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别说军方通信,这种通信是用多种方法保证。甚至现在正在进行的量子通信都已经投入试验。”
“我就是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周云笙转头向李浩问道,“激光通信受天气环境影响很大,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我们怎么进行通信。”
李浩自信的说道:“我们这个激光通信器,它在常规激光发射器前面堵了一层特殊的反应膜。
可以使发出的激光性质发生变化,特别是它的穿透性极强,信号衰减很少。一般的阴雨天气不会影响到它的通信功能。
就是有极端天气产生,像台风等天气。正常通信也会受到影响。但它受到的影响很微弱。再说我们有气象仪,真要遇到特殊天气,气象仪也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他们说完就看像前方工程师正在安装的大气球。这是一个直径大概为十米的近似球体形状。
它的上部稍微有些大,下方逐渐缩窄。体积大概占550立方米。
整个圆球由88瓣超材料有机塑料组成,这种有机塑料厚度只有30微米,它却可以承受住1550帕大气压。
超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是近些年发展壮大的一项材料学科。
它是把自然界中材料已知的结构。通过科学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通过数亿次的尝试,重新组合成不同的材料。
这种材料在自然界中完全不存在,但它却会出现非常特殊的能力。
就比如正在组装这个大气球的有机塑料。它非常轻薄,整体重量只有67千克。
郭建濯组装完这个大气球后,他立刻开始吩咐科研人员,进行加压试验。
随着泵机不断的往大气球里充气。它开始鼓起来。
边上有科研人员在不断地记录着数据。
“气压强度50帕,材料正常。”
“气压强度250帕,材料正常。”
科研人员们不断实验,很快达到材料设计的临界值1550帕。
“气压强度1558帕,材料正常。”
郭建濯听到之后,他吩咐道:“加压现在停止,时刻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
郭建濯走到李浩身边说道:“这种临界空间飞行器,现在看来基本成功。它现在完美的达到设计要求。
我们在袁定方经理准备玩吊仓之后,就开始放飞临近空间飞行器。”
郭建濯说完之后,向周云笙询问道:“周总,你是否和有关部门打好招呼。燕京周围可是有极为繁忙的国际民航航线。
要是我们放飞临近空间飞行器,影响到飞机飞行就不好了。”
“我已经和有关部门打好招呼,你们这个临近空间飞行器,只要按照预定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起飞。绝对没有问题。”周云笙回复他的问题。
袁定方也走过来,对他们说道:“设备已经准备完成,它一共有八组激光发射器,八组激光接收器。”
李浩看到他们都已经准备完成,这个时间正好是给出的窗口时间。
“现在就起飞吧,看看我们设计的这个临近空间通信站,是否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袁定方听到李浩的吩咐后,他开始让工程师启动这个临近空间飞行器。
只看到飞行器内部的机器控制着它的气压。看似缓慢,却极为迅捷的开始飞向天空。
大气球的下面有旋转螺旋桨,主要负责操控它的方向。最下面是一个吊仓,这里面就是激光通信器。
看着临近空间飞行器,一点点变小,从他们的眼睛里消失。他们就都进入智能工厂内部的控制中心。
这里安装的控制中心主要是为以后的科研大楼服务。他们内部的通信使用光纤网络完成。
自己构建出的局域网络,凭借他们公司的安保手段,不担心通信泄密。
李浩从控制中心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临近空间飞行器在缓慢的向上飞行。
他们等了许久,临近空间飞行器很快来到位于80公里的上空,稳稳的悬浮在那里。
工程师看到临近空间飞行器平稳之后。他立刻传输一组数据,通过临近空间通信站中转。
很快这组数据就传递到位于燕京市中心的清瓷科技总部内。
经过几次来回通信之后,证明了激光通信器发送信号很稳定。
李浩看到这种情况后,他松了一口气说道:“我们成功了,以后我们公司在燕京范围内的通信,都采用临近空间通信站中转,防止被人窃取机密。
等到我们卫星计划实施以后,就可以组建我们自己的卫星通信网络。”
众人听到成功的消息后,他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在场的众人都知道通信保密能带来多大的好处。
第247章 人工器官生理模型
时光如白驹过隙,飞快流逝。转眼间就来到6月25日。
李浩和周云笙两人开车去接他的父母。今天早上生物实验室汇报,他们已经收集完成移植人工器官患者短期的身体情况数据。
通过科学的分析,整理出人工器官生理模型。这可以指导医生进行人工器官移植手术的精确性。
经过钱明华的再三保证,公司又邀请到华夏的心脏病权威专家,中科院院士葛启明先生。通过会议讨论决定父亲是否接受人工器官移植手术。
并详细地讨论心脏移植手术的具体细节。保证自己父亲手术顺利。
李浩内心中有些紧张,但他不担心手术会失败。经过这么多天,数十万例患者的观察。
只要主刀医生的水平在合作线以上。基本不会对患者器官移植造成影响。何况他们选择的主刀医生是华夏最好的医生之一。
周云笙和李浩来到他父母的房门前,李浩直接拿出钥匙打开房门。
推门进入屋内后,李浩看到他父母正在吃早饭。
王秀梅看到李浩和周云笙到来后,他立刻起身,对他们招呼道:“你们来了,正好一起吃早饭。今天过来有事吗?”
