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也露出惊喜的神色,夸赞道:“你们真是辛苦了,没想到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摸透了聚金属技术的规律。
了解聚金属生成的规律,我们就完全不用碰运气,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产出各种特性不同的聚金属。”
郭建濯指着他生前的反应釜,自信的说道:“这里面就是我们利用聚金属材料的规律,通过科研辅助系统设计出来的新型聚金属材料。
它是聚二锂三铝,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室制作出来,这个反应釜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探索。”
“它的性能是什么?你们能探索这个材料的工艺化生产,他一定有使用价值。
我知道大部分的聚金属化合物不是没有丝毫作用,就是它含有的价值现在发现不了。能研发出一个有用的材料,这也是非常幸运的。”李浩好奇地问道。
郭建濯高兴地介绍道:“这种金属化合物被我命名为炎金,它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把温度定向的传递。这样炎金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李浩听到之后,脸色苍白,惊愕的说道:“这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材料,必然会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宇宙的基本规则之一,如果有材料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那就证明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错误的,这个结果足以颠覆现在所有的物理学。
我记得很清晰,热力学第二定律,其中一种简单的表述是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
想要热量定向流动,他严重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郭建濯笑着说道:“李总,这怪我没有说清楚。这种材料绝对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炎金的结构很特殊,如果炎金的两端出现温差,甲端高于乙端,她会十分之一光速,快速的把热量转移走
如果温差是乙端高于甲端,它传递的热量变得很慢,你每分钟一米的速度传递。
最关键的是炎金散热能力十分差,它可以有效地保存传递过来的热量。”
李浩听到郭建濯的说明后,他顿时放心下来。刚才实在是太紧张了,如果出现某种材料真的可以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那现在物理学所建立的规则就完全是空中楼阁。证明地球文明经过数百年的科学探索,他们所得到的结果完全是错误的。还好这种事情没有发生。
李浩面容上又恢复了红润,他几乎没有思考,脱口而出:“听完你介绍炎金材料的性能,我就能想出一个很好的使用方式。
现在北方供暖很严峻,烧煤污染大气,用电改造很费劲,用气还会出现气荒。
特别是有好多官僚一拍脑袋,总爱搞一刀切。这几年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甚至政府已经准备实验核能供暖方案,可见现在已经没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有这种材料出现,他完全可以解决这种顽疾。
利用炎金的超强导热性,可以把炙热的地底温度引到地表。建好这可是一劳永逸,地底的热量把水烧开,我估计这样不只是供暖,还能进行发电。”
郭建濯称赞道:“还是李总你高明,我没想到这个基础应用。没有思考到利用地热供暖和发电,真这么做会很有前途。”
他们正谈论的时候,在旁边的科研人员汇报:“炎金已经反应完成,正在准备停止反应釜工作。”
郭建濯看到他们准备好后,立刻吩咐道:“现在就开炉,看一下工业生产的炎金成色怎么样。”
第339章 炎金特性
李浩和郭建濯在一旁默默的注视着反应釜,等待炎金正式反应完成。
郭建濯在一旁介绍道:“李总,我们是先合成炎金材料的前体物质,它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材料。
只要一个多小时就会自然的分解。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炎金合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釜很快结束工作,经过冷却之后,李浩终于看到炎金的形态。
它是蓝紫色胶体状物质,整体形态给人感觉软糯糯的,很像果冻。
交给上面有些黑色或是粉色的小斑点,炎金的整体状态显得很暗淡。
科研人员立刻把整块儿的炎金放到高速离心机中,经过离心的材料,就好像一个晶莹的果冻,但有很明亮的金属光泽。
郭建濯在旁边介绍道:“通过离心,可以把炎金和杂质分开,获得纯净的材料。
必须要保证99。999%的纯度,炎金才能发挥出它最强的超导热性能。”
李浩看着炎金这个样子,他有些惋惜的说道:“没想到它竟然是半固态胶体,这样一来使用范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郭建濯立刻解释道:“李总,别看它刚出炉是胶体状态。这是因为它还没有进行到最后一部分工序——固化。
现在胶体状态的炎金是没有超强导热的特性。只有经过最后一部分工序,让它内部形成特殊的晶体结构,才会显示出超强导热的特性。
固化之后的炎金质地非常坚硬,几乎没有办法继续加工它。但可喜的是没经过固化的半成品可以进行长时间储存。
这样设计好它的形态之后,再进行固化,很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
