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龙和蔡文彦还是等他们回高邮城以后,让我大哥去头痛去吧!我们还是想着如何把人马和物资安全的撤往高邮城内才是正理。”
李伯升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要是云龙的骑兵在的话,量沙挞也不敢触我们霉头,但是如今回来的都是步卒,恐怕要是被沙挞看出真假以后,我们就要麻烦了!”
这时候叶德新开口道:“云龙所部回来的虽然都是步卒,可是其中也有不少是骑过马的,我们队伍里不是还有几百匹军马的吗?让云龙所部会骑马的步卒统统骑上马,然后在队伍外面来回奔驰,这样一来就算是沙挞派人来侦查,恐怕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张士信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忙吩咐跟在旁边的刘彪道:“你去挑选一些会骑马的,只要是能坐在马上不掉下,统统的给我弄过来,等一下让他们分成两队骑上马围着队伍来回驰骋,记得到时候把灰尘给弄大一些。”
刘彪不敢怠慢,毕竟这事关系着整个队伍的安危,好在云龙一直都想着组建一个完整的骑兵营,所以虽然当时军马不多,但是经过云龙轮番的训练,如今就连刘彪的步卒中也有很多骑上马就打仗的好手。
挑选骑兵的过程很顺利,从三四千人中随便一扒拉就够了,毕竟现如今队伍中的军马也不过八百之数,加上各位大人的亲兵护卫,刘彪也只是挑了不到五百人就够了。
等一切都安排好以后,李伯升不由又想起张士义的事,开口问张士信道:“你给士义说的怎么样了?他愿不愿意把那些累赘给丢了,要是你说不服他,那就让出我出马吧!”
张士信苦笑道:“已经好了,不过二哥心中不服气的紧,估计日后肯定会在军饷上卡我们的。”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们现在过了这一关,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着,再说就算士义要是敢在军饷上卡我们,不是还有总兵在吗?我们要不来,那么总兵出面,士义除了发发牢骚以外,他还能怎么办?”李伯升说着不由哈哈大笑道。
叶德新附和道:“这就是一物降一物,士义将军也就总兵降得住,此次要不是士信指挥使拿出总兵来镇住士义将军,估计想要士义将军把他那些宝贝给丢了那是千难万难。”
就在李伯升等人在谈论张士义的时候,张士义和摩多正在筹划着高邮城外大运河的未来宏图。
“此次为了撤往高邮城,我手底下的生意已经十不存一了,等到了高邮城我就去求大兄把大运河交给我管理,到时候还望摩多先生多加指教。”张士义谦谦有礼的对摩多说道。
说实话,摩多虽然在张士义手下不长,但是摩多的才华却是彻底的征服了张士义,因为往往摩多只要一出手,困扰张士义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第八十章 高邮之战(十二)
摩多作为淮南行省上一任平章的财政幕僚,对于大运河的具体运作方式还是很清楚的,若是能取消掉那些元人贵勋们运送货物不纳税的特权,那么高邮城则是淮南行省最能创造财富的城市,就连行省的首府扬州城也是远不及的。
“士义将军,我觉的我们到高邮城之后,最好还是把重心放在雪盐生意上,高邮城外的运河在战事没有停歇之前,恐怕根本就捞不到什么利润,虽然商人是逐利的,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运送货物可谓是暴利,但是因为战事的不确定因素,估计没有几个商人敢于做这样风险太大的生意。”摩多虽然对大运河的前景很看好,但是对眼前的利益却不太乐观。
张士义这些年跟着张士诚涨了不少见识,虽然为人上不怎么大气,可是眼光还是不错的,所以当摩多一给分析大运河的情况以后,他立马就有了发战争财的想法,那就是高邮城这段运河他垄断运营,然后收取不菲的运费,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利润绝对要比设卡收税丰厚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摩多先生,你说我们要是在大运河高邮城这段搞代运,有没有市场?”
摩多想了一下,惊喜道:“若是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其发展前景比雪盐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代运的话太过繁琐,要我说的话,不如征集几个商人加入进来,我们派炮舰一路护送,然后收取可观的保护费,但要是这样运营的话,那就必须要和水师打好招呼。”
“这样也不错,让商人加入进来省事不少,可是利润白白落入他们的腰包,我感觉很不爽。”张士义郁闷道。
摩多笑道:“士义将军想岔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总不可能到处铺摊子,但是要想在每一个赚钱的行当内都参一脚,那么让一些商人加入进来是必须的,我们需要他们的运作,他们需要我们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只要对他们的账目严加审查,想必我们投进去的每一分钱在每年都能成倍的增长。”
张士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摩多先生,那些行当该我们自己铺摊子?那些行当该让那些逐利的商人帮我们运作?”
