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可一直冰封在冰层中,他身上的肉并没有任何变色。
老叟看着刀片放入嘴中舔~舐的木格,只觉得一种说不出的寒意。
终于,前面的天空一阔,他们从冰裂缝下钻了出来,横在他们面前的,是已经坍塌的冰柱,连绵成一片白色的小坡,在这昏暗的光芒下,那一座座兽脊连绵的冰塔好似一片望不到头的白色坟墓。
那淡淡迷雾笼罩下的大片坟场,野风呼啸,寒冰冻结,令人不由怀疑,这就是传说中雪山奇景之一的冰塔林吗?
虽说这时的冰塔林看上去又荒凉又冷清,尤似神怪小说里的孤坟野茔,但大家觉得,还是比冰裂缝下要好得多,至少没有了头顶的危险。
可是在冰塔林区走了没多远,乌拉大师眉头一皱,喊住了众人,只见前方似有怪兽的影子灰蒙蒙的一片,真假难辨,大家呼出的空气在身体四周凝成白烟,越发凝重,远处的山雾如同一只巨大的怪兽,正悄悄将整个冰塔林吞人腹中。
偏偏周围没有任何动静,大家侧耳倾听,似乎连风声也小了许多,远处雾笼下的冰塔怪兽如同复活了一般,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向他们蠕动而来,但是定睛一看,却又毫无动静。
再听得更仔细一些,冰屑掉落的声音,风声尖锐的声音,此外,就只有自己呼吸的声音了。
就这样僵持了约一分多钟,那时间竟然显得如此漫长,滑索和快速穿越冰塔林时没有出汗,此时反而人人出了一身细汗。
突然大地微微一颤,他们身边的冰塔顶端跟着一抖,无数冰屑落下,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正前方跑开了。
一行人这才继续前进,走至原本该提前一分钟到达的地方时,只见地上一排脚印,颇似人足,但形态巨大。
木格将脚放人脚印中,竟然比自己的脚印大了一倍有余,每两只脚印间距更是惊人,是他的五步距离。
卓雷却在旁边催促:“别管什么妖魔鬼怪,离开这里才是王道”。
走过一条长长的冰隧道,推开一座沉寂已久的大门。
大门的另一侧,仿佛是另外的一个世界。
爬上一座小小的土坡,望远镜下,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座颇似神庙的宫殿样建筑,白色的辉煌宫殿,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下,走得近了,愈发的显得高大。
众人不由放慢了步伐,唯恐脚下发出的声响惊动了这沉睡千年的巨人,随着土坡逐渐升高,眼前出现的建筑愈发令人激动,那座神庙是建立在一座更大的建筑肩上,一座白色的巨大的阶梯状金字塔式建筑。
它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巍峨高耸,气势雄伟,就像一座小山,从塔底有一道陡立的石级直通塔顶的神庙,石级上长满杂草和灌木,有几处已经倾塌。
金字塔四方有巨大的蛇形雕塑,它们是如此栩栩如生,蛇影透过皎洁的月光,仿佛缠绕在金字塔四周盘旋扭动。
再往上走,看到的更多,在巨大金字塔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较小的金字塔,一个高尖呈锥形,另一个塔顶则出现了圆顶的建筑结构,看上去像一座现代化的天文观测站。
最后,当他们登上坡顶,站在山坡的边缘,白城那气势恢宏的身影,完全的展现在他们面前,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呼吸也已经停止,周围的空气不再流动,一切,仅能用奇迹来形容。
站在山壁边缘,数百座白色的建筑尽收眼底,无数的神庙,宫殿,竞技的广场,纪年的石柱,每一个建筑都堪称精美绝伦,那些都是无暇的艺术品,它们散落在树荫中,但树荫丝毫遮挡不住它们的光芒,遗迹上的尘埃,遮不住曾经辉煌的历史;废墟上的野草,诉说着无比灿烂的文明。
如果说这世界上真的有伊甸园,那么,眼前所看到,就是了。
在他们眼前,周围的土地突然凹陷下去,形成一川沃野平原,瀑布高悬岩壁,在柔美的月光下如水银泻地,又如一匹白练轻挂,头顶的星空如天幕上镶缀的宝石,黑夜中传来动人的音乐好似白鹤的鸣唱。
白色的石柱散落在树林深处,巨大的雕像活灵活现,金碧辉煌的宫殿令人遐想,**神圣的庙宇,让人肃然起敬,仅仅是远远的望去,就能从心灵深处感到一种震撼,古代失落的文明,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留下了这一切。
卓雷感慨,尽管这里的气候要高于之前的水晶宫,但毕竟是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经过千年的繁衍,曾经的象城竟然成为了一座白城。
相传,当年鬼氏部族征服高原中部地区,吞并了穆族的大部分部落时,曾有一部分穆族人向西逃去。
他们历尽艰辛,到达高原西部的腹地,翻过冈底斯山后停了下来。
因为有冈底斯做屏障,他们才有了安全感并定居下来。
这个地方就是后来名震遐迩的穹隆银。
到达穹隆银的最初岁月里,他们扶老携幼,奔波中的劳顿和疲倦在多年以后都盘桓在心中无法散去,而那些陪伴他们而来的牛、羊、马和獒也因一路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伴悲惨倒下而心怀余悸。
除此之外,他们还时常受到当地一些土著部落的骚扰和野生动物群的袭击。
但穆族人在经历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慢慢地开始显示出他们原有的禀赋,即聪慧、性格坚定和骨子里的征服欲。
