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宫的贡品丝绸,有一半以,都是从石家作坊出来。
尤其是给皇绣的龙袍,整个江南只有石家的绣娘,才有这份手艺。
至于石家又投资了其他诸如胭脂花粉,果林田地,酒楼钱庄等等生意,跟这个一,都算不得什么了。
秋阳温煦,照得石府后宅花园里,一片暖暖金黄。
此时菊花正是应景,石府名品,又是江南第一。
天孙锦,雪莲台,杨妃晚妆,金膏水碧,这些连名字都美轮美奂的菊花,自然都是极美的。
但最夺人眼球,亦是最为难得的,却是当的一盆绿牡丹。
优雅清丽,碧绿如玉。
但绿菊更加夺人眼球的,却是一身月白衣袍的青年男子。
他坐在椅,望着这盆绿牡丹,如望着心爱的女子般,难舍难离。
秋日的丽阳,照在他的脸,白得透明,直如等美玉,温润细腻。尤其那一双长长的眼睫毛,实在是惹人遐思。
一旁丫鬟,算服侍多年,也不觉悄悄红了脸。
良久,男子才伤感的轻轻叹了口气,“把这盆菊花包起来,送到虞家去吧。”
丫鬟听命,抱着花盆离开。却被一个赶来的女子,制止了。
“不许送!这是九弟你辛辛苦苦养了三年的绿牡丹,凭什么便宜虞家?要是从前虞太师在世也罢了,如今虞家有什么?眼看下一代,更是后继无人。要是将来虞君诚接了家主之位,更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这女子着一身淡紫秋衫,年约二十二三,风华正茂,俊眉修眼,气度不凡。
只那一股子骄傲到势利的气势,让人不喜。
石棠,石家嫡出九少爷,无奈转身。
他身下的椅子,原是一张轮椅。
如此玉人,竟有腿疾,真是让人看一回难过一回。
“不过一盆花儿罢了,四姐哪来这些计较?你都说了,虞太师还是值得人敬重的。如今他家老夫人过寿,还是九十高寿,也配得起这盆绿牡丹了。”
石四小姐,石传芳跺足嗔道,“你是心太软!成日里也不知被人诓了多少好东西去。”
她还想说,石棠忽地淡淡道,“四姐姐到底孀居之人,一身淡紫衣裳便罢了,如何好挂大红络子?是要模仿那龙女装束,好歹也要守过这一年,才算居丧期满。”
石传芳俏脸微红,赶紧摘下络子,心虚的眼神乱瞟,“我,我哪有模仿什么龙女?她什么身份,我又什么身份?不过是丫鬟拿错罢了,我看她们都该打!”
她先前嫁了个丈夫,不幸三年亡故。婆家也不拦着她再嫁,还允她回娘家居丧。
石家虽门风清正,却也不干那强令妇人守贞,立牌坊之事。只要她依制守孝三年,便会为其另择夫婿,今年恰是最后一年。
这石传芳的心思,人尽皆知,只怕要是痴心妄想了。
石棠轻轻摇头,此时有下人过来送信。他便闭嘴,不再多说。
“是虞家嫁去芜城那位姑奶奶,给四小姐的信。”
“虞妙嫦?她给我写的什么信?”
石传芳展开看过,顿时冷笑,“这林美娘竟然还敢来江南?也好,我让她见识见识,我们江南可不是净出虞妙嫦那种怂包!”
石棠眉头微皱,才想说话,石传芳却眼珠一转,“九弟你不是要给虞家送花么?我亲自走一趟是!”
待她兴冲冲走远,石棠才唤过丫鬟。
“去查查,到底怎么一回事。”
转头,修长的手指扶起一朵多余的花苞,却是咯嚓一刀,干脆利落的剪下。
丫鬟心一凛。
九少爷虽面温雅,但心性却是族年轻子弟最为坚定之人。是以年纪轻轻,便能执掌家计。
四小姐想要兴风作浪,只怕不那么容易。
数日后,平江码头。
一艘不起眼的双层小船,又快又稳的顺江而下,如轻巧的燕子般,进港停泊。
乍一看,平平无。但只有懂行的船老大,才一眼看出这船的不寻常。
算是一样的顺江而下,可人家个头分明小了许多,但速度是快,还行驶得异常平稳。
这样好船,哪里造的?
只等小船停下,才看清船身写着的偌大湖字。
船老大诧异寻思,难道这是如今挺出名的湖州船?
听说汉王殿下在那边修造船只,已有好几年了。但更多的是供应军队,百姓很难见到。
但从去年开始,有人陆续从湖州订购到一些小渔船,听说十分轻巧好用,价格也公道。
看来传闻竟是真的,也不知这样双层小船有没有卖。
若是能卖,倒可以考虑考虑。正好他家船太旧,正想要换新呢。
于是美娘还没下船,便又听到好几拔人,过来打听船只。
美娘笑了,“我这正事还没开张,倒替你们船厂拉来不少生意。回头跟你大伯说说,也给我分个红呗。”
品书 https:/html/book/51/51405/index。html
第486章 上岸
(全本小说网,HTTPS://。)
被打趣的憨厚青年,顿时脸红成了一块大红布,结结巴巴的抓耳挠腮,认真解释。//全本小说网,HTTPS://。)//≦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品 ≧≦ 书 ≧≦ 網 ≧
“造船,好,好花钱的……还有造那些工具,都,都贵……大,大伯说,少夫人是,是招财仙,仙女下凡……他,我们还想管您借,借钱……”
行了行了,看他这费劲的样子,美娘都不好意思欺负老实人了。
事实,她很怀疑自己要求借船出行时,如今的湖州知府雷大人,是故意调了这个结巴侄子,替她掌舵的。
遇到这样一位,谁好意思算计?
