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世界穿梭门-第6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一下,留在京城的朝臣,起码有上万人,宗亲那边的人就更多了,三万桌都不一定能挡住,这就是三千万两。

    另外,太后大寿了,怎么也得给下面的嫔妃们,添置几件新衣服吧。

    宫外的贵妇人来给太后请安,遇到随心的,赏几对玉如意,玉镯子,绫罗绸缎,也是最基本的礼仪。

    不修园子不修寺,光是人吃马嚼,一亿两就得掰开了花。

    到时候能保本就不错了,要想体面,气派,王旭算着都觉得玄乎。

    “紧张是紧张了点,却也勉强能维持住,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园子跟寺庙撑场面,怎么给太后争面子。这面子得有,还得花不了几个钱才行,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王旭绞尽脑汁,什么是花不了几个钱,还显得声势浩大的呢?

    转念一想,有了,写祝词。

    一张红纸不值钱,二两油墨也不值钱,可以组织一下国子监的书生们,让他们出出力。

    国子监的那群懒蛋,一个个靠着父辈的蒙阴入学读书,他们哪是来国子监读书的,分明就是镀金来的。

    将他们都派出去,每个街道支一个摊位,给太后写祝词。

    写好的祝词,挂满皇宫内外,一两张或许不显眼,十万张,百万张,造成的轰动绝对是千古未有。

    而且,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让百姓写祝词,祝愿太后寿辰,想要参与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一张红纸才十文钱,一百万张也不过一万两,花钱不多,还能搞得声势浩大,让太后青史留名,这面子应该就有了吧。

    至于气派,这个有些难度,怎么才能体现出皇家气派来,不能光靠祝词充场面吧。

    祝词虽好,却是死的,新鲜劲过去,难免会让人觉得单调。

    该怎么体现出气派,王旭再次犯了难。

    从三更想到五更,外面天都快亮了,王旭依然一筹莫展。

    “天干物燥,防火防盗!”

    正想着,外面的街道上,传来了更夫苍老的声音。

    王旭推开窗户看去,只见更夫年过花甲,佝偻着背,以沙哑,低沉的调子喊着更哨。

    他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爷爷,为什么年过花甲,还要在外面打更。

    王旭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找到让太后的寿宴,看上去更气派的办法了。

    康熙末年,年老的康熙,越发觉得自己这一生不易。

    已经六十岁的康熙帝,老态龙钟,欣赏着紫禁城外的帝国,欣喜的同时又无比的惶恐。

    人都是怕死的,没有人不怕死。

    为了证明,自己还年轻,康熙帝举办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千叟宴。

    年满六十,或六十岁以上的长者,不分官民,不分满汉,可至畅春园与皇共宴。

    当时,参与宴会的老人有一千三百多人,乃是各府各县的德高望重之人。

    从儒家的角度来说,千叟宴,代表了儒家以孝治国的正确性,合理性。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上千位分布在地方郡县的宿老,今日齐聚一堂与皇共宴,无疑是个提高地方凝聚力的好办法。

    事实也是如此,上行下效,民间纷纷效仿尊老,敬老之风,一时间四海升平,据说连强盗都不再对老弱下手。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更长寿,足足活了八十九岁。

    乾隆帝晚年期间,效仿祖父举办千叟宴,当时全国各地来了六千余人,乾隆帝让太子斟酒,宗亲作陪,这是一个封建王朝最辉煌的时期,宛如正午的骄阳,随后便是日暮西山。

    如果从九州之内,请来十万名高寿老人,一同参加太后的六十大寿,与民同庆,这样一来花费不多,里子跟面子又都有了,谁敢说寿宴办的不气派。

    这里可是儒界,尊老敬老属于政治正确,老师要是举办万叟宴为太后祝寿,皇帝没法再说自己老师不体圣心了吧。

    皇帝要是还敢这么说,下面的言官御史就该说了:“不对啊,薛大儒为太后举办万寿宴,尊老,敬老之心难以言表,皇上怎么能说薛大儒不体圣心,阻止陛下尽孝呢?”

    反过来,万叟宴说是官民不论,谁都可以来,实际上能来的,有钱来的,哪能是真正的老百姓。

    肯定不是啊,老百姓还得过日子呢,哪有那个闲钱,那个时间,在秋收的时候去参加万叟宴。

    能来的不用说,最差也是地方乡绅,类似九泉镇三老那样的人。

    只有这些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钱财去往京城,与皇共宴。

    作为万叟宴的发起者,薛牧山不用说,也将赢得这些人的支持,不但皇帝无法在追究他的责任,说不得,选辅的位置还能再往前提一提。

    如此一来,一石二鸟,危机可解。

 第909章 没学会

    连夜将对策写好,王旭让元宝送回了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

    万民祝词只是小道,万叟宴才是杀手锏,只要老师能祭出这招,最少也能保持不败。

    君不见,儒家吹康乾盛世,吹得比亲爹都亲。

    为什么,还不是二人注重孝道,符合儒家的主流思想,有人拍马屁迎合。

    尊老、敬老,是儒家的政治正确,至于当今圣上看到九州内的士绅宿老,齐聚京城是喜是忧,那就不是王旭关心的问题了。

    想来,龙椅上那位不会太高兴,之前通过新政被废一事,那位对士族的力量就忌惮到了极点。

    偏偏他又不是无能皇帝,做不到眼不见心静,而是有热血,有志向,要为百姓谋福利的明君。

    在这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时代,昏君好做,明君难为,士族的力量已经跟肿瘤一样,扩散到了王朝上下,不是想切就能切的了。

