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摘桃子?呢嘛,是不合适参加。
你这是来摘桃子来了?说不清楚啊。
人家老板摘自家桃子,那是理所当然的。
当地地方官员去了,摘人家企业的桃子,的确不合适,而且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特别迷信的那种港资企业。
这特么都叫什么事!洪州长听了这个解释就更郁闷了。更更郁闷的是还无处发火。
洪州长的视察按部就班地进行。
酒厂那边早就准备好了开窖仪式。
无非是讲话致辞什么的,最后洪州长等几位领导,象征性地拿着木锨往窖池里扬了几锨子高粱,投料就算完成了。
酒厂出席的领导的是孙运圣和厂长龚志以及总工赵文玉。
洪州长借个机会,跟李振坤说:“听说酒厂高价收购了不少邻县的高粱,这也是个互帮互助嘛。”
李振坤听这话有点紧张,这是要神鸟县继续发扬互帮互助精神的节奏啊。
这神鸟,去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来的,今年才刚摘了帽子,我们也很需要帮助啊。
“这是企业行为。主要是神鸟县还很贫穷落后,连大面积种植高粱的好土地都不够用啊。”李县长回答。
洪州长心说,知道你看家看得紧,也不用跟我哭穷吧。
“时代的是发展的,跟沿海地区来比,咱湘西州虽然整体还很贫穷,但是神鸟县这不是开始发展起来了嘛。”洪州长高瞻远瞩,语重心长。
“都是州里领导有方,我们才有今天的局面。”李县长毫不吝啬地拍着马屁。
第89章:技术交流
秋茶采收今天是最后一天,洪州长一行见证今年秋茶最后采摘的壮阔场面。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上万名采茶女,在茶园里忙碌着,这场面着实很感人。
洪州长详细询问了采茶女的工资,听说每天能收入五十多块钱,笑着说:“你们比我这个州长的工资都高啊。”
下午稍晚一些的时候,一行人又参观了茶厂的炒制车间和包装车间。
洪州长发现这里用的还是原始的手工包装,就有些纳闷,为什么有自动化生产线不用呢,这是有什么说法么?
接着就在茶厂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现场工作技术交流会。
这个交流会,才是洪州长此行的主要目的。
大家发现,出席交流会的除了桃花仙茶业的人,老干局茶园的人也很是来了几个。
洪州长开宗明义:“茶叶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咱们神鸟县乃至湘西州的支柱产业。今天参会的不但有港资企业,还有国有企业。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都是在神鸟县在湘西州这片沃土上,都是为神鸟县为湘西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和增光添彩。我代表湘西州人民,感谢各位企业家!感谢你们看好湘西这片热土,感谢你们为湘西的发展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
李东文没有参加这个交流会。桃花仙方面的代表是孙运圣,周应良和总工张迁。
周应良当了多年的厂长,还是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的,洪州长今天定的调子很高啊。
“我希望两家企业,能够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了湘西人民……”洪州长继续高谈阔论。
到了自由发言的环节,老干局茶园那边一个代表直接发出邀请:“我们的茶园正在做一些树苗的移植栽培工作,但是不是很成功,想邀请桃花仙的技术人员,来我们厂进行技术指导,还希望你们不要设置技术壁垒,不吝赐教。”
周应良还没有开口接这个话茬,总工张迁先着急了。
你们这么明目张胆地抢劫合适吗?同行是冤家你们不清楚吗?不是已经卖给你们两千亩了吗?你们自己不会去研究?
“我们的种植技术,不是什么很高级的商业秘密,随时欢迎贵厂的技术人员,来我们茶园参观和考察。”张迁没答应派人过去,反而欢迎他们自己过来看。
“我们不需要种植技术,我们需要的异地栽培技术。”那个技术代表有点急了,你们的有屁的种植技术,还说什么高级商业机密?就是一帮茶农,每天除草松土浇水,甚至连肥料都省了,杀虫技术更是没有,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呵呵,异地栽培技术么,我们茶园目前还没有异地栽培的计划,也没配备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张迁随口就答。
“你们……你们!你们一定是保密了!你们就是怕我们学去了……”这家伙被气急了,啥话都敢说。
洪州长都有些听不下去了,知道是秘密,你们还问,你这是缺根弦呢,还是缺心眼呢?你要人家的技术,总得给人家点好处吧?哪有这样硬来的。
“这个技术交流,可以是有偿服务嘛。现在市场经济了,互惠互利要讲,互相帮助也是社会进步嘛。”洪州长不遗余力地和稀泥。
周应良赶紧出来打圆场:“我们真没有什么秘密。你能介绍一下你们异地移植出现的具体问题吗?”
这个技术人员刚要开口,被旁边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拦了一下。
“这两千亩茶园,是我们花了高价从你们那里买的。茶树苗移植出去,就生长缓慢,几乎停滞生长,这难道不是问题吗?”年纪大的技术人员继续发问。
周应良很想怼回去,我们当初求着你买来着?还花了高价,你们能要点脸不,你们一毛钱都没花好吗?!
