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尼玛,讲真,看完郭爷这篇小说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我甚至都生出了一种错觉,感觉郭爷简直就还是以我为原型创作出来的这个人物形象!不怕大家笑话,其实我这个人就是一个网络上的键盘侠,平时在网上骂这个,干那个,一副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样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胆小如鼠的懦夫,被人欺负的时候,连还手都不敢,甚至连还手的念头都很少有。可偏偏我在不熟悉之人面前为了面子又喜欢摆出自高自大的样子,反倒是唬住不少人,嘿嘿,大家都以为我挺厉害。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一直担心有人能看穿我的真面目,这些年来活的战战兢兢,苦不堪言。现在看了郭爷的这篇小说,我决定——继续伪装到底!”
“靠,我已经锁定楼上id,等我查出你是谁,咱俩做一对好基友!”
“我本来以为郭爷的散文写的不错,没想到小说写的也这么好(我说的不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有点太低端),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关键是,以郭爷这尿性,这暴脾气,这粗鲁的言行,竟然还能写出这么深刻的东西来,这简直是有点匪夷所思。一个杀猪的屠夫,忽然关心起全民的意识形态来了,违和感这也太强了!”
“刚一开始,我还以为郭爷自吹自擂,哪有人自己说自己写的东西是传世经典的?这脸皮也太特么厚了吧?可是今天看了这部小说之后,尼玛,发现还真有可能成为一座小说界中的丰碑,这就有点尴尬了!但是,我还要说一句,郭爷,咱不吹牛能死么?”
“666,杜斌与秦俑何其不幸,竟然被郭爷写进了这部小说了,但杜斌与秦俑又何其有幸,可以随着这部小说名传后世,被后人熟知。”
“刚看完《罗马假日》,没想到郭爷这又写了一部这样的小说,难道郭爷这是要跟纯文学干上了?”
网友们在将《阿q正传》品味了半天之后,这才在网上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对这部小说的看法。
其实就思想性而言,遍观整个华夏文学史,像阿q刻画的这么深刻的形象极为少见,甚至是几乎没有。读这篇文章,简直就像是被一把把小刀子往身上割,将自己思想中的那个懦弱的“我”给捅的千疮百孔不成样子,因此别说是民国的思想混乱时期,就算是到了承平的年代,也有很多人对这部小说极不喜欢,甚至是感动厌恶痛恨。
在异世界,就因为意识形态的变化,连教科书上都开始搞起了“去鲁迅化”,以前教科书鲁迅的文章连篇累牍,未免让人感到太过重视,可到了后来说没有就没有,也就几年的时间,教科书上忽然就没有鲁迅这个人了。
有关人士说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理解,所以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废除。
但这个理由未免有点牵强,文言文可比鲁迅的文章要“艰涩难懂”多了,也没见减掉多少,而像《阿q正传》这样通俗易懂的小说,只要学生不是傻子,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障碍。
有的人说,因为鲁迅笔下的所写的,所讥讽的人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而且还越来越能掌握话语权,这些人在对号入座之下,感觉鲁迅的文章如芒在背,于是必须要拔掉这根刺方才感到舒服。
因为他说的的太对了,太多了,太真实了,所以他必须要被抹杀!
以上观点且不说对不对,但现在郭大路将鲁迅的文章在自己这个世界发表出来,却真的刺痛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引来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有如此尖锐的笔触。
这简直就像是一根标枪,一把匕首,狠狠刺向读者的心脏,令人感到窒息,感到伤痛,而且还有一种被揭露出自己真实面目的恐慌与耻辱感。
很多人看了这篇小说之后,如坐针毡,极不舒服。
一位小有名气的作者在微博上评论道:“郭大路的这部小说,尖锐,深刻,令人深思,但毕竟反应的是旧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而出现在现代社会,未免就有点不合时宜。我们华夏人们早就站起来了,今天我们的强大是真正有底气的强大,并不是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的强大。所以郭大路这篇文章虽好,只适合旧社会,对于现代人而言,那已经是过去式,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不大。”
还有一位作者评论道:“这部小说就如同冬天寒野上的白毛风,呼啸而来寒气逼人,读起来似乎连灵魂都要冻僵,连一点希望向上的温暖力量都没有,有的只是严霜酷寒,未免太过绝望。”
对于这些评论,郭大路根本就懒得辩驳,这部小说从他手中写出来的时候,郭大路便已经完成了自己这文化搬运工的使命,至于世人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对郭大路来说其实并不重要,把它写出来,让它被这个世界上的人知晓才最为重要。
好不好,它就摆在这里任君评价,哪怕把它说成一坨臭狗屎,那也毕竟算的上是一种应激反应,总比没有反应要好。
因此郭大路对这些作者的评论根本就不怎么在意,是好是坏,自有后人评说。
但是秦俑的责问,郭大路却是有必要回复一下。
秦俑在看完《阿q正传》的第一时间,就在论坛上对郭大路进行了盘问,“郭大路,你也太小肚鸡肠了!就算我得罪你了,你也不必专门写书来羞辱我吧?你羞辱杜斌我管不着,那人拍电影一心讨好外国人,你骂他我也赞成。可你给主人公起名阿q,而我姓秦,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就是q,你这明显就是嘲讽我啊。而且在书里还特意指出我是‘考据党’,还让我考证一下主角的名字对不对?你这是要把我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啊!郭大路,你也太狠了吧!”
