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楷如何不知晓昨夜宴会中的行为得罪了燕京一系的大臣么。
赵构更是苦笑起来,知晓自己是被自己的三哥连累了,两人在被弹劾的当天便来到皇宫向赵枢请罪。
只是赵楷的马车还没有到皇宫外,御使又以两人的马车用了六匹战马来车而违礼,被一干御使逼出了马车,簇拥着来到紫宸殿。
此时赵枢正在和姜夔、苏致远等人商议科考改革的细节,见到被众多御使簇拥来的两人,也是一愣。
赵枢见到两人的时候,两人很是狼狈,衣衫不整,满脸苦笑,见到赵枢后,立刻跪倒下来:“臣弟有罪。”
“臣弟亦有罪!”
看到两个兄弟如此模样,赵枢上前扶起了两人道:“何罪之有,不过是小小违制罢了,起身,起身。”
“陛下,违制乃是于礼不合,于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正则言顺,可见这礼制的重要,岂能随意变动,天下之礼乃是帝王之尊,帝王之威严,更不能轻授他人,陛下若不遵循礼制,天下难安啊!”
一个国字脸,仪表不凡的御使手持护板,高声道。
赵枢看了下这个御使,笑道:“你是李杰吧,湖北清河县人,当年你考核讲武堂,现在应该是一个将领,怎么跑去当了御使?”
“陛下记得微臣?”李杰听到赵枢说出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神色激动之极,旋即想起自己言语有失态,立刻躬身道:“微臣孟浪了,当年微臣考核讲武堂后,本应去破虏军中担任百夫长,只是后来见到士林之中的文人胡乱言语,有失我天朝威严,便征聘了御使,检察朝野无法、无礼现象。”
李杰神色激动,心中明白,他是御使,履行职责便是对陛下最大的效忠,其他人见到李杰被陛下记住了,心中也是激荡。
“嗯,那你们说说朕的这两个兄弟怎么违制了?”
赵枢笑着说道,同时命人给赵构和赵楷看座。
“惛王和康王私自蓄养奴隶,乘坐的马车、居住的房舍都有违制之举。”
李杰上前恭敬道,话语中却没有丝毫退避之意,这话语刚说完后,两个太监将两个椅子端给赵构和赵康,只是两人还没有坐下去,另外一个御使便上奏道:“陛下,康王和惛王此时乃是戴罪之身,岂能坐与上位。”
“额?无妨,诸臣皆辛苦了,全都看座!”
“陛下,不可,君君臣臣,吾等岂能在陛下面前同坐,这乃是违制。”
又有一个御使上前奏禀起来,这让赵枢神色微微一愣,脸上挂着一丝苦笑,这御使的职责就是检查和弹劾,自己倒是不好说什么。
看到这情景,赵构和赵楷也意识到这些御使弹劾自己怕不是赵枢的命令,想到此处,他们也明白,定然是北上长儒了指使的了,这御史台虽然是李纲领着的,只是李纲因为宴会未到,被陛下责罚闭门思过,怕是不知晓这些事情。
“既然陛下发令了,尔等就坐而论政吧。”姜夔看到赵枢有些尴尬,也教训了赵构和赵楷,便上前笑道,只是话语刚说完,李杰等人便一脸怒气的看着姜夔道:“阁老乃是中枢之首,更应该遵守礼制,遵从礼法,为天下做出表率,如何可以说出此番言语。”
“我大宋法典既然制定,那便要遵从法制,否则置法典何顾。”这些御使中有儒家门人,也有法家的。
几个御使顶的姜夔脸色微微有些羞怒,可是这些御使却恍若未见一般。
见到姜夔也吃瘪了,赵构和赵楷心中的怨气倒是消了一大半,忽然之间,赵楷倒是有些羡慕起来,也许这就是文人的一种风骨吧,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些羡慕起来,若是汴梁那个时候也有一群这些人,自己或许不至于亡国吧。
只是此时的赵枢却没有这等想法,一脸苦笑道:“那就重新给康王和惛王建造府邸,削减两人三个月的俸禄,如此可好?”
“陛下,御史台乃是检察,并无判决之权,一切以陛下旨意为准!”
几个御使将赵枢的话顶了回去,这让赵枢更是苦笑起来,随后道:“那便如此吧,尔等尽职尽责,可为楷模,便每人赏赐玉珠十颗。”
赵枢本想每人赏赐百颗,一想到这也是触犯典制的,便算了,自己现在算是半个开国皇帝,若是自己不遵守典制,日后的帝王就更难遵守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科考改制
在这些御使离开后,姜夔、苏致远等人脸色有些难看的上前道:“陛下,你不该奖赏这些愣头青的,这些家伙现在肯定会拿着法典,挨家挨户的审查那些官员的!”
赵枢摆了摆手,也不以为意,笑着对康王和惛王道:“三哥、六弟,这次让你们受惊了,你们先回去吧!”
“多谢陛下!”两人也不愿意呆在这里了,转身就要离开。
只是两人还没有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殿前司马刘国勇就一脸委屈的跑了进来道:“陛下,你可要给老臣做主啊。”
“怎么了?”赵枢看着自己的这个大将,有些奇怪道。
“老臣正在宫门前值守,几个御使走过的时候,说我身在盔甲上镶嵌的金色花纹不合礼制,硬生生的给我扣了下来。”
刘国勇神色委屈又悲愤,这让赵枢倒是好笑起来:“你一个罡气镜的武者还对付不了几个御使么?”
