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棺-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张守愚来到朱常洛前头,见得朱常洛竟是个瘦巴巴怯生生的孩儿,当即有些不太乐意。

    便只是这么一迟疑,那也是失了朱常洛威仪的!

    李秘又岂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本来朱常洛并不是来插手军务的,只是做做样子,振奋军心罢了。

    但毕竟是皇子,若威严不在了,还如何给将士们激励和鼓舞?

    李秘也没有停顿,牵了马头,翻身下马,半跪道:“臣李秘,携蓟镇协东副总兵官暨诸军将士,拜见大皇子殿下!”

    李秘都能下马,张守愚若是借口甲胄在身,不便下马,那便是不臣之举了!

    张守愚不是拖泥带水之人,此时也知晓李秘不是简单货色,当即翻身下马,带领着诸军将士,给朱常洛行礼。

    前头将领这么一表率,身后那些卫队自然也要跟着行礼,朱常洛见得前面黑压压如割麦一般伏下,便如同泛起一阵阵钢铁浪潮一般,心头不禁热血激荡!

    男孩儿都比较好强,后世的小男孩都喜欢耍弄玩具枪,拿着竹剑打打闹闹,这是男孩子的天性,是如何都禁锢不住的。

    朱常洛虽然深居内宫,受了母亲影响,变得内敛而文静,但到底也是个男孩子,尤其跟着李秘学习射御之后,就更是激发了内心之中的男儿气概。

    此时见得这等场面,他只觉着自己的胸膛被一股热流充斥得满满当当,仿佛全身都是力量,放眼四顾天地小,或许这也是他第一次品尝到了睥睨天下的那股权势优越感!

    他一直都是唯唯诺诺地过着日子,在宫里连腰杆都不敢挺直,即便朱翊钧对他母子渐渐改观,待遇也好了很多,但他仍旧不敢放松警惕,仍旧非常低调和谦卑。

    然而此时,他走出了那座深宫,他终于是体会到了自己身为大皇子殿下的那种尊贵!

    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快感之中,手指发麻,轻轻颤抖了起来!

    李秘低头了许久,发现朱常洛并没有发话,心里头也有些发紧,尊威是要保持,但持续时间太久,就变成了不懂体恤将士,难免要留个坏印象,于是李秘便稍稍抬头,朝朱常洛看了一眼。

    朱常洛正遥望着远方,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要装进胸膛,脸上全是兴奋与激动,显然有些得意忘形了。

    朱常洛并没有察觉到李秘的眼色,李秘只能朝朱常洛身后的黄辉使了个眼色。

    黄辉是朱常洛的老师,也是个聪明人,毕竟张守愚都跪着,他也不好干咳,便用马鞭暗中点了点朱常洛的马屁股。

    那马儿被戳了一下,狂躁不安起来,朱常洛此时才回过神,终于是看到了李秘那暗示的眼神!

    这黄辉也是个厉害人物,他的父亲黄子元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而他则成为了朱常洛的老师,后世称“一门三翰林,父子两帝师”。

    黄辉七岁开蒙,师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任瀚,十五岁参加府试便一举夺魁,成了四川解元,两年后考中进士,次年被万历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做了编修。

    其父黄子元不比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比较宽容,所以万历皇帝很念人情,便让黄辉来教导朱常洛,为此还升黄辉为从五品侍讲学士,临出征前还加了个礼部仪制清吏司的郎中职衔。

    黄辉虽然是个神童,但却懂得变通,不是书呆子,平素里李秘对朱常洛时常有些“离经叛道”的教学方式,但他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李秘对他的观感还算是不错的。

    李秘朝黄辉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感谢,而后给已经有些惊慌的朱常洛使了个眼色。

    朱常洛对李秘是言听计从的,毕竟李秘是他的老师,而且在他的心目之中,黄辉叫他如何杜庶,但李秘教他的却是如何生存,甚至如何往前走,一直走到那个想都不敢去想的位置,甚至于坐上那个遥不可及的位置之后,又该如何做事!

    所以李秘是他的定心石,虽然李秘并不严厉,但有鉴于此,朱常洛对李秘却非常恭敬,见得李秘眸光,他当即就镇定下来,高声道。

    “张将军辛苦,诸军将士辛苦了!父皇陛下和母后陛下圣恩体恤,军中将士保疆卫国,劳苦功高,今番特赐下犒赏,诸军同庆!”

    朱常洛毕竟是个少年,中气不足,又未变声,声音有些尖细柔弱,但身旁又传令的官员,当即朗声宣读圣旨,众人听在耳中,也是欢呼不已。

    宣读了圣旨之后,李秘与张守愚等人才起身,朱常洛一声令下,身后那庞大的队伍便开始将犒赏之物全都搬运上来,三屯营的将士们也是呼喊震天!

    李秘回头看了看张守愚,恰巧张守愚也在看他,两人相互抱拳,只是轻笑,颇有些意味。

    aa2705221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营边军矛盾起

    朱常洛是亲征皇子,自是住进了三屯营镇府的总兵府,张守愚也不敢怠慢。

    黄辉乃是朱常洛的侍讲,既是老师,其实也是“保姆”,日常规矩都要照办,有他操持着,这些糙军汉也没甚么大的失礼之处。

    因为皇帝犒赏三军,整个三屯营都欢腾起来,李秘等人也终于是见识到这座军镇的神奇魅力。

    这些边军和边民彪悍且豪爽,直来直往,或许会为了半杯酒而大打出手,打完再喝过,酒醒了也就忘了。

    这里便不得不提一下大明朝的军户制度了。

    大明是屯田制,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把土地交给军户,平时种地,冬季训练,战时就可以上战场了。

