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第6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大路这直播一开便是一周,而他的直播机器竟然撑了一周都信号满满,一点电损都没有,大多数看直播的观众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们却都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这小子的电池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撑时间?还是说,他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了电池?”

    类似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引发了各国航天科技人员的关注,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诸多细节上,这些国家的人才知道,华夏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果然人家能登上月球,并不是侥幸。

    在郭大路开完直播的这一周里,终于满足了全球观众对月球的猎奇心理,他甚至特意跑到了环形山里给大家展示环形山内的景象,或者对外承诺,将从月球上拿回一摞石头返回地球拍卖,剩下一部分将作为礼物,回馈给自己的粉丝们。

    这个承诺说出来之后,立马轰动了无数人,连郭大路粉丝中的炮兵团成员都激动起来,月球上的石头那可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这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也就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加入郭大路炮兵团粉丝联盟的人忽然就增加了几十万人,而且还在迅速扩大规模。

    到了一周结束之后,宇宙飞船到了离开月球回归地球的日子,既定的科研计划与探索已经完成,标本取样等等全都达到了预期目标,返回的时间已经到了。

    飞船离开月球时,依旧平稳非常,很快就达到了预订的飞行轨道,可是向地球飞来。

    五天之后,郭大路驾驶广寒一号飞船圆满返回,而且返回的时候,并不是像以往那样从空中如同流星一般落下,屁股后面还带着降落伞。这次降落就像普通的飞行器一样,穿过大气层,抵挡住了地球巨大的引力,缓缓的飞回了航天中心,根本就用不着像以前那样,让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区域巡查。

    从哪里飞出,从哪里返回,光这一点,就足够国外媒体震惊了。

    从月球返回之后,郭大路在航天中心待了几天,接受了全面的身心检查,修养了几天之后,方才返回家中。

    这次登月,对他影响非常大,回到家里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写了一篇关于登月后的感触,之后更是对外宣布要进行闭关几年,总结自己多年的人生得失,同时书写文章,为自己的文坛生涯做一个梳理。

    三年后,武侠巨著《剑仙李太白》横空出世,震惊了整个文坛!

    这部书与其说是武侠小说,还不如说是历史小说,整部书洋洋洒洒五百多万字,将唐玄宗时期的历史状况,由盛转衰,全都一一的描绘了出来。

    借由主角李太白的视觉,将当时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几乎真实的再现出来,同时对于盛世唐朝的服装、饮食、器具、典故、曲目,诗歌,都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

    这些也还罢了,真正令世人震惊的是郭大路借助主角李太白之口,创造了无数优秀之极的诗篇,令人赞叹不已。

    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雷雨,看完这部书之后,在自己的微博下面特意写了一句话:《剑仙李太白》一出,应该是到了武侠小说的巅峰了。

 第一千一十章 一代文宗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剑仙李太白》这部小说,文笔优美,内容波澜壮阔,向世人展现了一幕盛世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其中夹杂的或真或假的历史事件以及各个文坛或者政坛中的各种人物,全都在书中描绘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这部书早就超越了郭大路之前所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超越了华夏已知的所有传统长篇小说,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

    “这已经达到了名著的范畴了!”

    “光是这部书里出现的一篇篇诗词歌赋,都足以列入华夏最美诗词的行列!”

    诺奖获得者雷雨对郭大路的作品一直都十分关注,在《剑仙李太白》这部书面世之后,他第一时间便获得了第一手文字,通宵将这部书给看完了,看完之后,心情激荡,对郭大路的才气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里面展露出来的不仅仅是郭大路的文采,更展露出郭大路对历史的深刻研究,特别是唐朝历史中的种种问题,全都在这部书呈现出来,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历史学家研究的都要透彻。

    武侠小说写到这个程度,那已经不单单是武侠小说了,最起码现阶段的所有武侠小说,都距离这部小说有着漫长的难以企及的距离,这部小说堪称是武侠小说的终结版本,日后再想出这么一本书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这部书不但得到郭大路书迷们的一致赞叹,就是整个华夏文坛的人都感到了空前的震撼。

    其实之前郭大路写《老人与海》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他本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惊人实力,武侠小说可能证明不拉他本人的学识,但一部精彩的传统文学作品,却能令很多同行发自心底的佩服。

    《阿q正传》是,《老人与海》也是,《聊斋志异》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震惊整个文坛的煌煌巨著,华夏文协专门为这本书组织了一个研讨班子,特意钻研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思路,已经郭大路对文言文写作方法的高超的运用。

    在《聊斋志异》这部中短篇故事合集写作完成之后,郭大路在文坛上的地位已经赶上雷雨了,就连雷雨自己都自愧不如,对聊斋志异赞誉有加,感觉这部书应该算是千古名著之一,比他之前获得诺奖的作品可要强多了!

    而现在,郭大路又搞出来这么一部《剑仙李太白》,当真是才气纵横,惊艳了整个时代!