“老臣不敢啊。这些御使眼睛都红着的。要是伤了他们,李纲大人和北上长儒大人还不拨了我的皮啊。”刘国勇也满是不好意思。
“好了,好了,你的那一副盔甲上镶嵌了三朵金花,不伦不类的,刮了也好,去当值吧!”赵枢也不愿意理睬了,笑着将刘国勇赶走,心中明白这刘国勇喜欢炫耀,当值后花费了三十两金子,在盔甲上镶嵌了三朵大金花,别人也禀报了几回,自己懒得理会罢了。
只是还没有想到这些御使转眼就给他刮了。
刘国勇有些委屈,但是听到赵枢这么说,也只能悻悻然离开。
赵楷和赵构看着刘国勇身上被刮花的铠甲,心中的郁闷之气忽然一笑而空,露出了好笑。
三人走了之后,赵枢便继续和姜夔等人商议科考的细节,只是半天不到,工部主官刘玉、礼部主官司马刺心、新设的商部宝如金一起委屈的走了进来。
“陛下,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赵枢有些头疼的看着三个人道:“几位爱卿怎么了?”
“陛下,今天几个御使忽然登门,将老夫家房脊上的望天犼给锯了,他们说老夫的房屋比皇宫的紫宸殿高了几寸,
要不是老夫以死相逼,老夫家的黄粱木也被他们给锯了。”
宝如金是江南富户,从赵枢起家后,就跟随在身后支持,如今从商人变成了官员,建造房屋的时候便只求阔气,很多地方都违制了,被御使修理的最惨,当下也是满腹委屈啊。
“你呢?你是工部的主官,总不会房屋违制吧?”赵枢看着工部的刘玉。
“不是,是老臣的嫡子不肖,建造了一匹马车,几位御使说马车上有皇家用的九尺紫金珠帘和明黄金龙,硬生生给拆了马车,然后将老臣嫡子给送进了顺天府,老臣是来请罪的。”
“司马刺心呢?礼部出了什么事情?”赵枢有些头疼起来。
“臣有罪,臣收藏了一柄和女真大战时候的陌刀,两柄女真悍将的佩刀。”
司马刺心的话,让赵枢也苦笑了下:“你那柄陌刀,朕知晓的,前些时日,朕微服私访的时候,在一品香酒楼还听你吹嘘着。”
听到赵枢的话,司马刺心顿时跪倒在地,他倒是不在乎收藏武器的罪过,只要没有收藏超过十套甲胄,陛下肯定不会理会的,只是自己吹嘘的时候,竟然被陛下知晓,那么自己醉酒的样子肯定被陛下知晓,这是殿下失仪啊。
“行了,行了,你们下去吧,让这些御使折腾吧。你们出去的时候,告诉刘国勇,他要是再放人进来,朕就将他的金甲给收了。”
赵枢气愤的将这些人赶了出去,看着姜夔后道:“爱卿说的不错,这些家伙害真的是开始捣乱了,今天北上长儒告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群御使有关,我朝的御使难道都是这样的?”听到赵枢的话,姜夔道:“启禀陛下,之前的御使被李纲大人剔除了不少,好像为了重塑御史台,李纲和北上长儒找的都是这些热血未熄的新人。”
“罢了,随这些御使去整治吧,燕京有些东西也需要整理一番了!”赵枢摆了摆手。
“明日在商议吧,等北上长儒来商议,教化职责也是麒麟阁的职责!”
赵枢被这些事情搅的头疼,摆了摆手,姜夔等人也有些烦恼,便躬身告退。
六日后,燕京中颁布诏令从今往后,科考恢复孔子六艺,为了适应形势,对六艺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使得六艺更注重实际,其中对射、御两项尤其侧重,同时注重士子的游历和观政教育。
不过六艺的考核从三年后进行,不涉及这三年内科考的学子,主要是抓那些童生和秀才之类的人。
在六艺进行变革的时候,讲武堂也从军中和百姓中开始招收学生。
这一项变革颁布下来后,天下震动,一些士子普遍不愿意接受这些事情,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学什么武夫做的事情,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也趁机煽动,一时间谣言满天飞。
在这种环境下,李纲来到了江南金陵府,面对天下士子的议论,这位老大人也只能硬着头皮推动改革。
“老爷,江南几家书院的先生前来拜访,见是不见?”金陵府学政衙门内,李纲一脸发苦的听着老仆的禀报。
“不见,告诉他们,这是陛下的命令,只能执行,日后每个书院必须聘请一个讲武堂出来的将领,或者是军中退役的老卒来教授射和御,如果敢违背,一缕取缔书院的资格。”
李纲有些恼怒的道,这些时日他已经焦头烂额了,心中也知晓这是陛下对自己的责罚,可是心中更明白,这科考改制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得不进行下来。
“梁溪先生好大的架子啊,我们这些老友亲自来拜访,也是不见了,看来梁溪先生如今位高权重,是瞧不起吾等老儒了!”
“是啊,我们如今擅闯学政的府衙,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关押起来啊。”
李纲刚说完,几个身穿儒服的大儒从门外缓缓的走了进来。
见到这些人,李纲立刻起身苦笑起来,上前一一拜道:“南峰兄、照观兄、柏松兄、竹芒兄,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哈哈,梁溪兄竟然还记得吾等啊,也不知道见了大人,我们是站啊,还是跪啊。”
李纲苦笑看着众人道:“诸位兄长这番言语,却是羞煞我也,且坐,且坐!”
李纲听着众人的挖苦,也无可奈何,上前苦笑道:“诸兄皆在山间隐没,却没有想到来到了此地,我却是不知啊!”
“我们四人不理朝政,在乡野之间开了些私塾,收些弟子,可是不久前,听闻,这天下私塾皆要到学政衙门登记,归档。若不来寻你,我们四人怕是连居住之地都无了。”
四人的嘲讽声让李纲更是苦笑连连。
第二百九十五章盛世
李纲看着四位老友,苦笑道:“诸位羞煞李某了,如今朝廷改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