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学教诲的仁厚之君,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严重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又觉得中国本是为维护陈氏王朝正统而战,于是顺水推舟,册封陈暠当安南国王,撤销交趾省。这个新省回到中国只二十一年,到此再度脱离直属。
其后,1431年农历正月五日,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但此举对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重大。之后史多的事实证明,宣德“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这一事件沉重地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望,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失去了安南意味着失去了西洋,这一点恐怕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安南从此扰边侵地不绝。
再度打了中原儒学的耳光……畏威而不怀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7章、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人生
(全本小说网,。)
几百老弱力拒黎利数月,这样的人死了实在是可惜,朱桂又怎么会不招揽他们。
只不过招揽归招揽,他们毕竟是儒生。儒生总是喜欢以中国的人性去衡量世界的人性。不好好改造一番,只怕早晚要坑。
反倒是中国老式的武人更好用。
墙上龙泉夜夜鸣,说的就是他们。他们渴望有仗打。
这个世界很大,他们想征战,朱桂也需要他们为自己征战。
而这次援军的王温与柳升突然激灵一下子,满脸紧张地跪向朱桂道:“末将愿意效忠殿下。”
柳升就是那个永乐朝遇伏战死的将军。王温则是川军的一个普通的万人将领。
柳升一万人,王温一万人,这是朝廷发给朱桂的援军。
由于大明阴廷的建立,该死的人不断死去。而大量有经验军将的突然死亡,也让大明的北伐一下子诡异起来。兵力总是不够用。
本来朱桂的蜀王哥哥特意为自家弟弟的五万援军,老朱也扣下了三万。至于朝廷中央的援军更是影子也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人当然是倒头就拜。
怎么说也是老军伍了,知道了这么大的秘密,而在场的人就剩他们没表态了,不怕十三皇子杀人灭口啊!
对这二人,朱桂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你门放心本王是不会杀人灭口的。”
然而,二人脸上的紧张可一点没下去,反而立即叩头道:“我二人是真心实意效死殿下,愿立血书……”
我们又不是白痴,信了你的邪。哪个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这两人其实也蛮郁闷的。不说千里行军到南疆了。就是他们知道朱桂在建立自己的小朝廷,他们也没法告状。
按照规矩,他们的顶头上司是蜀王,他们只能向蜀王报告。
但是读儒学读成秀才的蜀王极重亲情,一听说亲弟弟上了战场,便立即把川军精锐全派出来,甚至自备粮草。
向他报告他亲弟弟的坏话。说的不严重,他只会呵呵一笑。说的严重了,说不定他就化身护弟狂魔,直接把他们杀了灭口。
至于直接向老朱报告。大明现在千户过万,战将上千。他们俩,一普通的万户将想见皇帝?
呵呵,文官们绝对不会答应的。这是立场的关系,以文驭武,一直儒家治国之道。敢逆了他们的道,有的是文官搞死他们。
“第一,你们是我亲哥哥的人,我不会对你们怎么样?哥哥派人援我,我杀其大将,哥哥那不好交待。第二,我知道你们其实是聪明人,大明未来以皇子守九边,是父皇的既定策略。想安定九边,皇子们手中就要有兵马。这事儿哪怕父皇知晓,也只会支持……”
身为穿越者就是有这优势,老朱的国策哪怕他不说,也知道。拿到这里用,正好。
至于会不会误了老朱的国策,朱桂就顾不上了。总不能真的杀人灭口吧!
而且老朱的国策也不算错,毕竟周天子分封诸国,有国八百年。一个个诸侯国吊打草原,根本不用周天子费心。
就像是云南,如果没有世镇云南的沐家。后世的云南,也就是一个越南罢了。毕竟十八世纪的时候云南是谋建过南诏国的。只是几百年的世镇之下,云南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省,而不是一个国家,这才让某些野心家阴谋流产。
朱元璋唯一做错的是没有明确定义天子与九王的责任与义务,而仅仅是通过家族谈话的方式,认为亲情大过法。这才为叔侄之战埋下了伏笔。
如果一开始便明确,有如云南沐家一样。虽然还是会有野心家或为自己的功劳,或为自己名声,甚至是真心大一统的分子,都不会做的这么明显,总要顾忌一下。
哪怕是不会像沐家,终大明一朝都不被皇帝动,但也不至于像建文朝,老朱刚下葬就翻脸。
以当时的历史现状,到底是真心为朝廷好,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恐怕还是后者更多一些吧。
毕竟大明的九王与汉朝的七王之乱不一样。汉朝的七王之乱,那是七王占据了汉朝最富饶的地方。
身为最高统治者却没有拥有最富的地方,当然要打。
可是大明九大塞王的封地。只听九大“塞”王,便知道不是什么好地方。尽皆是大西北,代县,北平……这样的地方。
朱棣没有牵都前,北平实在不怎么样?
大明九王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草原牵扯住了。
就是这样,朱允文还要动手。去抢那些贫穷、战乱的地方。真心是为朝廷好?
