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兄师姐带师弟师妹这个也是学术圈的常态,当初陈堪初入这个圈子的时候也是由一个师兄亲自带的,不过这个师兄就比较悲惨,因为当时陈堪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他带不了,最后只能是桑老师亲自带。
桑老师将董冰“交给”陈堪,其实就是让陈堪带带她,虽然陈堪现在所在的中师大不怎么样,但是陈堪在学术圈年轻一辈中的身份还是很高的,特别是陈堪还是曾老看中的学生。
“师兄教了我很多。”董冰连忙说道,这是一个很谨慎小心的女生,据桑老师说她是个富二代,不过这点陈堪还真的是看不出来。
当然也想不明白,一个富二代,还是如此漂亮的女生,怎么会选择研究枯燥的历史呢,只能是感慨,这人啊,真的是很奇妙。
“你想好这次写什么了吗?”翁秀频笑着问道。
“我在来的路上仔细考虑过了,我想写袁绍。”董冰脆生生地说道,然后还看着陈堪,她希望得到陈堪的认可。
陈堪笑着她点点头,之前董冰看陈堪的讲义的时候,看到了陈堪关于袁绍的那些评论,她就对袁绍感兴趣了,这些日子,她除了帮助陈堪整理之外,也收集了关于袁绍的很多材料。
“这个不错,最近又发现一些新的材料,这个想法完全可行。”
“不过三国可不容易写啊,你选择这个方向,难度不小。”翁秀频说道。
“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想要试试看。”
“我支持你!”
翁秀频的话并没错,研究三国是很困难的。
研究中国古代史,最重要的就是史料,必须要有足够的史料才能做研究,而在整个历史上,史料最少的那自然就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因为太久了,史料太少了,大部分都是传说。
甚至夏王朝和大禹存不存在都不知道,在学术界有这样一句话,“大禹是条虫”,这句话一方面是说“禹”这字中有一个“虫”字,另外一方面就是说这个人不存在。
史料稀少排名第二的自然就是春秋战国和秦朝,也是距离太远了,而排名第三位的不是秦朝之后的汉朝,而是三国。
而在这三段历史中,最难研究的反而是三国时期,现在学术界专门研究三国的专家非常少,堪比大熊猫。
因为三国时期的时间太短了,关于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基本上历史学者不会去研究的,反而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感兴趣;关于春秋战国,思想史也很丰富啊,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太多材料,也能研究,唯独这个三国是最难研究的。
对于这种情况,想要突破的话,有两种办法。
一种就是陈堪的方法,使用新方法,在旧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出新东西来,但是这个是很难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不然陈堪也不可能凭借这个拿下研究生论文百佳。
第二种办法,那就比较看运气了,就是要看考古发现,要是有考古发现这个时代的一些新材料,那么立足于这些新材料的基础上,就有可能出现新的研究成果。
但是这个真的是看运气。
或许你会说,那些墓就在那里,直接去挖开不就好了,资料就能出土了,怎么会靠运气呢?
这又涉及到中国考古界的一个规定,中国考古界有“百年之内,不能主动去挖掘古代墓葬”的规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些考古挖掘,基本上都是“抢救性挖掘”。
所谓的“抢救性挖掘”,是为了保护这个墓葬,而进行的挖掘,比如这个墓被盗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挖掘,不然破坏会更加严重,再比如当年修建三峡水坝修建的时候,因为三峡水坝会淹没大片区域,就对这些区域的墓葬进行保护性的挖掘。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其实这也是经过了血淋淋的教训后订下来的,在建国之初,并没有有这个规定,当时考古界集中人力物力挖掘了明十三陵中万历皇帝的墓。
为什么选择万历皇帝呢?
这自然有原因的,因为万历皇帝最著名的一点就是他二十三年不上朝,关于这个的原因推论有很多,当时历史学家就猜测,万历皇帝很有可能吸毒,所以就想要“开棺验尸”,结果证明了万历皇帝确实是吸毒了。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因为当时的技术不足,导致很多陪葬品没有能力第一时间保护好,在接触到空气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的文献、图画、器物在接触到空气的一瞬间就氧化了。
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于是考古界就订下一条“百年不得挖掘”的规矩,所以说能不能挖掘出新的材料,这个完全就是靠运气。
好在董冰的运气很不错,去年在长江流域挖掘了一个三国时期的墓地,里面有大量的竹简,里面有关于袁绍的一部分材料,这给董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可能。
“到时候还希望师姐指点一下!”
“有你师兄在,这个他可比我在行。”翁秀频笑道。
第六二八章 多看书啊
“董冰,我记得你自己有车吧?”
“嗯!”董冰点点头,对于自己这个师兄,董冰真的是服了,她都来这里那么久了,竟然还问她是不是有车,能走心点吗?
