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农家日常-第5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不见,杜寅生苍老了许多,人更是消瘦得厉害。

    “伯祖父,我亲自来给您道喜了。”杜锦宁一掀前襟,跪了下去,“我种出了亩产八石的高产水稻,皇上封我为大司农。”

    “真的?”杜寅生一把抓住杜锦宁的手,“亩产八石?大司农?”

    “对。”

    杜寅生皱着眉,歪着头想着:“让我想想啊,大司农是几品官来着?”

    “正三品,伯祖父。”

    “正、正三品?”杜寅生的胡子都颤抖起来。

    “是的,伯祖父。”

    “正三品,正三品……”杜寅生喃喃念着,昏花的眼睛流出了眼泪。

    “伯祖父,我今年才十九岁呢,就已是正三品了。再过几年,又当如何,您就不想看到我这个杜家的子孙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吗?福哥儿今年十三岁,也该下场了吧?待我提点提点他,明年春天,他必能一举考上秀才。伯祖父,咱们杜家的显赫还在后面呢,您可得把身体养好,好看着我站到更高处,也看着福哥儿金榜提名。”

    杜锦宁一席话说得杜寅生激动起来。只是这么一激动,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杜锦宁站了起来,转头道:“孙太医,有劳了。”

    人郡身后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朝杜寅生拱了拱手,道:“杜老太爷,我是皇上特意派来给您诊病的。”

    刚才杜锦宁那句“孙太医”,屋里的人可都听见了,蒙氏和杜锦福等人都激动起来,原先给杜寅生看病的那个郎中则睁大了眼睛。

    桂省地处偏远,医疗水平不高。而“太医”二字往往代表着大宋的最高医术。孙太医一出,顿时给了大家极大的希望。

    “快快,让孙太医看看。”蒙氏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手忙脚乱地将杜寅生的袖子掀起,让孙太医诊脉。

    孙太医拿了脉,又看了看杜寅生的舌苔,问了几句病情,点头道:“虽说这病拖得久,伤了些根本,但并无大碍。只要吃上一段时间药,调养一番,就能好起来。”

    “真的?”不说蒙氏等人,便是杜寅生自己都惊喜不已。

    虽说他已看淡了生死,但能活着,谁愿意死呢?更何况杜锦宁给他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他就更不愿意死了。

    孙太医点点头:“调养需得用些名贵药材。不过皇上得知杜大人回乡探病,特意赐了一批药材,足够杜老太爷把身子养好了。”

    杜锦宁见杜寅生向她看来,点头道:“正是。皇上还问起您呢。我小时候的经历皇上都知道。他说要没有您,我也不能读书成才。他说要好好感谢您呢。”

    杜寅生激动得脸都红润起来,连连道:“当不得,当不得。”

    他倒不是因为得皇上赐药而激动。

    他一个普通老童生,皇上知道他是谁啊?皇上能派太医来,又赐了名贵药材,可都是看在杜锦宁的面子上。

    这说明杜锦宁极得皇上的看重。

    这会子他终于相信杜锦宁年仅十九岁,就当上正三品的大司农了。

    他抬起手来,朝孙太医作了个揖:“还请孙太医好好给我诊治,我还想看我家宁哥儿做更大的官呢。”

    “伯祖父您放心,孙太医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太医,家学渊源,医术十分高明。有他出手,必然药到病除,让您彻底好起来。”

    人生了病,最怕的就是自己都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现在杜寅生精神大振,再加上他得的也不是什么绝症,孙太医治愈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我带了一些家传的止咳药来,拿些温水来调着先喝下。我再给你做针灸,配合药浴,三管齐下,你这病就能好。”孙太医又给了杜寅生一剂强心针。

    杜云昌立刻叫妻子去端温水。

    杜锦宁说孙太医医术厉害,还真不是安慰杜寅生的。经过孙太医的诊治,不过几日,杜寅生的咳嗽就轻了许多,晚上也能睡着觉了。

    人一旦吃得下睡得着,再调养调养,身体慢慢就好了起来。蒙氏和杜云昌等人感激不尽。

    杜锦宁也没闲着,果真抽空指点了杜锦福几日学问,末了她对杜寅生道:“放心,福哥儿这水平,明年童生试是必中的。”

    一家子喜不自胜。

    二更到,晚安

    7

 第883章 怀孕了(二合一)

    第883章 怀孕了(二合一)

    待孙太医回到齐家,杜锦宁问他道:“我伯祖父的身体真的完全好了?”

    孙太医看了她一眼,眼神诧异:“哪有那么容易?我说那些话,不过是宽慰病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杜锦宁希冀的目光黯淡了下去:“那您的意思是……”

    “如果是年轻人,这么调养那自然是可以完全好起来。但你伯祖父上了年纪,原先身子骨就不大好。现在虽然止住了咳嗽,人看起来也精神不少,但还是亏了身体,往后是要比平常人更容易生病了。一旦生病,想要痊愈就得花更大的力气。”

    杜锦宁默然。

    孙太医跟杜锦宁相处了一个月,已十分了解杜锦宁的为人了。杜锦宁虽然曾女扮男装犯过欺君之罪,但却是个赤诚君子。谁对她好,她会以十分的心意去回报对方。

    他知道,对杜寅生隐瞒她是女子的真相,对杜锦宁来说是一份压力。她不希望杜寅生从别人嘴里得知这件事。

    家中世代都是太医,能做太医几十年而不被砍头受牵连,孙太医十分知道为医之道。

    他们可以帮病人治病,可以客观地道出病人的身体状况,却不可以对病人及家属指手划脚。一旦多说了几句话,就容易卷入家庭纷争中,徒惹麻烦。

    所以他们的处世态度,就是谨言慎行。

    但杜锦宁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心胸宽广、为人坦荡;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却谦和有礼;心怀慈悲,一心以苍生社稷为重。虽然是女子,短短一个月还是让孙太医为其折服。

