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1章 两难的选择
杜先宇看到李浩和周云笙他们都喜欢听他讲故事。
他又讲了几个在科研方面有趣的故事。太专业性的没说,怕打扰他们的兴致。
太简单的也没说,现在公司在科研领域已经全面开花。他也要为了自己的项目,多争取一些科研资金。
他们正说故事聊天的时候,就听见旁边想起林文清脆的嗓音响起:“生物活性100%,102%。两个人工眼球全部合格。”
陈思雨听到这个消息,她立刻把目光投向冻得晶莹剔透的眼球上面。
她想到自己为什么来生物实验室,怀着忐忑的心情。声音有些哽咽的向杜先宇问道:“杜主任,你们制造出来的人工器官,是否能达到人体移植的条件。”
李浩也把目光转向杜先宇,他心中也十分期待能从杜先宇口中获得确切的结果。
要知道他经常和父母联系,现在父亲的身体还算硬朗。但心脏有毛病,不知道什么时间身体情况就急转直下。
杜先宇听到问话,他一摊手说道:“我只是了解我们制造的器官,它和人类身上的器官在生物学上没有任何差别。
但具体移植工作,一直由钱明华他们负责。我们回到实验室,让钱明华仔细给你们介绍我们生产器官的可移植性能。”
李浩他们听到杜先宇的话,就离开这个实验室,向杜先宇的办公室走去。
陈思雨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管是移植手术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人工器官可以进行移植,这个重要性问题是准确无误的。这点确定下来,她就非常高兴。
他们来到办公室中等了一会儿,已经升职的钱明华走了进来。他现在负责整个医疗项目组的事情。
钱明华接到杜主任的消息后,就已经知道是因为什么找他。他提前把所有的资料都准备好。
李浩看到钱明华进屋后,他内心其实很想知道具体的结果。直接问道:“钱明华主管,你们医疗项目组负责人工器官移植的医学问题解决办法。
现在根据你们的经验,我们公司生产的人工器官是否具备可移植条件。”
李浩询问的同时,坐在旁边的陈思雨眼含期待的目光看向钱明华,她耳朵竖起来仔细倾听钱明华的解答。
钱明华早就知道李浩他们会提出这个问题。这是显而易见,公司制造人工器官唯一的目的就是进行移植。
他左手托举着资料,右手在翻看着,资料上记录着他们医疗项目组成立以来研究的成果。
钱明华目光清澈,用平淡的语音。严谨的回复道:“我们公司生产的人工器官,它从生理学,细胞学的角度,已经和人类身体的器官没有任何差别。
我们用小白鼠、猪、猴子等动物做实验,更换器官的动物到现在依然存活。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我们医疗项目组的李德仁中医,他带领科研组通过祖国传统中医学的方式,对我们生产的人工器官进行验证。
通过猪、猴子的反应,也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生产的人工器官,它依然发挥者中医认为主要的脏腑经络调节功能。
通过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的互相印证,再加上详尽的动物实验。我们医疗项目组认为公司生产的人工器官完全具备移植条件。”
钱明华的话音刚落,李浩,周云笙,陈思雨不约而同的鼓起掌声。
人工器官的成功,他们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钱明华看到他们热烈地鼓起掌声,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依然平和地说道:“但是……”
陈思雨听到但是这两个字,她心里咯噔一下。前面说的在漂亮,但一般出现“但是”这个转折词。后面的内容和前面都有极大的差别。
她打断钱明华的述说,站起身急忙问道:“但是什么?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你们多长时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浩看到陈思雨很是激动,他内心其实也挺忐忑。早知道就提前向钱明华了解情况。
但他依然露出笑容,安慰陈思雨道:“嫂子,你先坐下听钱主管说完,也许是好消息或是小问题。”
陈思雨听到之后,默默地坐下来。她瞪大眼睛盯着钱明华,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钱明华看到他们的反应,比他提前想到的要好一些。不愧都是成功人士,心理素质就是强。
他继续说道:“但是我们没有做过临床实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都已经证明一个器官出现问题,会连带着影响其他的器官。
这些都证明了器官之间是有联系的,而我们现在只能达到复制单个器官。对于器官之间的联系还很陌生。
这和常规的器官移植不一样,他们是从人类身上获取器官,可能就隐藏着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的密码。
而我们公司生产的器官,可能会没有这些密码。对接受移植的患者,以后生活造成未知的影响。”
周云笙听到钱明华说了这么多,她明白这是钱明华提前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说出来。防止以后出现问题,而没有预案。
她直接向钱明华问道:“说一下解决办法,有问题就需要解决,总是闭门造车,那是想不出来的。”
钱明华合上他手中的资料,坚定地说道:“有且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找志愿者进行器官移植。观察他的恢复情况。”
他说完之后就退到一旁,把决定留给李浩他们。
李浩听到钱明华这句话,他眉头立刻皱起。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人工器官移植之后,可能有未知的风险,他是绝对不会把这个器官移植到父亲身上。但必须找志愿者验证这个器官是否能够成功。
