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听得很是来劲,无不拍手叫好。罗常月连忙问道:“竟然有这样精彩的事情,祖太她老人家真是英雄无敌了!那后来呢?”
姚老道继续说道:“后来在张天师和紫虚元君的极力周旋下,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以大局为重,慈悲为怀,将此事压了下去。但地府后来说祖太以下犯上,还是取消了她的‘阴长侍’封号,闹腾了大半年,此事才不了了之。尽管她的封号取消了,但阴阳两界的人士确是更加的尊崇她了。当年天师道、正一道还有我们上清派等五大教主,曾一同到聋山去拜谒祖太,均对她老人家行弟子之礼!”
那老道一说到这里,大家都满是敬佩之情,无云子道姑微笑着开口说道:“这事我曾听大师君亲自说起过多次,所以我们上清派上上下下对那老前辈都非常的崇敬。”
姚老道点了点头,又说道:“所以直到今天,天师道的人都不接受地府的阴差封号,以此抗议地府曾经的不公。后来七几年闹‘红潮’,县里来的红卫兵要破四旧,要打倒所有的牛鬼蛇神,想把这位祖太拉出来当典型批斗。结果当地的农民和红卫兵发生武斗,死了三个人。当时祖太很难过,带着乞姑一夜之间消失了,我们寻觅打探多日也未曾得知去向,世人都说她们隐居到深山中去了。后来改革开放,我们这些牛鬼蛇神才喘了口气,跟着解放了出来。”
“后来怎么寻着那位老前辈的?”罗常月一听到这里,急忙开口问道。
姚老道笑着说道:“二十年前,我上清派的一名长老才无意打探到她老人家其实并没有躲藏在大山里,而是隐居在离此地六十公里处的茶河镇。想到她老人家如今隔绝尘缘,安心的颐养天年,所以我们便封锁了这个消息,教内只有极少几人知晓此事。故此如今知道祖太去向的人除了我派的几位高功及祖太的嫡传门人外,外界其他的人一概不知。”姚老道说完后挪动了一下身子,得意的摇了摇头,仿佛以知道这位传奇人士的去向为荣。
大祭酒接过话去说道:“是呀!如今她老人家不问世事已久,归隐泉林三十多年了,现在我们怎么好意思再去相烦她呢!刚才大师傅说出这个意思后,我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但却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去找祖太,更不知道她老人家会不会帮这个忙!这正是我的为难之处。”大祭酒说完后不住的叹着气。
“眼下除了这个法子,也没有其他路可行了。你要去找那老前辈,以那前辈的脾气和秉性,她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这点我敢打包票。”姚老道缓缓的说道。
无云子道姑听了老道这话,点了点头。这时候无尘道长笑着说道:“事到如今,我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我们就再厚着脸皮去麻烦她老人家一次得了。”
相木匠也跟着说道:“那盘山氏草狗精乃世间千年老邪,法力巨大无人能敌,咱们想要救回常清,眼下除了相求于伍祖老前辈,怕是没有其它法子了。”
听到大家都这样说,大祭酒叹了一口气说道:“哎,如今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常清跟了我三十年,我总不能对她见死不救吧!无尘师兄先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后,后天我们就下山去拜谒祖太她老人家。”她一说完后,大家都点了点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一想到还有这么一位巫门大宗师可以去求求,我那内心无比的担忧总算是微微的放下了一些。
等我们走出屋子后,太阳已经开始西下,晚餐的时间已经过了。但几个当家的都在屋子里没有出来,其他的小道士也不敢先动筷子,一直在等我们出来。常宁她们几个道姑帮着前山的道士打扫完斋房后,个个坐在客堂看电视,见到大祭酒过来,连忙起身跑了出来。樊厨子和哑巴道士洗了大半个下午的碗筷,才将厨房收拾干净。
我们从无尘道长的小院出来后大祭酒原本说要回后山去,但听无尘道长说什么中午剩下的菜很多,热天又存放不久,不吃了可惜。于是她才决定同后山来的三个道姑用完斋饭再回去。正吃饭的时候,程思泯打来电话,和我瞎聊了一通,说什么那边有个女孩子最近在疯狂的追他,他不答应,嫌人家太胖,说什么长得跟堵墙一样……等我放肆的笑出声来后发觉到自己的失态,大祭酒姚老道他们都在旁边的饭桌,我怎么能这样没有规矩呢?幸亏他们自顾着吃自己的饭,并没有说什么。
感情这事情,有时候真的是不能勉强。古人说什么“只愿君心似我心。”这简短的只言片语,仿佛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须臾的一见钟情,片刻的缠绵温存,俄而的海誓山盟,离别的执手泪眼,我们还做得少了?可最后真正相爱的,又有几人呢!
