可惜现实那会如此简单,听了半天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废话,或者是些不着头脑的醉话。
王庆气恼的摇了摇头,被小说骗了,都是些喝多了吹牛皮的大爷,那有有价值的情报。
起身换了家酒楼。
这回王庆吸取教训了,进门就是一大锭银子,把跑堂的小二直接砸晕。
欢天喜地的小二,像伺候亲爹一样把王庆让进雅间。
随便点了几个招牌菜,王庆又拿出三锭银元宝放在桌上,静静地看着小二。
“哎呦,我的爷。您,您这,有话还请明示。”
王庆随手拨弄着元宝。
“爷我刚到贵宝地,人生地不熟。行走江湖嘛,重在守规矩。给爷找个懂行的,这是酬金,明白?”
“得嘞,爷。我这就给您请掌柜的去。您放心,我们掌柜的是排帮二当家的表弟,这南门洲江湖道上的事,没他说不清明的。”
王庆点点头,随手又赏了块碎银。
小二殷勤的伺候好茶水,就急奔而出。
王庆慢慢的品着茶,不疾不徐的等候着。
第六十二章 黑市
不多时,一座肉山挤进了雅间。
王庆就觉眼前一暗,抬头看去。
一个高大的胖子,满脸堆着笑容,搓着手挤了进来。
本来挺正常的房门,他只能侧身挤了进来,带起一阵肉浪。
好家伙,这三四百斤都打不住,怎么吃出来的。
好在此人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加上一脸笑容,有种笑弥勒般的亲切感。
“这位客官,欢迎光临欢宾楼。在下人称大肚海,本楼掌柜。不知客官想要问点什么?”
王庆一抱拳。
“都是江湖儿女,就不和你客气了。听闻这南门洲遍地黄金,我来碰碰运气。只不过初临贵地,怕不小心伤了和气。就想找个明白人问问道。掌柜的别客气,请坐。”
掌柜虽胖,但并不笨拙,举手投足间能看出是练过的。
搬过椅子在王庆对面坐下。
“问道当然没问题,我大肚海开门做生意,广交天下朋友。但这道和道也有不同,鼠有鼠道,龙有龙道,不知客官想问什么道。”
王庆没功夫和他打哑谜,这种时候就该屡试不爽的金钱攻势奏效了。
随手又添了七个元宝,凑成十个整数。
“来个这么大的道。”
掌柜的脸抽了抽,看着十锭大元宝,贪心大作。
他在岛上开得了酒楼,背景自然不弱。但这酒楼明面上是他的,背地里是一大帮只拿钱不干活的大佬。别看酒楼每日流水不断,但都是要上缴的。他真落不了几个钱。
邪念刚生,眼角看到王庆背后的碎星。
顿如一盆冷水浇头。
干这一行,别的可以不行,眼力价必须有,尤其在这是非之地。不开眼的坟头草都多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