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自己明知道各个器官可能有问题,自己都不愿意把它用在父亲身上。又有哪个患者的家属想要使用这个人工器官。
想到这里,李浩纠结万分。在办公室中来回踱步。想思考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是属于完全相反的问题。也不可能会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第232章 你没体验过绝望
周云笙看到李浩在办公室中来回踱步眉头紧皱。
她开口安慰道:“浩子,你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觉得找志愿者进行人工器官临床实验不算困难。”
李浩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周云笙,为难地说道:“我知道找志愿者进行临床实验不困难,但是我却不忍心。
我们知道人工器官可能有隐患,又怎么能让其他人去实验。
你可能说我优柔寡断,或是心不够黑。但我真的下定不了决心。
先贤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陈思雨看着李浩为难的样子,她很感慨。现在社会上像李浩这样的人真的不多。
不知道是教育的原因,还是商业社会的本质,或者是法律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现在大部分人都变得自私自利。
她看向李浩说道:“你能这么想真是很不错。我以前见过很多青年创业者,他们甚至创业的手法都是游走在黑色地带。
结果创业成功之后,被法律严惩。老婆带着孩子拿着他的钱去找其他男人。
我们做企业,就是要走正道。踏踏实实赚好每一分钱,这样心里也安宁。”
李浩听到周云笙的夸奖,他露出笑容。打开公司以来,他就要踏踏实实的挣好每一分钱。因为他有外星科技,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何必走歧路。
就听到陈思雨继续说道:“但我从你刚才的表现就知道,你一定没有体验过绝望的滋味。”
李浩脸上有些迷茫,他真的没有体验过绝望是什么感觉。但陈思雨是怎么看出来的?
“嫂子,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我没有体验过绝望。我还真的没有体验过绝望,但也不可能表现得这么明显。”李浩面露疑惑的向陈思雨问道。
陈思雨没有直接回答李浩的问题,她转身向钱明华问道:“钱主管,我问你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钱明华立刻抬头和她对视,微笑的回道:“陈女士,请提出你的问题。能解答的问题我尽量解答。”
陈思雨深吸了一口气,它向钱明华提问道:“钱主管,就是你们现在研发的人工器官,它要是移植到濒临死亡的患者体内,是否能延续他们的生命。”
钱明华自信地回复道:“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说的只是人工器官的隐患。它最多在痊愈后,引起于人们的亚健康,或是诱发其他疾病。
但它在生物学角度,完全和人体内部器官起到相同作用。可以完成现代医学认为器官能达成的各种功能。延续他的生命完全没有问题。”
陈思雨听完钱明华的讲解之后,她转身向李浩说道:“钱明华主管的介绍,李浩你也应该听明白。
哪怕这个技术就是有一些副作用,但它确实可以救命。
你要知道有很多治疗疾病的药品。它的副作用都非常多,造成的后果也很恐怖。
就比如说治疗癌症的放疗和化疗,这两种医疗手段对健康的影响,我想你应该不陌生。”
陈思雨介绍完之后,她说出自己的观点:“我刚才说你没体验过绝望。就是因为患有绝症的人,哪怕是有一丝治好的希望,他们明知道这会有巨大的副作用,也会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就比如说你们公司生产的人工心脏,要知道心脏有问题的患者他们濒临死亡,哪怕就是副作用导致他们终身瘫痪。
这些患者也绝对会采用这种方法治疗,在说哪一种治疗方法没有一点副作用。
在医药领域一般权衡的是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之间的比重。”
李浩听到陈思雨这么说,他也回忆自己刚才的想法。发现自己的想法果然有些走极端。
哪怕就是现在进行器官移植,也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能保证每一项手术都能成功。
何况他们是人工器官,都没有经过临床实验怎么能否定这种技术。
周云笙看到李浩站在那里,皱着眉头不断的思考。她知道李浩在反思。
周云笙劝解道:“浩子,其他的医药公司找志愿者都是以自愿为主。。我们这个人工器官找志愿者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用公司的名义成立一个慈善活动,并把它所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它达到的治疗效果都公布出去。
让患者或患者家属,或者是他的主治医生申请成为临床实验志愿者。
这样了解到副作用,主动申请的一定是危重病人。要是不使用人工器官他们的结局一定是死亡。这样哪怕是能救活一个,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李浩听到周云笙说完,他立刻想明白。用危重病人来当志愿者,这很符合他所想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看向周云笙点头说道:“就用你这个办法,我们尽快展开临床实验。”
他又看向杜先宇问道:“杜主任,你们的生产速度怎么样,能否生产其他种类的人工器官。”
杜先宇看到他们解决完这个问题,这也是他喜欢乐见。立刻回答道:“临床实验用的人工器官,凭借我们实验室生产,完全能满足临床实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