不过要说这雷家人,确实有本事。据说是墨家传人,手艺高超,尤其造船有一套。
只是爱钻研技术的人,当官大半都不怎么样。
要不是汉王殿下致力于发展造船业,请求皇把原在工部任职的雷大人要来,雷大人也不能这么如鱼得水,假公济私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为此,他还把族有天分的子侄,贡献出来了好几个。
如眼前这个年轻人,雷长庚。
连汉王殿下都在美娘跟前赞过,别看他说话结巴,实在是个天才。
他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通过科举得官,但等他造出好船,殿下保举他直入工部,给个七品都不过分。
跟殿下一样爱惜人才的美娘,不再捉弄雷长庚,看起平城。
要说平城能发展成大燕数一数二的繁华市镇,除了人杰地灵,水陆交通便利,也是功不可没。
且与湖州那才发展出的渡口村不同,这座据说已有千年历史的平江码头,更加繁荣兴盛,气象万千。
但规矩,也更多。
最重要的一条,是所有进城的大船,到此必须停泊。换了莲蓬小船,才许载人通行。
这倒不是水面不够宽阔,载不动大船。而是此处也是江南著名的运粮码头,尤其秋过后,正是贩粮高峰期。更多的水路,自然要留给粮食通行。
只有一种例外,那是官员和本地的几个世家。
官员自不必提,是对人家的尊重。
世家因每年在疏通河道时,皆是出钱出力,平日也多有造福百姓,自然也能通过。
岸打听消息的侍卫,很快回来,“少夫人,要不要把王府的招牌挂出去?城码头,极靠近繁华处。若是咱们的船,一两个时辰能到。否则得换小船了,这个需要大半日工夫。得在船或岸住一晚,明早才能出发。要么岸雇马车,也是天黑能到的。”
美娘不想扰民,又想快点办完事回家,便选择了雇车。
于是,侍卫头子,依旧是回陪她出门的小李,便去准备马车了。
这回倒不是焦侍卫又锻炼新人,是美娘安排的。
如今她宝贝女儿在家,美娘实在是不放心,所以让焦侍卫留下,保护女儿,继续带着小李侍卫出门了。
算年轻人犯点错又怎么了?又不会一直不长进。
小李回挨了四十大板,整个人可稳重多了,做事也极有章法。
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老车行,雇了几辆马车,所有的车夫和骡马,他都逐一检查,再安排一个侍卫跟车看管。
至于美娘坐的,还是自家带到船的马车,外头的干净安全,马也更好些。
至于停在码头的船,自然也得留人把守,省得有人捣乱。
雷长庚自告奋勇留下了。
他对逛街没兴奋,倒是挺愿意留在码头,研究一下江南的船只。只托美娘打发人去城里书铺逛逛,若有造船方面的书籍,给他带来是。
这个容易。
美娘当即派给了头回跟出门的小古子,还给他发了二十两银子。嘱咐他有工程农学方面的书,也一并买下,钱不够再回来拿。
“你们想买书吗?我可以带你们去啊,只要给几个赏钱行。”
一个衣衫破旧,却洗得干干净净,头发花白的年人,听到他们说话,殷勤跑了过来。
谁知那些刚雇来的车夫,顿时把人赶开。
“行了行了,你别在这里坑人了。进城时,哪儿有书铺,我们会说的。哪里需要多花钱呢?”
那年人讪讪的被赶开,又去找下一拔生意了。竟是当初在码头揽活的娘娘腔项大羽,还不招人待见。
车夫道,“少夫人可别以为我们坏心眼,这个葛秀才,读书读得脑子坏掉了。成天惦记着什么出海,什么仙山寻宝来着,从年轻时一直说到现在。起先也不是没有人资助过他,可回回不到一个月,把钱财用尽,灰溜溜的回来了。后头再也无人肯信,可是不死心。他老娘成天在城央告,叫大伙别给钱他。这一把年纪的,连个媳妇都没娶,还惦记着瞎折腾呢。”
既如此,那罢了。
一行人进了城,因有那些车夫指路,倒是找到一处颇安静的客栈,但地方却有些偏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她们进城时天色已晚,城热闹繁华的大客栈俱已客满。
听车夫说,一般人都是等到次日一早,一些客商走了,再去这些大客栈排队入住。
美娘倒不太讲究这个,见车夫带的客栈很是干净,店里掌柜伙计也甚是麻利热情,便决意在此住下。
可那车夫好心提点道,“我瞧少夫人象是来办事的,若是见些体面人家,还是换个客栈的好。本地繁华,许多人便有些嫌贫爱富。若知道少夫人住在这里,便是十分好印象,也要减几分了。”
美娘淡笑,“我这人出身不高,却生来一副倔脾气,最不爱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去我家下人那儿留个名姓,回头若有生意,我还关照你。”
她一个眼色,丫鬟便打赏了一个厚厚红包。
那车夫倒怪了。
这位少夫人既这么个大方人,又不缺钱,何苦不住得体面些?
可他却不知,美娘回头,把那整个客栈都包下来了。
叫掌柜的不要往外说,现有的几个客人也依旧叫他们住着,只不再收人是。
侍卫小李都称赞少夫人聪明,这样的花费,虽住大客栈更贵,却多了一份清幽与宁静。
最重要的是,如此一来,侍卫巡查的任务轻多了,她们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