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翻译家-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中科院知道科研辅助系统的好处之后,已经对科研辅助系统的使用要求做到细致的规划。

    除了绝不能外泄的重点保密技术。但可以把技术分拆,使用科研辅助系统,帮助不敏感的技术研发。

 第385章 解决方案

    朱炳文在办公室中查看着团队使用科研辅助系统,努力研发出解决反应堆问题的方案。

    他对科研辅助系统,这种辅助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软件很感兴趣。

    在科研辅助系统中,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只要有微弱的条件差异,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成果。

    但最奇妙的就是他们的最终能实现的目的可能会相同。虽然实现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他们团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那时用科研辅助系统研究,清除钍元素转化成铀…233时产生的杂质。

    他们就获得了三种不同的办法,最后选择一种注重安全但不算高效的办法解决反应堆的问题。

    时间缓缓过去,只看到有人不断地摇头叹气。用他设计的条件,科研辅助系统没有给出想要的结果。

    万元每次的软件使用费白白浪费。但对于重大的科研项目来说,用钱烧进度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没有科研辅助系统时,他们想用钱促进科研进程,都找不到可行的方法。

    朱炳文心中一点都不着急,科研过程就是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科研人员们很有活力地努力研究这个问题。他渐渐地陷入沉思中。

    他看着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科研团队。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家没把人才培养这个最重要的一环落下。

    还是华夏的人口基数太大,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成材。都会产生巨量的人才。

    要是华夏的情况像日苯科研界那样就完了。现在日苯的科研界大部分都被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垄断,年轻人根本没有参与项目的机会。所以导致这些人的水平普遍很差。

    这也是日苯在高端科研领域,不断被华夏超越的原因之一。比如在量子科学领域,日苯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

    他从日苯电视台公开报道的科研队伍和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队伍。很少看到有年轻面孔出现,就能看出来他们的潜力已经被耗尽。

    朱炳文在一旁沉思的,很快就被一片嘈杂声惊醒。

    他揉了揉略微发沉的脑袋,上了年纪后更关注这个行业以后的发展,特别是人才的传承。自己还是有一些多愁善感。

    他看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博士王清站起身,激动地向他说道:“朱老,我成功了,已经找到解决反应堆能量交换过快这个问题的方案。你快过来看一下。”

    朱炳文听到这个消息,他麻利地站起身,向着王清那里走去。

    这个问题快速的解决,超出了他本来预计的时间。本以为解决这么难的问题,就是有科研辅助系统辅助,也要需要数个月,甚至数十个月的时间解决。

    他走到王清近前急忙问道:“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速度真是太快了,看来你处在灵感爆发阶段,本身储藏着丰厚的知识。一旦产生契机,就会厚积薄发。”

    王清略微尴尬的说道:“朱老,我是把我们需要的要求,输入到科研辅助系统后,让它从资料库中筛选是否能达到我们要求的材料。

    而不是通过自己设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弱,毕竟这不是靠自己的知识水平,研发出的解决方案。

    而是通过取巧的手段,从资料库中筛选达到要求的材料。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用这种方法真的有些丢人。

    朱炳文鼓励道:“这也是你的成绩,你能想到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说明你的思维没有局限住。应用工具解决问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之后又快速提问道:“找到的是什么材料?它的产量怎么样,获取复不复杂。”

    王清听到朱炳文的鼓励,他顿时觉得浑身都有了干劲。立刻回复道:“朱老,科研辅助系统给出了这个材料的特性。但他没有给出这个材料是由哪个科研单位研发。

    我们需要询问科研辅助系统的智能客服。我们还不知道这个材料能否解决反应堆现在遇到的问题。

    需要您根据这个材料的特性,验证一下它是否符合反应堆的需求。”

    “给我看看吧。”朱炳文平淡地说道。

    这就是他的工作,作为整个反应堆的总设计师。他不需要研发单个的组件的性能,却要考虑反应堆的总体运行情况。

    有些设计或是材料单独应用效果非常好。但它们却无法配合反堆的整体运转。也只能放弃这种类型的材料。

    朱炳文查看这个叫做炎金的材料,发现又是一种新型材料。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他发觉在近期有很多新材料出现在市场。根据他的判断,这应该是有一种新的材料制作方式被发明出来。

    朱炳文打开服务器,把炎金的数据都加载到钍基熔盐堆的反应堆的能量转换系统中。

    他看到软件正在分析结果,很感慨现在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以前的科研软件根本做不到这种程度。但有一种叫做智能芯片的高端芯片应用在服务器上,基于这个芯片开发出来的软件就能实现各种功能。

    朱炳文在软件上不断操作,调整各项数据。很快就得出结果。

    他惊喜地说道:“这个叫做炎金的材料,他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立刻联系它的研发单位,询问一下我们能否使用这个材料。”

