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可有正妻长子,她一个外乡人,还是别自讨没趣了。
好在这几年,王县尊给了她不少私蓄。离任前又备了副头面银饰,送她做嫁妆。
但玉兰却不急着嫁人,只求王县尊把身契还她,打算做点小生意。
虽说大户人家的丫鬟不愁嫁,但她这样破了身子的,到底算是二手货。
太好的轮不上,不好的自己又嫌委屈。
倒不如趁年轻,寻个正经事做,先立起一份小小家业。往后不管嫁不嫁人,手上有钱,就不必看人眼色。
王县尊看她有这份志气,还挺欣赏的。
索性在芜城置了间商铺,连这几年在湖州为官,零零碎碎被人孝敬的好几十亩田地,一并交给她打理。
也不收她租金,只当雇她打理田产了。
湖州虽不富庶,但只要不逢着天灾,收成倒是不错。且好些瓜菜鱼虾都是北方没有的,王县尊这些年吃惯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如今玉兰肯留下,倒是给他解决了个大难题。
于是王县尊前脚离了双河镇,玉兰后脚就来了芜城。开起这间小食铺,主打是卖馄饨,兼卖其他吃食。
如今美娘来了,也算是他乡逢故知。玉兰一定要请三人吃饭,也请他们提提意见。
“要说我这位置不错,价钱也合理,怎么生意却是平平?你们尝尝,可是我这里的东西做得不好吃?”
这个美娘和郑飞扬都是门外汉了,只觉得味道虽然家常,但着实不错。
馄饨汤用的还是鸡架子熬的高汤,很是鲜美。
街面上瞧着也挺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可任凭伙计卖力吆喝,进来吃饭的却寥寥无几。
看项大羽似有些犹豫,美娘忙道,“大羽哥有话尽管说,玉兰姐不是外人,没事。”
项大羽这才开了口,“我说句实话,姐姐勿恼。你这铺子,就是位置选错了。”
“为何?”
项大羽翘着兰花指,指着门外,“你数数这周边,有多少家食铺?南北各地风味都有了,人家为何一定要来你这馄饨铺?
这馄饨吧,也卖不起高价。若是请客吃饭,未免寒酸。或是为打牙祭,自家又不是做不出来。既然旁边还有那些选择,客人怎肯进来吃呢?”
玉兰悟了,却是急道,“这可如何是好?我也就会做个馄饨,几个小菜了,且已经投了那么多银子。若是改行,我这点家底可全要赔光了!”
美娘道,“姐姐别急,且听大羽哥再说说。他在芜城这么久,肯定比我们有见识。”
一桌子目光灼灼看着项大羽,让他既有点小骄傲,又有几分不好意思。
“咳咳,我也没什么见识,就说点小想法哈。姐姐你这生意虽招不到大客户,但为何不把时间改一改?比如早上早些开门,晚上晚些晚门,说不定生意会好。”
“这是为何?谁那么早起晚睡的呀?”
郑飞扬一头雾水,玉兰却道,“嗳!你还真别说,我这铺子就是一早一晚生意好。”
这就对了。
项大羽尴尬笑笑,压低了声音,“这南城宵金窟多,晚上彻夜不睡的,大有人在。白日油腻吃多了,早晚可不就想些汤汤水水的好入肚么?姐姐若不嫌弃,可以招几个厨子伙计,专值夜班。去跟那些销金窟的门子打个招呼,晚上肯定有不少人来你家叫馄饨。还可备些清粥小菜,醒酒汤什么的,备着一些客人要用。”
玉兰明白过来,深觉是个好主意。可再看项大羽一眼,却有几分欲言又止。
项大羽误会了。
刚刚冒出来的那点小自信,又缩了回去。
“唔,我,我也是胡乱说的。姐姐是正经人,别理我这些歪门邪道。”
“不,你这主意很好。”
美娘不大见外的拍拍他的手,实在没法子把这位动不动就翘兰花指的大羽哥当汉子,姑且先算半个。
“我想玉兰姐,担心的不是这个。”
若玉兰是看重名节之人,早该从一而终。哪怕大老婆再难缠,也要跟着王县尊走了。怎会抛头露面,出来做生意?
玉兰忙道,“确实不是。只是那种地方,一来我们不熟,摸不着门道。二来我一个妇道人家,初来乍到做生意,实在也不敢乱招人。如今用的这几个伙计,都还是老爷走前帮我挑的。”
这才是大燕朝“正常人”,做生意该有的态度。
象那位萧大小姐,张嘴就要开多少铺子,招多少人,才是最不可思议的。
没听说这江外不知有多少客商浮尸,这胡乱招人,就不怕引狼入室?
玉兰方才觉得尴尬,也是想请项大羽帮忙找人,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看他这样子,就知道是从良的,只怕不愿再跟过去有所牵连。
项大羽确实不想去,事情眼看就僵在这里。
忽地,美娘灵机一动。
“这事不难呀。玉兰姐你去找几个跑腿帮闲的,他们在店家门口接了生意,过来跟你拿馄饨,送过去再把碗给你还回来。这一来一回,当中的差价你不管,只管每碗照价给他加几文辛苦费就好,还能让他代收钱呢。”
这样一来,就容易操作多了。
项大羽也道,“既如此,都不必给辛苦费,客人要吃,自会给打赏。”
玉兰问,“可深更半夜,上哪儿去找跑腿的?”
这样的人还真有。
看项大羽又犹豫起来,郑飞扬都急了,“你有话就说。怎么总跟个娘们似的,磨磨唧唧!”
项大羽撅嘴,颇委屈,“那还不是怕你们嫌弃么?”
