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王能有什么主意?
不过是临时想出来应付汪几道的。
他只好支支吾吾地道:“内院的事罢了。汪大人只管旁观就是了。”
既然简王已经开出了筹码,又正合他的心意,他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笑着点头道:“不管嘉南郡主回不回西安,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可皇上年纪还小,后宫不能没有人打理。大行皇帝还有二十几天才下葬,这每天去思善门哭的命妇也没有个人坐镇,也是个大事。”
言下之意,我可以立刻就拿出诚意来,这就着手韩同心册立为皇太后的事,可赵翌下葬之后,简王你必须把姜宪给我弄走。
只有韩同心做了皇太后,很多事简王才能插手。至于弄走姜宪,他此时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大行皇帝还有二十几天才下葬,他总能想出办法来。
“那我就先替皇后娘娘谢谢汪老了。”他立刻就同意了这笔交易。
汪几道客气地笑道:“哪里!哪里!皇后娘娘是大行皇帝的结妻子,如今新皇已经继位,皇后娘娘理应册封为太后才是……”
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不以为然。
韩同心一看就是个没主意的,就算她坐上了皇太后的位置又如何?她又不是曹太后,感激可以直接转化为爵位俸禄。她的感激,半点份量都没有。难道她还敢在群臣的反对下给自己封个爵位不成?
莫名的,汪几道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姜宪的模样。
虽说立朝之时就有规定,非军功不可封爵。可若是这事搁在姜宪的手里,说不定她还真干得出这种事来……
汪几道的胡思乱想,姜宪当然不知道。
她拿着李瑶派人送过来的兵部公文直叹气。
奉太皇太后之命过来帮忙的孟芳苓接过宫女托盘里的杏仁茶放到了姜宪的手边,温声地道:“国公爷那边不顺利吗?”
昏黄的灯光,落在孟芳苓盈盈的笑脸上,像给她撒上了一层金粉,让她的五官变得更柔美,笑容更温暖。
姜宪恍惚又回到了前世,回到了和孟芳苓日夜相对的那些日子。
她不禁抿着嘴笑了笑,和孟芳苓说起心里话来:“国公爷那边能有什么事?两卫军心涣散,只要是个能带兵打仗的就能赢,何况我还让兵强马壮的杨俊去帮国公爷。可国公爷……”她说到这里语气微顿,轻轻地摇了摇头,这才苦笑着继续道,“密云卫根本没有抵抗就投了降,这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廖修文经营辽东卫多年,有死士护着他突围,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只是没有想到,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国公爷没有乘胜追击,却停在了原地给兵部写了公文,问兵部追还是不追。这事要是搁在李谦的身上,还写什么公文,直接把人全灭了再说……”
提到李谦,姜宪的神色又是一阵恍惚。
这家伙到底在干什么?
连封书信都不给自己写。
他这是要和自己绝交的意思吗?
姜宪嘟了嘟嘴,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把思绪重新拉回到这件事上来。
“国公爷……老了!”她感慨道,“开始怕事了……”
那自己还要照原计划行事吗?
姜宪在自己东三所的书房里踱着步。
孟芳苓看着姜宪的目光却充满了钦佩。
郡主真是厉害,小小年纪就能节制那些老,救镇国公府于水火。
假以时日,郡主会越来越厉害吧!
而这个时候,宫里的人都已经歇下了,只有嘉南郡主,还在为国事为家事操心。若是有机会,她真心愿意为嘉南郡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好能为她多分担一些忧愁。
她动作越的轻柔,把书房的灯芯都拨了拨。
第二天,去思善门哭过丧之后,几位朝中肱骨之臣坐在御书房里议事,却并没有出现汪几道或是简王预想中的硬仗。
姜宪很快就同意了不再追击辽东卫的提议,也同意早日册封韩同心为太后,只是要求把时间推到大行皇帝下葬之后,说是要让韩同心好好地为赵翌守守孝,赵翌死的时候,韩同心正一个人躲在慈宁宫里避祸。
这就有点泄私愤的意思了。
可汪老等大男人却是不好和她多计较。
反正他们要求册封韩同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姜宪却想着赵翌之前给自己的那几封提到要废后的书信。
得好好收藏起来才是。
只要赵玺做一天的皇帝,这信就能用得上。
就算你赵玺是皇帝,也不能不听父亲的话吧?
何况朝廷素来以“孝”治国。
她挡着不让册封韩同心,不过是像逗猫逗狗似的,给这些猫猫狗狗一个下马威罢了,让他们总有件事搁在那里平白惹些心烦气乱。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o~
※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二章 请功
一时间姜宪、汪几道、简王都满意了,朝堂上也就风平浪静。 。
姜镇元和杨俊班师回朝,汪几道上表为姜镇元、杨俊请功,姜家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韩同心每天带着赵玺给赵翌上香守灵,姜宪又写了一封信给李谦……
日子有条不紊地过了两天,姜镇元突然来见姜宪。
姜宪每天早上去祭拜过赵翌之后,就会去御书房坐一会儿,看看有没有事。若是有事,她通常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了;若是无事,就直接回慈宁宫陪太皇太后说说话,打打太极拳。
这天她正好在陪太皇太后打太极拳,有内侍通禀姜镇元求见,忙让人请了进来。
姜镇元给太皇太后行了礼,陪着说了两句话,就辞了太皇太后,和姜宪去了旁边的偏殿说话。
“听说你把汪几道为我请封的折子压下了!”姜镇元没有和姜宪兜圈子,直言道,“你可是有什么打算?”
