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间30天-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天晚上,我自己跑到爸妈屋里找东西,迎面看见妈妈把肩膀上的衣服脱下来,指给爸爸看,我看到妈妈的肩膀红肿了一片,上面还有血痕,这应该是妈妈好多年不挑水,肩膀已经没有当年健壮了吧,妈妈看到我进来后,赶紧把衣服撩上去,假装没发生什么。

    不久后,我家里来了好多工人,他们在我家院子中间的位置开始挖,挖出了好多黄土,那些黄土堆成小山,能让小艳和我在上面打滚时,水井打好了。爸爸给水井盖上厚重的井盖,安装上水泵,只要合上电闸,冰冰凉的井水就从井口的管子里喷涌而出,几秒钟就能接满一桶水。有了水井,爸爸告诉街坊们,水井虽然在我家院子里,但水是公共资源,邻居们随时都可以去我家接水,从那以后,我家的大门只有晚上10点以后才关门上锁,其余时间全部敞开,好方便邻居们用水。

    我家的水井解决了附近邻居的一大难题,虽然水桶也要自己抬回家,但至少不用眼巴巴的等着送水车了,也不用花钱买水了,大家也舍得多洗几个澡,认真洗几件衣服了。有不太熟的邻居来我家打水,总是畏畏缩缩的,后来看见妈妈笑眯眯的从不厌烦,也就放心了。水井给大家省掉了一笔家庭支出,让邻居们非常高兴,从不多言多语的妈妈,更让邻居们喜欢,正是这个水井,让邻居们对我们这个外来人口家庭,第一次有了改观。有时候,邻居会端一碗饭来给我们吃,或拿两个水果分享一下,妈妈也在院子里种了好多太阳花,哪个邻居喜欢,妈妈就送他们一支,告诉他们回家后怎么扦插养活。

    因为水井,小艳的妈妈终于和我的妈妈看对眼了,我们才知道她姓王,后来我们就叫她王阿姨,王阿姨时不时的来串串门,用她的话说,就是来“倒啦倒啦”。疯子家也来打水,有时候疯子自己来了,我们就躲在房间里去,有时候三宏来,我们就当是所有来打水的邻居一样,看一眼,继续玩我们的,好像那本就是在大街上的一个水井,我们只承担它那很少的一部分电费而已。

    三宏依然和他的朋友们混在一起,抽烟、纹身、见了女孩就吹口哨,但后来,他再也不冲着我们吹口哨了,有时候他身边的朋友还要起哄时,他反而说,别闹别闹。

    有一天傍晚,我听到了清晰的口琴声,那声音穿过暮色,萦回在我耳边,悠扬又悲伤,除了在电视上和广播里,我还从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声音,我顺着口琴声找出去两条巷子,在一个还没有盖房子的地基上,看到了坐在地基里吹口琴的三宏。那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有喇叭花缠绕在草丛里,三宏被“淹没”在杂草丛中,两个眼里像明亮的星星,他两只手拖着口琴,嘴在口琴上来回移动,吹出了感伤的曲子。这样的三宏,我只见过这一次。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0章 瓦工

    (全本小说网,。)

    我家住的那一片平房区,和对面的马路是两个世界,马路的那一侧,有两个工厂,还有我们的小学和我后来读的初中,学校后面,是工厂的家属院,院里有鳞次栉比的小矮楼,与我们这边毫无规划建设的房子行成鲜明对比。

    但是我们的区域与对面的马路中间,隔着一条河槽。据说以前这里是一条河,后来水量逐渐变小了,河槽的两侧形成了斜坡,斜坡上长满野花野草,斜坡下面,还勉强有一条溪水。那溪水夏天时清澈见底,溪底是漂亮的花石头,还有成群结队的蝌蚪,我们蹚着水,踢起水花,一边捡石子一边唱着歌回家;冬天时溪水结成冰,供我们在上面滑冰、“抽毛孩儿”。那里一度是我和小艳回家时的乐园,。

    突然有一天,爸爸回家后悄悄和妈妈说:“我接到工程啦!”妈妈问:“什么工程?”爸爸说:“就是那条河槽上要修一个桥,直接通到对面马路上去,以后孩子们上学不用走下面的河槽了。”妈妈有些小激动,但还是抑制着说:“才修一个小桥,算什么工程。”爸爸笑说:“从一个小桥开始,慢慢的我就能修大桥,盖高楼了。”爸爸难得露出得意的表情,那晚他吃光了他的加餐,还喝了一小杯酒。

    最终,我儿时的“乐园”被爸爸用一个桥阻隔到脚下,我们再想下去玩,就要从对面马路的边缘,顺着斜坡下去,河槽里缺少了孩子们来采花玩水,一天天荒芜起来,后来就没有人再下去了。

    一年后,爸爸修完了他的土木工程专科课程并拿到了专科学历和毕业证,这期间,他已经和四叔承接了好几个小活,比如那个小桥,还有一个中学的自行车车棚、一个公共厕所、一个工厂的库房,这些听起来微不足道的工作,也正是我们那个城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缩影,爸爸也是这社会发展的推手之一,虽然这力量还不值一提,但在我的微观世界中,我每天都要走他修的桥,每天路过那个中学时都能看到里面的车棚,他已经从原来的工厂生产模式转变了思路,他已经足够努力了。

    但爸爸不会止步不前的,小活就当练手了,这一年,他和四叔接到一个大工程——拖拉机厂的宿舍楼!拖拉机厂在我们城市的边缘上,爸爸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经常加班到很晚,遇到夜里打混凝土,他就全称盯着,生怕出什么叉子。那段时间,爸爸的紧张感蔓延到家里的各个角落,他一遍又一遍的计算着成本,又和四叔商议着最佳方案,四叔经常在我家里一直呆到半夜,妈妈就给他们做饭,沏茶倒水,我们更不敢到他们跟前去,就怕爸爸说:“别捣乱,去一边玩去!”