    获得朱炳文确认的信息后,工作人员就开始询问科研辅助系统的智能客服。很快得到具体的反馈。

    他立刻向朱炳文汇报道:“朱老,我们已经获知炎金这个材料的具体消息,它是由清瓷科技研发的新材料。

    据清瓷科技反馈,他们欢迎其他单位使用这个材料。”

    朱炳文立刻吩咐道:“立刻联络清瓷科技,并给我订一张去燕京的车票。我要去拜访清瓷科技。”

    工作人员惊愕的问道:“朱老,这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和清瓷科技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接触就可以。怎么能劳驾您

    亲自去。”

    朱炳文坚定地说道:“立刻完成我的要求。”

    他目光看着办公桌上的反应堆模型,自己怎么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儿去清瓷科技。因为他预感这个材料,不只有这个用途。

 第386章 院士来访

    10月20日,今天虽是周末。但李浩依然在公司处理事情。

    这几天公司的事务很繁忙,他就是有超级大脑,处理事务变的很高效,也不得不加班处理。

    能让他加班处理的事情很少,这次是因为他们在雄安新区的竹子大厦已经完工。现在要逐步安排公司各个部门和旗下的公司进驻竹子大厦。

    清瓷科技第一次搬家很容易,那是因为当时公司规模很小,只需要把员工和服务器搬到新地点就可以。

    现在清瓷科技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在想搬家,就需要对全盘综合考虑,需要仔细的规划。

    竹子大厦建造得这么快,就是运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这个建筑是直接在工厂完成每一节竹子楼房的制造,之后在工地拼接好。一个大厦就建造完成。

    他们集团也是和国家正处在蜜月期,集团对国家科技的提升有目共睹。国家才批准了竹子大厦的建造规划。

    被视为国家转型升级的样板地区,政府早已经通报雄安新区不大建高楼大厦。

    他们公司将是很少的特例之一。

    李浩快速的处理完集团转移到雄安新区,需要他签订的各项文件。

    也就基本完成了他负责的集团搬迁的前期准备。

    其他工作由周云笙完成,她现在就在处理公司总部搬迁之后,集团核心员工的安排。

    这时鹦鹉浮现在他面前,通报道:“老大,和您约好的朱炳文院士已经来到公司,在客服的引导下,被请进公司的接待室等你。”

    “好的,我这就去接待室见朱院士。”李浩起身说道。

    昨天他就接到朱炳文院士要来拜访的消息。就凭借他的超级大脑,都分辨不出来朱院士为什么要来他们公司?还是获得的信息太少。

    正好他获得超级大脑后,处理公司的事情非常快速。时间很充裕,就答应了朱院士的拜访。

    李浩很快来到接待室中,他看到一个头发已经花白,背有点驼的小老头。

    这应该就是朱炳文院士,他还第一次见到年岁这么大的科学家。

    出于对长者的尊重,李浩立刻走上前,主动打招呼道:“朱院士您好,我是清瓷科技董事长李浩。您来我们公司有什么事情吗?”

    朱炳文打量着李浩,开口说道:“李总的时间应该很宝贵,我的时间也很重要。我就不和你客套了。

    你应该了解,我是核物理方面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钍基熔盐堆,现在反应堆遇到问题,需要你们公司的新型材料炎金解决。

    我们准备把导热溶剂熔盐换成炎金,改成钍基炎金堆。希望贵公司配合。”

    李浩很喜欢朱院士这种单刀直入的谈判方式。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有事说事。他才不想把这个时间浪费在讨价还价上。

    “用在钍基熔盐堆上啊,你们想使用这个材料完全没问题,会由公司的专业部门核算出材料的价格,再提交给你们。

    炎金对我们公司也不是重要的材料,只不过受限于它的用途,没有大量生产。”李浩立刻同意道。

    这种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的新型材料。他还愿意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每开发出一种用途,这都是双赢。

    科研单位解决了他们遇到的困难,清瓷科技收获了利益。

    李浩看到朱炳文面带笑意,他有些疑惑的询问道:“朱院士,由于道士在和工地做法,这个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我那时也关注了钍基熔盐堆。它里面都导热剂,需要在极高温度下运行。

    在那个温度下,我们这个新型材料炎金不只是融化了,他直接被高温汽化。还能在反应堆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吗?”

    朱炳文院士立刻回答道:“它是气态或是液态都没有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它高效传递热量的这种物理特性。

    气态扩散速度更快,对我们反应堆散热更有效果。

    现在的核反应堆,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大锅炉。炎金的特性,更适合这种粗糙的能量转换系统。

    哪怕是到现在技术很发达。性价比最高的还是采用烧开水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

    李浩听到朱炳文教授说完,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以前还真没有太关注核电站这个方面,现在仔细分析。它真的就是一个大型的锅炉,只不过这个大锅炉加热方式有些特殊。

    李浩笑着说道:“还是要感谢朱院士给我们的炎金找了一个很好的销路。

    炎金这个材料开发出来之后,只准备用在地热站的导热管和飞机外表的涂层。

    暂时没有发现的更高效的运用方式,它能用在核反应堆上。这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