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娇-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蛐砦一骋傻亩魇钦娴摹!�

    这要是沈永泽刚进京那会,他一点儿都不会怀疑,自己会被太子的一番话,气到吐血。

    沈永泽瞪着太子咬着牙问:“你怀疑什么?你都知道些什么?”

    太子瞅着沈永泽,一副你肯定不会想听我要说的话,我若是说了,你会被气死的模样,果然气到要爆血管。

    其实太子那是托词,若不是沈建宾警告过他,他真就让人去调查了。

    太子当然也不会说,他家媳妇是重生的,再说些曾经经历过,或听说过的一些事,稍微联系下,便就猜着了。

    沈永泽坐回暖炕上,给自己从炕桌上倒了杯茶,抿了口,才算是强压下心头的气。

    心情回复不少之后,人也冷静了下来。

    沈永泽叹了口气,说:“人我可以带走,但你要保证,无论将来如何,你也不能牵累了沈家。沈家不用你保护,但你不能拿沈家当成挡箭牌。四弟、五弟性子忠厚,对你可是一心一意的。”

    太子此时也正色地说:“我也算是三哥带大了,弟弟什么性子,难道三哥还不知道?”

    沈永泽却只是叹息说:“人都说财利动人心,权势更加如此啊。”

    而能保持初心的,又有几个呢?

    沈永泽望向太子的眼里,有着说不尽的担心和怀疑。

    但他不能留在京里了,他的身份一但爆出来,那就是大事。

    最终,沈永泽近似喃喃自语地说:“我自己都泥菩萨过活,自身难保了,你们几个,谁我也管不了了。我若离京,便就是此生不再相见。”

    沈永泽突然大笑出来,笑到流出眼泪,一直重复地说:“此生不再相见……”

    太子没再说话,静静地看着沈永泽发泄。

    自他查觉出自己的身世之后,一直太过压抑了。能这样的哭喊出来,也是好事。

    然而从沈府出来时,太子却没有解决了清竹的轻松。

    耳边一直回荡着的,却是沈永泽的那句“此生不再相见。”

    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到底是谁呢?

    太子突然有些想不明白。

    回到东宫里,赵镇升已经知道清竹被救出,高兴是肯定的。

    但赵镇升是一惯沉得住气,单从面上看,根本什么也看不出来。

    魏芳凝打从太子一进来,便就看出他心情不好来。想到他从沈府过来,其实多少也能猜出其中的缘故,所以也不多问,只是一直跟在太子身后,亲手侍候太子洗漱。

    倒是太子,从沐浴房出来之后,拉着魏芳凝的手,坐到床沿边上,静静地不说话。

 335 外使

    乾武帝这些天,忙于应付无上长公主和梁太后,简直是精疲力尽,根本就没空理会太子。

    所以清竹的事情,并没怎么引起乾武帝的注意。

    倒是让太子暗自松了一口气。

    只要挺到沈四成完亲就好,她在沈四与晋安公主的婚事,已经近在眉睫。

    而皇上嫁公主,可以说仅次于皇帝娶儿媳妇。

    更何况晋安公主可是皇后的嫡长女,可以说,晋安公主在宫里,比太子还要受宠。毕竟梁太后看皇后面子,也会尽力的对晋安公主好。

    整个皇宫,再加上礼部、宗正都在为着晋安公主婚礼忙碌着。

    无上长公主这次是下了狠心,将许染衣关在长公主府上,说什么也不会再放出来。

    梁太后几次让人去接许梁衣,都被无上长公主给打发回来,这若不是无上长公主,只怕早就发火了。

    这娘俩个经由最初的水火不相容之后,现在简直是如同仇人一般。

    无上长公主再不肯进宫,也不肯见梁太后。

    可是随着晋安公主婚事的临近,关系紧密的临国使臣也都陆续来到京城。

    而由谁来接待这些外国使臣,就又成了争论的焦点。

    梁太后在烦恼许染衣的同时,却又分神去想这个。

    京城朝臣对逸亲王的支持必不可少,但若是有外国的支持,也是助力不少。

    往年上外使进贡,打着太子还小,怕出意外,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这事都是由着逸亲王来接待。

    现在逸亲王不在京,乾武帝自然是想让太子来。

    梁太后此时已经感觉太子的翅膀越发的硬了,又怎么可能放任自己的利益一再的被剥夺?

    由于不是大朝日,乾武帝都是在内宫的平准阁里,接待小部分朝臣。

    太子也在,驿馆的折子报到了乾武帝哪,外国使臣已经陆续的京,入住四夷驿馆。

    乾武帝才要吩咐,让太子去接待。

    外面就有太监喊:“太后娘娘驾到!”

    乾武帝心下暗骂了一声,却也无能为力。

    太子倒是比乾武帝淡定,心下清楚梁太后所为何来。只是……

    想到了逸王世子和着施璋两个猪头一样,只怕逸梁王妃并没有告诉太后娘娘,那哥俩个根本就不能见人。

    太子一惯是走一步看八步的主,一早就想到了这一步。

    他倒要看看,太后娘娘争到了,却如何让那哥俩个去迎接外使。

    因为有梁家的人,京城上大面的事,还是瞒不了梁太后的。

    所以四夷驿馆有外使入住,梁太后第一时间便就知道了,之前与乾武帝提说,让逸王世子和施璋哥俩个,代逸亲王接待外使,乾武帝用了拖字决,没有明确答应,却也没有拒绝。

    所以今天才会赶着来平准阁,就是要从太子手上,将这一职事给抢过来。

    也正好警告一下太子,让他老实些。

    说实话,梁太后此时已经看出,太子的厉害来了。

    乾武帝和着太子,引着一帮子的朝中重臣,全数到平准阁的门口,将梁太后迎入平准阁。

    梁太后仍是按着平时,坐到龙案后面,扫了眼乾武帝和太子,冷笑着说:“皇上坐吧。”

    乾武帝谢座,然后让太监拿了小圆凳来,在臣位上坐了,然后再欠声问:“不知太后娘娘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梁太后随便地翻看着桌案上的折子,冷笑了声,问:“哀家听说有外使来朝了?”