六只眼睛齐齐瞪向他,更嫌弃了。
说!
第59章 相认
(全本小说网,HTTPS://。)
老燕家客店。(全本小说网,https://。)
秋大姑一觉醒来,两小只已经回来了。听说生意已经谈成,连定银都拿回来了,十分惊奇。
等两小只说完经过,她方瞧着二人道,“这还真是傻人有傻福!我这病上一场,倒是因祸得福了。”
两个小傻子,早习惯这样的无差别攻击。不痛不痒,反觉欢喜。
美娘是真没想到,秋大姑报那样高价,都能卖出去。
这一单生意做下来,除了线钱和分给美娘的,还能净赚将近五十多两银子!
再来上一回,就能把欠美娘的那一百两都还清了。
看小姑娘沾沾自喜的小模样,秋大姑很是瞧不上眼。
“就这仨瓜俩枣的,有什么好欢喜?我是不知你们会找到那种店,要早知道,价钱我还得加两成。算便宜她了!”
郑飞扬很困惑,“就这么个络子,怎么就能卖那么贵?别卖不动,下回再不要了吧?”
“闭嘴!”
这回,二女倒是同仇敌忾,异口同声了。
美娘道,“你也不想想,梅姨待客的厅堂里都摆了什么?书桌砚台,香炉茶碗,哪一样都不便宜,可有一样正经货品没有?咱们一去,连上的茶都格外香。她那里别说几钱银子,说不定一二两都能卖得到呢!”
秋大姑道,“或者干脆不卖,只拿来当添头也好。那些贵重衣饰,人家随便就能赚上几十几百两银子,这点子又值什么?真是没见识的傻小子!”
郑飞扬被一个接一个的白眼,训得灰头土脸,只得强行转移话题,“那个,那萧什么珠,抄咱们东西怎么办?”
秋大姑不答,却看向美娘。
美娘却已想过,“这事我倒早就想过。咱们做这络子,再怎样也瞒不了人的。时间一长,肯定有人学了去。只能指望大姑,多想些新花样,常换常新了。再说咱们这样好的丝线,就算仿制,也不是人人做得起。”
秋大姑也赏了她一记白眼,“少拍马屁。我只管领上路,往后这些事,你自己操心去。明儿好生表现,把那梅姨哄好些,知道吗?”
美娘瞪大眼,“大姑你明天不去?”
秋大姑理直气壮,“我这不还病着么?”
明明就好多了,刚才肉丝面都吃了一大碗!
她不说,就是在考人了。
美娘想了想,“大姑这意思,是这回生意已经谈成,您再去也没多大用处。倒不如留着这个机会,下回再见?”
郑飞扬恍然,“对呀,那时想涨价,也容易了。”
秋大姑直撇嘴,“你当人家是傻子么?”
美娘又琢磨了一会儿,“明儿只是送货,大姑去不去无妨。不如等着咱们要走的时候,再专程去拜访一次?就显得既体面又尊重了。”
秋大姑方道,“终于开了点窍。所以,你们明儿要注意看看,那梅姨有什么喜好。想想能送些什么,既体面又有人情味的,让人家记住你。”
这条销路打开,往后就不愁生意了。
美娘恍然。
做生意就跟做人一样,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你拿人家当生意人,人家也是如此。若你肯拿她当朋友,这生意才做得长久。
郑飞扬摸着脑袋嘟囔,“算了,横竖我不做生意,就不费神琢磨了。”
当即又挨了二女白眼,美娘更是教训。
“你将来去到军营,难道不跟人打交道?以为拍拍肩膀,一起喝酒吃肉就是真兄弟?想想叶叔这回怎么去的省城,长些心吧!”
郑飞扬只好戳地装蘑菇,自琢磨去了。
一个侍卫路过,瞅着有点眼熟。
这不是今儿给那小姑娘牵马的男孩么?
小殿下可惦记着呢!
“别多事,赶紧走吧!”另一侍卫把他拉走了。
既然和徐九晕发生了冲突,闵柏的微服私访也必须提前结束了。
今儿街上可不少人见过汉王,而小殿下为了抹黑,又故意弄得满脸油污。再留下来,就该惹事了。
晚上他们回来,便瞧见周边巡逻的士兵多了些。应是有官府的人得到消息,但还不敢确认。
毕竟藩王擅离属地,可是大罪。
徐赟自己不方便出手,但愿意为徐家卖命的小喽啰可多得是。
万一有人参上一本,主子没事,他们这些跟出来的下属,就要倒大霉了。
所以闵柏也没闹脾气,反正他已看了不少,次日一早,便包袱款款准备回巢了。
只刚坐上马车,忽地看到一个小姑娘。
侧着脸,坐在一匹老马上,跟旁边的少年有说有笑。
她,她她她!
那马,那少年,那小姑娘,不分明就是昨天帮他的人吗?
再看她的脸,她的脸!
平安瞧着小殿下神情有异,抬头一看,他也呆了。
天,居然是她?
这会子小姑娘没系头巾,那张脸,太好认了。
天下美人哪有那么多?
这分明,分明就是当初小殿下从江里捞起来的那一个!
看她也从老燕家客店出来,原来竟是住同一家店么?
看闵柏指着人,半天说不出话来。
平安冒着大不敬的风险,赶紧把车窗关上了,“殿下,这时候可不能节外生枝啊!您瞧瞧这多少巡逻的?咱们还是回去吧!”
闵柏一巴掌拍他头上,小太监豁出去了。
“殿下,您就是打死奴婢,奴婢也不能让您出去相认!”
他都准备好承受殿下怒火了,却听他家主子哈地一声,大笑起来。
坏了,这是魔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