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梦设计师-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刘真人用许多篇幅讲述「有为」与「无为」之道,他说:“有为之道、德、善皆是伪而有尽,无为之道、德、善则是真而无尽”。

    所以修道的人应该去有为而无为,那么如何达到无为的境界呢?

    要“惩忿窒欲,无贪无着,则真性不昧,神超生死,得常道真我”。

    最后刘真人不断提出轮回报应的故事,劝人行善戒恶,以免死后轮回。因此,刘真人的思想以三教为依归,杂揉老子《道德经》、《金刚经》思维,劝人深信因果,行无为之教。

    叶超读完了刘真人慈悲留下的《至真语录》与《仙乐集》这两部伟大的著作,深深觉得刘真人十分慈悲!

    循循善诱,启蒙化悟,也因为刘真人士非常孝顺的一位孝子,母亲在世时不让他随王重阳真人出家,他信守承诺在母亲旁服侍,一直到母亲过世后,王重阳真人见其形容憔悴,为其大孝志诚所感动,遂收为弟子。

    所以他也特强调伦理孝道的实践,对我们在家圣凡同修的修真之士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修真宝典。

    另外刘长生真人其实是没有结婚的,他于28岁入门全真教,正是英姿焕发的年纪。

    他在中秋节时与四位修真师兄弟聚再一起,马钰因为很富有,因此他要以'斗贫'为修真方向。

    因此马钰真人真的是日食一餐,不穿鞋子的清苦闭关修行,苦修终于成真。

    而谭处端真人是'斗是',把是非观念磨的一点不剩。

    丘处机真人呢,则是'斗闲',他在磻溪七年的苦修中一刻也不得闲。

    为了不闲下来,他背人渡河,赋诗做农事冶炼心性。

    一开始筑起篱笆为了防止野兽,后来又把篱笆都拆了,这位蓑衣道人,丘处机真人这种一拆一建的举动与达摩祖师学道时真是像极了。

    达摩祖师的老师呢,要他盖一个最满意的茅屋来打坐,但不管怎么盖都不完美,盖了一年直到最后师傅终于点头了。

    于是,他可以开始入茅屋打坐了。

    但他只坐了一会儿,居然又动手把草屋拆了,老师傅看到他这样的举动便笑的离开了。

    因为他的师父知道这时的达摩已经不需要草屋了。

    达摩在劳动的过程,心性已经磨的圆坨坨了啊!这样的心性还需要静坐吗?

    所以,参禅悟道不一定要静坐、枯坐,每个人的资质不同,修法当然就不同。

    这一点王重阳真人就教得非常高明。

    其实,长春真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他为了把“斗闲”的功夫炼至极致,邱长春真人弄了一个巨大的大石球。

    等妄念一生时,他就把大石球从山脚慢慢推到山顶,当妄念没了,就又把石球推下山。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心性磨的圆坨坨的,在龙门洞如此苦行,奠定了长春真人的道基。

    几位师兄各有不同,轮到刘长生真人呢,则是要'斗志',为何要斗志呢?

    因为此时他还年轻,为了磨练自己对于女‘色意志力,也为了能看透***,他对师兄们说要到烟花巷里去炼真。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天天对着花枝招展,各种诱人功夫都精通无比的江南名‘妓,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别说是要修真了,恐怕连过去修出来的老本都赔进去了还不够。

    中秋夜的这一晚,四位真人笃定了他们往后的修真道路。

    第二天一早与同门分别后,刘长生真人前往洛阳,混迹于处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练自己的心性。

    一直到他30岁,才返回家乡山东莱州武官庄,从此长期在山东弘道。

    也就是说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呆在烟花巷里来磨练美人关,真不简单啊!

    书说提到,据说是刘长生真人得道后,也显了许多灵验的道法,无论是做醮祈雨、占验指地得井、分身化形于市衢、令寒冬的百花绽放,都可以说是刘真人动天地,伏鬼神的高功德行。

    关中斗志刘处玄,粉黛为伴炼至真;

    孝母至诚一心悬,道高德重万人钦。

    读完这一本又一本的书,叶超撇了撇嘴,这他娘的还真是成王败寇,烟花巷里出真人——这是成功的。

    若是失败了呢?

    那么就是烟花巷里出败类了,成与败,区别就是这么大。

    成道了就是神仙,毁道了那就是好‘色的垃圾道人了。

    刘长生几人是幸运的,他们遇上了王重阳这样的名师。现在,叶超没有这样的名师指点,悲剧了真是。

    所以,他决定从入道之法修起,学达摩禅师,面壁……呃,思过……

    修心魔术,好不容易修成了魔道之心,如愿以偿地收拾了唐闪。不料,最后居然连人都快要做不成了,不修道都不行了……

    叶超觉得,人生真的是太苦逼了。

    现在他还不知道,如果一个人,魔、道又修会有什么结果呢?会不会爆炸啊,或者,会神经分裂?

    总之是不得而知,叶超也只能修了再说,不然要是彻底迷失了本心,成了魔之后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心都死了,身体活着还有什么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7章:魔道也无为

    (全本小说网,。)

    叶超叹着气:“《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达摩老光头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说的都是一样的法门,都是要先排除心魔妄念,然后,做到真正的虚极静笃,才可以入道……”

    可是特么哒,叶超现在是入魔容易入道难啦,他本身已经有一颗魔道之心了,你要他怎么排除心魔和妄念?