    乾武帝点头,说:“朕也是刚才知道的,正想着……”

    梁太后也不等乾武帝将话说完,直接打断了说:“想着什么?往年上都是由着逸亲王接待,怎么,逸亲王不在京,皇上这是要打算让太子去了?”

    乾武帝忍下不快,才要说话,还没说出口,却被站在乾武帝身边上的太子抢了先。

    太子笑嘻嘻地冲着梁太后一躬身,说:“皇祖母冤枉父皇了。皇祖母没来之前,父皇正与孙儿说起往年上,这事都是逸王叔做,父皇思念逸王叔,正自流着泪说,接待外使之事,就交由逸世子、还有璋弟去做呢。”

    乾武帝心下不解,但面上却是一片平静。

    梁太后明显不信,深瞅了眼太子,然后将目光移到乾武帝的身上,问:“太子的话是真的?别是你们爷两个又在耍什么花招,拿我老婆子寻开心吧?”

    乾武帝不知道太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太子已经说出口,他也只得忍着不拆太子的台,说:

    “太子说得有些夸张,朕的确有些思念逸王弟,垂泪倒不至于,朕为七尺男儿,哪就那么容易流泪。不过朕也的确是想,要不这事就让两位皇侄来做吧。”

    虽然说乾武帝的话听起来还算真诚,但梁太后却不怎么相信,所以眼里颇为怀疑和戒备。

    那种感觉有坑,但却又忍不住对着巨大诱惑的挣扎。

    太子强忍住笑意,果然贪婪的人,才是这世界上最容易对付的人。

    只要给足了好处,不愁他们不动心。

    如梁太后,明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却也还是忍不住动心。

    乾武帝将话顿了下,好让梁太后有时间消化,然后又继续往下说:

    “往年上逸王弟接待外使,逸王世子想来也没少跟着逸王弟学习,正好派上用场。外使可不是小事,若是接待不好,边境不安,关系民生,可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嗯……”

    迟疑了下乾武帝才又说道:“儿臣主要是怕太子接待不好。”

    而为何接待不好,乾武帝来了个此时无声胜有声,话未明而意已至。

    自然是怕他派了太子去,逸王世子、梁家的人或是梁太后的人,再给太子扯后腿。

    太子没事,便伤了邻国和睦,可就得不偿失。

    现在皇权未明,乾武帝可经不起战争。

    梁太后被乾武帝说服,面上露出得意的笑来,哼了声,才慢条斯理地说:“皇上倒是越发的精明了。”

    根本就没有解释,就是假装都没假装一下的表示,若是太子去接待,那么逸王府的两位公主,绝对会帮衬太子,定不会让出事。

 336 医诊

    看着梁太后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太子再次将笑意闷到肚子里。

    他真想看看梁太后见着逸王世子,还有施璋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难道是太过相信?其实太子一直觉得,若是可能的话,真想劝劝梁太后,那么喜欢往别人哪儿安插人手,怎么就不往逸王府安排些人,也好知道逸王府的事。

    不过太子也比较佩服乾武帝,根本就没有的事,能这样面不改色的跟着他瞎说,也难为这么多年,虽然偏处下风,但也没太被梁太后打压。

    太子一副温良恭俭让的谦逊模样,冲着梁太后躬身说:“皇祖母让人将逸王世子和璋弟宣进宫来,也好详细地商量下,接下来怎么接待那些个使臣。”

    梁太后赞成,难得对着他们笑,痛快地让身边的太监,去逸亲王府上传口喻去了。

    由于梁太后坐在龙案上,正好能观察到坐在底下的乾武帝。

    所以乾武帝也不敢给太子使眼色,所有的疑问都闷在心里,也只能耐着性子往下看,希望谜底快些揭开才是。

    大臣们都很聪明,自梁太后来了之后,便就又全都站到了平准阁的廊下。

    就是沈建宾、许行书,还有梁家人,也都不肯轻易进去当池鱼。

    太子规规矩矩地站到一边,垂着手。

    然而他越是看起来牲畜无害,梁太后对他却是越来越不放心。

    梁太后无声地叹气,心底将太子和着逸王世子、施璋做了下比较。即使再偏心,也不得不承认,还是太子更为出色。

    逸亲王儿子多,但那些个庶子,还不如逸王世子和施璋呢。

    梁太后派去的太监到了逸王府上,逸梁王妃听闻,说是有梁太皇的口喻,让逸王世子和施璋出来时,立马就傻眼了。

    逸王世子和着施璋兄弟阋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自不会傻得去报给梁太后知道。

    然后又因为生气,不管这哥俩个自己打了一身的伤,还让下人打了这哥俩个一人二十板子。

    此时全都趴床上起不来,哪还能出来接口喻?

    太梁太后的口喻又不能不理,逸梁王妃没法子,只得让人进去,将逸王世子,还有施璋给架出来。

    太监见了这哥俩个一脸的精彩颜色,还有那虚浮的步伐,直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知道内容的太监,实在是想不出,这哥俩个可怎么进宫。

    唉!太监暗叹了声,却也只得完成任务,说:“逸王世子、逸五公子接太后娘娘口喻,宣两位公子即刻入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