也就是他没抢成功。如果真的抢成功了,以建文朝文武力量的建设,大明也就是大宋的命。
更不用说西边的大挂逼的崛起,说不定真有可能我大青几十万人被一千火枪手追着打的战力会提早那么二三百年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王温、柳升听了,互相看了一眼,双手抱拳,挺胸抬头义正词严:“为国守边是我等武人莫大的荣耀,我等必将尽心竭力尽忠职守!”
这可真是……费了这么多的口舌,还是不信啊!
“好吧!我会跟蜀王哥哥说一下的,把你们要过来。如果你们想走,随时可以。”
朱桂才不信他们的义正词严是真心的。他们只是怕死,所以不要脸罢了。
而朱桂,能说的都说了。他们不信,朱桂也没办法。
甚至他们还抢先入越,作为胡廉入越的第二梯队……王爷你看,我们已经主动入越了,所以我们是肯定是忠心不二您的人了。您也肯定不会杀我们了不是?
对他们的小心思。朱桂一点儿也不在乎。
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一只手的手指都会长短不一,更何说人的性格。
就这样的性格。朱桂也不会扭转他们,只要他们干的好本职工作,朱桂也不会。对他们要求的第二批入越,朱桂当场就批准了。如果不批准,只怕他们当天夜里是不用想睡了。
二人接令,整军入朝。剩下的人没人像他们一样龟毛,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左千户与李惠宁的翻译也快了起来。
一张物资埋藏点的图,很快成形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8章、面子
(全本小说网,。)
“这里是?”随着图纸成形,朱能他们都惊了。
“你们认识这里?”朱桂问道。
“这里是忠义城。”朱能一边说,一边看看自己的两个副手。
二人认真看了地图,也点了点头,确认是忠义城。
好吧!朱桂也惊了。
他是让老郭家准备物资,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然把物资准备进了敌人的城中。
这本事,用来偷城都是合格的了。
不过为了保持高深莫测,也就是装逼。朱桂没有任何惊讶的表现,反而只是平淡的点了点头。
虽然老郭家的实力确实惊到他了……
受到邀请,朱桂的中军是在养精蓄锐之后寸开入了忠义城。而且同时开来的还有水师。毕竟物资在忠义城中,直接取,不太好。伪装一下,让人以为是随船运输的更好。
毕竟进入忠义城之后,修通越境到大明的驿道,本就是朱桂的计划。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安南不再成为野心家的私货,更要修路。
来迎接朱桂的是越人的一位内廷官员负责接待,而且这位内廷官员很会来事,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迎接场面,小学生戴着红……啊,呸!
总之男女老少都来了……面子上的工作可以说是做的很足。
一边动员全城人来迎接。另一边是专门策马跑出了两队传令兵,分别沿着皇家区外围的两条主要道路巡回清道,并用不断用越语高声传达着“天朝上国十三皇子,楚王殿下驾到”的消息。
单是这项表面功夫,就绝对是一个深知中原习惯的人才安排的出的。这种在外人面前做足了场面的事,可不是这时候越人的习惯。
不过人家给出了这么大的排场,大明军伍自然是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装束,确认身上的武器装备,就在最醒目的位置,以用来装逼的昂首阔步地踏入忠义城中。
唯一不完美的也就是这时候的中原军队还没有踏正步的习惯。否则更加唬人。
在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朱桂终于以最高调的方式,在万众瞩目中步入了忠义城。
奴隶没资格出现在这里,平民人虽来了,心却没到,小商人小市民们仅仅拿这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但那些头人、贵族们是表演最“真”的。包括他们捧着红花的孩子,也表演的十分出色。
第一次见到忠义城,朱桂就明白这城的“忠义”就是个大忽悠。那巍峨的、包着铜的城门,高墙耸立着……
这绝对是最好的防御堡垒,哪怕是明军北边的城墙也没几个比的上的。
看到这样的城墙后,朱桂就一个想法:占领它,不走了。
不趁着城门大开的时候占领,以后再攻占,会死上许多人的。
对此,在三天前便抵达了的胡廉,没有占领,反而在城外扎营的“文明”之举,朱桂并不满意。
只不过中原就这样。比朱桂他们早到一个时辰的王温与柳升竟然也没有接手城防。
这可真的不像军队了。
军队是什么?是野蛮,是兵不厌诈,是暴力。
既然是军队,直接以暴力、野蛮的态度接手城防,有什么问题?
战争打的就是欺诈。鬼知道人家是真心想和,还是打着把朱桂骗进去,然后城门一关,把人咔嚓了。
他们这么“文明”所带来唯一的好处大概也就是藏身人群中的暹罗王放心了。
这时候暹罗王还拥有的土地几乎没有了。他不仅没了国土,还让缅人俘获过。
缅人之所以不杀他,甚至还给他留了几个村子,为的便是骗大明的朝贡。
朝贡是个好玩意儿,只要挂上个国名,带几个使节,便可以到大明去骗了。
比如越人自己总结这个外交方针叫“内帝外臣”:“我越奄有南土,通好中华,虽君民建国,自别规模,而内帝外臣,常膺封号,揆诸理势,诚所宜然,故其册封之礼,贡聘之仪,历代邦交,视为关著。”
在与明朝交涉的表文中,安南国王一般使用假名,而在国内则用真名。关于这一点,明朝人已经注意到了。叶向高在《苍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