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她忽然记起追到集市要债的人,忍不住问道:“你们就两个人过年吗?我怎么听说,许师兄还有一个大伯父?”
提起这个,母子两人都苦笑起来。
许成源道:“我大伯还好,我爹去世后,是他支持我继续念书的,平日里也对我们多有关照。就是我那大伯母……”他抬眸看了杜锦宁一眼,“就是上次你在集市上看到那个,大年三十还来家里闹了一通,要我们还债。”
提起这个,杜锦宁从怀里掏出荷包,递了过去:“这是你上回给的三百文钱。我们家日子还过得去,你这钱就不用再给我了,拿去还债吧。”
“这怎么行?这万万不行。”许成源还没说话,谢氏就叫了起来,“要不是你教我家源哥儿写话本,他那话本一文钱都卖不出去。在你教他之前,他也拿去书铺给人看了,那些掌柜都摇头不收。经你指点改了之后,这才卖了六百文钱。书铺的掌柜说了,以后要是再写出来,还拿去卖给他。写得好了,还能再加价。你这是给我们家源哥儿开了一条既赚钱又轻松体面的路子,分你一半钱实不为过。宁哥儿你就不要推辞了,否则叫我们母子良心难安。”
许成源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见得母子两人极为相似的眼眸,杜锦宁深深震撼。
原先许成源给她钱时,她还不怎么以为意,以为那是谢氏不愿意得罪她们家,许成源也是卖出第一本话本,才会这么做的。毕竟谢氏要在杜家拿豆干卖,三百文钱虽然多,但跟生意不错细水长流的豆干生意比,还是没得比的。可能第二本第三本就不会再给钱了。
但此时,她推翻了自己对许家母子的猜测。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就算要给,也不用现在。你们先把债还完了再说吧。我也欠过债,知道那滋味不好受。”杜锦宁道,“而且你们也不需要本本给我钱,只需要给一本的就够了。毕竟许师兄为人聪明,一点就通,我也没费多少功夫。能因此而与许师兄结下一段善缘,是我的荣幸。”
经过此事,杜锦宁已真心当许成源是好朋友了。她本就没打算真收许成源的钱,不过是试探。以后许家母子一定要给一本话本的钱,那她便收下,到时候再找机会还回去就是了。可给得多了就不好办了。
谢氏是个性子爽利的,听得杜锦宁这样说,她便点头道:“行,那就这样吧。这钱我们先收回,等把债还清楚,源哥儿再把卖话本的钱给你。”心里十分遗憾没能跟杜家结成亲事。
说什么不想那么早嫁女,在她看来不过是婉拒的借口。不想那么早出嫁没关系,议亲总可以吧?但杜家拿这个当理由说了,不用说,就是不打算跟他们结亲了。
7
第179章 出来吧,小人书
第179章 出来吧,小人书
“时辰也不早,我就先回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既把话说清楚,杜锦宁便打算告辞了。
“杜师弟,你且再坐坐。”许成源挽留道,望着她欲言又止。
谢氏担心他又提亲事,让两家尴尬,以后不好交往,忙抢先道:“源哥儿,你不是又写了一本新话本吗?是不是打算让宁哥儿再指点你一下?”
“杜师弟到我房里坐坐吧。”许成源邀请道。
“行,那就再叨扰许师兄一会儿。”杜锦宁也好奇许成源到底想说什么。
谢氏无奈,只得拿眼神示意自家儿子别乱说话。
许家就是一进的院落,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北面还有个倒座做厨房和杂物间。
许成源的卧室和书房都在东厢。杜锦宁跟着他去的是他的书房。
书房里家具虽然不多,也就一个书案、一个书架,外加两把椅子,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也摆放得十分齐整。书房的墙壁上,挂了两幅画和一幅字,看那落款,却是许成源自己的作品。
“许师兄还会画画?”杜锦宁看着那两幅画问道。
两幅画中,一幅是孤舟垂钓,一幅是花下独酌,画画的手法与时下不同,用的是小写意加工笔。前一幅江河与天地,用的是写意的方法,人物和孤舟,则是用的工笔;后一幅亦是如此,树木与屋檐用的是写意,桌椅、酒杯与人物,则是用的工笔。但这两种画法加在一起,却格外的和谐。
“不过是随意画一画,上不得台面。”许成源不好意思地笑笑。
“许师兄怎的不画画去卖?反倒学写话本?”杜锦宁奇道。
许成源既精于画画,自然也是爱好此道。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顺便赚钱,这总比他从头学写话本要强吧?怎么本末倒置?