固化他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用几种电磁波交替照射炎金,内部就会形成我们需要的晶体结构。”
李浩听到郭建濯的介绍之后,他非常满意,炎金这种特性非常易于使用。
他高兴地说道:“你们对这个材料处理的方式很好,它有这种特性,能在更多领域发挥这种材料的效果。”
郭建濯开始安排科研人员固化一部分炎金。
只看到他们把炎金放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内。这应该是控制材料形状的容器。
并把这个容器放在一个外表被线圈缠满的大圆筒内。
只看到这个装置开始通电,上面有指示灯不断的闪烁。他们等了一会儿,大圆筒盖子自动打开。
科研人员从那里拿出一个蓝紫色的金属棒。
“李总,我们需要做一下简单验证炎金性能的实验吗?”郭建濯随口说的。
李浩想了想回复道:“如果这种实验不复杂,你们方便的话,就做一下。我也想看一看炎金这个材料的效果。”
“一点都不复杂,都是很常见的实验。我们正好也验证这次用新工艺生产的炎金材料,它能否达到实验室生产出材料的性能。”郭建濯回应道。
郭建濯立刻安排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时。
这时有一个中年人走进了实验室。他应该是多次来到这个实验室,还不断和旁边的科研人员打招呼。
实验室内的科研人员都认识他,没有对他进行任何的阻拦。
他走到李浩的后面,停了下来。李浩和郭建濯都紧盯着实验,没有发现他的到来。
只看他们前面的科研人员,正在对炎金进行破坏性实验,验证炎金是否符合设定的性能。
他们运用高速切割机切割,含有沙粒儿的高速水刀对炎金进行击打。
用强酸性材料腐蚀,用强碱性材料腐蚀。多种常见的破坏性方法试验。
炎金的表面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最后他们开始实验炎金的超强导热性能。实验方式很简单。
只是在已经沸腾的热油内放入用炎金制作的金属棒中。它的一段浸入热油中,一端暴露在空气中。
只看到蓝紫色的炎金表面突然开始发红,颜色很淡,不仔细看都发现不了。
热油旁边有红外温度计在测试温度。只看到热油温度急剧下降。只是短短的一秒钟,300多度的热油就下降到24摄氏度。达到了实验室内空气的温度。
通过放置在墙边等温度计,可以看到整个室内升高了0。03度。
李浩看完整个实验过程,他赞叹地说道:“没想到炎金发挥的效果竟然这么出色,不愧是超强导热材料,可以把热量迅速的转移。”
郭建濯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嘴里却谦虚的说道:“它还不是那么完美,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热量传递必须要有温差产生。它主要的作用就是两个热力学系统达成热平衡的桥梁。”
刚才进入实验室那个人突然走上前,开口说道:“郭主任,你们这个材料可以承受数千度的高温吗?”
李浩看到说话的是军工企业的负责人马一鸣。他记得马一鸣和牛征锋两人在研究航空航天通用型发动机,不知道马一鸣怎么来到材料与化学实验室。
他看着马一鸣好奇的问道:“马经理,你怎么来这个实验室了。”
郭建濯却开口解释道:“马经理可是我们这里的常客。据我了解,他们研发的航天发动机还想具备普通航空发动机的能力,想要把航天器在普通的机场就可以起飞。
这总设计在理论上可能成功,但需要非常高端的材料支持。
就好像用电子管制造一个普通的电子设备,哪怕是再先进的电子管。它也无法做到和手机功能相同,但像手机一样大小的设备。
这就是材料方面的限制,不是理论上取得突破,就能实现这个项目。
马经理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周都很勤快的跑来我们实验室,想要找寻对他们有帮助的新材料。”
他随后回复马一鸣的问题:“我们这个材料的超强导热性,它是由于这个材料的特殊性质与特殊的内部结构。
他本身的熔点不高,只能承受1600度左右的高温。这是它的熔点。超过这个温度就会融化,破坏掉它内部的晶体结构,材料失去导热性能。”
马一鸣眼神有些黯淡,脸上的笑容消失,他摇头说道:“那这个材料不成的,它的熔点太低,达不到我想要的抗高温性能。”
郭建濯继续追问道:“马经理,你能说一下准备用这材料做的具体用途。我根据你说明的具体用途,帮助你分析一下。”
听到郭建濯的回答,马一鸣眼神又变得明亮起来,也许这次他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340章 航天飞机计划
马一鸣看了看李浩和郭建濯,他仔细组织语言,述说着他要找耐高温材料的原因。
“我们正在研发的航天航空通用型发动机,这是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飞行器都无法使用的发动机。
根据这个发动机的性能,我们要重新设计一款航天飞机。”
马一鸣说到这里时,他语气停顿了一下。他心里在想:“我可是一直都没有忘记制造出理想的大飞机。千方百计的开启发动机项目,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制造飞机的梦想。
本来研发发动机项目,就是想着发动机项目成功之后。集团一定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再次花费巨资投资到航天飞机项目中。
毕竟前期已经投资了那么多资源,等到最后一步再放弃,就太可惜了一些。
但真的动手,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遇到了无法想象的困难。
大部分困难通过和自己的老朋友牛征锋通力合作。在运用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科研软件——科研辅助系统,都会慢慢的解决。
当然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科研辅助系统给出的解决办法,他们却无法运用这个解决办法。
最关键的就是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