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民国-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戴这么一解释,这中年男人倒不好拦人了。

    眼下这世道乱的很,到处都是倭鬼子在杀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他们逃个荒都担惊受怕滴很!但是不走也么办法,地里庄稼又收不上来,么有吃滴,么有喝滴,不往外逃真的么有活路啊!

    这位大叔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的长叹一口气,“唉!么有活路啊,么有活路!娃啊,你们赶紧去找家人去吧,好歹能跟屋头人在一处,就是死了也不至于成个孤魂野鬼”

    钱戴听着对方的话,心里也是难受,就在这时,一个年约五六岁,长得瘦弱纤细的小男孩,慢悠悠的晃悠到了这位大叔跟前,用细弱蚊声的声调开口道:“爹,俺娘喊你赶紧走。”

    中年大叔一听忙点点头,然后转头望着钱戴与末末道:“娃啊,你们一路小心吧,前头的情况可不算好。”提醒了这么一句,这位大叔拉起这个孩子就要往回走。

    钱戴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去,就在前边约莫两米远的距离,有个面色枯黄瘦弱的妇女,抱着个比刚才那个孩子更小的孩子,正焦急的往这里张望。

    对方是否是真心实意的关心,钱戴与末末能感受的出来,在这种几乎人吃人的环境下,这位大叔能好言提醒相劝,说明这人是真善良。

    钱戴与末末看着那缓慢挪动的父子二人,不知为何,二人心里有些发酸。

    末末瞄了身边的钱戴一眼,钱戴见状微微的点了点头。

    看到钱袋子应了,末末眼神亮了亮,快速的两步上前,走到父子二人身边,一把抄起刚才的那个小男孩,把他抱入怀中,然后不动声色的往小男孩那破棉袄里头,塞进了一包约莫两斤重的杂粮面。

    其实刚刚末末突然上前来,一把抱起这个孩子的时候,对面不远处的那位妇人见了,不由惊惧的瞪大了眼睛,嘴巴张的老大,更是发出了一声惊呼。

    那一刻她的心里是后悔的,是埋怨的,埋怨自己的丈夫,为什么烂好心的上前揽闲事,后悔刚刚自己为什么不拦住丈夫。

    如今是什么世道?一路跟着村里的人逃难出来,她不是没有看到过,那些莫名其妙失踪的孩子,她千小心,万小心,好不容易眼见着就要到郑州了,可却在这里

    就在这妇人脑海中种种情绪闪过之时,末末已经把孩子抱到了她的跟前,末末利索的把孩子放下,揉了揉小崽子的脑袋瓜子后,她什么都没说,潇洒的转身返回。

    转身的瞬间,末末能察觉到身后的妇女瞬间松了口气,同样的也看到了,狼狈追赶自己过来的大叔也跟着松了口气。

    返回到钱戴身边的末末,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惹得钱戴勾起了唇角。

    看着面带笑容的钱戴,末末心里懊恼极了。

    麻蛋的!想她李思末,千年等一回的难得做了次好人,大方了一次,结果还被人家当成了坏人来防备,她也很郁闷好吧!

    结果倒好,钱袋子这丫的,居然还敢嘲笑自己,真是婶婶都不能忍!

    末末想也不想的,虎里吧唧的上来,照着那满面笑意的钱袋子的脚一脚踩下。

    钱戴自知惹火了末末,忙凑到末末身边小声的告饶,末末却不看他,头也不回的匆忙上路。

    直到钱戴与末末二人都走远了,刚才那大叔一家才反应过来继续上路。

    不要小看了五六岁的小娃子,经过了长途跋涉的逃难,看多了、遭遇多了,他自然就精明了。

    刚刚这孩子,被末末突然塞进自己棉袄里一袋东西,他当时就察觉到了,小家伙精明的很,从末末放下他到再度上路前行,小家伙都默不作声,只是紧紧的抱住了胸前的小布袋。

    直到晚上父母带着他找到了地方歇息,小家伙这才偷偷摸的把小布袋交给了父母。

    直到这一刻,这位大叔与妻子才知道,原来先前那个女娃子抱自家的大儿子,那是真好心!夫妻二人捧着这约莫两斤重的救命粮食,他们顿时泪如雨下。

    其实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六十四 情势不明暗谋划

    一路跟灾民逃难的方向逆行而来,钱戴与末末走的很是小心谨慎。

    饿了、渴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掏出吃的来,他们也生怕再遭遇到昨天夜里那样的变故。

    这跟前头给那一家子偷摸送粮食不一样,之所以给对方二斤杂粮面,一来他们感觉的出来,这一家子跟那晚上遇到的两个孩子不一样,在他们看来,这一家四口是个值得他们帮助的人;二来,他们默不作声的给粮食,对方也不知道,万一当时自己猜错了,他们也可以在对方暴露出来前,就已经快速的逃掉了。

    因为这两个原因,钱戴才同意了末末给粮的提议。

    毕竟他们走了一路,不也就大叔这么一个拦住了他们,出言提醒了他们么?权当是一报还一报吧。

    走了一日的功夫,他们还是早上吃过东西的,高强度的赶路速度,即便是身体强悍的末末,她也有些受不了了,那是因为饿的。。。

    天色擦黑,钱戴才终于带着末末找到了个僻静的地方歇脚。

    天大亮的时候他们就在找落脚地了,结果都找到了天黑,这才勉强的找了这么一处,实在稍微好点的地方,那里都被灾民给占据了,不仅如此,这些灾民的配备还挺高端的,他们居然还在山壁上挖凿出了大小不一的小窑洞,用来挡风避雪。

