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上驰骋。
由于他和足协的矛盾不让写,如此话题人物没有对手实在可惜,于是有人脑筋一转,计上心来。
不如采访一下国内球员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刚好这一轮有场强强对话在工人体育场进行,国安VS申花!
这对冤家之间的恩怨如同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一般,数不清,理还乱,其中的国脚数量也不在少数,拿来问问有何感受说不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答案!
怀揣这种念头,一场原本就吸引了很多关注的较量,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被人喧宾夺主了。
国安还好,李仕林在探得口风之后打了招呼,从球员到教练都对尤墨赞不绝口。申花虽然是朱广护的家乡队,但双方的关系并不紧密,靠留洋军团发家的老朱一直在国家队层面效力,对家乡队没什么贡献。
瞧着留洋军团个个风光无限,申花内部早有微词,眼下有人拿这个来问他们的看法,自然不会有好话。
尤其是自觉国家队位置无忧的申缌,一脸不耐烦地客套了几句之后,在记者穷追不舍的问候下,终于爆发了!
这位爷在国内球员中脚下技术出类拔萃,一脚任意球堪成一绝,由于年龄已经27岁了,出国踢球前景很不乐观,于是心中憋了一团火,很想在国人面前证明点什么。
当然,要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被尤墨的三言两语给抹去之后,可能连前面的客套都不用了。
“他现在正当红,说什么都是香的,你拿来问我有什么看法是何居心?”
“想问我是不是羡慕的眼睛发红?”
“我可没想抱别人的大腿,大家靠实力吃饭!”
这番话也不算人身攻击,听起来更像是在怼记者。只是看热闹的群众并不这么认为,记者们也不会放过可以小题大作的机会。
于是比赛还在进行中的时候,一篇篇可以引发口水仗的文章已经在腹中成形,只等放出后看热闹了。
与此同时,尤墨却没有去现场看比赛,错过了记者们给他挖的坑。
这货不顾天气炎热,在阎事铎的陪同下来到了京城足球氛围最好的学校。
北理工!
大学对他来说充满了各种回忆,于是除了亲自上阵踢上几脚之外,少不了发表一番演讲。
其实他的年龄与听众们恰好相仿,严格说来并不足以用胸中墨水来指点这些天之骄子。结果谁也没想到,这货又不走寻常路,简简单单的几个故事就牢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最先提到的是他在德乙时期,主教练更迭所带来的一系列动荡。在说到莱因克罚中点球后冲到场边拥抱即将离去的弗里德尔时,居然有女生抹起了眼泪!
后来说到温格主动要求签卖身契,把自己与俱乐部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的时候,那些智商过人的听众们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于是当自由提问环节到来的时候,最先站起来的女生迫不及待地问道:“都说竞技体育是非常残酷的,优胜劣汰每天都在上演,难道人文关怀也能存在于其中吗?”
尤墨扶了扶面前的话筒,声音低沉,“胜利者自然有鲜花等着他们,过程也会被人为美化。失败者除了遭到唾骂,还有误解在等着他们。”
“在我看来,竞技体育的人文关怀可以用四个字概括。”
稍做停顿,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中说道:“尊重对手!”
话音一落,一片恍然大悟,紧接着掌声响起,经久不衰。
他没有多作解释,因为没必要。
眼前这些天之骄子已经没有成为职业球员的可能,这愈发让他想起自己当年的遗憾,于是想带给他们除了遗憾之外的东西。
接下来的提问算是验证了他的想法。
一位戴眼镜的男生站了起来,声音有些不太流利,表情也不太自然。
“您那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到底是怎样保持一颗不断超越自我的心呢?”
他笑了,微一点头道:“和你们一样,不以考上大学为终点。”
如此精简的答案即使获得一片掌声,依然让人有些不满足,于是又有人问道:“可您的荣誉本已经快写满了,而您才20岁!”
尤墨的回答张口就来。
“那就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家伙,完成一些别人看起来无法超越的成就。”
这次除了掌声,还有笑声响起,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又一名女生站了起来,目光灼灼。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年您曾经因为情感问题被国家队拒绝征召,并因此受到很多批评。那么我想问一下,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这样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引发的关注显然超越了竞技层面,以至于在场的老师们同样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
尤墨脸上的笑容依旧,目光环视了一圈,缓缓开口。
“情感问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需要用心面对,好好珍惜。”
“可能相比于为国争光,它在很多人看来没有那么重要,但在我个人看来,那是为了一句承诺所付出的代价,没什么好遗憾的。”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依然会尊重自己的承诺,而不是屈服于别人的看法。”
话音一落,除了拼命拍响的巴掌,口哨与欢呼声把偌大的礼堂变成了一场晚会。
王*丹坐在阎事铎旁边,原本一直在笑,听完这段之后却抹起了眼泪。
尤墨没注意到她,眼神仍然停留在一双双渴望的脸上。
只可惜接下来的问题让他有些挠头。
“那么,您现在依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朋友吗?”
