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李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
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
李墨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质精名贵,据记载,曾有位贵族不小心将一锭李墨掉入水池中,当时认为墨遇水泡必坏,为此没有将其捞出。过了月余,他在池边饮酒时,又将一金器掉入池中,这下他便派人下水捞寻,下人在池水中摸索时,不但摸到了金器,而且还摸到了那锭李墨。只见那锭李墨经水泡后光色未变,表里如新。
相传李墨在水中浸泡三年也不会变质。
ps:感谢“高唱凯歌sss”朋友的百赏,谢谢!
第280章 道家圣物——太清珠 紫气东来
李墨,龟年鹤寿元青花大盘,九龙玉杯,此三件乃是故宫博物馆提供给他的三件国宝。
其中九龙玉杯最为珍贵。
乃是国宝中的国宝。
其次是李墨。
不是因为元青花太差。
而是因为李墨太少了。
周瑞手里的李墨在当今社会无出其右者。
绝对属于“孤品”。
即使是台北故宫博物馆里面的“翰林风月”也有所不如。
毕竟“翰林风月”不知道经过多少磕磕碰碰,而周瑞手里的李墨乃是完整品。
三块李墨分别为“金膏水碧”、“万古同芳”、“梅花三弄”,每一个都十分地精致、漂亮。
这三个红包都十分的珍贵。
但是和“圆明园”得到的两个红包相比,还是有所不如。
圆明园提供给他的三件物品,那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全天下,全世界,古往今来,有且只有一个的独品。
天下无双,独一无二。
周瑞从圆明园里面得到了两个红包,在第一个红包中得到了两颗珠子。
第一颗珠子,名叫——太清珠。
乃是道家的无上至宝。
据传闻,乃是西汉时候的东西,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天下仅此一个。
为什么叫做太清珠,因为这太清珠和道家的老子有关。
在道家之中,老子被封为“太清圣人”。
故此名曰——太清珠。
根据红包里面传来的信息,这太清珠放入清水之中,会有“紫气东来”的异象形成。
可以看到一个老者骑着青牛而来,周身紫气浩荡。
正是当初老子西出函谷关的场景。
所以这太清珠又被称为“紫气东来珠”。
只见在百变怪的手中是一个灰不溜秋的珠子,其大小和一个核桃差不多。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金属一般的光泽。
熠熠生辉。
让人啧啧称奇。
在太清珠的上面,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沟痕,纵横交错,似乎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但是这种规律又让人难以捉摸。
好像是人后天雕刻上去的,又好像是天然而成的。
摸上去有些轻,但是却给人一种质地感。
根据红包软件提供的信息,周瑞了解到,这太清珠乃是一种叫阴沉木的材料雕刻而成。
很多人不知道阴沉木是什么。
这阴沉木乃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材料。
十分地稀少。
阴沉木由于其浑身乌黑,所以天府之国那边一般就形象称为“乌木”,后来就流传开了,变成了对“阴沉木”的俗称。
阴沉木是两千年至四万年前,天府之国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碳化木”。乌木(阴沉木)严重碳化,一碰即碎。
因乘天地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乃万木之灵,灵木之尊”,有活化石之美称。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均惊叹为“东方神木。
因树种的不同,市场价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属的金丝楠木最为昂贵,可达八至十五万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格也越高。
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清代的学者袁枚,在他的著作子不语中,也有关于阴沉木的描述。他是这样说的。相传阴沉木为开辟以前之树,沉沙浪中,过天地翻覆劫数,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万年不坏。其色深绿,纹如织锦。置一片于地,百步以外,蝇蚋不飞。
身如炭黑,颜色有殊,遇水黑亮,涂油色驻,烧灰为黄,异于普木。
轻重有异,能沉能浮,香味有否,皆有存数,树种有别,气味可无。
千年碳化为阴沉,长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树木,多年岁月灵性足。
······
周瑞手里的太清珠,正是不知道多少年的阴沉木。
乃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在周瑞的命令下,百变怪拿出一件玻璃杯,装满清水,然后将“太清珠”放入到水中。