吃过饭后,大祭酒已经带着三个道姑回后山去了,这时候前山的道士们开始做起晚课来。樊厨子说累了一天,收拾完厨房后就和相木匠早早的回到客房歇息去了。我坐在律堂外面的石凳子上,想着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哎,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这几个月知道的一些神秘事情,比我这二十年来知道的还要多。
睡觉之前,我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我在这边一切都好,让她们放心。母亲喊我好好的养身体,又说父亲昨天才从省城回来,说已经把那边的房子租了出去,又把我的一些贵重东西都带回来了。
早上睡得正香,突然听到小猴子在外面敲打着窗户,大声的喊我起来,说太师傅喊我过去帮他晒药材。我听了这话,一咕噜的爬了起来,简单的洗涑了一下,然后和他一同往云集山房走去。刚到后面的八卦门,就碰到相木匠和樊厨子从里面出来,原来他们准备下山去了,是过来给姚老道告别的。
我们又闲聊了几句,相木匠和樊厨子让我安心的在上面休养,又说现在山下正农忙,等过段时间农闲后大家都回上来陪我的。说完后樊厨子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和相木匠往前面走去。这个人,脾气很好,心肠也好,只可惜老天不公,让他面相如此怪异。
这日阳光很好,按着姚老道的意思,我们先要把山房后面一块地里的刺五加全部砍倒,用刀切断干茎,然后再剔去根茎上的杂乱须根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把这些根茎抱到院子去,再找一把小刀来破皮。破出来的皮我们要按那老道的要求洗净切好,然后才拿到石桌子上去暴晒。这五加皮补气和胃,温中强肾,有很好的药用工效。在西南的一些地方里,有的老中医甚至把它拿来当着人参滋补身体。
这片药林没有多大,四周用木条编制的栅栏围着,一些藤蔓攀爬在上面。里面的刺五加大多指头粗细,一人来高。因为有刺我们不敢直接用手去抓,姚老道递给了我一把木叉,教我如何的收割这些药材。我先用木叉把这些小刺棍叉到一边,然后用弯刀从根部处砍断,再用锄头把根挖起来,小猴子负责把我砍倒的药材杆拖到外面的路上去,再把根清理好泥土拿到外面去。
“你看你猴急猴急的,须根要刮干净,还有老皮。”姚老道训斥完小猴子后又对我说:“你看看,我都种了三年了,如今才长成这么大小……那边的山腰里有一株快百年的刺五加,有碗口粗细,你祖父都是知道的。以前年年我都要去刮些皮下来,如今是走不动咯……”那老道一个人在那里嘀咕着往事,我时不时的应答着他,心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
“老祖祖,你说茶河的祖太有多大年龄了?”我好奇的问道。
那老道呵呵的笑了笑,然后说道:“哎哟,这个可难说了,记得我还是你这般大小的时候,她仿佛就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了,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年龄。”
“比太师傅还要老,那不是有两百岁了吗?这么老不是神仙就是妖怪!孙悟空,在山下压了五百年,大师兄说的。_free_t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6章 地府封号
(全本小说网,。)
我轻轻的拍了拍他的后脑勺,说道:“大人说话,小娃娃不要乱开腔。”我笑着说起了小猴子,这小家伙很听我的话,听我这样说,他果然不再发言了。
“祖太的法力很高吧?”我又开口问道。
姚老道点了点头,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道:“高咧,在我看来,她可是上天入海龙一样的人物!符箓咒语、招魂诅咒、占卜问卦、下阴入魔、念咒舞作、医道……无所不通。她手里的那支黑木蓍杖,神鬼皆惊。那时侯啊,她可是阴阳两道的风云人物,威望很高,所以当年地府才会册封她老人家为‘阴长侍’。”
那老道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当年的聋山,可以说是天下巫师朝圣的地方,别说我们这些玄门修道的人士对她崇敬无比,就是得了正果的土地城隍,这些地方小神,见了祖太也要行拜望之礼。”姚老道感叹的说道。
听他这样的说着,我好奇的问道:“巫师、道士同属一家吗?‘阴长侍’是什么样的封号呢?”
“巫和道同属一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分开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巫的职责是沟通鬼神,协调和人之间的关系。嘿嘿……用你们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媒介’,电视上就经常这样讲。而道士的主要职责是飞升做神仙,自度和度人。方士因为具备一些特殊的功能,当然也要问问鬼神的事情。地府为了让阳世的玄门之士帮他们管理世间的鬼怪,于是任命一些巫师道士为‘阴差’,为他所用。”
我点了点头,然后听他继续说道:“阴差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阴差、二级阴差、三级阴差。管理阴差的头目被地府册封为‘阴司’。比如我们这群人中,江苏的大师君是大阴司,大祭酒无云子为阴司。我和我师弟彭法一为一级阴差,无尘、你祖父和相华清、莫正林为二级阴差,常月、常清还有你三叔鲁三平和樊厨子、小赖子都是三级阴差。阴长侍不是阴差的级别,而是地府为了表彰那些功劳非常大的阴差,而专门设立的一个封号。阴长侍并不参与对阴差的管理,只是做为一种头衔被尊崇……”姚老道坐在旁边的石头凳子上兴致勃勃的给我说道,这老道一说到这些,如数家珍,话语也抖得非常的利索。
我见这老道虽是百岁高龄,一口雪白完好的牙齿却是让我非常的羡慕,听罗常月说他这太师傅练了几十年的磕齿术,牙齿非常的好,吃东西也不用费心。我们边闲聊边做事情,一片刺五加林,很快就被我砍了一大半。小猴子把这些药材打扫干净后拖到路边去,用马桑条扎成一小捆捆的。
姚老道见我额头上挂着汗珠,于是招呼我先歇息一会再干。我坐到他旁边的一块小石头上,听他说着玄门中的一些事情。
“大祭酒说的乞姑是谁呢,是祖太的后辈吗?”我突然的想到这个人,于是问道。
姚老道笑了笑回答道:“乞姑啊,是现在伺候祖太的人,岁数也有六十好几了哦!祖太没有婚嫁,好象也没有什么亲属。四十多年前,一个疯女人乞讨到聋山脚下,祖太见她可怜于是收留了她,大家不知道她的姓名,因为乞讨而来,于是都喊她乞姑。后来打听到乞姑是山那边的人,一年夏季,儿子和丈夫都被洪水淹死了,她受了刺激疯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