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梦设计师-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黎。

    叶超又到了巴黎,化了装,去接近那个身得重病的法国人。

    他是个富豪,苏黎世是富豪云集之地,巴黎也有不少。

    此人是个法国人,被医生在医学上判了死刑,因此,他是死也想死在巴黎,那是他的故乡。

    但,他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富豪圈里传说的救人神医——华国神秘的神医。

    钱,也就是订金,他已经交了,但是神医能不能请得到,还是未知之数。

    此人是个药业巨子,但如今,他的药医不了他,如果再等不到“神医”,命不久矣,他钱再多也将不再是他的了……

    有些绝症,在医学上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叶超有办法。

    只一个小时,化了装的叶超就被人千恩万谢地送了出来,转眼消失无踪,让那些法国保镖们目瞪口呆。

    这,又为神医的面纱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迷雾。

    此行,法国大亨付出了将近三十亿软妹币。

    任务完成,去了装的叶超留连于时尚之都的街头,他有家,但是他不想回。

    不是不能回,而是不想回,因为回了之后他就会成为那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因此,周游列国是叶超最好的选择,就算是要做恶,要伤害,要变得魔头,也要在外边做恶,在外边伤害,在外边做魔头,而不要在国内,在家里伤害自己身边亲近的人。

    巴黎,还是很美丽的。

    即使来过一回,两回,三回,还是觉得看不够。

    难怪,几百年来那么多人年轻人喜欢这座时尚之都呢。

    叶超独自走到了巴士底广场……

    这个大广场的夜景很美。

    巴士底广场原来的巴士底狱已经被拆除,广场的中央,树立着一根铜柱,是为了纪念1830年法国革命再次推翻封建帝制。

    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大理石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

    巴士底广场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1848 年 2 月,巴黎人民在这里宣布成立共和国;“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时,无产者又在这里与敌人拼搏,以捍卫这座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1981 年 5 月 10 日,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30 万群众涌向巴士底广场,游行、联欢,以示庆祝。

    巴士底狱在1789年7月14日的遭遇,确实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象征。

    那天引起攻打的原因,是因为民众和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之后,架在巴士底狱的高墙上的大炮造成一种威胁,必须解决。然而,所有的人,不论是那天奋勇冲击这个堡垒的民众,还是每年欢庆这个国家盛大节日的法国人,以及无数和法国没有丝毫关系的遥远的人们,即使他们明明知道这一情节,他们还是不会愿意把这样一个事件,解释成一个战术性的战斗细节。

    在大家眼里,一个石头的建筑,一个巨大的城堡,就是旧制度的象征。

    路易十六的时代,整个贵族阶层和宫廷本身,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是坏制度的比较好的时候。

    这是社会的整体进步所决定的。欧洲在艰钜地逐渐步出野蛮。例如,在中世纪还非常普遍的地牢,已经在法国大革命前一百多年就渐渐停止使用了。

    有许多残酷的纠正,并不是革命,并不是法令,而是“人”自己由于人性的觉醒,开始厌恶残忍。人们在书写历史时,总是习惯把目光的焦点对准改朝换代,对准战争与革命,对准理论诞生的年代,认为这些才是人类的脚印,才是进步的印记。

    然而,对无数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名字的普通人,他们所深切体验的进步,其实是人道和人性发展的一个一个细节。

    比如,从哪一年开始,地牢不再使用,从哪一年开始,囚徒可以不再饥饿致死,从哪一年开始,酷刑被废止,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可以获得公平的审判,获得不再恐惧的自由,等等。监狱往往成为一个制度的测试点。

    今天的巴士底狱已经片瓦不存。现在只能在巴黎市历史博物馆,看到它的模型、照片和遗物。

    它曾经是非常壮观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建于1370年。它有着30英尺厚、100英尺高的围墙,有80英尺宽的壕沟环绕。它曾经是旧制度压迫的工具。

    尤其在路易十四的专制时期,根本没有最起码的法治可言,人们没有基本的权利保障。入狱和长期监禁都不需要提出任何理由。

    革命的法兰西实在是容不得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 日后,巴士底狱即被拆除。

    它的一部分砖石被送往地方各省作为历史纪念品,还有一部分砖石被用来修建连接协和广场和塞纳河南岸的石桥。再后来,1847年在此开辟了里昂大道、1859建立了里昂火车站、1866年开辟了亨利五世大道。

    接着又有了布尔登大道、圣安东尼路。巴士底大剧院等等。昔日的城堡连同它的壕沟、吊桥、牢房和兵营、以及法国的封建王朝,统统荡然无存。

    读过大仲马的《铁面人》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黎的巴士底广场是一段血腥历史的写照,200多年前,这里矗立着的是法国皇帝森严的监狱。

    那时,这里绝不是个善待客人的地方。然而,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随着君主制度的崩溃,巴士底广场也成了巴黎人狂放自由的舞台。

    巴士底广场的来客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来此很少乘车,多数时候都是脚踩旱冰鞋滑来的,有的人还开着大马力的摩托车。不论男女,身上穿的都是最新潮的衣服,但并不是人所周知的名牌衣服。

    他们认为,那种全世界都能买到的衣服是大众的,他们只钟情于那些极具个性的、更小众的设计师。这些人使巴士底广场成为巴黎最前卫的流行天台。

    如果你是一个外来客,行头和气质没有几分酷劲儿,那就趁早躲远点。一个打扮不入流的人在这里停留不到3分钟,即使别人不向你投来奇怪的目光,你也会很快感觉到自己是个不和谐的另类。