    毕竟是第一次自己承包的房子,爸爸和四叔都心里没底,随着工程进度一点点接近尾声,他俩更加上火了:验收不合格怎么办?不结尾款怎么办?从爸爸把满盘子的花生豆都剩下就知道,那些天爸爸焦虑的连饭都吃的很少,整个人都瘦了。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他,回家后干脆不说话了,他吃完饭,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是啊,如果拿不到尾款,就会拖欠工人工资和工程物料的结款,当然,还有两家等着吃饭的人。妈妈知道他压力大,帮他端来一盆热水,碰碰他,轻声说:“快醒醒,先洗洗脚,去去乏”。

    在自检三遍之后,爸爸和四叔终于交工了,等待的那几天,爸爸人都瘦了,四叔心慌,就跑到我家里和爸爸聊天喝茶,兄弟间互相鼓舞。终于,通知他们结尾款的日子到了,那天爸爸和四叔做好了一切被挑错误的准备,却见到了拖拉机厂的财务提了两个皮箱进来。财务说:“这是你们的尾款,你们清点一下。”是的,那是个流行用现金结账的年代,也是个不拖欠工程款的年代。爸爸和四叔没想到这么顺利,他俩结结巴巴的说:“我们没有那么着急,不,不着急”,财务说:“如果你们真的不急的话,先结一半可以吗?恰好我们财务有点紧张,下个月再结你们另一半行吗?”四叔赶紧说:“行行行,只要以后咱们厂里还需要盖楼,还找我们就行。”

    好像就是从那以后,工程款就再也没有那么顺利的结账了,拖拉机厂说好一个月后付的另一半,变成了两个月后付,又变成半年后付,直到一年后,用大几十辆拖拉机抵了债。虽然爸爸后悔那次太鲁莽,但也感谢拖拉机厂信得过他们,给了他们盖楼房的第一个机会。

    爸爸把第一次盖楼房的经历给了拖拉机厂,而他的第一个从业资格,是“瓦工”。

    记得那时候学校让填表格,表格内容是家庭基本资料,比如家庭成员、成员关系、工作单位等等。爸爸看了看表格,认真的把每一栏填好,在“父亲工作岗位”那一格当中,他写了两个字:瓦工。在“父亲的月收入”那一栏中,他写下了:800元。

    瓦工的含金量有多高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它是土木建筑中的一个基本工种。

    爸爸对他自己“瓦工”的身份非常满意,后来他一直称呼自己为“瓦工”,在这好多年里,他取得了各种证件和资质认可,他做过乙方也做过甲方,他当过项目经理也自己成为开发商,有那么些年,他晚上回家的工作都是对着蓝图纸写写算算,很有学究的样子,再后来,他50岁时居然开始用cad了!但不管他怎样成长和进步,他始终在我们的家庭关系表格中,“父亲工作岗位”那一栏写下瓦工两个字,有时候爸爸和亲戚朋友们聊天,偶尔也会自嘲一下:“我一个瓦工······”

    我一直到大学时,仍然不理解爸爸为何对他的瓦工资质这样深情,明明可以填个“高级工程师”,或者“总经理”什么的,这样至少做为他儿女中最虚荣的那一个,我也感到很自豪,但他偏不。这和我们这一代人非常不同,我们填表格,都要从最“最高学历”填起,取得的资质写的越多越好,一些软件明明只懂些皮毛的操作,就敢用“精通”、“熟练应用”这些字眼,外语忘得差不多了,还敢说自己会讲英文。有时候,我们甚至把某些身份也会提前公布,比如“准接班人”、“准妈咪”“未来某领域的领军人物”等等。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的能力。但那时的爸爸不一样,他不炫耀自己得到的所有荣誉,同时也禁止我们以此为傲。如今,我好似明白了他的深意——表格中填“瓦工”没有错,毕竟这个证件我家里一直都有,只是不如后来的证件那样耀眼,但“瓦工”是爸爸迈出的第一步,是他梦开始的,他一直都牢记在心,并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我们为之骄傲的,不是爸爸身后的那些光环,而应该是有他这样努力的一位父亲!

    和“瓦工”这个称号一样,我们填学校的家庭资料表格时,家庭收入那一栏,永远都写“800元”,我上大学时,城镇最低生活保证金都比这个高了,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性格,太小的时候会信以为真,总会觉得自己家庭条件不太好,于是主动屏蔽一些消费,后来懂了,也会觉得爸爸这个举动非常可爱,虽然有点不喜欢他这种掩耳盗铃般的烟雾弹,但也明白他对我们勤俭节约、戒奢以俭的要求。

    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章 泡面

    (全本小说网,。)

    在爸爸的咳嗽声中,东单站终于到了。只短短的20分钟,我却揪心的难受,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因为咳喘脸红到脖子,我想要帮他拍拍背顺顺气,他却连连摆手,我知道他是身上疼才不让我们碰,我只能站在他身边,为他挡住地铁里别人的目光。那天我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以后都不能再让爸爸坐地铁了,身体里的病魔已经让他痛不欲生,我不想再让某些人的目光刺痛他的内心。

    走出地铁站时,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太阳把一切都照的明晃晃的,炫目斑驳。爸爸说:“这天气,比内蒙可热多了。”妈妈说:“咱们以前在河北更热,这么多年在内蒙呆着,还真有点不适应这种温度了。”

    我们慢慢走着,形形色色的人从我们身边快速经过,他们大多身体健康,步伐矫健,炎热并没有让他们慢下来。过马路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站在爸爸右边,就是马路的外侧,而让爸爸走到更靠近汽车的马路内侧。突然觉得,虽然我长大了,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