当初收购这两千亩茶园,洪州长也是搀和了一下的,那就是一笔烂账,掰扯不清楚的。
“我们的茶树长势很好啊,秋茶比春茶,每亩多产了起码有十斤茶呢。你们那两千亩茶,也应该增产了吧,怎么能有问题呢?”周应良也是个能气人的,你看,我们都增产了呢。
老干局茶园,自己留下来的那一千亩,其实也增产了。不但增产了,由于采摘的比较细致,平时照顾得也比较好,增产得还要多一些。
一般茶园要三年以上才能进入丰产期,当然照顾得好,提前进入丰产期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照顾得好,自然是增产了。”老技术员很是自豪。
“那是茶叶品质出现了问题吗?”周应良继续问。
“品质当然没问题,我们的炒茶师傅都是国家级的。”老干局那边继续自豪着。
“品质和产量都没问题,那就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了。正经是我们要向你们学习才是。”周应良最后定调。
老技术员张了半天嘴,也没说出来一句反驳的话,很有些自己挖坑自己挑的感觉。
技术交流会无疾而终。
洪州长对于老干局这帮只会挖墙角的家伙,也是不耻的。你们把外商给搞毛了,搞垮了,搞走了,最后受苦的还是我们县里和州里,那么多国营企业纷纷倒闭,工人纷纷下岗,都是偶然现象吗?
洪州长会后单独找到了孙运圣,说省城的专卖店,你们装修升级改造得差不多了吧,赶紧开张营业吧。
这事孙运圣这个法人代表还真不知情,专卖店的事情一直是朱洪江在负责。
孙运圣打电话联系朱洪江,朱洪江说这事吧,是李老大发话的,省城的店,既然被封了,就封了吧,暂不开门。
至于啥时候开门,怎么开,你得问老大。老大就在你身边啊,我都挺羡慕你的,和老大这么近。
洪州长亲自传话了,孙运圣就赶紧向李东文请示。
李东文此时正在酒厂,指示每吨粮食搭配一颗桃子,一起酿酒。
酒厂这一千多条窖池,一万多吨粮食,要搭配一万多个桃子。桃子是刚刚采摘下来的,正在运往酒厂的库房。龚志听说这桃子要卖十块钱一个的时候,赶紧叮嘱库房,严加看管。
听完孙运圣的汇报,李东文皱了一下眉头。
随即叹息一声,“强龙不压地头蛇,既然洪州长带话了,那就给州长一个面子,安排开门吧。”
第90章:仙桃上市
桃花仙公司的仙桃,高两寸,广五寸,正是传说中玉桃的品相。(全本小说网,https://。)
仙桃每个重足足有两斤。刘春溥厂长原来的估计一斤多重,看来是估算得少了。
桃子在桃园采摘,现场装盒装箱,然后整箱运下山,再运到蜂蜜厂的库房。
采茶女刚好采摘完秋茶,接着过来采摘仙桃。工作无缝对接。
工资按箱计算,装好一箱五块钱。一般情况,每天装10大箱桃子很轻松,卖力干,都能装出来十五箱。
这四万八千多亩桃园,一万人采摘装箱,也需要十来天时间。
从山上运下来也很费劲,每箱都上百斤了,一个人一次只能背一箱下山,个别力气大的能背两箱,但是刘春溥坚决不让,这桃子这么贵,磕了碰了怎么算。
距离装车的地方远近不一,平均背一箱的工钱是也五块钱左右。这活计当然是男劳力干了。
刘春溥心疼钱哪,这桃子从山上下来,到山脚装车,每箱就花掉10块钱了。从桃园运到厂里,还要花钱啊。
这种短途运输,基本是本地的农用车解决的,几乎整个神鸟县城的农用车都出动了,活好,钱多,大家都抢着干啊。
第一批仙桃,首先发往了全国的茶叶专卖店,每家先发100箱。第二批仙桃,直接发往港岛,先发一万箱。
仙桃大丰收了,产量有貌似点多了。一百多万箱呢,怎么卖呢,真是有点发愁。
李东文估计,港岛的一万箱,基本上已经饱和,平均10个人都能分到一个桃子了。
港岛的仙桃,虽然李仙琼家的公司是总代理,但销售主力还是赵灿光手下那帮兄弟。
水果这东西是走量的,赵灿光那帮兄弟,都是底层的小混混出来的,最熟悉菜市场,水果摊,小超市和小店了。
每家店里先放一箱,只收成本价600港币一箱,卖不了的,包退货。零售价20港币一个,仙桃论个卖的。
600港币对小店来说也不算个事。这大桃子,看着就喜庆,实在卖不出去,自己吃了呗,也没几个钱。
还是港岛的消费能力高,也勇于尝鲜,第一批仙桃很快售罄了。
凡是吃过仙桃的人,就觉得以前吃的桃子都是垃圾,包括连带其它水果也跟着受牵连。俗话说,宁吃仙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这仙桃,一个能全家吃饱。
粤省也是消费的主力军,吃在粤省嘛。粤省有钱人多,吃货也多。谢安平那一百箱仙桃,不到一周就造光了。
赵灿光的莞城娱乐城更是消费大户,他现在招待客人的水果,清一色是仙桃,切成片,装成果盘。第一盘免费,再要,就收费了,10块钱一盘。一个桃子切四盘,那是很轻松的。赵灿光也不亏,还有赚。
这个季节北方已经转冷,但京城的疗养院里依旧温暖。
张元中老将军正抱着一个大仙桃不松手,在那跟医护人员较劲。“这是我外孙女孝敬我的,你们别想抢走。”
“张老啊,这个糖分高,你要少吃。”医护人员劝慰。
“一天才吃一个桃子,也叫多?”张老将军瞪眼睛。
这话怎么说,如果是普通桃子,一天才吃一个,那当然不算多,而且算少的了。但是这桃子太大了,比一般的香瓜都大,都快赶上哈密瓜了。
张老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