    心魔术本就是以心魔和妄念来修行的,现在魔道之心大成,已经在叶超的身心内根深蒂固了,怎么排?怎么除?

    别没把心魔给排除了,魔心倒先把叶超要修正道之法的念头给除了。

    对于现在的叶超来说,魔道之心,惹不起。

    它得好好地侍候着这颗魔心,否则,它一不小心,连叶超的本心都给灭了。

    一强一弱,现在叶超得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弱弱的本心。

    我本善良,奈何魔心要逼良为……啊不,不是逼良为娼,是要逼良为魔啊。

    外息诸缘,以令内心无喘——现在,达摩禅师的入道法门,显然是要令人用强大的意志力,强行排除和甚至是消灭内心的妄念。

    扫清一切杂念,然后在内心筑起一道墙,令外缘不得门而入。

    那如那句话所说的,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扫清心魔妄念,以心力筑墙将心围起来,让心灵在一片清净的乐土中修行……达摩老光头的法门简单而粗暴,真的做到了大道至简,直指人心!普通人如果真能按照这样的法门修行,入道有望,但我现在恰好是心魔当道,魔心已经占地为王了还筑什么墙?”

    只怕是筑墙拆墙,建城毁城,所以说,再怎么好的法门都行不通。

    叶超现在的处境,说得难听一点,那善良的本心就像一个柔弱的少年一般,小心翼翼地假装臣服在魔心之下,一副为了魔君鞍前马后,尽心尽力的样子,以求保全自己不被魔道之心给灭了。

    可怜的善念,如果不识时务,大张旗鼓地说什么清妄念、除心魔,正乾坤之类的,那纯粹是找死,叶超可不想让本心被魔道之心就这么给灭了。

    所以,得韬光养晦,曲线救国——呃,想当年老蒋的做法虽然不地道,但是策略和口号还是很好的,叶超觉得可以借用一下。

    达摩老和尚的强大法门施展不了,但是他面壁的精神和做法还是可以效法的。

    叶超已经决定放下一切烦恼,面壁一段时间了。

    面壁,本来是用来参禅悟道的方法,可是,中国人就是厉害啊,把面壁改造成了思过的方法——美其名日,面壁思过,这他娘的真的是乱来。

    真正有心思过的人,不用面壁,一日三省就是很好的方法了,面壁思过也没有什么用,走出去用行动来弥补过错才是有用的。

    面壁应该是一种主动闭关悟道的行为,而不应该被用来当成处罚的行为。

    好好的一种修道方法,被发展成了一种刑罚,难怪中国能发展出满清十大酷刑出来。

    放下一切,本心倒是得到了清静,可是魔心也彻底得到了放纵,它们似乎都很喜欢现在这样状态,这种感觉。

    在这种状态下,叶超的心魔术自动修炼起来,有了魔道之心,心魔术的修炼、暗能量的吸收,就算是叶超这个主人不去做,也有魔道之心去做。

    都说,道法自然,自有为入手,达到无为而治。

    其实,魔也有道,也是自有为入手,最后也是达到无为而治。

    也就是说,不只是修正道,得道,成道之后,道心能对修道者的身心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魔道也可以。

    现在,叶超什么都不管了,但是,魔道之心却能自动运行,以魔道特有的路线来管理着主人的身体,自动修炼着心魔术、吸收着暗能量,而不用叶超这个主人劳心劳力了。

    这其实,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真正的奥义所在。

    叶超现在是明悟了,知道他自己在内,以前都误解了老子。这位道祖的在短短的《道德经》上说出了很多天道自然的奥义,只是一般人理解不了,强行意会罢了。

    很多的砖家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消极的,无为而治只适用于建国初期的休养生息阶段。这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明证,比如汉初,比如隋初,再比如唐初……

    其实,砖家学者们自己不修道,纯以文化思想的角度来研究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思想,是不全面的。

    不说是完全错误,但很片面。

    其实,以道的角度来说,这世界没有完全的错误,因为对和错都是道的一体两面。

    回想“无为而治”,也只有修证有成的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体会得到。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需要瞎忙瞎干,也不需要主人劳心功力了。

    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老子主要是针对修行来说的,得道之人,身体已经不需要人为干预,自有一个道心自然而然的运转着,比人心强行干预要好得多,全面得多。

    但在《道德经》中,道祖老子又以国家为比喻,所以学者们这么解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

    当然,言不尽象,象不尽义,这个要自己意会,也要到了某种程度和境界方能真正体会。

    否则,境界不到,你说无为很消极,其实也可以算是对的。

    以老子的修养和道行,就算是他知道了,也不会突然从棺材或者从哪个虚空之中冒出来指责某些砖家和学者们对他那本《道德经》的误解。

    他无所谓的,天道自然,《道德经》只是他遇上弟子时,为弟子留下的一点儿心得,区区五千来字,难道就真的是道祖老子所有思想的精华了吗?

    远远不是。

    这其实,只是老子见尹喜慧至心灵,能在涵谷关等到他,而给他留下的一些修道心得,目的是留给尹喜这个弟子自行领悟的。

    老子留下这五千来字,不是为了治国,更不是为了平天下。

    如果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