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大学校长同时也担任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63章:风景无处不在
(全本小说网,。)
一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创立于1921年10月,前苏联四大著名国立大学之一,在综合类大学里排名第九,独联体国家顶尖高校之一。
它是白俄罗斯最高学府,中白两国友好战略合作伙伴。
一带一路加强各领域的合作交流,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盛誉。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在培养本国学生的同时,也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深造机会。
在大学里有来自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东欧各国、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两千多名,学校里有“外国留学生管理办公室”及“对外国际关系办公室”来负责对外国留学生的服务及管理。
这明斯克,白大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胜利广场。
胜利广场的胜利女神纪念碑高141。8米,象征卫国战争1418个战斗的日日夜夜。三棱形的碑身,每个棱面上用浮雕板表现了莫斯科等12个英雄城市周围的战斗情景。高约100米外,古希腊胜利女神右手拿着金光灿灿的胜利桂冠。
她身旁飞着两个胖胖的小天使,一男一女,吹着胜利的号角。纪念碑的下面,是神奇勇士格奥尔基手持长矛刺杀毒蛇的雕像。
前面5层阶梯式台阶,每一层代表战争的一年。广场右侧是一组大型喷泉,左侧是常胜圣格奥尔基大教堂,金顶白墙,纪念碑的后面是一个扇形环抱的中央博物馆。
大厅内有6幅大圆立体画面,描绘了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反围困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荣誉厅的墙上,刻满了英雄的名字。
纪念礼品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张万年上将赠送的礼品。
广场的后面,有露天的展览,有各种火炮,坦克,飞机等实物。另一侧还有舰艇的展示,军事强国初露端倪。整个胜利公园,绿树环抱,风景优美。
还有,泪岛。
泪岛,位于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维斯洛奇河中,是为纪念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800多名白俄罗斯官兵建造的建筑群。
岛中心矗立着阵亡将士的纪念塔碑。
在建筑时,阵亡官兵的母亲们给该岛起名为“悲痛和眼泪的岛”,后来简称为“泪岛”。
博物馆……
伟大卫国战争历史国家博物馆位于明斯克市共和国宫左侧,是白俄罗斯最大、收藏品最多的一座卫国战争纪念馆。
博物馆于1944年10月22日首次对外开放,主要展品来自1942年10月在莫斯科举办的“白俄罗斯的生活和战斗历程”展。这些展品集中反映了白俄罗斯军民在1941年…1945年间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悲壮历史。
1966年博物馆正式迁入现在的三层建筑内,共有25个展厅,总面积3600平方米,陈设着13。25万件各种照片、文物及艺术作品。博物馆内院是专门的展示坪,陈列着苏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实物。
还有,圣灵主教大教堂。
明斯克东正教重要的活动中心,始建于1633年,1642年完工,属巴洛克建筑风格。
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
1860年,该教堂转为东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开设圣灵修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关闭,圣灵大教堂的礼拜活动也被禁止。
教堂变为消防队训练场地,随后被改为档案馆。
1943年,教堂开始恢复东正教礼拜活动,所属修道院也予以恢复。1947年,教堂顶部安放东正教大十字架。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对教堂内部进行过一次维修。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教堂进行最后一次修葺并保持至今。教堂**奉着一些宗教珍品,如:明斯克圣母圣像等。
森林公园……
别洛韦日国家森林公园面积8。76万公顷,系欧洲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80项人类遗产之一。
林区景观优美,植物、动物种类繁多,许多为世界珍稀品种。夏季为旅游、度假胜地。
林中野牛为欧洲最大动物,世上稀品,壮者体长3。5米,高2米,重1000公斤,寿命25-30年。1914年曾多达700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猎绝。
1946年从波兰运进5头繁殖,现达300多头。20世纪50年代,在森林公园中心的村庄维斯库利建成前苏国家领导人的官邸。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这里签署了宣告苏联不复存在的《成立独联体协议》。
光荣之丘……
