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剔骨-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许含章很快就平静不下来了。

    离得越近,园子里飘来的欢声笑语后就越清楚。

    她身体微僵,情不自禁想起了以前所见识过的几场宅斗,又顺理成章记起了在话本上看到的各种阴谋诡计——在地上泼脏水,在台阶上放冰块;手‘不经意’的一滑,杯子里的热茶水便全倒在了她的身上;脚‘不经意’的一伸,便将她绊了个四仰八叉,屁股开花……

    她越往深处想,内心便越觉得崩溃。

    可内心越发崩溃,面上的表情就越发木然,看着竟是愈发平静了,隐有高贵冷艳的气场,让婢女们更加为之折服了。

    这种气场,也略微让楼阁里的小娘子们惊诧了一下——倒像是个见过世面的,居然没盯着满目的繁华乱瞧,而是心无旁骛、目不斜视的走着她自己的道,神情里丝毫不见惊慌和失措,沉稳得紧。

    等看清她的容貌后,略微的惊诧就变成了巨大的错愕。

    巴掌脸,桃花眼,樱桃小口,青丝如墨,肌肤恍若冰雪堆成,冷丽中泛着莹润的光泽,眸子里则艳光点点,似是春水初生,有花瓣在其间浮动。

    在这样惊人的美貌下,所有华美的衣物和名贵的簪钗都沦为了陪衬,夺不去她半分的光彩。

    原来,有心人的消息是准确的——她的相貌,果然是极为出挑的……

    她,的确是一点也不像村姑……

    楼阁里顿时静了下来。

    “二妹妹,你可算是来了。”

    水榭里则骤然响起了一道清甜爽利的笑声。

    只见一名貌美的少妇身姿轻盈的越众而出,快步上前,亲热而熟稔的挽住了许含章的手臂。

    来人,是崔五娘。

    是许含章曾经的大主顾,曾给她提供过接近于软禁的住处,也曾给她介绍过应国公府的生意,让她结识了卢氏。

    但此时崔五娘就像是完全忘了那一茬,只眉眼含笑的望着她,将她带到了水榭里。

    “真是好年华,好相貌。”

    而卢氏也像是全然忘了之前在国公府发生的一切,只温温婉婉的打量着她,赞道。

    有了这地位最高的二人的表态,余下的贵妇们自是纷纷配合,很有技巧的活跃着气氛,显得热闹而不嘈杂,亲切却不腻人。

    “好了,我带你去那边看看吧。”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崔五娘忽地唇角勾起,挽着她往楼阁的方向走去。

    而楼阁的台阶下,不知何时竟多了个浅浅的水洼,边上还飘着几截茶叶沫子。

    这是个充满了考验与伏笔的水洼。

    如许含章在话本里看的桥段一样,若是直接跨过去,会显得动作有些不雅;若是不管不顾的踩上去,那便会很是不雅的滑上一跤;若是绕道而行,会显得很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八章 圆满

    (全本小说网,。)

    望着这处水洼,许含章竟有了人生圆满的错觉。

    “我是个初来乍到的土包子,肯定会受到很多刁难。比如,有人会拿起一杯茶水,泼在我的必经之路上,看我是会缩手缩脚的绕道,还是会大大方方的踩过去……”

    数天前,她曾对崔异如此说过。

    这不可谓不是真知灼见了。

    但崔异当时却皱着眉,忍无可忍的说世家虽是有很多见不得光的地方,但闹得再怎么乌烟瘴气,也还是晓得用‘风仪’来粉饰一下的,断不会沦落成地主老财家的后宅,人人都拿着金粪瓢,你泼我一勺,我泼你一瓢。

    对,此处是没有什么粪瓢。

    但茶水,却出现了。

    内服外敷,面色就能好看很多,于是他铤而走险,顶着出海进货的名头,跑越城去和采珠人私下交易。

    她听许恒说,越城的海边有官兵把守,严禁珠民私自下海采珠,违者格杀勿论。珠贝坊不许珠民们穿有兜的衣裤,说是怕他们私藏珍珠,每天清早天刚亮,海水冷得刺骨,珠民们却必须准时来到海边,被搜身后按次序下海,如果采上来的珍珠不好或数量太少就敢上岸,便会被官兵乱棍打死打残。

    光怪陆离的深海,毒性极强的海蛇,嗜血成性的恶鱼,缠人手脚的海藻。潜入海底,不但要承受巨大的水压,面临被暗流卷走、漩涡吞没的风险,还随时会遭受各种袭击,上岸后还要遭受官兵的责打和珠贝坊的剥削,所得的报酬不过是几个铜板。

    珠民们敢私藏珍珠和人可想而知许恒去那里私下购买珍珠的风险,她劝不住他,只得任由他去,最后害死了他。

    她害死了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兄长。

    范氏的话应验了。

    在她病得只剩一口气那天,范舟突然带人强行把她接到了公主府,请来各地的名医为她诊治。昭华公主当然大发雷霆,要找她算账,却被范舟死死拦下了。

    她一点也不感激范舟。他只能护得住她一时。他是男人,怎懂得内宅那些害人的弯弯道道?昭华定会找到机会收拾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果然,第二天晚上范舟就被支走,一个小侍女面带不忍的敲开她的门,说公主有请。

    许含章摘下发间的珠钗,将锋利的钗头对准了自己的左心,用力扎了下去。

    钝痛袭来,她险些叫出声,咬紧牙关忍住后,又拔出珠钗对着心口再次扎了下去。她没有学过医,不知道用怎样的力道才能刚好毙命,也不知道扎的位置是否准确,只好再试一次,希望能死得快点。