    巴士底广场的反叛气质不只是在人群中才能感受到,作为广场主体建筑的巴士底歌剧院,也扮演了一个颠覆者的角色。

    这座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之一的建筑,由壮观的玻璃帷幕和黑灰色的大理石柱廊构成,从里到外都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气质。

    如此新潮的现代建筑赫然耸立在巴士底广场的中心交叉位置,并成为巴士底今天的前卫地标,这样鲜明的反差和冲突,构成广场一个很酷的背景。

    歌剧院把巴士底广场的周边地区分成两半。一边是老铁道桥改造的花园长廊,长廊上层是蔓延数公里的人行道,底下每个桥拱里都是很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商店、设计室或者画廊。

    另一边,就是著名的圣安东尼城郊大街。“城郊”是沿袭古时的叫法,其实这条大街早就成了巴黎城区的一部分。虽然保持了19世纪之前的外观,但早先那些闻名全巴黎的老式家具铺子、皮革店、画框店,现在都慢慢被时装店和酒吧取代了。

    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把这里当成试验据点和创意的天堂,摆弄出无数稀奇古怪的店铺。

    巴士底广场周围的众多咖啡店一圈排开,来此享受生活的人们,大多喜欢坐在露天的椅子上喝咖啡或品酒。如果留意一下还会发现,那些在咖啡店穿梭忙碌的女招待,不仅都有婀娜的身段,打扮也毫不马虎。

    巴士底广场是俊男美女的天下,店家做的都是时尚生意,侍者的长相和着装不入流的话,是很难干下去的。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十条大道交汇的广场。在广场的中央,有一座高达52米的青铜柱,顶端是一个展翅奔驰的自由神。呵,这就是你吗,法国大革命?不是,根本不是完全不是从来不是!虽然青铜柱名为“七月柱”,但是站在广场外的大道上,却看到了铜柱顶端所铸的“1830年7月27日、28日、29日”几个大字。

    走进广场,则可以看到青铜柱从上到下所铸的密密麻麻的名字。原来,它是为纪念1830年“七月革命”中遇难的烈士而建。这些烈士的尸体即埋葬在“七月柱”之下。今日的巴士底广场也就是1830年“七月革命”烈士的墓场。

    那么1789年大革命中遇难的那些英雄烈士呢?广场无语,铜柱无语,自由神无语。但见天高云淡、车水马龙、秋风习习,红潮滚滚。今日大千世界的万籁中竟没有一丝历史的回应。

    仔细再看一眼旅游指南。原来巴士底广场上唯一与1789年大革命有点关连的竟是那个钢筋玻璃窗的巴士底大剧院。它选择了19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日开幕。

    但是这点关连比起那个高耸入云的铜柱来,未免有些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巴士底广场周围的街口布满了咖啡馆。多么浪漫的巴黎都市景色!望着那些悠闲自在、细斟慢饮的市民和游客,不禁很想找一处空位坐下,与他们聊一聊法国大革命、聊一聊巴士底狱。

    可是他们会知道多少?又会有多大兴趣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重重的疑虑最终使我打消了那个奢侈的念头。

    把目光再次投向“七月柱”,从顶端的自由神滑向基座的铁狮,觉得那铁狮的大嘴仿佛在一张一合的说:忘掉吧!忘掉吧!可是蓦然又想起列宁的那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巴士底广场旁的巴士底露天市场(marche bastille)大概是全巴黎最精彩的市场,它的诱人之处在于汇集了全法国各地最精彩的食材,市场管理者非常的高明,在每一类食材里一律只容许少数几个口碑优良的摊商进入,不仅确保了品质的优异,也使集市商品内容多元化。

    来到巴士底集市,仿佛进入一处活生生的法国料理食材博物馆一般,平素书籍里食谱里菜单里看到的,餐厅里吃到的各种珍馐美味,这会儿,全部都一一跃然眼前!

    巴士底集市并不是每天都有的,只有每逢周四与周日清晨到中午,在正对着巴士底广场的richard lenoir大道开市。

    每年9月是造访巴士底集市的最佳时刻,这是一年中物产最富饶丰美的秋季,海鲜、秋覃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场面最浩大隆重的,当属市场中央位置的几个海鲜摊,刚刚从布列塔尼运抵的各样鱼虾蚝蚌,发出闪闪亮光,簇拥成山尖一样。

    还有无数新鲜香料和蔬菜瓜果,又卖椒类的摊子,红椒青椒黄椒,长短绿,热闹非凡。

    隔壁辛香活辣的气味扑上面来,熏得人差点睁不开眼。还有香肠火腿的摊子,奶酪的摊子,禽类肉类的摊子,闻名遐迩的布列斯鸡,一整只连头带尾剥了毛皮的兔子,鸽子,鹌鹑,雉鸡……形形色色都是秋季最当令的野味。

    还有专卖各地蜂蜜蜂蜡的摊子,不同配方咖喱粉的摊子,各种腌橄榄的摊子,各种干果的摊子,各种马铃薯的摊子……专卖橄榄的摊子上还体贴地提供了面包,客人可以从法国普罗旺斯道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到意大利托斯卡纳,从国家到地区到村庄,一地接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