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农家日常-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

    要不是原著里小龙女本就没有死,最后她也跟杨过在一起了,杜锦宁估计自己也会毫无原则地把原著的结局给改了的。她终于理解了孔氏和关嘉泽对关嘉玉的毫无办法了。

    因为杜锦宁答应了让小龙女活着,关嘉玉高兴得下车的时候都一蹦一跳的。听到宋妈妈一个劲儿地在身后咳嗽,关嘉玉这才想起自己的大家闺秀身份,蹦蹦跳跳变成了轻移莲步,假装成了一个淑女。

    要不是碍于自己“男孩子”的身份,杜锦宁都想去揉揉关嘉玉的脸蛋了。这孩子太可爱了。

    看到杜锦宁含笑看自己的眼神,关嘉玉忽然红了脸,瞪着大眼睛娇嗔道:“杜哥哥,不许笑人家。”

    “好,不笑。”杜锦宁说着,忍不住终于笑出了声来。

    “啊呀,你太坏了。”关嘉玉跺着脚,脸色越发红了。

    宋妈妈的脸色微微一变,看向杜锦宁的眼神都带上了审视。

    “杜锦宁,你终于来了。”关嘉泽的声音在门房响起,紧接着他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关嘉玉一愣,“妹妹你不是去袁家了吗?怎的跟杜锦宁一起回来了?”

    “啊,我是在巷口遇上杜哥哥的。我的车坏了,杜哥哥就把他的车让给我坐,自己走路进来的。”关嘉玉小嘴巴拉,三言两语声音清脆地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哦,原来是这样。”关嘉泽点点头,“走吧,咱们进去。”转头示意一个小丫鬟进去通禀。

    待小丫鬟跑远了,他才转头对杜锦宁道:“本来是我四婶想见见你,可不巧三房的七叔和七婶过来说点事,四婶便顺道留了饭。一会儿你跟我去见见她们。反正都是本家,不是外人,见见也无妨。”

    “没事,我省得。”杜锦宁点点头。

    她并不怵与人打交道,再者陆氏见了她,也无非是问上几句家常便放了行,一会儿她会去前院跟关乐和、关嘉泽和那个七叔一起吃饭,没什么不自在的。

    “七婶过来了?那娘在四婶那里吗?”关嘉玉问道。

    “娘过来打了声招呼就回去盘账了。你跟七婶问个安再回去吧。”关嘉泽道。

    “好。”关嘉玉便跟着他们,一路去了小四房的后院。

    师母陆氏是个美丽温柔的妇人,杜锦宁一行人进门时,她正坐在内厅里跟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说话。见得杜锦宁几人进来,待彼此见了礼,忙安排他们坐了,叫人上茶上点心。

    她又问关嘉玉道:“月底事多,你娘回去盘账了。你一会儿是回去,还是在这里跟四婶一起吃饭?在这里吃饭的话,四婶叫厨房给你做几样你爱吃的。”

    关嘉玉大眼睛乌溜溜转了转,摇头道:“谢谢四婶,我一会儿还是回去陪我娘吃饭吧。我哥一会儿陪杜哥哥,就剩了我娘一个人,我得回去陪她。”

    关七太太便笑道:“这孩子就是贴心,还知道掂着娘亲。”

    “溶姐儿也很懂事啊,跟玉姐儿一样都是贴心小棉袄。不像我,一生就是三个臭小子,没有福气享闺女的福。”陆氏虽不大爱跟人交往,但一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说话也甚是得体。

    关乐和没有纳妾,跟陆氏夫妻恩爱,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如今已二十二岁了,前年中了进士,在京中做了个翰林院编修;二儿子十九岁,三儿子十七岁,均是举人,都成了亲,如今在京城的国子监念书。陆氏生三儿子时伤了身子,便再也无所出,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

    关乐和跟陆氏上京去定居,也算是一家人团聚了。

    陆氏说完那句话,便转过脸来跟杜锦宁道:“听得你取了府案首,你不知道你老师有多高兴,得了消息那晚上一个人在书房里喝了一顿酒,回来一直跟我唠叨说他收了个好弟子。”

    杜锦宁忙站了起来,拱手道:“是老师教导的好,我总算没叫老师失望。”

    “坐,坐下说话,别动不动就站起来。”陆氏压了压手掌,见杜锦宁听话地坐下,又问,“你娘高兴坏了吧?你祖父祖母知道了,可有来闹腾?”