    书信被送出去,王旭松了口气,看向写往老家的家书。

    薛牧山不倒,王家便倒不了,万家的如意算盘必定无法得逞,粮食的还能往后再拖一拖。

    要知道,粮食的事非同小可,不管是玉米还是红薯,都是产量大,抗旱抗灾的超级农作物。

    同样的土地,种粟米能养活一百人,种玉米就能养活两百,种红薯则能养活三百人。

    以九州目前的人口来看,一但大力推行玉米跟土豆,只要三年,不说让天下人衣食无忧,起码被饿死的人将减少百倍。

    君不见,清朝末期的时候,华夏人口就超过四个亿了,人数比宋明两朝的巅峰人口加起来还多。

    明朝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过亿,达到五六千万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从明末开始简直是疯狂增长,清朝末年达到了四五亿人,正是因为明末清初之时,玉米跟红薯传入华夏,为人口大爆炸提供了便利。

    现在,王旭连举人都不是,就拿出玉米跟红薯这两张王炸,并不能让他将利益更大化。

    玉米跟红薯这种东西,起码要等到他有大儒名望,才有可能守住胜利果实,没那个身份,只能为别人图做嫁衣。

    就跟打牌一样,上来就放王炸的人,十有八九赢不了。

    王旭一心求稳,只要他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不被动摇,这只小白兔他还就当定了。

    等到有一天,木已成舟,不用再装小白兔了,他要把所有的大灰狼都给咬死,让这些人知道,谁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不急,稳扎稳打,今年的恩科先拿个举人,明年的会试再拿个进士。十年之内,大儒不是没有希望,那时才是崭露头角的时候。”

    王旭拿起家书,就着快要烧尽的蜡烛点燃,粮食这个大杀器,再次被他封存了起来。

    咯咯咯!!

    外面天色渐亮,晨鸡报晓,又是新的一天。

    王旭活动了一下筋骨,成为童生拥有功名之后,得到文气灌顶,让他的精力远超常人。

    虽然不及佛道两家的修士,却也不至于跟普通人一样,一夜不睡便熬得双眼通红。

    在房间内活动了一下,王旭洗了把脸,也不打算再睡了。

    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绣娘跟他说什么来着,好像是画舫的事有着落了吧。

    当时心急,也没有细问,画舫的事可不能一拖再拖,早点实行计划,他就能早点收获名望。

    读书,科考,名望,三者缺一不可。

    眼下老师的事暂时解决了,捞名望的事就不能再拖了,绣娘跟画舫他可是有大用的。

    嘎吱!!

    推开门,从楼上走下来,入眼,一楼内满堂春色。

    抬眼看去,一张张桌子并在一起,一名名萝莉,一名名少女,一名名御姐,正卷缩在桌子上熟睡。

    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王旭眉头微皱,绣娘昨晚在搞什么,怎么不给这些小姐妹们弄个房间。

    睡在大厅算什么事,是他差这几两银子的住店费,还是绣娘眼皮子浅,连住店的钱都舍不得掏。

    咚咚咚。。。

    听到下楼的脚步声,睡得浅的一众小姐妹们,顿时醒了一大半。

    剩下几个还在睡的蠢萝莉,也被年纪大的姐姐给推醒了,睡眼朦胧的抬头张望着,简直萌到了心坎里。

    “见过少爷。”

    在主人面前,受过严格调教的少女们可不敢忘了规矩,一个个赶紧从桌子上爬下来,对着王旭低头问好。

    王旭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问道:“你们怎么住在这里,是不是绣娘没给你们准备房间?”

    “不是的少爷,我们想给少爷省点钱,这里就已经很好了,我们很满足的。”

    “是啊少爷,以前在船上睡,夜里要随时接受点名,谁也不敢睡得沉了,这还是我被卖掉之后,睡得最香的一宿呢。”

    小姑娘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一个个看上去十分开心。

    她们这些人,在画舫中都是二等以下的瘦马,如果没有王旭出现,未来的命运不是被卖到秦楼楚馆,就是给一等、二等的花魁做丫鬟,学的都是伺候人的本事。

    怎么伺候人,主人起夜要跟着起来,贪睡是不行的。

    所以在后半夜,经常有老妈子来巡夜,点到谁的名字要是醒不来,抬手就是一桶冷水,根本不敢熟睡。

    今天,睡觉的地方是差了点,却能睡的塌心,睡得安稳,这种放松很久没有过了。

    “真是苦命人!”

    听到小姑娘们的回答,看着那一张张略显幼嫩的脸蛋,饶是以王旭的心肠也不由叹息一声。

    世间还真是不公平,同样的姿色,有的人是小姐,有的人就要当丫鬟。

    在场的小姐妹们,大点的十六七岁,小点的就十三四的样子,真不知道这些人的父母,怎么狠心将她们卖到马场去。

    “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才艺?”

    趁着大家都醒了,王旭这个主人,也有心跟大家认识认识。

    被他点名的是位十六七岁的少女,闻声后鼓起勇气,开口道:“婢女彩英,我会吹箫。”

    “吹箫啊,不错,吹给我看看。”

    王旭话刚撂下,彩英的脸瞬间就红了,看了看周围的小姐妹,脸蛋红的能滴出水来。

    可就是这样,彩英还是咬着牙,一步步的走向王旭,伸手就要解他的腰带。

    “干什么?”王旭退后一步,攥住了彩英的手。

    这里少说有百号人,上来就脱他裤子,这不是耍流氓么。

    “奴婢,奴婢要表演吹箫。。。”

    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