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蛮匪-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日子邓云又传授箭艺、马术,各一指点,众人皆有长进,练得本领,感激之余,对邓云更是敬重。
而其中,却有一番插话。且说红缨毕竟是女子身份,这些年都是独自操练,而梁兴也不愿她与一班粗汉训练,免得分心,也乐得如此。后来,红缨听闻邓云要教演阵法、传授本领,本就好奇,便不顾李进的拦阻,随着大伙一同加入。李进恐会给邓云带来不便,与之商议。哪知邓云却是明白红缨性子倔强,最不愿人看小她,若是劝阻,反倒非来不可。因此邓云索性便让她加入。
红缨的到来,一开始倒是让那些大老粗兴奋不已,当然也不有不少人,心中小觑,想着红缨不到十日,便会自动退出。哪知十日过去,聪慧心灵的红缨反倒是进度最快,少会有出差错。而邓云有过后世的教育,对男女一视同仁,遂便升了红缨为小队长,另外两队则由郑明、李进带领。别看红缨是个女子,作风却是彪悍无比,而且细心严明,但有犯错,绝不轻饶。再加上,红缨武艺了得,敢作反的,都被她轻松解决,加上邓云极为支持红缨,非但不顾那些抗议者,反倒重罚他们逾越上级。红缨见邓云对自己这般重视,心里欢喜之余,暗里也萌生了某种情愫。
演练了一段日子后,邓云便依照进度,让各队对练。红缨队伍,终于熬出了头,以绝对的优势,连连取胜,杀得郑明、李进的队伍屡屡败阵,从无败绩。这个发现,令邓云又惊又喜,凭红缨这般悟性天赋,成为一代名将,绝非不可能之事。于是,邓云私下又经常传授各种不同的兵法予红缨。红缨也没辜负邓云,往往能举一反三,灵活多变,令邓云惊叹连连。
当然,两人接触多了,感情自也越来越好。只不过,就如常言所说,女子早熟,红缨对邓云已萌生出情愫。不知不觉中,红缨对邓云温柔了许多,少有平时那般顶嘴作对,女儿姿态越来越多,以往从不示人的柔弱一面,却也展现在邓云面前,曾几回和他说起自己这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心中的孤独。邓云前世也是孤儿,红缨的难受,他岂会不知,一番安慰,竟句句说中红缨心头痛处,直教红缨以为邓云知已知心,对邓云的感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难以自拔。
反倒这邓云却还是懵懵懂懂,不过把红缨当做好友兄弟。邓云几乎可以说是个百才之人,反倒对这感情之事,如此木讷。红缨的变化,甚至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直到后来大行山上上下下几乎大半兄弟,都知道此事,那当事者竟还不知,实在教人又气又恼。
这日,在练武场内,红缨眼神有些凌乱,脸额上流下一颗颗带着清香的汗珠,双手正用劲张开一张铁胎弓,身子微微挺直摆正,缓缓摆开一个射箭的姿势。
“不行,姿势不对。这样一来,很容易会射偏,而且稍有不慎,反倒会伤了自己。红缨你使这张弓是不是太过费劲了?”
邓云皱了皱眉头,一脸认真地问道。经过这两月的相处,两人亲密了许多,在红缨几番恼怒之下,再经过郑明、李进等人善意的提醒。邓云也不再在红缨的名字上加上姑娘两字,直呼其名。红缨一听,心头一紧,口中却是急答道:“没有,这张弓刚好。你少看不起人!”
“呵呵。你性子好强,又肯刻苦,这本是好事。但有些事情却不能勉强起来,就像是这张铁胎弓,它分明不合适你,你却要硬来,不但发挥不出这张弓本身的威力,而且还会伤了你自己。这样吧,我特别为你制一张弓可好?”
邓云微微一笑,但这话却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红缨蓦地脸色大变,心中委屈,暗付自己这些日子,都不顾女子的矜持,屡屡大献殷勤,可这没良心的家伙,却无动于衷,现在还说这样的话,分明就是教自己死心,另寻合适嘛。想到此,红缨那双泛着星波的大眼,竟腾起了水雾,一把将手中铁胎弓摔落在地,娇怒无比,带着几分哽咽喝道:“别说了!我不练就是!混蛋!”