    意识逐渐模糊,她软绵绵的倒下,鲜血浸透了雪青色的罗衫,浸透了钗头那颗珍珠。

    死,不是痛苦,是解脱。

    “人呢?怎么还没到?”,水榭上帐幔飘摇,盛装华服的昭华踢开给自己捶腿的四个侍女,看向跪在一旁的小几前配药的张嬷嬷。

    “老奴马上去看,决不让那个小娼妇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张嬷嬷闻言放下药瓶,起身应道。

    “等等,那九个人到了吗?”,昭华侧过头,望着水榭对面的阁楼。

    “已经到了,等会小娼妇一来,就给他们喂药,让他们好好伺候她。”,张嬷嬷的肿泡眼里闪着幸灾乐祸的光芒。

    阁楼四面拉着深色的帘子,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有人拉开帘子,点上灯,将窗子尽数打开,房间里的一切尽收眼底。这几天碍于范舟阻拦,昭华只得服软,把那个小娼妇好吃好喝的供着,好不容易到了晚上,汾王借边事吃紧军粮告急将他叫走,她才得以下手。

    “嬷嬷,不好了,她,她自杀了!”,张嬷嬷刚走到树林,就撞上珠玉惊慌失措的跑来,结结巴巴的说许含章已经自杀了。

    “自杀?她哪里来的凶器?我记得她住的那个屋子连一根绳子也没有,她拿什么自杀?”,张嬷嬷厉声问道。

    “她拿的是头上的钗子,婢子刚刚看过,钗头很锋利,像是特意磨成那样的……”,珠玉嗫嚅着说。

    “真便宜了她!”,张嬷嬷咬牙道。

    “死了?”,昭华忽然笑出声来:“死了也没关系,把尸体给我抬过来。”

    “公主,那太晦气了……”,张嬷嬷正待劝阻,见昭华面色不虞,只得照办。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许含章的尸身被抬了过来。

    昭华慵懒的起身,朝许含章身上踢了两脚,见她没有动弹,顿感无趣,便招呼一个侍女递来一把匕首,在许含章额头上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本想在这张脸上再划两刀,可死人的脸和活人的是不同的,带着森然的气息,昭华心里发毛,将匕首一丢,唤张嬷嬷过来:“把她赏给那几人吧,许娘子一生冰清玉洁,临死了也没开荤,在黄泉路上恐怕会寂寞。”

    张嬷嬷是昭华的心腹,向来做惯了恶事,但这一桩还是让她心里打鼓:“这个,她会不会变成厉鬼来找老奴……”

    “看来嬷嬷真是老了,这点事都做不好。”,昭华冷冰冰的盯着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威胁。

    若是不得力,便会被其他人取代。念及于此,张嬷嬷只得应下来:“老奴这就去办。”

    “你要去办什么?”,水榭的帐幔被人掀起,身穿白底暗纹锦袍的范舟狐疑的盯着张嬷嬷,然后看到地上躺着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人。

    “不会有事的,不会……”,他疾步上前,走到她的面前,探了探她的鼻息,希望只是受了外伤昏迷而已。

    可是她已经没了呼吸,彻底的死去,额头上还多了一道狰狞的血痕。

    “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以往商议军事不都是要谈到大半夜,都是为了这个小娼妇,你才这么早回来的对吧!她都死了,你还摆出那副深情款款的样子想恶心谁呢!”,昭华对他的早归感到气恼,恨不得扑上去和他厮打。

    任谁都看得出范舟此时失去理智,已经到了崩溃和爆发的边缘。只有骄横跋扈惯了的昭华没有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范舟站起身,顺手拔出长剑,拦住了想出去报信的张嬷嬷,“谁说了,我就饶过谁。不然下场跟她一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十九章 沈构

    (全本小说网,。)

    才子姓沈,名构,字伯真,生得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喜高声谈笑,善大碗饮酒,初时因只求死板的对仗和平仄,忽略了其间的意境,故才名不显,而后便改变了格调,在诗词间多作闺情春怨之语,辞藻那叫一个柔婉而哀苦,婉约中带着缠绵,情意悱恻,读着唇齿留香,且字字句句都透着股知冷知热的体贴劲儿,感人肺腑,令平康坊的名妓们倾心不已,争相咏唱弹奏,时间一长,他的名气就渐渐大了起来,成了如今的‘大’才子,并得了贵人的‘赏识’,被带来参加了今日的宴会。

    席间丝竹作悠扬之声,家伎作胡旋之舞,曲水流觞,觥筹交错中,难免有意气相投之人豪迈对饮,以诗交游,以诗会友。而大才子既然想融入这个圈子,顺带洗脱以往笼罩在他身上的疑云,自然也免不了要参与进去,好好的表现一把。

    “正所谓文如其人,而他观其行,度其言,就不像是能写得了这种哀婉派调子的,因此很多人都猜测他根本就是从坊间的落魄书生手中收来的诗集,用以充数,欺世盗名。”

    此次的交游诗会,对沈构而言,便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着交游诗、赠别诗一类的诗赋都是要当场吟咏和发挥的,同时得应景切题,合乎情理,对作诗者的素养要求是极高的,和那种慢悠悠的写上大半年,再掏钱请书局印刷出来,拿去坊间发放和传唱的集子截然不同。

    若沈构是欺世盗名之辈,那当场就会露怯,更别提想要借机扬名了,能不被群嘲而封笔,成为过街老鼠,就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

    “他今日也放聪明了,没有做闺怨诗,遣词造句都颇为豪气,细品竟有几分壮阔的意味。”

    崔异淡淡的说道。

    于是那些曾质疑过他才华的人都无话可说了。

    而沈构的风度极好,并没有借机打击报复,只做潇洒状,说自己是对世间的事物都存了万分的怜惜之心,才常拟妇人口吻,作温和忧愁之语,想要抚慰游子那颗思乡的心、文士胸中那股不得志的郁气……

    这番说辞,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