    这些军户大概有几个来源,一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那一批,叫做从征军,第二种叫归附军,顾名思义就是归附明朝的,里头主要是元朝投降过来的叛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士兵。

    第三种则是配军,也就是被发配充军的官吏或者军民,第四种是垛集军,也就是从平民之中征兵,也是大明朝军士的主要来源。

    一旦参军,便成为军户,而且军户是世袭的,也就是说,你老子是兵,你就是兵,你的儿孙也是兵,只要大明朝不灭,你家世代都是兵。

    军户在当时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不能从商或者参加科考,否则也不会将充军当成犯罪官吏的惩罚手段之一了。

    朝廷把土地交给军户,或者让军户去开垦荒地,而后给朝廷缴纳粮税,这些粮税,也是大明朝的主要财政来源。

    不过大明朝的税收很重,军户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每个军户都必须出一人当兵, 叫做正丁,正丁死了之后便由次丁补上,次丁也无法入伍,就让余丁补上。

    朝廷对这些军户的盘剥非常严重,以至于军户都以脱离军籍为荣,为此还出现了大量的逃难军户,宁可抛弃这个出身,成为流民,或者落草为寇,也不愿意当兵。

    就比如蓟镇这个地方,防守的边墙大概有两千华里这么长,可嘉靖年间的一次彻查,才发现两万多军户已经逃走了大半。

    军户逃难之后,主将正好瞒报,用来吃空饷之类的,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逃走的越来越多,空缺就越大,将领们吃的空饷就更多。

    朝廷对此不满,就要剥削,到头来还是欺压到军户的头上,军户不堪重负,又会逃走。

    也亏得戚继光治军有方,眼下整个蓟镇防线拥兵十万,军户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盖因戚继光与其他将领不同,他除了是军事家之外,更是兵法家和武器大师!

    他雇佣军户来加厚城墙,修造防御的敌台,单是蓟镇就修建了五千多座的敌台,更漫提三屯营等要塞之地,防御工事的修建就更是频繁。

    他会给应征的军户物质上的补偿,或者以劳役顶替粮税,军户种的粮食不用上缴,应征去做工还有钱可以领,日子自然好过了些,也就不需要再逃跑了。

    纵观大明,终其一朝,农民起义和各地叛乱从未停歇,是因为朱元璋就是靠起义才得来的天下,你是造反才当上的皇帝,那么我造反的时候你就不能怪我了。

    而这些造反的贼军之中,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逃难的军户,实在不看压迫,才纠集啸聚,初衷或许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并非为了争霸天下。

    如今三屯营能够成为大明九边之中最精锐的镇军之一,戚继光是功不可没的,万历皇帝也是最终认可了戚继光的功绩。

    除此之外,戚继光是武器大师,很注重军队武器的研发和改良,而三屯营附近有着极其丰富的铁矿,戚继光便发动人手去开矿冶铁,这也带动了地方经济,才开创了如今的局面。

    神机营以及神机新营的铁材,很大一部分也都来自于这个地方,周瑜甚至想将神机新营驻扎在此地,就地取材,锻造铁炮甚至是钢炮,可惜这地方距离辽东到底是有些距离,而火炮不比其他军械,运输比较麻烦和费力,最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无论如何,李秘等人到来之后,也是着实体验了一把军中生活,对三屯营也渐渐是熟悉了起来。

    李秘与戚家军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到了三屯营,不可能不去拜谒戚继光的故居和塑像碑文之类的,也凭吊了一番。

    至于黄辉,倒是想去看看京东第一山的景忠山,毕竟“景忠八景”驰名天下,后世满清皇帝顺治和康熙就曾经六次驾幸此山,还留下了不少碑文题词。

    不过今次到底是来亲征的,不是游山玩水,未免落人口实,黄辉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朱常洛开窍之后,尤其是被李秘激发了求知欲,也就变得主动而好学,住下之后,便接连几天召见张守愚,了解军中情势。

    张守愚起初并不在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懂什么军事,胡乱打发一通,权当应付。

    然而朱常洛毕竟是跟李秘学过的,而李秘可是正经备考,参加过武举考试的,或许经验上有所欠缺,但理论知识却很丰富,这里头也有陆慕巡检司陆青云以及熊廷弼和赵广陵的功劳。

    由于是武事,李秘也陪同在一旁,自然见不得张守愚糊弄小孩,难免有些交锋,张守愚一开始就像挤牙膏一般,压一压就挤一些出来,到了最后,实在不耐其烦,便干脆和盘托出,该说不该说的全都说与朱常洛,也不求他懂是不懂,只盼着讲完作罢。

    今番援朝抗倭,主力自是海上的舰队,陆军肩负着运输粮草和军备以及攻坚之责,所以蓟镇就成了中转,各地运送的粮草和军械等物资,都经过蓟镇转向辽东前线。

    朱常洛对这些具体事务自是不懂,不过今番带来的却有不少人才,这些事情也不需他操心,反倒是让他增长了见识,学到了不少东西。

    李秘也没有掺和进去,而是让朱常洛自己去体验,只有朱常洛体验过这些,才懂得这国家军队的运作规律,往后当家作主了,才能设身处地去考量与权衡。

    至于朱常洛每日视察营房之类的工作,自是交给了黄辉来牵头,李秘这个名义上的宣抚,也必须陪同。

    经过几日的行走,情况也了解得差不多,蓟镇虽然是九边重镇,但战场离得太远,是非常安全的一个地方,众人也没甚么忌惮,倒是朱常洛经过这几天之后,竟然让黄辉起草奏章,奏请前往辽东镇督军!

    这可把黄辉给吓坏了,劝了好几次,才算是消停下来。

    人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