姜宪也没有和姜镇元废话,而是直接道:“我的确是把汪几道的折子压了下来,我是想问问大伯父,想坐哪个位置?”
汪几道上的奏折中,请封姜镇元为太子太保。
请封杨俊为西山大营同知。
京卫早就千疮百孔,要不是有德高望重的姜镇元镇着,京卫早就成了一盘散沙,可就算是这样,鞑子打进来的时候,京卫还是没能撑住,伤亡惨重,十之仅存其二。之后又追剿密云卫和辽东卫,以疲惫之军迎精锐之师,自然输得多赢得少,之后若不是杨俊及时赶到,说不定京卫就全交待在北城了。
这道请封的折子看着挺好,可姜镇元是虚职,京卫早已只剩些残兵游勇,不过是名头好听而已。
姜镇元以为姜宪是因为不满汪几道的安排才这样问他的。
他也不满意这样的安排。
姜镇元想到自己即将说出来的话,不由地沉默了一会儿,这才低声道:“保宁,我想带着姜律去镇守辽东!”
姜宪大吃一惊,杏眼圆睁地瞪着姜镇元,嘴角翕翕,半晌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姜镇元看着,不由地叹了口气,道:“保宁,我知道陡然间跟你这么说,你很难接受。可这是经过了我的深思熟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等了好几年的机会。”
姜宪定了定神,望着姜镇元的目光显得很是复杂。
姜镇元还以为姜宪是一时接受不了自己的想法,忙解释道:“保宁,我知道你和别的小姑娘都不一样,你是胸中有丘壑的人,很多事我不说你也明白。
“姜家这几年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
“不,不应该说是这几年。是从你曾祖父时开始,就很不好过了。
“先帝在世的时候是怎样对待姜家的,你年纪还小,我也就不多说了。就说曹太后继位,赵翌亲政,哪一桩事我们姜家没有出力?可你看他们坐稳了江山之后是怎么对待姜家的?我就是想练个兵,那些言官都能弹劾我‘拥兵自重,想谋逆’!赵翌更是恨不得派人把我监视起来,只要我有个风吹草动的,他就有了对付姜家的理由。
“而赵玺,也不过是另一个赵翌罢了!”
姜宪轻轻地在心里叹息。
她大伯父看人还真挺准的。
赵玺前世不就毒杀了她吗?
想起从前的事,姜宪有些走神。
姜镇元也有些走神。他想着这些年里发生的事,语气不由变得沉痛起来:“京卫这些年来尸位素餐,我是知道的,我也是难辞其咎的。可我这也是没有办法!我不吃空饷,朝廷中的那些阁老辅臣们拿什么来打点?我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那些功勋之家的纨绔子弟收编到京卫中来,那些功勋之家怎么会唯姜家马首是瞻?没有那些功勋之家的支持,皇帝也好、曹太后也好,又怎么会忌惮姜家,不敢随意动弹姜家?!
“可这天下的事,从来都是一饮一啄,天理循环的。姜家能有今天,是得了功勋之家的支持,可京卫的没落,也正是因为有太多功勋之家的子弟在京卫里当差的缘故。
“姜家已经和这个朝廷一样,老了,腐朽了。
“如果姜家想重焕生机,就只能走出去,剔除从前的毒瘤,重新开始。
“而这次辽东卫谋逆,正是让姜家不绝于此,可以重新出发的生机。”
姜宪神情古怪地道:“您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停留在原地给汪几道写了一道折子请内阁示下,让辽东卫一半的人马逃出了京城,您,您不会是有意的吧?”
姜镇元知道这事自己做得不地道。
他老脸一红,说话不免有些气短:“保宁,你治理朝政,国库的情况你不可能不知道。户部根本没有银子给我们打仗。与其到时候户部让我自己想办法给死难的将士发抚恤金,我还不如节省点力量,少些伤亡,以图后续。”
也就是说,姜镇元是故意放走廖修文的。
姜宪很是无语。
姜镇元索性道:“辽东卫若是全都折在了京城,辽东怎么办?谁能镇守辽东?”
辽东卫的家眷全在辽东,辽东卫又受辽王恩惠多年,辽东卫若是全死在了京城,辽东肯定会大乱。而且不管朝廷派谁去镇守辽东,原辽东卫的这些后人都不会驯服,甚至有可能还会闹事。
而且兵源也是个问题!
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就算是朝廷强制迁移一部分人去辽东,那些原辽东卫的后人会不会暗中抵制,迁移过去的人能不能适应辽东的苦寒,都是没有办法确定的。
姜镇元道:“若是以平乱的由头过去,就又不一样了。朝廷没有银子给我们,我们完全可以自行挑选精兵良将跟过去,在边关安营扎寨,开荒种粮,自给自足,自征自用,既能让将士们吃饱穿暖,满足卫所的军需,还能脱离朝廷的束缚,在平乱的过程中练出一只能征善战的兵来,为天子守国门。”
为天子守国门?!
她大伯父做官做久了,说话做事都变得拿腔拿调起来。
在姜宪看来,她大伯父这不是要为天子守国门,这完全是想割据一方!
前世,可没有这样的事。
当然,前世姜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她语气里不禁带着几分试探,道:“大伯父,若是我做了皇太后,您有这样的机会,还会去辽东吗?”
“当然不会去!”姜镇元想也没想地笑道,“你若做了皇太后,我怎么也要护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