这个师兄在她的眼中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学习狂人,在董冰的感觉中,陈堪就像是活在人物传记中的传奇人物,浑身上下都是传奇,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基本上可以根据他在干什么来判断现在大概是几点。
每天晚上,她睡觉的时候,陈堪还在工作,她起来的时候,陈堪已经在工作,睡觉的时间比她少,但是每天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对于那些会分心的事情,他一概不理会,用陈堪自己的话来说,凡是选择必耗费精力,所以没有必要的选择就主动屏蔽。
“那明天我们一起到魔都去一趟。”陈堪说道。
“哦,好的!”董冰点点头,这还是陈堪第一次带她离开学校,董冰好奇地问了一句:“师兄,我们去魔都干什么?”
“你不是要做三国吗,我记得那些考古发现的新竹简都放在魔都图书馆,我们去看看,顺道我也要在魔都图书馆借阅一些相关的材料。”
“不是说是新出土的资料短时间内不能看吗?我们这样去能看得到吗?”董冰疑惑地问道:“那些不都是保密的吗?”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然有办法。”陈堪道。
考古出土的一手材料这是很“宝贵”的,一般学者根本是看不见,要等内部消化之后才会公开,也就是等相关人士将这些材料的价值“榨干”之后,图书馆方面才会制作成“某某地出土材料汇总”对外公开。
这个其实也好理解,新的消息和知识的价值都是很高的,这点放在哪个行业都一样,比如股市、期货市场,你要是能提前知道一些消息,那么……而这点在历史学界自然也是不例外。
那些参与挖掘的考古人员和史学工作者自然有这个优势享受这些新出土的材料,通常情况下只有等他们享受完了之后,才会一点一点的公开,这个也是史学界的潜规则。
不过这些对于陈堪来说都不是问题,谁让陈堪手中拥有军队给予的通行证呢,保证能够进去看到这些材料,虽然有点滥用私权的意思。
第二天,一大早。
“师兄,我来开车吧!”
“这也只能是你开,我没有驾驶证,你让我开,路上的警察叔叔可不会放过我。”陈堪笑着说道。
“师兄没有驾驶证?”董冰有些吃惊地说道。
“是啊。”陈堪坦然地点点头,这个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虽然没有驾驶证,但是陈堪的车技绝对是一流的。
“哦!”董冰做到驾驶座上,她本来就没打算让陈堪开车。
陈堪对于现实世界的汽车也没有什么研究,很多人说男人爱车,在这点上陈堪就很不男人,陈堪能说出名字的汽车品牌很少,就是那些比较经常听见的品牌,比如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等少数几种。
董冰这辆车的型号陈堪不懂,不过这辆车看起来感觉还是很不错,也是因为这辆车,陈堪才相信董冰是个富二代。
陈堪将书包放在后座,然后从书包中拿出一本书,坐在副驾驶座上,稳如泰山地看起书来。
“师兄,你竟然也会看不是历史学的书?”董冰好奇地问道。
“很奇怪吗?”陈堪反问道。
“这个确实是很奇怪。”董冰点点头,在她的印象中,这做一个行业就应该专心研究一个行业,像陈堪这样钻研历史的,看的应该是大量的历史学书籍才对。
就算是想换换脑子,也应该看文学或者哲学方面的,但是此刻陈堪手中捧着一本经济学的书,这个实在是她的出乎意料。
《卧底经济学》,这是陈堪此刻正在看的书,是英国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所写的,他被认为是“当前最幽默的经济学大师”。
“学历史,你想要拥有不同的思维角度去看一个问题,你就需要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扩充你的思维模型,你脑海中拥有的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越多,你看问题的角度才能越多元。”陈堪合上书,正色地说道:
“不仅仅是做学问,做人也一样,知识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最神秘的东西,它使世界拥有了很多不确定性,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型,你才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更多面,把握这些不确定性,这就像历史学做研究寻找新方法和新角度一样,在社会中能让你找到更多的机遇。”
“嗯!”董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管怎么样她将这点记在心中,这是陈堪实践过的,肯定具有参考意义。
“不过师兄,你怎么能看得下去,经济学,想想那些复杂的经济学模型还有数学,就头痛。”董冰说道。
“这是你先入为主的观念,谁告诉你经济学一定是要建构经济学模型的,谁告诉你学经济学一定要懂数学的。”陈堪笑着说道。
“经济学,其实很实用,很贴近生活,它用自己的视角解决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
此刻正好遇到红灯,陈堪就说道:“就比如你现在,你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
“这事约定俗成的法律规矩啊。”董冰理所当然地说道。
“那为什么会有这条法律?”陈堪反问道。
“额,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出行安全啊。”
“为什么要保证人的出行安全?还有是什么在驱使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有关部门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这些法律的?”
“额……”
“这些,经济学都能解释。”陈堪扬了扬手中的书说道:
“为什么珍贵的野生动物越保护越少?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价格那么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星巴克咖啡的高价格?为什么药品的价格会越来越贵?是你找男朋友的成本高还是选主席的成本高?为什么有些政策明明是好意,却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董冰摸摸鼻子,听陈堪这样一说,她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不过陈堪却不管她了,接着看书……
第六二九章 智慧
陈堪一向是喜欢自由开放性的讨论,不过能这样和陈堪讨论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特别是陈堪历经如此多位面还经历了王阳明的一生