挠头归挠头,缩头乌龟不是他的作风。
“是的,虽然这样说可能会引起你们中间很多人的反感,但我依然诚实地告诉你们,是的。”
。。。。。。。
当众承认这样的事情显然会带来麻烦,王*丹在回去的路上没少埋怨。
尤墨却一脸的无所谓,听着听着想起一事来,于是吩咐她打个电话给耐克总部。
王*丹只能暂停,拨号的同时,一脸怀疑地瞧着他。
电话接通后,这货施施然接过,几句话说完,顿时让她瞪大了眼睛。
前排坐着的阎事铎听不懂英文,原本不该多此一问的,可瞧见王*丹一脸惊讶的样儿之后,又有些忍不住好奇。
尤墨懒的吊人胃口,三言两语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不出所料,阎事铎也瞪大了眼睛,眉头紧紧皱起。
正准备深入探讨一番,江晓兰的日常问候打了进来,于是只好作罢。
尤墨最近没少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尤其是听筒里的这位,每天不陪着聊上十多分钟不算交作业。
原本车内其它两个家伙可以交流一番的,但其中涉及到数目不小的一笔钱,无论是谁都不好发表意见,于是只能作罢,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结果尤墨的电话打完,酒店也近在眼前了。
下了车,阎事铎挥手作别的同时不忘叮嘱,“以后可别这么实称了,尽量把话题绕开。”
尤墨笑着点了点头,没说话。
这货自家人知自家事,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改变别人的看法。
他这一路走来都是这样,只渡有缘人,从不勉强。
“哟,真是难得!”
王*丹瞧见他居然点头答应,顿时喜上心头,旧事也不再重提,商量起眼前来。
“时间没几天了,要不就提前公开国家队名单,顺便给汇报演出增加点火药味?”
这种馊主意只有记者出身的家伙能想的出来,尤墨听的咳嗽不止,好一会才仰天长叹,“果然看热闹不嫌事大!”
王*丹顿时得意洋洋。
“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太没劲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止是联赛
能把奥运冠军请来当陪练,奥运冠军的主管教练请来当技术指导,尤墨也算功德圆满。
因为他们是职业中的职业,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这项运动中的一群人,无论实战经验还是技术研究,他们都是最顶尖,而且走在时代最前缘的佼佼者。
其实任何一项运动都需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从实战与观赏性两个角度提升吸引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持续扩大这项运动的影响力。而他们这群人的存在,成了高精尖的代表,也是技术革新的先驱者。
跆拳道也不例外,自从97年确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这项运动的发展非常迅猛,很多国家都在倾力打造优秀团队,希望通过奥运会上的一鸣惊人来为国家形象加分。
国内由于毗邻发源地朝鲜半岛,早在95年就成立了跆拳道协会,并举办了全国锦标赛。而陈钟的一举成名,是在96年的全国锦标赛上一路过关斩将,以14岁的年龄勇夺67公斤以上级冠军!
并且在97,98,99年的全国锦标赛上连续三次卫冕!
四连冠!
因此这个19岁的姑娘看起来有些青涩,实际上却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实战经验不但异常丰富,更有很多与男选手较量的经历!
因为她在国内已经没有对手,甚至放眼世界也没有几个能与她一战的女选手。想要保持高水准的竞技状态,就得找男选手当陪练,在更高的速度与力量下进行实战练习。
这原本是顶尖女选手的福利,现在却成了尤墨可以放开手脚对战的重要原因,否则以他的爆发力与惊人的力量,抗击打能力稍弱的男选手都承受不起,何况女选手。
当然,目前阶段他所要做的不是对战,而是基本功训练。
“跆拳道的腿法虽然有上百种,但在高水准较量中最常采用的只有6到8种,其它招式不是不能用,而是风险大,收益低,不具备实战价值。”
晚上八点半,训练结束后,陈立人依然在抓紧时间授课。
他的年龄也不大,今年才36岁,学散打出身。不过由于伤病影响,他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21岁就转型当了教练。
1985年拳王阿里访华的时候,他对拳击这项新兴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自掏腰包完成了拳击裁判员与教练员的学习课程,成为国内第一批从事拳击运动的领路人。
1991年跆拳道立项的时候,他被国家体委抽调成为女子部的主教练,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段执教生涯。
从散打到拳击,再到跆拳道,他的观点与尤墨颇为接近。
竞技体育不是闭门造车,要想走在别人前面,除了借鉴别人的先进理念,还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体育项目之间的共通性远比表面看上去要多的多,只要肯用心,花功夫,灵感自然找上门!
“以你的武术基础与身体条件,那些高难度动作都不在话下,何况这些简单的横踢,前踢,后踢,回旋踢。”
“不过这并不说明你已经吃透了这些简单动作,实际上越简练的动作越考验选手功力,也往往成为一场比赛中的胜负手。”
“说白了,就是合理性!”
“想在瞬息万变的局面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空间感非常重要,简单点说,就是一种由直觉与经验而形成的判断力。”
听到这里,尤墨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