穹隆银光秃秃绵延起伏的土质山丘,对于他们曾经习惯搭筑的浅穴窝棚已不再适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五十八章 象雄王国
(全本小说网,。)
于是,他们就模仿当地人,在山丘的中下部掏筑洞穴而居。
居舍问题解决后,由于长途迁徙带来的牲畜数毕竟有限,于是他们就花大部分精力来狩猎。
在最初狩猎一些凶猛动物受到挫败后,他们开始掌握并在实践中应用一种“分而治之”的方法。
经过观察掌握了一些动物群的行动路线后,他们就组织人力埋伏在一定的地方,待动物群的主力过去,他们便像闪电一样,用最快的速度将尾群中的一些动物射杀,随即迅速撤离。
由于他们比当地人更加善于运用智慧来与大自然进行搏斗,这使得土著部族开始对他们产生敬畏。
他们不断地狩猎,在这个过程中驯化他们狩到的野驴,并通过认真的观察和了解,慢慢地认识到:有些动物肉不适用于人大量食用,但少量食用却能治疗人的一些病痛。
他们还观察到一些受伤的动物通过吃某些野草后伤口很快就会愈合,于是他们把这种草带回家,如果自己有了碰伤之类,也模仿动物嚼食这些药草治疗伤口。
在不断的适应和征服过程中,穆族人的牲畜和人口逐渐增加,他们变得特别有活力。
起初他们回避与一些土著部族的冲突,但随着时光飞逝和他们诸种力量的恢复与壮大,他们不再畏惧那些土著部族的人群。
他们开始挫败对方的骚扰,之后逐渐从防守转向反攻,一次次把那些附近的小部族打得惨败,最后长驱直入,占领他们的地盘,分掉他们并不太多的财物和牲畜。
当然,这些行动立即引起周围更大一些部落的不安和愤怒,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向穹隆银的穆氏部族扑来。
这样的战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那些对双方来说都是昏天暗地的年代里,频繁的厮杀不停地锤炼着他们的生命和意志。
英勇的穆族人奋起迎战,在不可避免的以伤亡为代价的磨炼中,他们不断地取得一些胜利,并将对方驱逐到更远的地方。
随后的一些岁月里,机警、迅捷的穆族人完全打垮了穹隆银周围那些土著部族,并且占有他们的妇女。
除满足他们的欲~望外,也为他们传宗接代,扩大了穆族的人口,并为穆族人和当地部族血统的融合和发展无意中起到了作用。
随着穆族人口的大量增加,他们的势力大大增强。
当时,在距离穹隆银较远的地方有几十个小部落,后来因为互相厮杀、吞并、分化到融合,到某一年冬天时,已成为39个部族。
在这个冬天之前,他们也听说在穹隆银新出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部落,但因为距离有些远,他们之间还未曾有过什么接触。
就在这个冬天,这39个部族的人们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那雪足有一头岩羊高。
野生动物也许提前就预知大雪对它们不利,早已顺着一条河谷向穹隆银方向转移了,茫茫原野再不见它们的踪影。
起初,这些部族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大雪带给他们的危险,甚至觉得好奇,觉得好玩。
许多天过后,下雪的情况都没有改变。由于天气寒冷,天空阴云密布,积雪不融,部族的烧火原料开始变得紧缺,食物也变得匮乏,牲畜和人开始死亡,人心开始躁动、惶恐不安起来,整个部族里气氛日益阴沉。
最后,部落首领们经过商议决定撤离这儿,沿着相对温暖的河谷地带向穹隆银方向转移,到冈底斯山去避难。
就在那39个部族准备迁移的时候,在穹隆银的穆族人注意到突然有成群结队的野牦牛、野马、野驴、羚羊,甚至狮、虎等众多动物沿河谷地带出现在穹隆银附近,并向远方转移。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们意识到动物们来的那个方向肯定发生了重大事情,因为他们从动物的慌乱中感受到了某种不祥的信息。
但他们却并不慌乱,只是保持警觉,并乘机狩猎一些奔波中疲倦的野驴和野马,尽情享受并大量地储存了肉食。
时隔一月后,39个部族的人开始陆续出现在穆族人的视野里。
一个多月的行程已使他们极度的疲倦、饥饿,有的人甚至奄奄一息。
但看到了冈底斯山,看到了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悲伤。
他们回头看看已走出的皑皑雪原,再看看前面雄奇、伟岸、安详的冈底斯,极度的喜悦和一种莫名的感激之情溢满身心。
他们不由自主地跪下来,面朝着冈底斯痛哭流涕。
穆族人见他们并不是前来进犯的土著人,派人过去问清了原因后,穆族人动了豪侠之心,他们马上把那些人接过来,安排在自己的窟洞里,把火生得旺旺的,把热腾腾的食物端给这些饿极了的人。
他们在饱餐了一顿,体力略微恢复后,39个部族的首领们决定归顺穆族,和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共同生活。
在随后的岁月里,部落的人们在穹隆银附近共同建立了以窑洞为主体的四座城堡,即穹隆银城堡、普兰猛虎城堡、门香老鼠城堡、度邦渡磨城堡。
39个部族的人和穆族人相互融合,慢慢地消退了那场雪灾留给他们的创伤。他们也由于相似的经历而同病相怜,因而异常团结。
此后,穆族人在冈底斯山脚,以四个城堡为基地,逐渐滋生并壮大,孕育并最终形成了强大的象雄王国。
在那些建朝的岁月里,他们东征西战,使象雄的疆域沿喜马拉雅山脉延伸,西至昆仑山,东面接近鬼氏王朝的疆域。
众人在震惊之中向前,前方是一个谷底,在茫茫白雪冰锋之下,是突起的笋尖状,这让他们痛苦不已。
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