    “自是高兴的。我祖父祖母现如今对我们挺好的,我回来的那日,他们跟我伯祖父亲自过来道了贺。我下午还回去了一趟,跟着伯祖父和祖父一起去上了祖坟。”

    “那就好,那就好。家人和睦,你的路才走得更顺。”陆氏道,有意无意地看了关七太太一眼,又问杜锦宁,“你大姐夫家是县里的吧?你大姐嫁过去可还好?”

    “挺好的,昨日回来,我娘还跟我说我大姐有身孕了,她那婆婆现在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不叫她干一点活儿呢。”

    “你三姐现如今也快十六岁了吧?可说了婆家了?”

    “还没有,正相看着。”

    “现如今你考上秀才指日可待,每年家里的进项也不少,你三姐的亲事肯定比你大姐还顺当吧?你娘打算给她说个什么样的婆家?”

    “呃,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您也知道,我要考学,家里的事我娘不让我操心。”

    关七太太听得陆氏跟杜锦宁一来一往地拉着家常,杜锦宁一直都是眉眼含笑,态度恭敬,没有半点的不耐烦。

    再看看这孩子个子挺高,容貌长得十分出众;身上穿的衣料虽只是夏葛布,但那衣料也算是不错的,并不是那等低劣的面料。最难得的是衣衫裁剪得当,针脚细密,领子和袖口还绣了云纹,穿在身上十分体面。再加上杜锦宁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既清雅出尘,举止里又带了几分洒脱,就这么往人前一站,说他是京城来的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没人不相信。

    关七太太不由得点了点头。

    7

 第340章 很是满意

    第340章 很是满意

    聊了几句,陆氏便放人了,挥手道:“行了,去吧,你老师和七老爷在外院里等你们呢,我就不久留你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杜锦宁便起身告辞,跟关嘉泽施了一礼,退了出去。

    待两人出了门,关嘉玉也站起身来,跟两位长辈打声招呼:“四婶,七婶,我也回去了。”也告辞出了门。

    看着关嘉玉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处,陆氏这才转过头来,问关七太太道:“如何?”

    关七太太点了点头:“确实是个好孩子。”顿了顿,又带了点遗憾的口吻道,“就是家底子薄了一点。”

    陆氏静默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道:“你说的也对。作母亲的,自然是希望女儿嫁过去过好日子。咱们世家的女孩儿,吃穿用度无一不精,杜家虽有点薄产,但跟咱们还差得远。是我家老爷唐突了,他只想着他学生如何出色,却是忘了他们家一穷二白,现如今还住着庄子的宅子,佃着庄子的地呢。”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关七太太有些窘迫,怪自己不会说话,“毕竟挑女婿么,总是处处挑剔,总想着每一样都令人满意才好。可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不过是挑着自己最看重的那一处去罢了。这孩子聪明机灵,不过十二岁就中了府案首,秀才也指日可待,必然是个有前途的,否则四哥和四嫂你也不会跟我们提这事。他们家的情况,你也跟我说过的。如果我特别在意这个,今日就不会过来了。我刚才也就随口一说,并不是嫌弃这门亲事的意思。”

    陆氏这才释然,倒也能理解关七太太的想法,笑道:“可不是这样?不说嫁女,只说娶媳,我当初也是挑来挑去,觉得这个有这样的不足,那个有那样的缺点,总不满意。你的心情,我很理解。”