    俩人飞快的捡了些柴火回到落脚的避风处,末末挥出了个隐匿异能,在他们身周圈出了一块约莫两米见方的空地,钱戴抓紧时间燃起了篝火,从背篓中把小铁锅取了出来,又让末末从空间取出好吃的,钱戴下了满满一锅的面条,配上早前卤好的肉,他跟末末二人才总算是吃了一顿饱饭。

    吃饱喝足了,钱戴这才让末末把防护罩打开一个缺口,慢慢的把里头的气味往外放出,又等了个把钟头,确认无人前来这边查看后,钱戴这才让末末撤掉了防护罩,两人依偎在一起把身体烤的暖洋洋的。

    稍作歇息过后,钱戴灭掉了地上的火堆,让末末取出了一辆自行车,钱戴带上末末,俩人摸黑上路了。

    没办法,白天赶路的话,他们往灾区里走的行动过于异常,眼下大家都往外逃,几乎就见不到人往里走的,为了避免麻烦,钱戴决定,他们晚上赶路白天休息。

    这样不仅能避过路上大批量的灾民,又能骑车上路人轻松很多,还有肚子饿了口渴了,也能及时的补充,不至于像白天那样,干什么都有避忌。

    不得不说,钱戴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他们夜间赶路,俩人可以轮流交换骑车休息,行进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一路上走的很顺利,没几天的功夫,他们就经过了许昌,来到了漯河县城。

    连续走了好些天的路了,进入到了漯河县城后,看着有些黑眼圈的末末,钱戴心疼的决定,带着末末在这休息两天养精蓄锐,休息好了他们再继续上路。

    前方不远就是驻马店了,等到了驻马店,他们就可以转道东行,到时候就再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被动,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混入往东边逃难的难民队伍中,一点都不奇异显眼了。

    十月下旬,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往外逃难的人越来愈多,因为大多数的人,此刻家里的存粮也都已经吃光了,野地里的草根被挖光了,上山的榆树皮也都被剥光了,吃无可吃之下,迫不得已,大家再也坚守不下去了,只得带着家小全家出逃。

    而更有一些被逼急了的灾民,他们打起了大城镇里头,那些有钱的大户们的主意。

    凭什么他们有粮吃?凭什么他们有好日子过?饿急了眼的灾民们,开始抢劫吃大户了!

    一时间不少的大户被抢,灾民们总是一拥而上的疯狂抢夺,整个河南的局势更加危机。

    政府的不作为,灾民食无可食,这也就导致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逃难的队伍。

    从94年爆发干旱,到接连不断的蝗灾、冰雹、折磨的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没了活路,从942年的七月开始,灾民们陆陆续续的往外逃荒,到眼下的十月下旬,逃荒的灾民们达到了逃难的高峰期。

    当初粟梅梅被李世杰一家三口护送到了武汉,本以为自己带着柱子,婆家不管怎么说,也该给自己一个安稳的生活。

    可惜千算万算,她没能算过命,没能算过婆家的那群饿狼们。

    婆婆得知了丈夫的噩耗后一病不起,最终没有躲过阎王的召唤,苦苦熬了半年,最终还是去了。

    婆婆一去后,家里就乱了套,她一个失了丈夫的寡妇,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当然只能为鱼肉任人刀俎。

    从金陵一路逃出来,见的多了,遭遇的多了,粟梅梅当然就知道,这样的时刻她必须奋起反抗,不然她就对不起,自己这条被丈夫救下来的命!

    最终粟梅梅收拢了自己身上的所有首饰,带着柱子逃出了婆家,带着孩子一路北上,回到了她的娘家求活路。

    刚开始回来的时候,母亲还在世,看到自己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苦,母亲愧疚的同时,便给了自己一些私房,所以哪怕后来母亲过世,粟梅梅也凭借着这些私房,自己带着柱子,母子二人偏居粟府一偶,日子过的倒也舒心自在。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平顺的过下去,自己会一直窝在粟家大宅偏门的一角,借着粟家的庇护默默的过自己的日子,可不成想,上苍就是这么的爱开玩笑,河南大旱,灾民遍地。

    这样的大环境下,手无缚鸡之力的自己,如何能带着年幼的儿子平安度日?

    外头人心惶惶的,她都已经许久没有上街过了,这几日她不断的听到有下人在议论,说某某某老爷被抢了,某某某地主被吃大户了……

    种种的流言,听在粟梅梅的心里,只叫她胆战心惊。

    人的经历不同,面对复杂的局面时,各自做出的决断也不同。

    当粟家大宅中,粟梅梅两个兄长们都在闭门不出、醉生梦死之时,粟梅梅却在暗地里谋划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六十五 漯河街头遇故人

    粟梅梅所住的这个小院子,不仅有个后门临近街道,更是在百米开外的距离,那里有处院子里,就有一口秘密地窖,那里可是积藏了粟家历年来的米粮啊!

    不得不说粟家祖上有良才,组训就死死的规定了,粟家地里出产的粮食,每年新粮入库后,才能把里头的旧粮拿出来卖,因为去年天就开始大旱,家里年长的管家就提议了兄长,所以粟家积年的陈粮并未卖出去。

    粟梅梅也是粟家人,当然知晓此秘密,更是知道秘密地窖的出入口,别的她做不了什么,但是她却可以趁着无人之时背地里行动,每天晚上从秘密地窖背一袋麦子出来,把粮食藏在自己的小院子里。

    她想的很好,如果真有灾民抢大户了,如果兄长们最后要是保不住秘密地窖,那么她偷出来的这几百斤粮食,就是她跟柱子的救命粮!

    私下藏好了粮食,粟梅梅这才心底稍安,可没等她松下一口气多久,意外又发生了,柱子着凉感冒了。

    柱子凌晨就开始发热,粟梅梅一直熬到了天亮,无论她怎么努力,使用了再多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