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实力也慢慢的开始往下坡路不回头是个扎了进去,整个大清朝的风雨飘摇,更何况你这个吉林将军府了。
没有想到吉林将军府二公子有梅花鹿养殖场的一定股份,成为了整个吉林将军府重要的收入之一。维持着家族的运转,二公子随着王国的帮助在家族的地位一点一点的提升,老爹正式确立为家族继承人,把他的兄长都给干下去了。
梅花鹿养殖场收入丰厚,简直就成为了一块闪烁着红光的肥肉,看到不想咬一口啊。但是王国早就把吉林将军府给喂饱了,然后又把整个青山县的县衙给喂饱了,一个是巨大的保护伞罩着王国,不受到吉林那些贪官污吏的迫害。
一个小保护伞就在王国居住地所在地青山县的衙门,上上下下都让王国喂的饱饱的好的穿一条裤子谁敢欺负王国。那就是动了整个青山县的宝贝疙瘩,这群现管的人能干嘛?一大一小两个保护伞,把王国照的是严严实实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明明看着养鹿场是一个日进斗金的买卖,是一块肥得流油的大肥肉,可是谁也不敢下嘴吃。王国花费了这么多心思,到处拉关系就是防止这一天的出现,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请了这么多的人还能让别人钻了空子。
所以这些年,虽然王氏家族的土地没有增加,但是土地里面的产出再加上家里面的这些牲口,让王氏家族滚雪球一样迅速的增长。这还只是表面的农副产品,给王室家族带来的收益,这是别人能够看到的,看不到的又有多少啊,说出来吓所有人一跳。
王氏家族在入股了杨记绸缎庄三成股份,前后投入了整整30000两白银呀,有了这么大一股资金注入到杨记绸缎庄。让山羊胡彻底的重拾信心,把对方那个打擂台的绸缎庄彻底的干败了,把对方的产业给接收过来开了分店。
王国入主青山县十里八乡最大的绸缎庄,杨记绸缎庄的事情外人是不知道的。唯一知道的就是山羊胡还有张大肚子这个中间人,每一年腊月末都会给王氏家族分红,分红的数字也是节节攀升,从第一年的1500两,到第二年的5000两。
每一年都拿着巨额的分红,而且还不用你王氏家族操心,只要派遣一个账房先生,隔三差五的到杨记绸缎庄去查账。没有任何出入就可以,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没有出现任何矛盾,三年之内王国就收回了自己入股的成本,剩下的全都是赚的。
这还不是隐藏最深的生意,隐藏最深的居然是在京城赫赫有名的昌盛当铺,才是王氏家族财富最主要的提供者呀。昌盛当铺是王氏家族最重要的买卖,先期投入的资金是150000两白银。
交给了罗圈腿罗晋的手里,然后带着王氏家族提供的账房先生一根筋,还有他的长子在加上王氏家族的家生奴才王二壮,来到京城开办昌盛当铺。
罗圈腿这小子实在是能力出众啊再加上他师傅,在临终之前把所有的关系都交在了罗晋的手里。因为资本雄厚不惜花费大价钱,拉拢各种权贵上到王爷府下到三教九流,甚至联合宫里面的小太监,弄出来了不少好东西。
局面迅速的打开,资产也会像滚雪球一样慢慢的增加,除了低买高卖之外还负责放贷金融产品。甚至给各个商铺做抵押业务经营的很广,收入那也是节节攀升这才真正是日进斗金的买卖,没出几年昌盛当铺在北京,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大买卖。
第五百五十章【昌盛当铺的变化】
在北京四九城当铺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为什么王氏家族的昌盛当铺,敢在当铺行当当中充当扛把子的角色。这话说来可就长了,还颇有传奇色彩在里面,昌盛当铺的掌柜的罗圈腿罗晋,别看人长的三寸丁枯树皮又是个罗圈腿,三级残废但是身残志坚。
王国对他有知遇提携之恩,拿着王国的银子开办买卖,不能对不起王国。所以下了狠茬子天天在外面交际,结交的人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又和皇宫里面偷东西的小太监取得了长期合作的联系,有什么好东西倒腾出来卖给昌盛当铺,换取银两。
买卖做得好啊做得红火呀,很快就开设了第二家分铺,也在京城的位置,可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整个天下都在风雨飘摇,那些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还在醉生梦死的吃喝玩乐。
虽然昌盛当铺发展的很快开设了第二家分号,可是在京城的当铺行当里面,也不能说首屈一指,比昌盛当铺有实力的当铺数量可不在少数。
可是就怪就怪在那场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上面,什么原因咱们在这里就不说了,这群野兽进入到北京城里面,那还有好吗。
在没有进入北京城的时候连皇上和老佛爷都跑了,朝廷都跑了一下子让老百姓人心惶惶,所有的买卖东家拿着钱关门,跑到了各自的老家。
整个京城唯一开业营业的当铺就是长盛当铺,那个时候北京四九城如同一捆乱麻一样,人心慌慌的有钱人家可以往出跑。没钱的穷人怎么办?只能忍受着,这群强盗甚至在皇城举行了阅兵,彰显自己的武力,干败了盛极一时的大清王朝。
兵荒马乱的什么情况都出现,抢劫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是罗圈腿儿这个老小子他命得有多大。能力得有多强悍,在这个兵荒马乱年月,愣是没有把自己的买卖停了,而且和那些外国军队的领导搭上了关系。
不光没有把昌盛当铺给抢劫一空,双方还合作了,以最低的价格从那群强盗手里面把这些宝贝给抢了回来。让远在吉林的王国都捏了一把冷汗呀,可是愣是让罗圈腿把这件事给办成了在京城确立了当铺当中扛把子的角色。
