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华年的记忆中,秦阿姨的父亲曾经是个和气又有知识的人,村里人对他们一家人都是又敬又羡,可是自从他抽上了大烟,他们家就算毁了,那个男人变得阴晴不定,还十分暴戾,几乎天天打女儿,而且回回都是下了狠手的,也难怪秦阿姨这么恨他。
“我明天和刘好好一块儿回去,”苏华年顿了顿,到底还是难掩对刘好好的好奇,“你这个东家人怎么样?”
“特别好,又聪明又和气,她待我就和待自家老人似的,特别贴心,她一个人在长福县工作,还带着孩子,平时很辛苦,我没有孩子,也是拿她当自己的孩子看的。”说起刘好好,秦阿姨难掩慈爱,“她很看重你呢,你回来之前,她无意中知道我和你同乡,还问了我不少你小时候的事情。”
“她为什么这么关注我?”苏华年觉得很奇怪,“我还以为他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些资本家……”
其实十几年前,苏华年就想过要给家乡捐钱的,辗转联系上相关人员,结果得到的却是冰冷的答复,“我们是不会要资本家的臭钱的!”
所以这次回来苏华年一直都挺忐忑的,都做好了经受刁难的准备,但刘好好出人意料的热情让他在熨帖之余,更觉得不安,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可能?”秦阿姨笑了起来,“她工作上的事情我是不懂,但她不是那种会看不起人的人,这一点我能保证,她待人特别真诚。”
看得出秦阿姨和刘好好的关系真的很好,她提起刘好好的时候,眼里满是自豪,仿佛她是自己的女儿一样,和苏华年不住夸赞着她是如何如何的优秀。
苏华年更不明白了,这个刘好好这么优秀,为什么要对他这么个资本家如此恭敬,就算他在南洋算是一号人物,在这里可一向是官方更强硬的,她完全没有必要讨好他。
苏华年这些年给自己的亲人寄了不少钱,在这个年代万元户是非常了不得的有钱人了,而苏华年每次寄钱都是几千一万的寄,所以他的老家永海镇出了不少依靠海外亲戚富起来的万元户,尤其是他所在的清口村,放眼望去起了不少小楼房,还有不少人家也砌墙动工正在盖楼房。
苏华年的眼里浮起一丝笑意,清口村看起来比县城还要富裕,林贤良自豪地说,“我们村的楼房是县里最多的了……”
他们清口村几乎家家都有海外亲戚,这几年靠着海外亲戚的资助,穷得叮当响的村子大变样,楼房也起了,娶不起媳妇的也娶了,清口村成了县里有名的富县,外头的女孩子都愿意嫁到这儿来。
“我们这里的路是新修的。”林贤良得意地用力踩了两脚水泥路,“比县城的路还好,也是几个大华侨捐的钱。”
苏运平轻飘飘地瞥了林贤良一眼,这不是明摆着嘲讽自己前几年不肯捐钱修路的事吗?
第七百九十五章 建议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苏华年不明就里,完全没有听出林贤良的讽刺,径自点着头,为家乡的变化而喜悦。
“苏老先生,听说您回来,您的亲人们都等着您呢。”刘好好笑道。
“好,好……”苏华年十分激动,在众人的笑脸中走进了一户户亲人家里。
这些人虽然是他的远亲,但是对他都是真心感激的,几年前他列了名单让儿子回来给他们一一捐了钱,这些年每年也都有寄钱回来,是他的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宗亲们的热情让他也十分激动,但是接连走了几户人家,他的笑容很快就淡了下来。
表面上富起来的村民依旧吃着地瓜饭,餐桌上唯一的菜是一点黑乎乎的咸菜,外表看起来体面的楼房,内里依旧穷得不堪一击。
“三婶,我寄回来的钱不够吗?”苏华年有些疑惑,坐在他面前的老妇人年逾七十,是他的堂婶,因为小时候受过她的恩惠,所以他一开始就给她寄了一万块钱,这些年陆陆续续也有寄钱,他知道这在农村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怎么不够,足够了,多亏了你的钱,我们才能盖起这栋小楼。”三婶握着他的手十分感激,“还有你三叔,前年生了病,如果不是你的钱,他早就走了,后来他到医院治了一年多才走,临走时还一直叨念着你……”
“那你们怎么还在吃地瓜饭和咸菜?”苏华年十分不理解。
三婶有些不好意思,“盖了楼,给五个儿子娶了老婆,给你三叔看病送终,我自己也是一身病,这钱太不经花了,一下子都花得差不多了,家里是只出不进,能撑得了多久呢?”
