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2、带动作用
一连串的动作,让超市的生意是好了起来,基本上稳定下来,刘大炮也松了口气,总算又干成功了一件事情。
而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申城的个体私营经济越来越多,很多没有工作的人,都开始自己干,也有一些有工作的人,开始下海经商,他们看出了个体经济的优势所在,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他们连所谓的铁饭碗也不要了。
【大炮连锁超市】的附近,也开了许多的商店,也有一些专卖店,比如专卖生煎包,裁缝店,海鲜店。
这些店面的出现,丰富了市场,还真让申城的经济变得更有活力了。
有的店面直接从【大炮连锁超市】进货,卖出去之后赚取差价,比如家具店,干脆直接就从【大炮连锁超市】买走,然后自己高价卖出去,这种形式也能存活,当然了,他们自己还制作家具。
与此同时,连锁超市,还对供销社造成了一些冲击,超市的价格灵活,经营灵活,都不是供销社能够比拟的。
所以,也有人来找过刘大炮的麻烦,不过刘大炮一个电话打过去,这些人很快就被叫走了。
看到上头有人,供销社也就没有去干涉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炮连锁超市】越来越适应市场的需求,供货渠道也基本稳定,一个月之后,连锁超市已经完成成熟了,刘大炮可以放手不管了。
他将事情交给了许曼丽,不过许曼丽现在又怀孕了,刘大炮的种子实在是太强悍了,什么田都能种上,当然了,许曼丽做管理是没有问题的,不影响身体。
而员工的数量也急剧扩大,所有员工,除了香江那边过来的,都是知青或者知青家属,这个特色,让地方上很满意,这给他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
这时候,因为内地各地的大棚也已经准备好了,刘大炮接到通知,让他准备红薯苗。
刘大炮便返回了香江,在这里将大量的红薯苗拿了出来,然后一批批的运送到国内,任由国内分配。
耽搁了半个月,红薯苗也都发出去了,而且,刘大炮的肥料也都卖了上百万吨出去,给这些红薯基地打好基础。
这次给刘大炮增加了大量的资金,除了红薯苗,刘大炮又把系统里的小麦品种给买了出来,拿到京城。
见了总设计师,刘大炮直接推销这些小麦品种,刘大炮赚得不多,一斤小麦只赚五毛钱,不过总数量也有上百万吨,能赚到几十万,但刘大炮真的算是仁至义尽了,这种卖法,根本就是支援建设。
“大炮,这些小麦种子,也跟那些红薯苗一样神奇吗?”总设计师抓起一把麦种,问道。
刘大炮说道:“当然是这样,我能卖劣品吗?如果到时候有问题,你找我的麻烦就好了。另外,我还有其它种子,如果首长信任我,我再把他们弄过来,或许今年就可以彻底改变粮食问题。”
系统的种子品种很多,都很优质,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刘大炮当然有钱,而这就需要看内地要不要了。
老人笑道:“你呀,还真是个聚宝盆呢,你的种子,都是在哪儿种出来的?你那个新界什么时候让我去看看?”
“呵呵,那欢迎啊,香江迟早都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到时候你老人家可以看个够。”刘大炮说道。
“那就说定了,对了,你在申城干得不错,我看啊,把超市也开到京城来吧,其它各地,你也都可以开,我是全力支持你啊,当然了,给国家的税收,你小子可不能少,不然我可不饶你。”老人又扯到了刘大炮的超市上面。
刘大炮说道:“那你可放一万个心,这次在申城的试验证明,个体经济也将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时间还短,但效果却已经看得出来了。超市可以丰富物资,加强货币流通,给国家创造高额税收,解决就业,作用真的很不错,我看可以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国家只需要正确引导就可以了。当然了,我是个外人,只能建议,首长还是您自己拿主意了。”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会考虑的,国家大了,步子还是不能垮得太大,大炮,你把你的超市开好,国家会给你开绿灯的。当然了,农业你也不能放松,尤其是肥料,可以大量生产,你现在这数量,远远不够。”
老人笑道。
从老人那里出来,刘大炮迅速启动【大炮连锁超市】京城的分店,依然聘用知青做员工,而主要的分店店长,则基本上是从香江那边过来的,这也不是刘大炮不信任内地的人,而是他们在管理能力上,基本上是不如香江那边过来的人,当然随着他们的学习,这方面的能力肯定会提高。
京城各区都开了一家分店,大量的物资很快就进入了店里,很快也就开业了。
同样的,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迅速就被京城人们接受,也有人很快跟风,开起了类似的店面。
受到【大炮连锁超市】的刺激,国营的供销社,也开始改变,开始接受现金交易、不限制供应、不追求名额等,他们也要竞争进来。
能不能竞争得过,那自然是要看他们的适应能力以及货物的竞争力了,刘大炮的货物现在也开始改变进货思维,内地的货物增加了很大的比重,而他也让新界的各大企业到内地开设分厂,直接在内地生产,降低人工成本。
因此,新界投资集团很快就在京城开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一个日用百货加工厂,一个小电器加工厂,一个服装厂,一个建筑公司。