昌盛当铺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一下子就打响了名头,但是王国已经下了严令,无论花费多少代价把那些被强盗抢走的国宝能收就收,能买回来就买回来。然后把他们高价卖给同样是炎黄子孙的同胞,从中赚取一些差价就可以了,总不能让国宝流落到海外吧。
当局势稳定了,皇上老佛爷又回来了,那些王公大臣回来的时候领不到俸禄怎么办呀?只能卖东西,这时候昌盛当铺已经积蓄了所有的力量,全部在这一时间爆发了出来。
手里面拿着大笔的银票。就开始收购这群八旗子弟,贩卖的家产这一回可不会手软了,而是把这些宝贝压到最低的价格买回来,然后高价卖出去。
这群八旗子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什么都不会干就是家里面有一座金山,都得慢慢的给它消耗掉。那些****府都败落了,都把王府给卖给了别人,更何况那些小老百姓,一个个的全都成霜,打的茄子彻底的蔫儿了。
因为前些年罗圈腿儿,拿着大笔的银票到外面交际,积累下来的人脉现在彻底的爆发出来了。就好像是当铺行当里面的一颗原子弹一样,因为实力雄厚有钱,只要好东西罗圈腿会给你一个好价格让你不吃亏,谁都不希望自己把家产便宜的卖了吧。
人家昌盛当铺的掌柜的罗圈腿,为人够意思不会坑害朋友,这让那些失去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仿佛看见了救星。卖一件东西能活个几个月时间,然后接着卖什么时候把自家的产业,自家的房产土地卖干净了,他也离死不远了。
所以昌盛当铺即使在清朝亡国之后共和了,那也是跑在高速公路上停不下来,别人眼红你眼红不起来。人家就是前几年积累下来的人脉,你要有那个长远见识的话你也去啊,你也去和这些八旗子弟交朋友啊,可是你没有啊你怨得了谁呀。
两件事儿把昌盛当铺的地位彻底的确立了下来,现在昌盛当铺在北京首屈一指,拥有四个分号在天津还有两个,再加上北京的总号,一共7昌盛当铺。买卖做得那叫一个火呀,在津京地区体体昌盛当铺的,没有人不知道经营范围很广,老百姓的破烂儿他也收。
可是这么有钱的买卖,背后的东家却神秘异常,你别管使用什么招,谁也不知道昌盛店铺背后的东家是谁。神秘的就像是一团迷雾一样,可是谁能又想到在北京叱诧风云的昌盛店铺,东家居然远在吉林的青山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土财主,一个小土地主。
王国用罗圈腿果然没有用错,给王氏家族带来了巨额的利润,每隔三年罗圈腿儿会把自己的账房先生一根筋,父子两个还有王二壮带着收上来的小件而便于携带并且价值连城的宝贝,还有银票回到青山现象王国这个老板进行汇报。
有一根筋账房先生在,绝对不会出现一点差错,账面上做的那叫一个干干净净。罗圈腿儿除了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分红还有年薪之外,外出应酬哪怕是花一个大子儿,账面上都记得清清楚楚。所有的银子全部储存在大德通票号。
王氏家族只留下了10万现白银作为周转资金,剩下的钱全部兑换成黄金,没错王国把所有的钱全换成黄金了。成为整个东三省大德通票号最大最重视的一个客户,为大德通票号带来了好处那可是显而易见的,双方合作愉快啊。
除了储存黄金之外王国还会把,昌盛当铺收回来的那些小个头,便于携带的宝贝放在自家新修筑的地下金库里面储存起来。
第五百五十一章【王氏家族的闹事军团上】
王家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面积扩大了一倍人口增加了足足三倍,那些半大小子也都娶上了媳妇,有了自己的孩子,而生活好了的年轻夫妇当然希望多子多孙。
所以王家屯在十里八乡,算是出了名了人称孩子窝,别看这个外号不好听,但却是一个褒义词。证明王家屯村民生活的好多生孩子多养育自己的后代,这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谁让人家王家屯儿有王国这样实力强悍的地主镇着。
虽然不能说占尽了便宜,但是有王国在无论是官方还是私方,都没有人敢欺负王家屯的村民。王家屯普通的人家日子过得都不错,那么作为王家屯实力最强悍的第一地主,王国家的日子那是更别说了红红火火的。
再加上王国和几个老婆都年轻力壮,是繁衍子嗣最黄金的年龄段,除了种田过日子之外就剩下造人了。所以王家大院的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生,父母的基因如此优秀,如此的年轻力壮再加上自从怀孕之后,就开始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不养身体,孩子出生的时候特别的健康。
这在外村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因为王家大院的孩子没有一个夭折的,在农闲时节或者是吃完晚饭,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聚集起来聊天。聊天聊的最多的内容就是有关王国家的王家大院,大家都羡慕王国呀,不光有钱有势还是地主生孩子的本事都比别人强。
整个王氏家族开枝散叶的任务就落在王国的身上,而且王国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光男孩就生了十几个女儿也有七个。
咱们先说说这些男孩都叫什么名字?他们的母亲都是谁?王氏家族的老大老二是对双胞胎小哥俩,老大叫王文字云龙,老二叫王武字云虎。
人如其名,两个小家伙长得那是虎头虎脑的特别的结实,头脑也特别的聪明不到周岁的时候就会说话,可以吃一些辅食。在孩子满周岁的时候整个华夏大地都会举行抓周仪式,这是自古以流传下来的习俗,有钱人家的孩子,抓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