    “正是这话。”关七太太见陆氏没有误会自己,松了一口气。

    关家虽是世家,但不是每一支都有出息的。他们这一支就不如关乐和他们这一支显赫。关乐和觉得自己的弟子有出息,能找到关七老爷提这门亲事,关七老爷和关七太太还挺感激。这至少说明关乐和认可他们的为人,也觉得他们的女儿品貌俱佳,配得上自己的弟子。

    要不是他们疼爱女儿,希望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凭着关乐和的为人,他们连相看都不用就能直接答应这门亲事。

    见关七太太真不是嫌弃杜锦宁,陆氏便好心好意给关七太太分析:“你别看杜锦宁现在还住在庄子上,佃着庄子的地,其实他并不是没有钱的。这孩子能干着呢。当初分家的时候全家连吃的粮食都没有,真正是一穷二白,穿着一身破烂衣衫,抱着两个破铺盖去的庄子。可不过两年的时间,你看看这孩子置下了多少产业?”

    她数给关七太太听:“现如今他名下,开在府城、各县的茶馆、书铺已有十几二十间。生意如何,每日有多少进项,你只管叫你家老爷去看看博悦茶馆和书铺就知道了。另外,当初他创制出炒青绿茶,咱们县的这几个世家,可是一家给了七百两银子买他这个制茶秘方的。他用这些银子,自己买了一个山头种茶树,还跟袁先生和齐大人到徽州那边合伙置办了茶园。那茶你也喝过的,卖得可贵着呢。咱们这里就卖了六两银子一斤;运到北边去,价钱要翻一倍。”

    关七太太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情况,陆氏当初并没有跟她说过。

    她不由得暗暗后怕。要是刚才她没把话解释清楚,估计这些话陆氏就不会跟她说了。

    他们这一支虽说是世家,却也只是名声上好听一些,遇上事儿也有家族庇护罢了。真要说有多少家底,却也不见得。

    就比如他们家,也不过是几百亩田地,几个铺面,外加一两处宅子。如果杜锦宁名下的产业收益很好的话,那这孩子的家底子并不比他们关七老爷家差呢。

    这么一想,关七太太心底里那仅剩的一点遗憾就没了。

    她感激地起身,朝陆氏福了一福:“多谢四嫂,给我们溶姐儿说了这么一桩好亲事。我替溶姐儿多谢您。”

    “呀,这是干什么,快莫多礼。”陆氏忙起身相扶,“我们老爷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有出息的弟子,当然得娶咱们关家的女孩儿。”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抿嘴笑了起来。

    外院里,关七老爷考校了杜锦宁一番,也对她十分满意。

    他是男人,可没有关七太太的那种纠结,他更看重的是杜锦宁是否有出息。一旦这孩子考上了进士做了官,还怕没银子使吗?而这孩子能考上进士吗?那肯定的呀!智商情商都极高,还有关乐和的提携、齐伯昆和袁修竹的赏识。除非时运不济,否则不到十年,这孩子就能考上进士当上官。

    杜锦宁他们在外院吃饭,其乐融融;陆氏也留了关七太太吃饭。饭罢,关七老爷夫妇这才相携离开。

    关乐和酒意微醺地回到后院,问清楚关七太太是个什么意思后,满意地点头道:“行,过两日我把这事跟锦宁那孩子说一说。”

    在他看来,这门亲事就没有不成的。

    杜锦宁没父亲,他这个老师就算是担当了父亲的角色。他为杜锦宁挑的妻子,虽有一点点私心,想让杜锦宁跟关家联系更紧密一些,不让其他世家占了他们师徒俩的便宜去。但他更多的还是为杜锦宁着想。

    杜锦宁既说了站队问题,那他以后娶妻子就会很麻烦。娶个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孩儿吧,那指定配不上杜锦宁。依关乐和看,杜锦宁这孩子注定会走得很远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