这些厂投入建设很快,将会在1984年年初正式投入生产,到时候会大量丰富华夏的物资。
而选择在京城直接开办厂子,刘大炮的决心是很大的,从首都开花,全面辐射整个内地市场,比起在深镇更有效果,也能够让华夏的高层看到这种效果,从而下决心大力发展经济。
京城这边开办好了超市,刘大炮离开京城,准备前往西南,作为他穿越之前的故乡,刘大炮对西南充满了感情。
西南的发展原本是不快的,刘大炮决定把这个地区给带动起来,在这个时代就和北上广一起进步,好像挑战性蛮大的。
183、80年代的老家
西南地区,是个很大的地区,地处内陆,如果能够发展得好,肯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局面。
1984年的1月1日,刘大炮乘坐客机抵达了蓉城。
这座西南最大的城市,因为国家的大力建设,还能保持一个不错的规模,只不过如果跟刘大炮印象当中的那个蓉城相比,那就相差太远了,那时候的蓉城,五环路都在开修了,现在的蓉城,一条环城路都没有,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对家乡过于思念,刘大炮没有在蓉城休息,而是马上就往老家三多村赶去。
三多村就在蓉城的郊外,距离蓉城有50里。现在的三多村,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刘大炮先将系统仓库里面的一辆自行车弄了出来,骑着它直奔三多村而去。
虽然现在的三多村还很破旧,刘大炮还是很快就找到了进村的小路,因为三多河河水流淌不息,很容易就能发现进村的路。
刚到村口,刘大炮就看到了一个将近二十岁的小姑娘背着一筐猪草走了过来。
小姑娘穿着这个年代的花棉袄,头上扎着一根大辫子,看起来倒是让刘大炮有些眼熟。
“你找谁呀?”小姑娘看到刘大炮穿的不错,忍不住招呼了一句。
刘大炮一愣,他暗想自己现在该找谁呢?自己还没有出生,恐怕连父母都还没有结婚。
想了想,他说道:“我找牛大柱。”
牛大柱是三多村的村长,刘大炮印象里面,他是从1982年开始就担任三多村的村长,一直到刘大炮上高中,好像才下台。
“你找村长啊,我带你去吧?前面不远的,大路旁边第一家就是,不过他家有狗,很凶的。”姑娘说道。
说完,也不管刘大炮愿不愿意,就头前带路。
刘大炮突然看到姑娘脖子上的一块胎记,那一团黑乎乎的胎记,让刘大炮马上感到一阵眩晕。
“这不是老妈吗?”刘大炮马上想了起来,这个姑娘,正是刘大炮穿越前的老妈何秀琴。难怪这么眼熟,那脖子上面的胎记,刘大炮肯定是不会记错的。
不过,刘大炮现在可不敢说认识,不然非得露馅不可。
“姑娘,我是从京城来的香江商人,我叫刘大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炮一边走,一边和老妈搭讪。
何秀琴脸色一红,她不由得看了一眼刘大炮,心想这个香江男人还真是好看,而且,她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
她不由得说道:“我叫何秀琴,刘大哥,你来咱们村,有什么事儿吗?”
刘大炮暗想你老人家可别叫我大哥,那可折寿了。
他忙说道:“也没什么事儿,我听我奶奶说,我爷爷是三多村的,后来打仗离开之后,才到的香江。这次回来,我打算探亲,看看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亲戚。”
刘大炮这话是没错的,他亲爷爷还真是在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三多村,参加了战争,后来就从来没有回来过。
他这一脉还是当时爷爷走得时候,给奶奶留了个遗腹子也就是刘大炮的老爸牛桥生。
打着这个名堂,也许不会有错,到时候直接把自己的身份给搞定了。
何秀琴笑道:“这样啊,你爷爷应该是村尾牛桥生家,这村里,就他一家是这种情况,我听人说牛桥生的爹当年打仗离开了村里,你爷爷还活着吗?”
刘大炮笑道:“已经不在了。”
何秀琴说道:“也是啊,他应该岁数不小了,你爷爷这边的家里还有两个人,牛大娘和牛桥生,不过你这个叔叔可不是个好东西,经常,经常找我的麻烦,你这次去了,可得给他上上课,让他以后别缠着我。那咱们先去牛桥生家?”
刘大炮暗想老爹如果不缠着你,那还有我吗?虽然我已经穿越成了另一个身份,但你也得把我给生出来才是啊。
现在的牛桥生是个老光棍,三十好几了还没有媳妇儿,后来好像还是把老妈给强行那啥了,才成了家,生下了自己。说起来,自己这个老爹还真是不靠谱,成了家也是成天到处跑的,对家里照顾的不多。
“也好,先去我叔家好了。对了,村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家里都分了土地了吗?收入情况如何?”刘大炮继续问道。
何秀琴说道:“比过去是好过多了,土地都包产到户了,至于收入嘛,也没有什么收入,也就粮食够吃而已,上面管得紧,也不敢做生意啊。”
刘大炮听了,暗想现在的情况应该如何秀琴所说,越偏的地方,越是受落后思想祸害深,而且因为接触最新思想慢,他们一般是不敢放手去干事情的,都想着能够独善其身就可以了,一家人有吃有喝,比什么都强。
走过一条岔路,刘大炮就来到了自己熟悉的老家。
只不过,现在的老家,还是一片茅草屋,院子里一片泥泞,看起来真的很穷啊。
刚走进院子,一条黑狗就从屋里窜了出来,冲着刘大炮和何秀琴狂吠不已。
紧接着,屋里走出了一个老大娘,她看见何秀琴,便马上笑着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