许成源苦笑一下,摇了摇头:“我们家以前虽还算衣食无忧,但送我念书也已不错了,哪能延师教我画画?我这画技,是跟附近一个老秀才学的。后来我去了书院,才知道这画法并不被人所认同。这画技我练了七八年,师父又已去世,我不愿意改叛师门去学新画技。待家道中落,想靠它来赚钱糊口便靠不上了。你也知道,漓水县人都喜欢大写意。我这种画即便卖的价钱极低,也卖不出去。所以就息了这门心思。”
“原来如此。”杜锦宁恍然。
她对画画没什么研究,但架不住关乐和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又名声在外,时常有人上门求书求画。她这阵子耳濡目染之下,也多少知道一些漓水县书画界的情况。
漓水县以前出过一个画家,这画家的画技多得先皇赞赏,所作的画也被人争相高价收藏,被时人所推崇。而这个画家的画法是大写意,在他的影响下,漓水县的读书人也都推崇大写意的画法。
庄户人家大字不识一个,更不会花钱去买画来挂;能买画的,都是喜欢附庸风雅的读书人。县里都兴大写意,许成源这种画法自然就被视为小道,卖不出去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这画技在其他人眼里不算什么,但看在杜锦宁眼里,却是跟宝贝一样。
“许师兄,这画画的事,我想跟你合作。”她走到许成源对面坐下,眸子亮晶晶的。
许成源叫杜锦宁进书房,是打算从杜锦宁这里探听一下杜方菲的想法的。可看到母亲的眼神暗示,再想想杜家既无意结亲,他就是问了也无济于事,反而会让彼此尴尬,便将这满腹的心事与失落放了下来,到书案前将自己新写的还没装订的话本整理起来,打算拿给杜锦宁看看,请教一番。
此时听得了杜锦宁这话,他猛地一愣,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杜锦宁:“什、什么意思?”
“想来你也知道,我写了《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现在被博悦茶馆的说书先生一说,十分火爆。我打算在年后盘下一间书铺,将这两本书印出来卖。但识字的人不多,更多的是不识字或只识得几个字的。刚才我看了你的画,便想着,如果让你把这两部书的情节一页一页地画出来,想来买的人也挺多的。你愿不愿意跟我合作?”
说到这里,她眼睛眨了眨:“合作的方式可以有两个,一个是画一本三十页的画册,给你五两银子;你也可以按销量来抽成。比如我卖出一本画册,你可以抽成二十文钱,卖得越多,你得的钱就越多。”
卖小人书这个念头,早在杜锦宁把《射雕英雄传》写出来,交给说书先生说书的时候就已有了这个打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人书,二十一世纪的漫画,形式都是图文并茂的,卖得不要太火。在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个《射雕英雄传》的说书都能引起轰动的古代,想来小人书也一定能给古人带来新鲜的体验。
不过开书铺卖话本和小人书的计划,她是打算等茶馆赚了钱,上学的束脩也有了着落之后再实施的,一来她缺钱,二来她也缺能画小人书的画师。当时她还想着等她去了书院上学后,再在学子里面慢慢寻找呢。没想到现如今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许成源既肯为了赚钱花时间去学写话本,想来不会拒绝为她画小人书的请求吧?
“真的可以吗?”许成源因亲事被拒而黯然的眼眸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这不光是为了马上能赚一大笔钱,更是因为他是真心喜欢《射雕英雄传》这部话本。
他能以十七八岁师兄的身份,去向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儿请教,还说拜其为师,《射雕英雄传》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毕竟达者为师嘛,能写出这样结构宏大的精彩话本的人,不是凡物,他心悦诚服。
现在,杜锦宁竟然看中他,让他把这本话本画出来,展示到众人面前,这于他而言,是莫大的荣幸。
杜锦宁点了点头;“自然可以。”
“那、那什么时候开始?”许成源眼眸晶亮地望着杜锦宁,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7
第180章 人家叫连环画
第180章 人家叫连环画
“下午我把《射雕英雄传》的前两册拿来,你先试着画一画,我看看。(全本小说网,https://。)如果行的话,你就继续往下画;不行咱们再探讨,看看以什么形式画出来比较好。”
书铺杜锦宁是一定要开的,即便关嘉泽他们不愿意再合作,她一个人也想把它开起来。所以许成源这里,需得早作准备。
“行。”许成源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亲兄弟明算账,在开始画之前,杜锦宁觉得该把钱的事说清楚:“你打算以什么形式拿报酬?”
许成源道:“就按一册五两银子的价钱吧。”
杜锦宁很能理解:“成。”
许家还欠着债,自然是拿现钱比较好。这小人书好不好卖还说不准,即便好卖,一开始赚的钱肯定也是不多的,毕竟这是个新鲜事物,人们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许成源拿抽成的话,远水解不了近渴。
许成源犹豫了一下,道:“五两银子是不是多了?要不,三两就成。”
这是个老实人啊!杜锦宁感慨着,嘴里道:“不多,一册画册至少要画三十页,费的功夫可不少。”
“那先画着看吧,要是容易,你给三两就成。”
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我还是不大适合写话本。我前头那本话本之所以能写出来卖出去,都是全靠你。整个故事是按你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的思路来写的;故事情节又是你给改的。现在放假在家里,没什么事,我本打算再写一本拿去卖,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故事来。”
说着他问杜锦宁:“《射雕英雄传》那样的背景,那样的情节,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杜锦宁哑然。
那故事不是她想出来的,她就是可耻的搬运工,偷偷搬人家的故事来卖。
不过她前世好歹是个网文写手,虽说写的都是套路文,但对于写文还是有些心得的。
她道:“想来你也听过说?各种江湖好汉之类的故事,这不就是灵感的来源么?同时,故事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你有时候听听那些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再进行加工整理,那就是一个个好故事。”
许成源被她这话说得眼眸亮晶晶的,只恨不得现在就去收集故事。
“行了,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回去了。”杜锦宁站了起来。
她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