三婶擦了擦眼泪,“家里五个儿子都娶了老婆,全家上下十几口人,结果分到手的也只有一亩地,一年涝上个五六回,哪里有多少米可以收,靠着你的钱,又种了地瓜才勉强吃得饱。”
长福县靠海,不仅土地比永乐县更贫瘠,而且可供耕种的土地也非常少,一家五个壮劳力也只能分到一亩地,一个人就能把地里的活全干了,其他人都闲在家里,闲在家里没事做的后果就是吃不起饭,沿海的渔村还能出海捕鱼,他们这些稍稍靠里一些的村子,就完全没辙了。
苏华年心头大震,除了那一栋栋小楼房之外,现在的清口村和他当初并没有任何区别,还是要靠下了南洋的人寄钱回来反哺,否则他们就过不下去。
他的心中有些悲凉,一时间说不出来什么话。
林贤良却不觉得有什么,反正整个村子人人都有海外亲戚,不种地还可以靠外面人寄回来的钱过日子嘛,总之饿不死的。
苏华年一路走一路看,心里越来越沉重,看着宗亲们因为穷苦而变得麻木的眼睛,他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该怎么做。
“苏老先生,清口村的情况您也看到了,如果不靠着海外亲戚的接济,村民们的生活根本过不下去,但是依靠别人永远不可能是长久之计,您会念着亲戚情分给他们寄钱,到了您子孙那一代可就未必会认这些素未谋面毫无感情的远亲了,到时候他们怎么办?继续下南洋谋生吗?恐怕现在也没有你们那个年代的机遇了。”刘好好看着苏华年认真地说。
苏华年沉重地点了点头,“是啊,我原以为只要多寄一些钱,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是我想错了,就算建了楼房又怎么样,看上去体面,其实还是一样挨穷受苦。”
“长福县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地少,这不是一个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如果它能从农业县转化为工业县,它的贫困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说到底就是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
“哦?”苏华年猛地抬头望向刘好好,他终于知道的她的目的了。
“只有在长福县多建工厂,才能让这里摆脱贫困,”刘好好诚恳而坦率地看着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福县穷,是因为这里没有更多赚钱的营生,没能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海外华侨寄回来的钱只能让他们富裕一时,等情分耗光了,还是会继续穷下去。建工厂吸收这里的剩余劳动力,不仅人工成本低,投资者能够获利,而且也能解决就业问题,让那些闲在家里的人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我们长福县的土地拿来耕种,没办法让大家吃饱饭,但是如果拿来建工厂,却能养活许多人,而且我们的海岸线长,拥有天然良港,只要加以建设,说不定能成为国际大港,到时候别说是工厂了,甚至可以建成一个工业区,长福县那样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苏华年沉默了许久,才哑着声音开口,“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苏家的三个儿子倒是挺赞同刘好好的提议,与其不停地捐钱去填长福县这个无底洞,倒不如把要捐出去的钱拿来办工厂,就算其他方面的条件还有限制,并没有刘好好说的这么好,便宜的人工这一点就足够他们赚到钱了,就算赚的钱不多,也总比只出不进地给长福县输血的好吧。
“爸爸,我觉得那个刘副县长说的挺有道理的,就算我们往家乡捐一个亿都改变不了这里的贫穷,还不如试着办工厂,说不定会有效果。”
“对啊,爸爸,我们试试看吧,你看村子里那么多年轻人都闲在家里,建工厂把他们吸纳进去,他们有活干能赚钱养家,我们也有钱赚。”
三个素来意见向左的儿子,这次出奇地意见统一。
苏华年知道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他这样犹豫不决不是因为其他,而是——
“我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资本家,我不想赚乡亲们的钱。”苏华年皱眉,他在南洋的生意很大,根本不缺这些钱,如果来这里办工厂了,那他就不是一个回报家乡的慈善家,而成了一个剥削乡亲的资本家,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第七百九十六章 捐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那咱们就不赚钱,工厂赚来的钱,咱们捐给村里修路修学校?”
苏华年的三个儿子不遗余力地劝道,他们都看出了苏华年对家乡的执念,生怕他像另一位大华侨一样将全部身家都无偿捐回家乡。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南洋华侨都爱国爱乡,但有一部分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执念,是他们这些后人完全无法理解的。
对苏华年的几个儿子来说,只要能保住在国外的产业,拿一部分钱回乡折腾,不管工厂的前景如何,都是划算的,就当是花钱哄老爷子开心好了。
苏华年十分挣扎,陷入了沉思,刘好好并没有来打扰他,她知道他需要时间思考,不会这么快就轻易允诺,她可以淡定地和那些重利的商人谈条件,却没有办法去利诱这位令人敬佩的老人。
她之所以一来长福县就把宝全压在他的身上,就是因为她了解他的人品和为人,长福县后来的国际大港就是这位老人一手投资建设的,他为了长福县的发展国内外地奔走,比他们这些本土的官员还要上心。
如果没有他,长福县只是一个完全依靠外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富县,可以说是他创造了长福工业区,让一个县从此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这样的老人无疑是值得敬重的。
刘好好前世并没有和他打过交道,因为等她有资格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他已经驾鹤西去了,但是他为长福县所做的事已经成为了传说。
当初在长福县办工厂是后来苏华年回乡考察了十几次后,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刘好好的出现只是把时间提前了,所以她有把握他迟早会答应。
这一次,苏华年最终还是对刘好好的提议不置可否,只是在临走之前请村里组织建设电站,架设电线,并出资给每家每户安装电灯,请刘好好帮忙将县里自来水厂的水管接到村里,让村里每家每户都能喝上自来水,一应费用全部由他负责。
同时还购买了拖拉机、抽水机、电动打谷机给村里使用,因为国内的化肥、农药紧缺,又特地从海外购买了化肥、农药,分给村里的每一户农民。
还给村里的小学修了新的校舍和操场,给镇上的中学捐建了教学楼和图书馆。
这些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总共捐了一千万出头,顿时震惊全县。
长福县的华侨很多,而且不乏把持南洋经济命脉的巨商,苏华年甚至不是最有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