“盐铁粮食矿山以及钱庄这些暴利且能控制住国家命脉的行当,我们是说什么也不能放手的,而且要越做越大,最后一统变成国有资产,至于其他赚钱的行当,我们能做就做,不能做的就给有根底的商人投上一笔钱扶持他做大做强,这样虽然利润不是独享,但是我们可以涉足很多赚钱的行当,只要资金充足,我们可以让每一个赚钱的行当中都有我们的身影。”摩多越说越激动,这样的设想之前他就给行省上一任的平章提过,可惜的是上一任平章虽然欣赏摩多的才华,但是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推动这一设想,毕竟他只是一省平章,不是元廷的皇帝老儿,再说就算是皇帝老儿,估计他也对一设想无可奈何,因为现如今凡是赚钱的行当几乎都在元人贵勋的手上掌握着,只要他不想和整个朝廷的元人贵族为敌,那么摩多这一设想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无疾而终。
不过现如今这一设想,在张士诚所控制的区域中,真有可能实现的情况,作为反抗元人压迫的义军首领,张士诚在攻占一个地方以后,肯定是不会让那些享受特权的元人贵勋继续的吸血的过活,那么他们手中几乎垄断的行业就要重新洗牌,这样就给了摩多实现自己多年设想的机会。
张士义被摩多描绘的波澜壮阔的场面给震惊住了,他从没想过原来充满铜臭气的生意还能这样做,如果真按摩多说的那样布局的话,一旦大兄的称王称帝,那么朝廷的户部尚书非自己莫属,原本还还对自身的性格缺陷不敢抱有远大抱负的张士义,瞬间就被点燃了汹涌蓬勃的火焰,看着张士德和张士信在大兄手下越发的受重用,张士义要说心中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自家的事自家知,他一没张士德的勇武善战,二没张士信的文采风流,就算是张士诚给他委以重任,估计他也做不出什么成绩,唯独对生意上的来往还有点心得,毕竟这些年来贩卖私盐,所做的账目都是他一手负责。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张士义一直都记得他大兄经常提起的这一句话。
虽然我不知道日后大兄会走到那一步?但是想必大兄随着势力的壮大,军饷也是与日俱增的,只要我能为大兄一直提供足够的军饷,就算是我不能更进一步做到位极人臣,那么受重用的程度恐怕并不士德和士信少。
摩多先生真是我命中的福星,以后要多加倚重他才是,不过听说他女儿也是经商的一把好手,看看啥时候能让摩多先生把他女儿也弄来助我一臂之力,毕竟想要实现摩多先生所描绘的宏图,不是简单的一个两个人所能办到的,必须汇集足够多的人才,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以至于最后把握住朝廷的经济命脉。
“摩多先生,你的这个设想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好像无法实现这个设想,先不说我大兄支不支持我们,但就是我们手上的这些人才就不足以撑起这种设想的基本框架,盐铁粮食这些我们还能涉足,可是矿山和钱庄这两项,我们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再加上这两项都需要比较专业的人才,我看我们要涉足其中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是个头。”张士义有点沮丧的说道。
摩多一点都不担心道:“我也没说现在我们就开始行动,不过准备却是可以的,至于专业的人才,只要取得张总兵的支持,根本就不是问题,还有人手的问题,只要士义将军支持我,我两年之内就给你培训出来足够的人。”
张士义大笑道:“好,只要摩多先生给我解决人手的问题,那么说服我大兄支持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大兄同意我们开始尝试进行这种经营方式。”
摩多对此时的张士义满意到极点,甚至有一霎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士义的打算,但是一想到自己女儿的脾性,恐怕张士义根本就驯服不了她,所以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摩多索性就打消这种念头。
云龙最近可谓是如鱼得水,畅快的不得了,骑兵行军作战来去如风,想打就打想走就走,让行省巴彦对他一点都没辙。
“蔡军师,我看扬州城城防也不咋的,要不我们就索性杀进去给巴彦一点颜色,让他知道我们泰州义军的厉害。”云龙提议道。
蔡文彦摇了摇头道:“目前还不是时候,扬州城虽然看似城防松懈,但是城内兵马还是不缺的,万一要是被堵在城里的话,我们就是人家的瓮中之鳖了。”
云龙眉头一皱道:“你一直都说还不到时候,我想问一句在你的心里,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我们杀进扬州城的最佳时机?”
“呵呵,云副总兵不要着急嘛!杀入扬州城就是早晚的事,只要巴彦不想达识帖睦迩在高邮城外功亏一篑,他就一定会给我们这个机会。”蔡文彦不急不慢的说道。
就在蔡文彦说这句话的时候,巴彦唬着一张脸,对手下的军将一顿狂骂,原因就是因为云龙骑兵营纵横在扬州城外。
“你们这帮蠢货,云逆手下都是骑兵,那你们手上难道就没有骑兵吗?我不要你们彻底的消灭掉他,但是你们也不能放任他在扬州城外耀武扬威吧!你们自己说说,我都给你们三天时间了,你们到如今还是拿云逆一点办法都没有,难道行省除了纳速刺丁和达识帖睦迩以外就连一个像样的将军都没有了,你们除了吃喝拉撒做个米虫,就不能为大都为皇帝奋不顾身的效一次力。”
在座的军将被巴彦如此的狂喷,但是却没有一个出来搭话的,原因是巴彦对戈野的后事处理太过寒人心,而且云龙的凶残名声如今在诸位军将心中已经定型了,若是不想最后落得如戈野那样死无全尸的下场,那么最后就不要和云龙交手。
戈野作为巴彦委派给达识帖睦迩押送军粮的大将,最后虽然因为轻敌被云龙偷袭而死,但是其责任并不全在他身上,因为巴彦给他调派的人马都是刚刚招收不久团练,训练不足也就算了,关键是其中老弱病残的竟然快占了一半,你说这样的队伍遇到云龙的骑兵营最后能有好下场吗?
戈野死后,巴彦为了推脱责任,把所有罪名都按在了戈野头上,最后戈野这位为国捐躯的军将,其遗孀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好处,最后妻儿子女更是被贬为官奴。
巴彦如此无下限的举措,试问有哪一位军将敢出头为他卖命。
第八十一章 高邮之战(十三)
没人肯自告奋勇站出来,那么巴彦只能赶鸭子上架,点着谁就是谁!不过俗话是怎么说的,柿子拣软的捏,于是巴彦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