只见这太清珠直接沉入水中。
不过并没有沉底,而是悬浮在半空中。
接着,让周瑞目瞪口呆地事情出现了。
这太清珠不知道受到了什么样的力量。
竟然旋转起来。
而却旋转越来越快。
大家都知道,用玻璃棒搅动玻璃杯里面的水会出现旋涡。
这太清珠旋转也产生了这种现象。
但是很快,一道紫气直接从太清珠上散发,接着旋转而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道紫气直冲天际。
接着,周瑞便看到一个老者骑着青牛从远处缓缓地驶来。
速度很慢。
在老者的身边,还可以看到其他的景象,比如天,比如花草等等,十分地神异。
整个玻璃杯完全变成了紫色。
就在众人以为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文字浮现。
周瑞仔细一看。
竟然是《道德经》里面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只不过这些文字都是繁体字。
也幸好周瑞认识一些。
否则就悲催了。
当然,周瑞认识的并不全。
但是《道德经》三个字他恰好认识。
这异象持续了三分钟才消散。
然后又停了一分钟,这异象再次开始,十分的神奇。
周瑞猜测,很可能和太清珠上面的沟壑有关。
但是上面的沟壑太密,而且有的浅,有的深。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人为雕刻,有的天然形成。
纵横交错。
根本无法复制。
很快,百变怪将其从水中取了出来,然后十分郑重地将其放到一边。
······
这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
乃是道家的无上圣物。
如果被道家的那群人知道。
周瑞估计自己以后的日子就热闹了。
他相信,那些人肯定会天天来纠缠他。
至于另外一个珠子,也不简单。
第281章 隋珠和璧——随侯珠 玉壶(为“jitiande”万赏补更)
周瑞手里的第二颗珠子叫做——随侯珠。
这东西乃是和“和氏璧”一个级别的存在。
被称为“隋珠和璧”。
随珠,乃是随侯珠;和璧,正是和氏璧!
这随侯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所以“随珠”因此而得名。
如果在陈国,可能就叫做“陈珠”了。
乃是春秋二宝之一。
在华夏的历史上,那是鼎鼎有名。
可惜的是,这随侯珠和和氏璧一样,淹没在历史的海洋之中。
称为华夏失传的瑰宝。
对于随侯珠。
谁也不知道遗失到了什么地方。
周瑞看到是“随侯珠”之后,十分地激动。
这东西他知道。
小时候,周奶奶曾经给他讲过关于“随侯珠”的故事。
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
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
只见此明珠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随国国君得到之后,十分的欢喜。
将其当做至宝。
不敢轻易示人。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随珠的事情被传了出去。
而且有人在传闻之中散布谣言,随国国君具有天子之相,得神龙授宝,可以驱逐黑暗,一统天下。
这谣言那是穿的有声有色。
不知道的还以为那个国君要行使“借刀杀人”之计。
反正随侯珠的事情彻底出名了。
而随国的国君也跟着出名了。
后来消息传达到楚国国君的耳朵中。
有句话说的好,叫做“怀璧其罪”。
你没有守护至宝的本事,却拥有至宝,只会带来祸患。
楚国的国君就生出了觊觎之心。
这么好的宝贝,应该归我啊。
于是,楚国开始攻打随国。
这随国不亏是“衰(sui)国”,真的是衰到了极点。
随国败于楚国,而随侯珠也落入到了楚王之手。
风云变化。
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
在西北方向有一个国家强盛起来,他就是——秦国。
秦国知道随侯珠在楚国的手里后,便派遣使者去。
都知道,秦王也是一个爱好珍宝的人物。
恨不得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是他的。
所以后来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
后来尹子西给出主意。
让秦王的计谋直接落空。
楚被秦灭后,秦始皇同时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
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
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有人考证,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当然,这也仅仅是传说。
根据周瑞小时候奶奶讲的故事,这随侯珠有着“起死回生”的能力。
······
两个珠子,一个是道家的至宝——太清珠。
一个是春秋二宝之一的随侯珠。
都是传承千古的至宝。
周瑞看着百变怪手里的随侯珠,眼睛一阵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