对此郭大路恢复道:“别生气,也别太高看自己,其实还真不是说你,你虽然很烦人,但还真不是主人公的原型,不过也跟你有点关系。阿q的q,不是什么拼音的缩写,其实是一种象形的比喻,因为老先生留了条小辫子,而民国之前的人也都留着小辫子,与英文字母q极为形似,所以才给主人公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总的来说,这个名字的由来,还真得谢谢秦老先生的辫子给我的启发。”
第二天,秦俑便剪去了自己留了多年的辫子。
第三百七十六章 郭大路摸得,我就摸不得?
(全本小说网,HTTPS://。)
秦俑剪辫子的时候,那叫一个舍不得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远祖是秦桧,但近祖却是清朝大员,因为耻于先祖之羞,所以为官清正,不敢重蹈先祖老路。虽然没有资格名标青史,但在地方县志上很是留有一笔。
虽非满清重臣,但也可算得上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很有些名声。
秦俑留着小辫子,未尝不是怀念近祖之功,以及对满清时代的向往之情。
因为只有在那个时代,才是他们秦家最为风光的时刻,至于秦桧,那还是算了。虽然一时风光,却换来万世骂名,乃是秦家之耻,不说也罢。
但现在就因为自己留了条小辫子,郭大路竟然借题发挥,搞了个《阿q正传》出来。这以后后人说起阿q的来历时,自己肯定要被引出来,后人做注的时候,少不了会写出“因为当时秦俑与郭大路有罅隙,而秦俑身在新国心慕旧朝,经常留着小辫子,所以郭大路便以秦俑为形象创出了一个q字,非但形象生动,而且一语双关,因为秦俑姓氏拼音的第一个开头便是q云云……”
秦俑是史学大家,深知人以文传的道理,想到自己竟然被郭大路写进这么一篇讥讽的小说里,差点把肚子都气炸,“先祖秦桧还未站起来,我却又被当成了反面人物的原型写进了书中,这……这郭大路实在不是个东西!”
到了这个时候,他开始后悔起来,“我何必要问他阿q的来历?我要不问的话,众人也只是一个猜测,未必能实实在在的将小说中的形象安在我身上,我这一问他这一答,这可就敲砖钉脚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又想:“前段时间在金鼎文学奖会上,我说他写不出传世佳作,他说他能写出来,最后争执不下,我说他要是能写出来我就拜他为师,而且当着李久三部长的面击掌盟誓,让众人做见证。他现在说他这部书足可以称之为传世之作,虽然有点自吹自擂不要脸皮,可从纯文学的角度上来说,这部小说篇幅虽短,但短小精悍,反应的又是如此深刻的一个现象,还真有传世的资格。这小说要真是被大众普遍认可的话,‘传世’两个字未必不能成为标签,到那个时候,他这个老师我拜还是不拜?我都六十有余,他还不到三十,真要拜他为师,我这老脸往哪放?”
想到这里,秦俑极为纠结,恨不得甩给自己几个嘴巴子,“当时怎么这么贱,跟他打什么赌啊!”
秦俑与郭大路的对答是在论坛上千万网友的注视下进行的,如今见郭大路说起了书中人物的来历,许多网友都忍俊不禁。
“哈哈哈,原来这个大写的q代表的是一个留着小辫子的人,果然很形象!”
“666,华夏人历朝历代,若论对民众精神摧残之酷烈,确实是以满清为甚,彼时之人确实都是跪着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缩头乌龟,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虽然这段历史大家都是讳忌莫深,觉得是一段国民的耻辱,但毕竟是事实。”
“没错,自满清到民国,我华夏人民一直都不曾抬起头来,可偏偏对外软弱,对内暴戾,真的就如书中的阿q一样,欺软怕硬,最喜自欺欺人。”
“妈卖批,我一开始还不知道杜斌是干啥的,今天仔细了解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是个专门给外国人舔菊的货色,怪不得被广电封杀过一段时间,这家伙屁股坐的很不正啊!原来郭爷在书里嘲讽他,那是事出有因啊!”
“靠,别说杜斌了,就说是秦俑这老头也不是好东西,前段时间为秦桧翻案的视频大家还记得不?那个梳着小辫子跟岳王爷后人争吵的老头,就是秦俑!他是秦桧的后人,所以要为祖宗翻案。这下好了,这秦俑估计是不想让先祖专美于前,自己也想尝尝被人骂的滋味,现在被郭爷给做了传记,以后肯定要留名青史了,啊哈哈哈哈哈!”
“可惜是遗臭万年,不是流芳百世!”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只要能在历史上留下几笔,总比默默无闻强!我很羡慕秦俑老爷子,早知道这我也去得罪郭爷了。要是郭爷给我也立个传,那才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对对对,秦俑摸的……不是,秦俑立得,我就立不得?”
“哈哈哈,这句话说的好,这秦俑,郭爷骂得,难道我们就骂不得?”
就在郭大路这篇小说被网友大师讨论的时候,在音乐学院的王小璐正跟随老师顾成江去参加一个地方的慰问演出。
她虽然刚开始跟顾成江学习高音唱法,但毕竟之前有着歌唱的基础,嗓子条件也好,又是武学修为高深的武者,对自己嗓子的控制远超常人,因此刚刚拜入顾成江门下,就被顾成江当成重点培养的苗子,这段时间正赶上国家号召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进行下基层接地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