    此时他忍不住要多几句嘴:“公主,恕下官直言。令伯祖父这次能撑过来,还是多亏了您跟他说的那些话,他把杜家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您身上。要是您说您是女子,已嫁作他人妇,就算您被封为了长公主,您所获得的所有荣光也不再属于杜家。听到这话,令伯祖父的精神估计会马上垮下去。他现在的身体,经不住这样的折腾。”

    杜锦宁本就在犹豫,听到这话,她立即做了决断:“既如此,那就让伯祖父永远不知真相吧。”

    虽然下了这个决定,她还是找了个机会,跟杜云昌将这事说了。

    杜云昌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我这次回来,一来是探望伯祖父,二来也是想将真相亲口跟伯祖父说出来。欺瞒你们所有人,是我不对。但他的身体,让我决定将这事隐瞒下去。”

    “我以为……我以为你只是长得比较俊。”杜云昌艰涩地道,似乎还是难以接受杜锦宁是女子的事实。

    杜锦宁笑了笑:“看,连您都难以接受,更不用说伯祖父了。”

    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揉了揉脸:“伯祖父一直希望杜家的孩子有出息。”

    结果有出息的,却是一个女子。这对于古代不把女孩儿当自家人、而是泼出去的水的男子而言,是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杜云昌低着头:“放心,我不会跟父亲透露这件事的。他身子不好,现在也很少出门,想要瞒着他也不难。福哥儿年纪小,藏不住事,我暂时也不会告诉他。”

    “我祖母和大伯那边,你们时常来往吗?”杜锦宁问道。

    “很少。前几年你祖父去世,我回去过一趟,后来就再没回去过。你大伯倒是来过两次,为着他东家的事来省城,提着礼物来坐了坐,吃了顿饭就走了。”

    杜锦宁点点头:“京城里有五百亩高产水稻需要我料理,我得赶在稻花开之前回去。我娘想给我爹上坟,伯祖父既无大碍,我明日就回漓水县一趟。孙太医就留在这里,等我们回程的时候再约他一起走。”

    “好。”杜云昌其实有很多话要跟杜锦宁说的,比如杜景福的学业,比如当初杜辰生去世时,杜锦宁为何不回来。

    可现在侄儿变成了侄女,还嫁了人,他忽然有了距离感。想想都是些不要紧的琐碎事,他也就没有再提。

    “四叔,我现在跟齐慕远单独住在公主府,没跟公公婆婆住一块儿。我娘还单独住在我原来的府上呢。你跟福哥儿有空,可以去京城看看。以后福哥儿总要上京赶考的,完全可以住在家里。”

    “好,好。有空一定去。”杜云昌笑着应道。

    第二日,杜锦宁就跟陈氏、齐慕远一起回了漓水县。

    “你是怎么打算的?”齐慕远在马车上问杜锦宁。

    原先杜锦宁是打算把长公主的仪仗摆开,威慑一下牛氏和杜云翼等人。可经过杜寅生一事后,她忽然觉得没意思了。

    杜辰生去世了,杜老太太牛氏也风烛残年,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离世。杜云年一家不用别人伸手,自己就能把自己给折腾死;杜云翼和张氏虽然势利,却也没做什么害人的事,还帮过她一些小忙。

    她现在是长公主,还嫁了人,跟他们之间犹如云泥之别。就算他们找到京城想要讨点好处,她想给就给点,不想给他们也不敢闹腾,何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呢?

    “公主,太太让您过去一趟。”一个御卫过来传陈氏的话。

    待杜锦宁去了陈氏所乘的马车里,陈氏便道:“咱们回去,还是别惊动别人吧,悄悄地去上个坟就好了。”

    “嗯,我也这么想。”

    母女俩相视一笑。

    做了这个决定,他们低调地进了城,在齐家宅子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就去了桃花村后的那座山上,给杜云诚上坟。

    至于杜辰生,杜锦宁从来没有把他当成过亲人,陈氏对他只有怨恨。因此明知道隔着不远就是他的坟,两人都没提这事,只给杜云诚祭祀烧纸。

    在杜云诚的坟前站了一会儿,陈氏便道:“走吧,回去吧。”

    待春禾扶着她下了山,她才回头看了一眼。

    她知道,除非她去世,杜锦宁会将她送回来安葬,在活着的时候,她是不会再回到这里来了。

    “咦,娘,您看那是谁?”杜锦宁忽然指着远处走过来的一个人道。

    陈氏回过头,定睛一下,吃了一惊:“那是……你祖母?”

    牛氏以前的身材适中,不胖也不瘦。衣着虽不华丽,却也是干干净净的。

    可现在她瘦得厉害,身上的衣服虽是绸缎的,却似乎好久没洗了一般,袖口和前襟都有些发黑,袖口还有磨损。她走路的速度特别慢,爬这点不高的坡,就显得很吃力。

    最让人意外的是,此时既不是清明,也不是什么重大的节日,这座山离桃花村还有点距离,要不是有什么事,一般人是不会往坟地上跑的。

    牛氏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有些香烛,显然是来给杜辰生上坟的。

    “走吧。”陈氏拉着杜锦宁的手,转身朝另一方面走。她不想跟牛氏碰面。

    当年杜锦宁就给了四十年的养老钱,后来又替他们讨要了省城那支的一部分财物,杜寅生把桃花村的田地宅子都换给了杜辰生,杜辰生一家的日子比以前更富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