    里面的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无一不美,堪称历来绝品,整部书都堪称是一部诗词的博物馆,在这部书里,郭大路借助主角李太白的口,书写了大篇幅的古体诗,搞的华夏诗词协会的人又高兴又为难。

    高兴的是,在现代诗歌充斥的现代社会里,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古体诗出现,为难的是,这些诗词却都是出现在郭大路小说里的东西,这让诗词协会不知道应不应该在专用期刊上进行连载。

    虽然这些诗词都是郭大路创作出来的,但他是借助书中人物创作出的,这就存在了一种很尴尬的情形,若是日后有人看到这些诗词时,肯定会问它的出处,而出处却在一本武侠小说了,这就会令人感到尴尬了!

    自古以来,学习诗词从来没有学从小说中夹杂的诗文的,就算是学习,那也只能当成是课外读物,没法搬上正儿八经的教科书。

    便是摘录到了诗文期刊上面,也会觉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反正会令人感到很别扭。

    后来诗词协会的会长亲自找到郭大路,让郭大路特意将这些诗词亲自发表到了他们诗文的期刊之上,这样一来,诗词期刊也就不算是从郭大路的小说中摘录了,说出来也好听一点。

    等到这本书发表之后,引发了国内外整个华人圈子的轰动。

    老外可能不怎么理解这本书的伟大,但是被传统文化熏陶的华人们,却意识到了这部书的了不起。

    这本书面世,对整个武侠小说圈子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很多武侠小说作者都哀嚎不已:“这尼玛没法活了!郭爷之前的武侠小说我们都难以企及,但好歹还能存在一些追赶的心思,可是现在好了,这本书一出,谁特么还敢写武侠啊?写出来就是丢人啊!”

    “什么时候武侠小说也变得这么高大上了?”

    “郭爷确实给我们武侠作者长脸,但也把我们的路给堵死了!”

    “这部书出来了,整个武侠估计都没人敢写了!”

    郭大路之所以要将这部书放到这个时候发表,就是想减少对武侠作者圈子的冲击力。

    其实这部《剑仙李太白》他早就完本好多年了,不过想要给圈子里的作者们六留口饭吃,他一直都没有发表,直到登月之后,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与自己的渺小之后,他不再有这种顾虑。

    相比于文娱界而言,他发现探索无限宇宙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便将之前自己写的作品发表了出来,懒得理会外界的反应。

    如果说前段时间他对马成等人说他要暂时退出娱乐圈的话,那么现在他是真的有了退出这个圈子的心思了,只是他毕竟在文娱界待了这么长时间,即便是退出,那也得有个仪式才行,自己退出之前,总得搞出一部代表作才行。

    在他看来,自己以前写的那些武侠小说,还有什么传统文学,其实都有点不上档次,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作品,用不了百年,即便是过去几十年,这些作品估计都会被人束之高阁,鲜少有人会阅读了。

    也就自己拍摄的影视作品还有存在的意义,但是百年之后,观看的人估计也会大批量减少,好在他还有诗词,这些诗词倒是可以传至后世,不至于连一个名字都留不下。

    但这些还不够!

    这些作品加起来,也只能说明郭大路是一名当代文豪,顶天了也就是异世界李白杜甫之流,达不到韩愈这种“文起八代之衰”一代文宗的高度。

    况且就算是能达到韩愈这种文宗的高度,郭大路也觉得不够。

    他想了想,决定挑战一项工作,来证明自己超人一等的文史功底,让后世文人见识一下他郭大路的真本事!

    因此在将《剑仙李太白》发表出来之后,郭大路继续闭门不出,专心搞起了自己的学术研究。

    他要修史!

    修清史!

    以一己之力,编撰整个清朝的历史!

    只有这样,才能坐实了他这一代文宗,绝世文豪的交椅!

 第一千一十一章 著作等身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自从满清王朝结束统治之后,在民国时代就有人提议为前朝做史。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taiuu。com;

    新朝为前朝做史,这是华夏几千来流传来的约定俗成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放眼全世界,唯独华夏的史料最为详细的一个缘故。

    全世界的所有国家里,只有华夏的历史能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几千年来传承有序,历朝历代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详细记录在案,以供后人参考。

    除了华夏之外,好像从来哪一个国家有如此详备的历史文献与确切的纪年历史,大部分国家的历史都是断裂的,甚至张冠李戴,将年代与王朝的次序都给搞乱了,反正是一团糟。

    但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十分的注重修史,几乎所有稳定下来的王朝,都会为对前朝的历史做一个梳理与编撰,这种修史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具有官方背景的史官来做,但在混乱的没有统一政权的时代里,也有一些文人自发的收集资料来做这些工作。

    在满清王朝结束之后,那时候就有人呼吁为清朝做史,因为国家动乱,时局不稳,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京城的一些号称具有第一手史料的遗老遗少们来编撰,历时几年之后,清史就新鲜出炉了。

    这清史一出世,立马引的骂声一片,就连很多八旗子弟的后代都看不下去了。

    这满清遗老遗少们的屁股坐的实在太偏,满口胡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