“哎!红缨,你!”
红缨转身就走,留下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邓云。四周正在操练的兄弟纷纷望了过来,以为这小两口子吵架。李进、郑明连忙厉声喝叱。邓云也是脸色一红,大觉不自在,连忙板起脸,随便抓了一伙人,开始了地狱式的操练。
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时候,日落西山。一日的训练已经结束,练武场内的义匪纷纷散去。邓云洗了一把脸,心里还记着今日红缨发怒之事,老是觉得放不下,叹了一声,便望后山赶去。
后山地势复杂,纵横交错,邓云发现后,平日闲时,都会在这里训练身法,之后红缨发现了,便也带上她一起训练。
在后山顶端,有一大片花野,直到悬崖边,这里不但宁静怡人,而且风景美丽,每当黄昏时候,正好正对着太阳,金黄色的光华仿佛将整个世间笼罩起来,连高地的花野,下面的山山水水,木林丛地,都变成了一个色,那宏伟浩瀚,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邓云飞身一跃,跳到高地上的花野上,正好一大片的金黄迎面扑来,那阵阵的温热,仿佛将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邓云深吸了一口气,眼光往悬崖边那里斜望过去,正见一阵清风拂过,那满头的青丝随风飘起,再看到那半边美艳的侧脸,小巧玲珑的鼻子,紧抿的嘴唇,带着几分忧郁的眼神,在无边无际的金光之下,如若九天神女。
“好美。”
邓云只觉心头怦然而动,一时间竟看得失了神,只恐发出些许细响,惊扰了神女,转眼便难再见了。
只不过邓云一开始那声由心而发的惊呼,就连自己也浑然不觉。神女蓦地回眸一望,两人眼光对视,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刹那间没有了花野,没有了浩瀚金光,一切一切都猝然消失。在两人眼里,只剩下了对方。两人痴痴地凝视,宛如入了魔,只愿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第三十二章 世道大乱
不知过了多久,邓云最先回过神来,只觉浑身酥麻酥麻,有种触电的感觉,脸色一红,暗付自己这是怎么了,然后强打精神,走向红缨那边。红缨心里也是小鹿乱撞,连忙撇过头,背着邓云,手指拨弄,听着越来越接近的脚步声,心头越跳越快,不知如何是好。
“你果然在这里。”
熟悉的声音忽然想起,红缨一抿红唇,便觉得有人在自己旁边坐了下来,想起今日的委屈,故意板起了脸,嗔怒道:“我在哪里,与你何关?”
邓云微微一笑,眼眺望着远方,低声说道:“每回你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你都会在这里。大行山的兄弟,都以为我绝顶聪明,实则不然。很多事情,我都很笨拙。如果哪里得罪了你,你别怪我。”
“冤家。你怎么就不知我的心意呢?我又哪里舍得怪你?”邓云的温柔,令红缨眼神不觉迷离,心中默默暗付,语气也松了许多,轻声问道:“你觉得我讨厌吗?”
红缨的问题,令邓云不禁脸色一怔,忽然又想起刚才那一幕,急忙答道:“当然不。你不但本领了得,而且聪慧刻苦,待山里兄弟都是极好,大伙儿都将你当成好兄弟好知!”
邓云的回答,反倒让红缨的心更乱了,红缨本就性子急,忽地一转首,那双星波大目紧紧地望着邓云,把他的话打断道:“不!你别把我当做男儿,我是个女子。”
或许是红缨太过认真、紧张,不觉把脸蹭得越来越近。嗅着从红缨身上传来的阵阵幽香,令邓云心头愈来愈是慌乱,却也不禁说出真实的话。
“作为女子,你虽是骄横好强,有时还会无理取闹。但你美艳大方,勤奋认真,心善豪义,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美、最好的女子。”
“当真!?”