李浩婉拒道:“妈,我早晨已经吃完饭。今天是来接我爸去公司。我们一起讨论我爸的手术过程。我们已经请到葛启明先生,准备为我爸进行手术。”
周云笙也打招呼道:“叔叔阿姨,你们不用着急,慢点吃。这是生物实验室突然来消息,说已经整理好人工器官数据。我们才着急找叔叔一起去参与会议。”
李宏亮高兴地说道:“有葛先生对我进行手术,我十分放心。他可是这个领域里的权威专家。”
他和周云笙两人就坐在沙发上,等着父母吃完饭。
周云笙高兴的说道:“自从临近空间通信站建立之后,我感觉公司数据传输的速度快了许多。
但有时它会发生间歇性断网现象,虽然不影响数据的传输,但有时遇到这种事情感觉很麻烦。”
“这个只是样机,它主要是临时解决我们公司各个部门之间保密通信。
现在只有一台通信站,它和光纤不一样,是没有固定线路。激光信号沿直线传播,中间遇到格挡的物体,肯定会发生信号中断。
飞机等大型物体都会被紧急避开,但像鸟类和昆虫这种动物,就完全无法躲避。
现在是春夏之交,正是鸟类和昆虫活跃频繁的季节。
等正式完成多台通信器控制系统后,我们多台通信器飞到临近空间。这样就有多个传输路径,就是某一个传播路径被阻断,也不会再发生信号中断现象。”李浩给周云笙详细的解释道。
他们说完,他父母也吃完饭。母亲正收拾桌子。周云笙立刻过去帮忙。
王秀梅对李宏亮说道:“老李,你去和儿子研究心脏移植手术。我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周云笙则对王秀梅发出邀请道:“阿姨,你也和叔叔一起去我们公司。他们研究医学,我带你一起参观一下我们公司。”
王秀梅听到后,笑着答应道:“那我们就一起去公司,我也看看你们把公司建设成什么样。”
李浩和父母一起来到公司,周云笙带着他母亲去参观公司。他正和父亲一起来到会议室内。
今天会议是钱明华他们汇报人工器官生理模型。并为他父亲的心脏手术商讨方案。
李浩和他父亲进入会议室,看到杜先宇主任已经来到会议室。会议室中还有周磊、陈思雨夫妇。
准备给周媛媛做手术的眼科专家聂正博,华夏著名心脏病专家葛启明。
李宏亮看到葛启明后,他立刻走上前去,恭敬的说道:“葛老先生,没想到我儿子能把你请来。我以前还听过你的讲座。”
葛启明看了一眼李宏亮,疑惑地说:“你是?”
他之后立刻反应过来道:“你是老苏带的博士生。我记得你,没想到你活这么大,真是不容易啊。
恭喜你挺了过来,等到了好机会。他们给我人工器官的数据,我经过分析后真的很不错。已经十分接近正常器官。让你多活十多年完全没问题。”
陈思雨看到李浩进来,她感慨地说道:“苦等了好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媛媛也即将获得光明。”
“嫂子放心吧,我们公司的人工器官,已经经受住数十万人的考验。它发挥出来的效果,比预计设计的还好。”李浩看到陈思雨有些紧张,他安慰道。
李浩刚坐下,就看到钱明华拿着资料,走进这间会议室。
他把旁边的虚拟现实成像仪已打开,对着众人说道:“大家都想知道人工器官具体的情况。
我们公司员工通过对数十万人的走访调查。已经收集到他们移植完人工器官的短期身体数据。
经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剔除一些特殊数据。已经建立好人工器官生理模型。
我们已经想到各种形态的人工器官,它移植到人类体内后会发生的各种情况。
以后有了人工器官生理模型,就会对医生给予极大的帮助。能更好的辅助他们选择手术方案。”
钱明华说完,会议室前方显示出整个人体的虚拟现实影像。
这个影像立刻分解,展示出独立的器官。
钱明华对大家说道:“你们需要观察哪种器官,可以直接选取这种器官进行观察。”
李浩说出心脏两个字,他的身前直接出现人工心脏各种数据。
他发现这个生理模型介绍得很详细。把人工器官在体内参与的所有活动都标注出来。
并根据移植人工器官病人体质的不同,提出了许多可能的选项。
他也认为医生详细参数考这个模型后,能对人工器官手术有更大的把握。综合这个数据,有经验的医生就能模拟出一场手术过程。
葛启明看完这个心脏模型后,他和李宏亮一起商量手术方案。
钱明华和聂正博也在根据眼球的生理模型,商量给周媛媛移植眼求的手术过程。
李浩看到他们激烈的辩论,但眼神中没有一丝沮丧。就知道搜集到的数据果然有用。
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数据,再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选择更好的手术方案。
他走到自己父亲身边时,李宏亮高兴地说道:“我和葛老已经商讨完成,现在我对这项手术信心十足。你立刻给我安排手术,趁着我身体还行尽快进行手术。”
“这真是太好了,我马上安排。”李浩激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