光荣之丘kypгahcлaвы俗称:“会师纪念碑”,矗立于离明斯克国际机场21公里处的明斯克郊外。1966年9月30日举行奠基仪式,主题是要求后代铭记战争,秉承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铭文装在特制容器中被放置在地基下。
从苏联英雄城市、战场等全国各地采集泥土建成此丘,高约35米,丘上立有象征4把刺刀组成的高为35。6米的刺刀状纪念碑,分别代表苏军在二战后期苏德战场中段进行的战略性战役(代号“巴格拉季昂”战役)中,参加1944年7月解放明斯克的白俄罗斯第一、二、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当时四个方面军和当地游击队共歼灭了围困在明斯克的10。5万德国法西斯军队)。
据说,光荣之丘建成后于1969年举行了开幕仪式……
这座城市,著名的景点也就是这些,但是,其实人若是心情好的话,其实哪里都是景点。
只不过,这些景点,有着它们存在的意义,被人刻意地经营着罢了。
相对来说,大学,是叶超喜欢去的。
其实,每一座大学出名的大学,都有它的“气质”,这种“气质”不同于人的气质,叶超也不知道要怎么说,总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胜利广场也是叶超喜欢去的地方,这里,多多少少还能看出一点儿历史的痕迹。
至于泪岛岛就不是他喜欢去的地方啦,虽然那里暗能量很多,但是,现在叶超不想吸收太多的暗能量,会助长魔道之心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64章:格罗德诺
(全本小说网,。)
明斯克游过,叶超飘然而去,去了另一座城市。
若在几百年前,有人问是农村多还是城市多,人家会非常肯定地回答说,是乡村多。
若是几百年后,还有人问是乡村多还是城市多,怕回答很有可能会相反了。
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叫做城镇化程度。
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
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城市化是好或者不好,叶超不想评论……
反正是,有得必有失的……
叶超到了格罗德诺……
这座城市,是白俄罗斯西端城市,格罗德诺州首府,在涅曼河畔,邻近波兰边填。
十二世纪初见于史籍,曾为格罗德诺公国都城。1920…1939年属波兰。1939年划入苏联白俄罗斯。河港。铁路枢纽。
工业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合成纤维和氮肥生产为主,次为纺织、制鞋、卷烟和家用电器制造。有医、农、师范学院及十二至十八世纪的建筑古迹。
格罗德诺城市是白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至今城内仍保留了许多古代城堡与宗教建筑。
格罗德诺的化学工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肥料、化学纤维和染料方面都有大的化学工业公司。到2011年初为止,格罗德诺有大约700家企业有外贸业务,其中48家主要出口工业产品。
格罗德诺的产品出口到60个国家。主要的贸易对象是俄罗斯,其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化学品、机床和金属加工用具、食品等。2002年白俄罗斯决定建立格罗德诺自由经济区,加强同欧盟的联系,吸取外资发展格罗德诺州经济。
格罗德诺是白俄罗斯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它在白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的跨国交通上也占据重要地位。格罗德诺火车站每天有30列火车开出,包括7列国际列车,4列国内列车和19列州内列车。
格罗德诺和其他重要城市如明斯克、莫斯科、圣彼得堡、维尔纽斯和华沙都有铁路连接。格罗德诺机场距城市18公里,但航空交通并不发达。
格罗德诺的公共交通较为发达,可以通过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与明斯克、brest、vitebsk和其他格罗德诺州的城市连接,每天客流量达将近4000人。
同样的,这座城市,有不少的风景名胜……
格罗德诺城以其保留了各种建筑与装饰风格的古建筑而闻名。
格罗德诺现存的最古老建筑是圣鲍里斯和格里伯教堂。这是古代黑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唯一遗留。
1183年之前建成,1853年教堂的南墙坍塌,1991年之后政府在组织重修的过程中发现了对1853年之前的教堂,特别是坍塌的南墙的详细描述,目前历史学家正试图按照1853年前的教堂原貌复原堂。
现在,已被列入白俄罗斯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单。
另一座著名的教堂是圣方济?沙勿略教堂。
这是一座高大的巴洛克建筑,超过50米高。1678年开始建设,由于战火频仍,直到1705年才建成。其墙上的彩绘于1752年完成,带有典型的晚期巴洛克风格。
旧格罗德诺城堡是格罗德诺城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11世纪起黑俄罗斯的王公们就已在此处建设城堡。13世纪起这座城堡成为抵抗外敌的要塞。1391…1398年维陶塔斯大公增修了五座哥特式钟楼,自己常居住如此,并以城堡为中心修建其他建筑,扩大了格罗德诺城市的规模。
卡齐米日四世也很喜欢这一城堡,宁可居住于此而不居住在首都,并于1492年在城堡中去世。在斯特凡?巴托里统治立陶宛大公国时,又计划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完全重建这座城堡。
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