红缨一听,顿时眼神一亮,心里一急,又蹭了过去,两人的脸就在半尺之间,都快感觉到对方的呼吸。待两人发觉,立刻都似凝住了。须臾,红缨反应过来,好似受惊的野猫,惊呼一声,一把将邓云推开,邓云冷不胜防,猛地往后一倒,还好反应及时,右手一撑,借力一弹起,否则便要翻落了悬崖,摔个粉身碎骨。红缨也是一阵混乱,见邓云稳住了身形,又羞又慌,急急说了一句,我要回去了,便纵身跃起,施出邓云所教的身法‘云梯纵’,飞身离开。
“我又哪里得罪她了?难怪常言道女人心海底针,无论是哪个时代,女人都是难以捉摸。”望着红缨飞快地离去,邓云又是一脸茫然无措,挠头囔囔道。
自从那日的对话后,红缨每日心情都美滋滋的,在邓云面前,也温驯得像只绵羊。这可把李进还有一众忠义社兄弟又吓了一跳,李进更暗叹邓云这是扮猪吃老虎,治‘女’有术。
而随着红缨无理取闹的次数越来越少,邓云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是舒服。毕竟在整个大行山,除了红缨外,便不会再有人给他找麻烦。一来,两伙人马都是敬重邓云,虽然一开始也有小部分人嫌弃邓云年纪幼少,难当大任。但随着邓云把大行山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伙人马的头领都从邓云那里学来本领,钦佩之余,自会多多配合,那一小部分人也逐渐改变了看法。再者,邓云武艺高超,早前便已击败过牛皋,更射杀柏谷,自然无人敢去挑衅,兼之邓云礼贤下士,公正严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伙人马都渐渐地习惯听从邓云,把他当做当家的。
这些日子,大行山还算是太平,但纵观整个天下,局势却是愈来愈是紧张。赵家皇朝,似乎已经将走到了尽头,由于六贼当权,税赋屡屡加重,各地百姓,怨声四道,民不聊生。各州府县,为了满足六贼贪欲,克扣田地,强征民夫,百姓凄苦,生不如死。听说,就连开封城外的乡民,也多半是炊烟断绝,家无隔宿之粮,皇都也是如此,更别说其他地方。偏这年腊月开始,连下了几场大雪。百姓饥寒交迫,怎一个惨字说得尽!?
就在这等时候,那赵佶竟然又不惜耗费巨金,非常隆重地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天夜张灯。这一场豪奢无比的御苑花灯之会,照例由头年九、十月就准备起,除夕前就开始张灯。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这便开始。其实,天下有识之士,都明白赵佶如此,不过是想掩盖,国家日夜衰弱的事实。
赵佶还有六贼,妄想用与事实绝对相反的繁荣来告诉天下人,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同时也想告诉金邦辽人,宋室天下还未曾落寞,仍旧强盛如往。只不过,此举反倒显得他们更加愚昧、残酷而疯狂。别说金邦辽人不信,就连宋国子民也明白,这是宋室朝廷垂死以前的掩饰。
百姓本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计难继,却又受尽官吏朝廷压榨。灾害一来,朝廷不但不救灾拨款,反而为了那赵佶的无知、颜面,大举铺张。民怨自是越积越深。
再有人听说,到了十五这天,汴京城内灯火万家,笙歌处处。皇家内外,宝炬烛空,管弦四起,花灯万点,灿若繁星,照得端门一带明如白昼,尽显奢华,却不知里面是用多少民脂民膏铺成。
每当一个朝社崩溃前,最为凄苦的还是百姓。幸好,早前邓云与牛、黄、梁等人,早就商议好在大行山一带设下‘义栈’,此事自邓云接管大行山后,便已去办。这日,李进神色匆匆赶来,说当地逃来了大批难民,那些难民,多半衣不蔽体,面有菜色,还有好些负伤带病的人在内。何况此时寒冬为过,天寒地冻,各地正闹粮荒,乡村百姓俱都凄苦难耐,所过各州府县官吏,都是些贪生怕死,胆小怕事的狗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